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區習俗大不同之金華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這一節日是為紀念戰國時楚人屈原,在這一天,人們要有好多活動,比如龍舟競渡、包粽子等。不過在金華地區,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比如,懸掛菖蒲、艾草。本期金華文化就將為你介紹金華端午節的習俗。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預防五毒之害。各地還有“吃五黃”以克五毒之俗,黃鱔、黃魚、黃瓜、黃酒、雄黃,噴雄黃于室內各處,有的還投于水缸水井中。中國神話傳說中常出現用雄黃來克制修煉成精的動物的情節,比如變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黃酒,失去控制現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不生病。但現代科學證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毒性太大,所以雄黃已逐漸在市場中失去蹤影。
金華各地端午節是女兒回娘家看母親的日子,送到娘家的禮品是一擔粽子,俗稱“擔端午”,擔端午從初一到初四都可以,方言“四”與“喜”諧音,做母親的喜歡女兒初四來。俗諺云:“三日清明,四日年,端午一個大午前!钡匠跷迦粘赃^中飯,端午節就算過完了。而今,端午節更像是孝敬長輩日,晚輩往往在這一天給長輩送綠豆糕或各種營養品。
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灶頭及床上懸掛菖蒲、艾草,金華習俗認為菖蒲、艾草可以驅鬼辟邪。相傳端午日白娘子盜仙草救活許仙,所以各地習俗都以為這一日采草藥最靈。人們采車前草、六月雪、紫蘇、青木香等泡茶或治痧,也有的采菖蒲根浸于鹵水,以備療瘡。有的在端午日取枳殼、陳皮、厚樸、山楂及麥芽糖煮“午時茶”,認為喝了“午時茶”能驅穢氣。藥店里還有端午送藥頭的習俗,平時各家藥店在自制飲片時,把揀出來的斷頭殘葉積聚一起,每年農歷五月初一開始就成筐放在門口,讓顧客免費自取,或送到大主顧家中說是端午節五毒出洞,讓大家在午時熏煙,可以驅蟲毒,去穢氣,免疾病。
端午節前后,各地城鄉都流行掛香包,香包或用絲線鉤織成,或用碎布料縫制成動物等各種形狀,其中心形居多,中納香粉、樟腦或艾草等,或用于出售或分送親朋孩子,掛在胸前辟邪。
舊時,端午節期間,武義城鄉還要推端午船驅五鬼,從農歷五月初一開始,武義城隍廟就用毛竹扎制龍船,船上綁著五個紙人,象征五鬼,加以裱糊、上色。到初五日,道士在城隍廟各個角落催促“疫鬼”上船,推船前,由打鑼開路的人圍著船敲三圈,叫“側船”;后由七個男青年推船疾行,以免“五鬼”中途“逃脫”。導以響鑼,鳴放炮仗,叫“推端午船”。各行各業停工半日前往觀看,沿街各店各戶紛紛向“龍船”撒茶葉、米,最后將船推至水中,意為驅出“惡鬼”。鄉下則于端午節前到廟里念經三日,端午日推一小木船入河,也叫推端午船。相傳古時永康王崇五鬼纏身,一老道幫助捉鬼,封五鬼于酒壇,投于江中,壇漂至武義,被人撈起打開,五鬼遂出,作祟于此,城隍得知派判官捉五鬼,在端午日扎龍船送鬼出境。后才有此俗。
端午日,有的地方還要“驅蚊蟲娘”,老年婦女用火把照亮墻角落,口念“蚊蟲娘,蚊蟲娘,送你到東陽;到東陽,吃得胖,回來過重陽”。或“蚊蟲娘,不要在家叮婆娘,快到田里叮稻娘”等,然后送火把出郊。有的在門上畫石灰符,符多為八卦圖,也用以驅蚊,畫的時候也念類似的咒語。
自然,今日之端午節早已破舊迎新、化繁就簡,而那份孝父母敬長輩的內涵正在發揚光大。
【不同地區習俗大不同之金華端午節習俗】相關文章:
七夕習俗之乞巧11-23
美國留學打工校內校外大不同09-22
德國留學風情之文化習俗12-14
七夕習俗之吃巧果11-24
七夕女生習俗之染指甲11-21
英國留學的費用因地區不同而不同11-25
端午節習俗用英語怎么說05-10
德國留學風情之奇特的結婚習俗簡介12-14
我國飲酒習俗10-24
英國圣誕習俗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