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三伏天時間及三伏天養生學問
2014三伏天時間及三伏天養生學問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2014年的“三伏天”是7月18日至8月16日。
三“伏”
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按照中醫的說法,在夏日里暑邪會逐漸的深伏于體內。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進入冬季后,這些病容易反復發作。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冬病夏治
夏季人體氣血流通旺盛,藥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最有利于去除一些寒氣入侵的病根。
三伏貼。三伏貼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F在的三伏貼,對古方進行了優化、加工,精選適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溫散等作用的中藥,如白芥子、細辛等溫陽化淤藥材,經過炮制后,用藥汁調勻,貼敷在人體的穴位上面,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寒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效果。三伏貼是我國政府鼓勵的民眾預防疾病的方法,屬于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
三伏灸,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餅,通過有經驗的針灸醫生分析后,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
防暑常識
多喝白開水,并且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飲;不宜過量飲酒,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飲食不宜過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
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忌受熱后“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癥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生活起居要規律,不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
夏養三伏
三伏天吃什么,在我國南北可有差異,北方一直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上海“頭伏餛飩,二伏茶”,杭州“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吃個金銀蹄”,南昌“頭伏吃雞,二伏鴨”,更多的南方地區總結為“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韓國人也特別注重三伏進補,其理論是“以熱制熱”,讓人體攝入豐富的營養,從而抵御暑氣的.侵害。韓國傳統的三伏天進補食品有:參雞湯,狗肉湯,以及泥鰍、章魚等水產?梢娮プr機,適當進補是民間生活智慧的共識。
夏練三伏
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古代長期養生修煉的經驗總結。現代醫學證明,在炎熱的高溫天氣中,人體內會產生一種應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對人體的傷害。由此可見人體本身有著適應不同環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鍛煉身體,可提高身體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認為養生修煉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夏練三伏要避開高溫時段防中暑,這種鍛煉方法對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別是年老體衰之人,或長時間生存于適宜溫度環境的人和兒童,其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較弱,所以,這些人在伏天中還是避暑氣為妙。
暑濕清補
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盡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欲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于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
【2014三伏天時間及三伏天養生學問】相關文章:
三伏天養生要訣08-20
三伏天養生攻略07-04
三伏天怎樣養生07-04
三伏天艾灸養生07-04
三伏天養生方法07-04
三伏天吃什么養生07-14
中醫三伏天如何養生08-29
三伏天養生保健方法08-20
三伏天養生保健攻略08-20
三伏天保健養生原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