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出梅是哪一天
出梅是在小暑后的第一個未日。所以歷書上的出梅日期在七月八日至十九日之間,每年的梅期比較固定而且各地都一樣。
2017出梅是哪一天
2017年出梅時間是公歷2017年7月19日,農歷五月廿五。
2017年入梅出梅時間
入梅時間是公歷2017年6月8日,農歷五月十四。
出梅時間是公歷2017年7月19日,農歷五月廿五。
梅雨季節入梅出梅標準
入梅:連續5日平均氣溫超過22℃,有4天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連續5天姘居氣溫超過30℃,且不下雨,就代表著出梅了。
入梅和出梅
每年初夏6~7,從我國的江淮流域(宜昌以東)到日本南部,都會有一段連陰雨時期,降水量較大,降水次數頻繁。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季節,所以稱為”梅雨“。又因為這時空氣濕度大,衣物極易受潮發霉,因而也俗稱”霉雨“。
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早在漢代,就有不少關于黃梅雨的諺語。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寫過一首詠《梅雨》詩:“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逼渲械摹懊穼嵱瓡r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來的便是“夏至”節氣后“三時”的“時雨”,F在氣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
在氣象上,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斷梅")。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歷時20多天。但是,對各具體年份來說,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早晚、梅雨的強弱等,存在著很大差異。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顯,有的年份不明顯,甚至產生空梅現象。如1954年梅雨季節異常持久,長達兩個多月,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澇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兩三天,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旱年。
黃梅天如何有效防潮
巧用廢報紙
室內濕氣太重,即使用抹布或者拖把反復擦拭,但也無法完全吸干水分。其實一張舊報紙就可以解決這問題。將報紙揉成一團,就可以當成抹布,吸水力很強;再者,將報紙平鋪在地面上,自然而然就能吸掉地上的水。
開門窗通風
室內除濕最簡便、最實用的方法就是開窗通風。但是黃梅天開窗也是有講究的,要選擇合適的朝向、合適的時間。天氣晴朗時,將所有門窗打開,加快水分蒸發的速度;天氣陰沉時,只需打開下風方向的門窗(即風吹往的方向)。而每天的早晨與夜晚,空氣濕度相對較大,所有不建議開窗。
擺放干燥劑
建議在屋內的角落擺放一些干燥劑(例如:竹炭、石灰等),這些物質的吸濕功能都比較強,而且吸濕過程中不會產生多余粉末,對人體健康也無害。而在櫥柜、鞋柜這類密閉空間中,可以掛樟腦丸來驅逐濕氣,如果嫌樟腦丸味道過重,也可擺放一些有香味的除濕包。
黃梅天
濕物置室外
黃梅時節,幾乎天天下雨,所以被雨水淋濕的雨衣、雨傘以及洗后的衣服,盡量不要放在室內,這樣會增加空氣中的濕度。最好能在門口鋪塊墊子,出入時把鞋底擦干,減少室內的'水分。
黃梅天三保健
梅雨(也叫霉雨、黃梅天),指的是每年的六至七月,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一種高溫、高濕、多雨的天氣時段。梅雨天氣令人不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在梅雨季節里采取以下三個措施,對人體健康有益。
室內降溫降濕
梅雨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根于高溫高濕,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大量的水汽使體表汗液蒸發困難,妨礙人體的散熱過程,使體內積存熱量過多,皮膚調節體溫功能失常,從而產生頭暈、胃疼、胸痛、視力模糊等癥狀。因此,調整居室(辦公室)溫濕條件,便成了梅雨天保健的有效措施。有空調的用戶,可采取降溫、抽濕的方式,將氣溫降至18℃-20℃、相對濕度降為50%-60%。如沒有空調,則可通過采光、關啟門窗(適時通風)等手段,調節居室溫濕度。
【2017出梅是哪一天】相關文章:
谷雨是哪一天12-16
頭伏是哪一天04-30
中秋是哪一天12-15
小年是農歷哪一天07-31
2018冬至是哪一天12-26
聾人節是哪一天12-15
數九是哪一天12-15
北方小年是哪一天10-31
中國記者日是哪一天06-19
復活節是哪一天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