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臘八節特色食物推薦
在臘八節(農歷十二月初八)這一天,來一碗暖暖的臘八粥,暖身又暖心,真是不勝美哉!大中華區地域遼闊,各地風俗又不盡相同,即使一碗小小的臘八粥,其內容也是千差萬別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節特色食物推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千年歷史 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各地臘八粥 用料各不同
天津:同北京近似,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薏仁米、大麥仁、粘秫(shú即高梁)米、粘黃米、蕓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山西:別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黏黃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晉東南地區,臘月初五即用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江米、柿餅,合水煮粥,又叫甜飯,亦是食俗之一。
陜北: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選酌定。倘是午間吃,還要在粥內煮上些面條,全家人團聚共餐。
陜南:臘八要吃雜合粥,分“五味”和“八味”兩種。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種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蘿卜,另外還要加調味品。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甘肅:在蘭州、白銀等城市地區,臘八粥很講究,用大米、豆、紅棗、白果、蓮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紅絲、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來敬門神、灶神、土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再分給親鄰,最后一家人享用。
寧夏:做臘八飯一般用扁豆、黃豆、紅豆、蠶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
山東:在山東“孔府食制”中,規定“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用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還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是為點綴。這種粥專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
河南:吃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谷豐登。
江蘇:吃臘八粥分甜咸兩種,煮法一樣。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蘇州人煮臘八粥要放入菌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
浙江:煮臘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實、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長命百歲。
四川:臘八粥做法五花八門,甜咸麻辣,而農村人吃咸味的比較多,主要是用黃豆、花生、肉丁、白蘿卜、胡蘿卜熬成的。異鄉人來此品嘗,雖入鄉隨俗,但很難習慣,現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稱風味各異。
臘八粥食療營養高
中國人如此鐘情臘八粥,除了食俗之外,也確有些科學道理。清代營養學家曹燕山撰《粥譜》,對臘八粥的健身營養功能講得詳盡、清楚,調理營養,易于吸收,是“食療”佳品,有和胃、補脾、養心、清肺、益腎、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這些已都被現代醫學所證實。對于老年人來說,臘八粥同樣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應注意不宜多喝。其實,何止是臘八,平素喝粥,對老年人也是大有裨益的。
碧綠爽脆:臘八蒜
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泡臘八蒜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臘八十幾天后,正值春節,由于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節前后,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涼菜,味道很好。
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么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后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
泡臘八蒜是用紫皮蒜和米醋來泡制,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風味獨特: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做“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制作方法: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接著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干,即成臘八豆腐。
北方人愛吃臘八面
古時在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學做臘八面
用料:面粉250克,豬肉100克,雞蛋1個,豆腐干4塊,胡蘿卜1根,白蘿卜1段,干香菇5朵,黑木耳4朵,干黃花菜1小把,黃豆1/2杯,鹽1克,辣椒醬2大勺,醬油、食用油少許。
做法:面粉中加入鹽,攪勻后打入雞蛋;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小心攪拌面粉,攪拌至面粉呈大塊雪片狀,用手揉成面團,蓋上面盆,餳15分鐘,重新揉面團,如此反復2到3次,最后餳好的面團搟成0.5厘米厚的面片,撒足量面粉,切成10厘米寬,疊在一起,切成菱形塊,用雙手拉住菱形塊的兩端,慢慢抻長、抻薄,原料中的所有干貨提前用溫水泡發,全部臊子材料切成丁;鍋燒熱,放少許油,加入一大勺辣椒醬,炒勻后放入肉丁,待肉丁變色后,放入浸泡后的黃豆,加入木耳碎、黃花菜碎、香菇丁、豆腐干,再加入少許醬油,少許水,全部材料翻炒均勻,炒至收汁,盛出待用;鍋中加水,放入一大勺辣椒醬,加入胡蘿卜丁和白蘿卜丁,水開后下入寬面,水再次燒開后繼續煮3分鐘,撈出面,拌上臊子即可食用。
盤點臘八節的傳統美食
1、臘八粥
臘八節最為常見的傳統美食就是臘八粥。古時,歷代天子每年臘月初八都要用干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人們就在每年的臘月初八日,將蔬果干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農神。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表示慶豐收之意,并進行禱祝,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2、臘八糕
臘八糕,好陌生的名詞。似乎以前只知道臘八粥,并不曾聽說有臘八糕這東西。原來這臘八糕和粘糕是不一樣的,并不是像窩窩頭一般獨立的,而是有些像米飯甜點式的東西。不過這棗兒、黏米之類的東西倒是一樣不少。吃起來,和著米香、棗香,那種清醇馥郁、韻淡而甘的味道,不僅撲鼻,卻也沁脾胃,當是難得的美味。
3、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的節令食品。地方傳統面食,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4、臘八醋
臘八節吃什么好呢?吃醋泡蒜。泡臘八蒜指在臘八這天用醋泡蒜,也叫臘八醋。浸泡二十幾天后,正值春節,由于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節前后,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涼菜,味道不錯。
5、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漢族民間傳統小吃之一,節日食俗。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
6、臘八飯
西寧臘八節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7、麥仁飯
西西寧臘八節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青海傳說中說,農歷十二月八日是佛祖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后來青海的“臘八粥”。后人根據這種做法,在青海人的飲食里造了這味飲食。也開始在餐館里流行。
8、臘味
在我國的南方,臘味是過年必備的美味。紹興古城,還有著吸引各路游人的“臘月風情節”。這里家家戶戶都要在年關到來之時制作臘味(臘腸、醬魚等)。古時,浙江商賈眾多,商人們在各處忙于生意,不能早早回家,于是便以臘味寬慰思鄉之情。所以時至今日,這里還保留著臘月必做臘味的習俗。
【臘八節特色食物】相關文章:
推薦五大特色食物開店項目05-23
臘八節賀詞臘八節的賀詞11-02
臘八節臘八飯的來歷12-30
臘八節的賀詞11-29
臘八節賀詞07-13
臘八節的意義01-02
臘八節活動總結 臘八節活動總結文章03-10
父親節的食物及習俗10-31
臘八節的由來12-30
臘八節的說說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