- 相關推薦
2016浙江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下面是關于2016浙江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隨著時代的變遷,清明節的內涵、習俗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它仍以獨特的功能與地位為人們所重視,有著不容忽視的社會影響。如今,清明節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了國家法定的假期之一。在瑞安,清明節習俗的嬗變產生了新的影響,使這個古老的節日煥發出新的光彩。
清明節的由來與變遷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一個有特色的節日!对铝钇呤蚣狻分杏涊d:“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清明矣。”“清明”在陽歷上是基本固定的,總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而在農歷上就不確定,大多數在三月初,也有在二月底的。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上巳節、寒食節與清明節氣三者逐漸融合而成的一個節日,它具有兩重身份,既是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清明是一個以戶外活動為主的節日,因為有祭祀、掃墓、踏青等戶外活動,從情感的角度來說,清明是一個肅穆、悲哀而又歡娛、快樂的節日。
據了解,清明正式成為民俗節日是在唐朝之后。從民俗事象看,它可說是我國傳統的春季節俗的綜合與升華。節日期間,人們進行的習俗活動也極其豐富多彩,主要可歸納為祭祀、春游與飲食三大部分,其中祭祀活動是其主題。
清明節的文娛活動
清明節前后氣候溫和,春光明媚,正是人們走出家門到戶外踏青的好時機。瑞安人喜歡把清明上墳掃墓和踏青春游結合起來,利用到祖先墳頭祭掃的機會,和族人、親友一起游山玩水,走進大自然。
歷史上的清明節活動項目還有很多,如打球、拔河、蕩秋千等傳統的民間娛樂體育活動。由于這些活動活潑有趣,更有益于人們身體健康,為民眾所喜愛,一直盛行至今日,并逐漸演變成群眾性文體活動。
2008年起,清明節被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后,清明踏青活動更加活躍了。
瑞安人的清明習俗
南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葉適曾在《水心集》中這樣描述瑞安的清明節:“凈社傾城同褉飲,清明闔郭共燒香。”清明這個古老而重大的節日,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瑞安人心目中非常重要。日前,記者采訪了我市的一些民俗專家,總結了瑞安清明的主要習俗。
[儀式習俗]
我市民俗專家何克識告訴記者,瑞安清明節的儀式習俗主要由祭祖、掃墓、望節等。這些傳統習俗至今仍在流傳,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祭祖
祭祖主要分為家祭、宗廟祭。家祭,也稱祭家先。何克識介紹,清明節這天,人們買上一些果蔬,燒上竹筍等菜品。據說筍是清明的標志食品,有了筍,祖先才會知道清明到了。菜品擺放在桌子上,供于祖先的神龕或牌位之前,點上香燭,放上酒杯和筷子,杯里斟上酒,等“酒過三巡”,然后焚化紙錢。祭祀完畢后,家人就可以吃這些食物了。民間稱之為“做節”,這種祭祀方式在農村一直延續到現在。
另外,在一些大姓宗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宗祠,農村稱“祠堂”。每年的清明節,全宗族都要在祠堂里舉行集體祭祀儀式,由族中輩分最高、年齡最大的族長公進行主祭,這也稱宗廟祭。
掃墓
瑞安人歷來有在清明節上墳掃墓的習俗,民間常和祭祀安排在一起,具體時間主要集中在清明日的前三天或后四天的范圍內。但瑞安老城關人還有一個習俗,農歷正月初一上山去“拜墳”。
何克識說,從20世紀中葉開始,瑞安城區外出經商、做工、從軍、讀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因為之前清明節還沒有成為法定節假日,這些人往往沒辦法回家祭祖,便只好利用春節這個回家過年的日子上山“拜墳”。
“不知是誰第一個,趁著農歷正月初一大家不出門走親訪友的良機,先去拜謁祖先,后來大家都覺得非常好,于是紛紛效仿,便慢慢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習俗。”何克識說。
望節
瑞安人在清明節等一年中幾個比較重要的節日里,親戚之間都有送禮的傳統習俗。民間俗稱之為“望節”(“望”字要讀成“牧”音)。清明節是由上門親向下門親送禮物,即父母向女兒、女婿送松糕,其量一般為一對或兩對,放置在木制的禮盒中,并在禮盒上面放上柏和萬年青(取其美好的諧音),再放上“太平鈿” (一種在紅紙上剪出花鳥和吉慶文字的剪紙)。
[飲食習俗]
除了在儀式方面有特定的習俗外,瑞安人還非常講究在飲食上的習俗。如清明節吃清明餅、喝清明酒等。
吃清明餅
據《瑞安市志·名俗》記載:“瑞安古有拾香草(摘綿菜)為寒食餅(俗稱清明餅、清明饃糍)”。“這說明瑞安人在清明節吃清明餅的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市民俗專家宋維遠說,清明節不僅每家都要做清明餅,而且還要做起來饋贈親朋好友。
宋維遠說,瑞安清明餅有多種做法:一是以糯米為主,摻以少量秈米,經水浸泡、水磨后,壓燥(脫水)和成團,當中包豆沙、棗泥、筍絲、肉丁、香菇等餡料,放在煎盤中煎熟。這種餅軟糯可口,味道很好,大人小孩都喜歡,已經成為瑞安的一種特色食品,平時市場上都有銷售。另一種是綿菜餅。它的做法和第一種差不多,就是加入了綿菜。綿菜,中藥名為佛耳草,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清明節前,綿菜開球狀黃花,在山上、田間地頭都可以采摘到。大家一般把采摘到的綿菜嫩枝葉煮熟后,搗爛和入基料中,然后上鍋煎或蒸,這種清明餅色澤清瑩,瑞安人又稱之為青團。它大多由家庭自制,是瑞安一帶的特產,是最有瑞安特色的節令食品。有些更講究的人,在采摘綿菜時只取綿菜的花,曬干磨成粉和入基料中,然后貼在柚子樹葉上蒸熟。這種摻和綿菜花制成的餅味道純正,特別是滲入柚子葉油后,香味更加濃郁了,而且營養豐富、不易變質,深受群眾歡迎。
此外,市民在清明節期間還有吃松糕、螺螄、光餅的習俗。
昨日,南門社區組織人員制作清明團贈送居民及路人。
[信仰習俗]
瑞安民間有一種傳說,認為柳條有靈性,可以避邪,能驅鬼。清明節又被稱為鬼節,而此時柳條開始發芽,于是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插柳戴柳,尋求避邪。
以前,每到清明時節,人們經常會剪一些柳樹枝條插在門戶上,寓意著家門清吉,孩子們還會把柳條制成圈戴在頭上,婦女也有將小柳枝或制成的“柳球”簪戴于鬢發上,俗稱“戴柳”。此外,孩子們還有到田野里采摘已開白花的薺菜花插在帽子上,寓有驅邪之意,也有人將它放在灶頭,據說能驅除螞蟻之類的昆蟲。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
【浙江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04-22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和習俗08-07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10-18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04-26
清明節的習俗由來(通用5篇)04-08
冬至的由來與習俗12-23
小年的習俗與由來01-16
中秋的習俗及由來09-13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2篇11-03
浙江冬至習俗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