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伏天
什么是三伏?三伏天是什么意思?古時候的人在稱贊一個人上進,讀書或者練武勤奮刻苦的時候,除了用聞雞起舞,映雪囊螢之類的成語之外,用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個具有明顯二十四節氣的諺語了。為什么說夏練三伏就是一個人刻苦上進的表現呢?三伏天的氣候有什么特點?2015年三伏天的具體時間是幾號呢?就由yjbys小編一一為大家解答。
三伏是什么意思
伏是隱藏的意思,據《史記》文字記載,“伏者,隱伏避盛夏也”。“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大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中國古代創立的農歷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月、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組成。
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合稱。每年初伏、末伏各占10天,而中伏則為10天或20天不等。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后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每年三伏天時段長短不完全一樣,如果中伏在立秋后結束,就是30天;如果中伏在立秋前結束,就是40天(中伏20 天)。
三伏天的氣候特征
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這是因為,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長,白天時間長,陽光照射的時間也長,地表吸收的熱量遠大于支出,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熱量增加,溫度持續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間地表熱量的積累達到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人居住環境惡劣,沒有空調和電風扇,試想如果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習文練武,對于人的意志力會不會是極大的考驗呢?難怪說“夏練三伏”了。
【什么是三伏天】相關文章:
什么是三伏天?07-06
三伏天吃什么最好07-20
三伏天吃什么祛暑08-26
三伏天煲什么湯07-20
三伏天養生喝什么06-25
三伏天是什么時候01-11
三伏天吃什么餡餃子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