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陽節的來歷說法集錦
(1)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2)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3)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4)重陽節的習俗主要有 :賞菊、 登高、 佩茱萸·簪菊花、放紙鷂、吃重陽糕、飲菊酒。
(5)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6)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7)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8)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9)XX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10)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11)因此,重陽節也是“重九節”、“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和“老人節”。
【重陽節的來歷說法】相關文章:
中秋節各地習俗及其來歷的多種說法09-22
重陽節的來歷10-20
重陽節登高的來歷02-27
重陽節的簡介及來歷04-07
重陽節的來歷及習俗09-01
重陽節的來歷由來10-13
重陽節的來歷20字09-30
有關重陽節來歷故事10-23
重陽節的來歷及氣象諺語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