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陽節的傳說觀潮蒲公英的夢教學反思
《重陽節的傳說》、《觀潮》、《蒲公英的夢》
《重陽節的傳說》的教學片斷,注重學生自學。導入之后即出示思考題,安排學生自學。三個思考題中,“有什么感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提出不懂的地方”等,體現教師對學生個性的尊重和因學定教的意識。導入時的“利用關鍵詞理清文章脈絡”應是對學習方法的提示。如果能讓學生用這種方法說說6至8自然段的主要內容,那么方法得以反復運用,有利內化為能力。學習“理清文章敘述順序”“概括主要內容”是中年級訓練的重點。
另外一些細節也證明執教者自我評價的“盡力”。板書時適當利用卡片,提高了教學效率;分享喜歡的句子時,教師相機補充,提醒學生忽略的地方;兩首相關古詩的補充,拓展了學習內容;教案中的多種“預設”,利于更好地“應變”……如此等等,算是盡力也盡心。
今后寫教案注意分清大步驟、小環節,這樣看得更清楚。比如學習課文這一步就是“自主學習”和“交流分享”兩個主要環節!敖涣鞣窒怼庇指鶕伎碱}分三個層次進行交流。多種預設也要分小點概括寫出來,如對學生的朗讀,可從“正確”“流利”“有感情”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評價,再仔細點,分別寫出評價時你要說的提示語。
這是一個民間故事,課文后有復述的要求,課堂上就應有這樣的訓練。包括拓展的內容和課外作業都可以圍繞這一重點來安排。
《觀潮》《蒲公英的夢》大家評得很全面,說過的我盡量不重復。
《觀潮》的教學,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方面頗下功夫。讀的方式,引導的方式都很多,我在課堂上已經說到。朗讀是學生感受語言、積累語言的最好辦法,因此,歷來強調閱讀課要“以讀為本”。
關于執教者反思時說忘了板書這點,我倒有點不同看法。教學最后問學生:按什么順序寫“潮來時”的情景的?教師相機板書。教師的板書工整,有一定的速度。我覺得很自然,聽了教者自己“反思”,我才發現教案上沒有這一環節。應變不錯!多了這個環節,我認為讓學生對這兩個自然段有一個整體印象,強化了“注意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這一單元訓練重點。當然,如果學生品讀時板書了部分內容,在最后也可以就板書問學生:這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再板書“由遠及近”。還可以看板書指導背誦,進一步體會文章描寫生動、條理清楚的特點。
《觀潮》的教學采取直接進入重點段的學習方式,避免了教學的程式化,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得很好!我建議用下面的方式進入重點段:
圖片展示
提問:究竟是什么吸引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潮呢?
自讀課文,概括錢塘江大潮的特點。(或者直接讀第一自然段,抓住“天下奇觀”)
提問:課文中哪些段落最能體現這一特點?(大潮的“奇”體現在哪里?找出相關段落)
進入重點段的學習,繼而品讀重點句,理解關鍵詞……
這樣,過渡自然,體現“整體(感知篇、段)——部分(品詞析句)——整體(總結提升)”的閱讀教學一般程序。
多媒體等現代技術的運用,豐富了課堂。要思考怎樣有效利用,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學習語言的作用。如,最后的視頻,盡可能選擇與課文描述相近的畫面,教師用課文中相關的語句配音,是不是使學生在感受大潮壯觀的同時,更感受了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再讓學生想象表達:如果你面對錢塘江大潮,你會怎樣描述?和本文作者比比如何?
《蒲公英的夢》的教學,尤為注重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強化表達訓練。短短二十分鐘的教學中有口頭表達,也有書面表達。這種訓練緊扣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轉化為言語能力。比如:看圖練習用“如果……就……”寫話,培養了觀察能力、表達能力,還滲透了情感教育,可謂一舉多得。
選擇的片段教學是第二課時,導入自然。我覺得導入時,也可以讓學生回顧并概括課文前面段落的內容,再讀后面的自然段,并說說主要寫什么。后面的自然段寫了蒲公英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后對美好環境的想往。怎樣寫的?一是通過語言,二是借助夢境。這樣學生對后面幾個自然段就有了整體印象,也領悟了作者的表達思路和課文的層次!案爬ㄖ饕獌热荨薄皬褪龉适隆薄傲私庹n文敘述順序”等,都是本學段的訓練重點,須要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得到落實。
【重陽節的傳說觀潮蒲公英的夢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觀潮教學反思04-12
小學《觀潮》教學反思04-12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反思02-21
小學觀潮教學反思12篇04-12
小學觀潮教學反思(12篇)04-12
小學《觀潮》教學反思14篇04-12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反思11篇02-21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反思(11篇)02-21
精選重陽節的傳說09-06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反思(匯編11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