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主題隨筆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主題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主題隨筆1
去年的端午節,雖一個人在家,可傳統習俗不能丟。
天剛蒙蒙亮,早市上的節日氣氛就營造好了。有沸騰在鍋里的的粽子,粽香襲人;有帶露珠的艾蒿、菖蒲,小販早已捆好了,一小把兒一小把兒的擺放在路邊,濕潤清香;有花花綠綠的紙葫蘆,是現代工藝制成,顏色傳統,漂亮,但很嬌貴,只能手提,不可抓碰;香荷包、五彩線更是應有盡有,目不暇接,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
我用一元錢買了一把艾蒿與菖蒲,花兩元錢買了兩個粽子,又花了兩元錢買了一對兒紙葫蘆,這個端午節就辦置齊了。
或許是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了,或許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現代占了上風,人們便越發得懶惰了,你隨便可以找到沒時間的借口,節日也就變得這樣簡單了,仿佛成了一種形式。
任何事物都帶有兩面性,F在過端午節,雖省去了采艾蒿,包粽子,折紙葫蘆等環節,讓過節便簡單容易了。卻總覺得缺少了些什么,節日表面的味道登峰造極,而節日靈魂的味道則清淡如水。更多的人,也包括自己,只知道端午節年年過,對于端午節的來歷及傳統習俗的了解,則知之甚少,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祖宗留下的傳統,就在自己的手上淡化了。
回到家,見時間還早,我打開了電腦,要為端午節尋根求原,讓自己過一個真真切切的,不流于形式的端午節。
我了解到,我國的`漢民族,稱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而端午節的來歷有諸多說法,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于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至于掛菖蒲、艾葉、紙葫蘆,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習俗,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傳說,屈原受朝廷迫害,于五月初五自盡投汩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線、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但終不見屈原的尸體。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并有唐代詩詞《端午》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绷,東漢《風俗通義》中,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說法。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梢姡糯晕逶鲁跷鍨閻喝,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掌握了理論依據后,我起身虔誠的把艾蒿、菖蒲、紙葫蘆掛在門楣,凝視數秒后,帶著對屈原的敬畏之心吃下了粽子。偉大的詩人屈原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詩句,仿佛就在我耳邊環繞。
端午節的主題隨筆2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各地有自己的賽龍舟、系百梭子、做香角子、貼五毒、喝雄黃酒。而我們家鄉講究三大“吃”——吃粽子、吃雞蛋、吃大蒜。
最為有意思還是吃大蒜,大蒜一定要挑飽滿的',并不需要掰分瓣兒,鍋里加水慢慢煮透。待一小時后,清水漂洗即可食用。我們小孩子都不太愛吃大蒜,一來沒有味道;二來嚼碎了難以下咽;三呢,吃完嘴里有大蒜味道。長輩們還是要求我們吃點下去,他們說,在端午當日吃大蒜可以去毒,還可以通氣。
除了三吃,還有端午家家掛的艾草,小孩身上戴“艾虎”,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陣獨有的“端午的味道”。“艾虎”使用艾草搓成條,裝在香包內。長輩說端午給孩子們帶身上可以驅邪討吉利,因為“艾虎”同音“愛護”也表示了大人對我們的關心。
端午節留給我們每一個孩子的印象都很深刻。這不是用筆能夠寫出來的,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我們祖先留給我們這個美好的日子。
端午節的主題隨筆3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大家都要吃粽子,這是誰都知道的。當然,還不止這一個習俗,還有:賽龍舟、掛香包、采艾篙、喝雄黃酒等。
回想去年的端午節,真讓人難忘!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三口在家里準備包粽子。那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既好奇又興奮?吹嚼蠇屇贸鲈缇蜏蕚浜玫脑希河恤杖~、糯米、紅棗等。這粽葉又大又長,綠綠的;這糯米又香又甜,白白的;這紅棗又大又圓,紅紅的。光看著這些東西就已經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切準備就緒后,老爸開始包了,只見他流利地把粽葉卷成漏斗狀,然后把糯米和紅棗塞到粽葉里,再把上面的葉子折下來,就成了個三角形狀的物體,最后用繩子纏好,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了就說:“這么簡單索,讓我來包。”老媽說讓她在一旁給我指導,我連忙搖搖頭說:“不用,不用,我已經會包了,你們就看我的吧!”我先學老爸一樣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可這個卻難倒了我,怎么樣也弄不好,等我把糯米和紅棗塞到粽葉里,哪知這個粽葉不聽使喚,一下就蹦開了,糯米和紅棗頓時就灑了一地,我非常失望,生氣地說:“我不包了!崩习终Z重心長地對我說:“剛才是誰在那說簡單的嘛,怎么這么快就打退堂鼓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甭牭嚼习值脑挘曳浅P呃,臉像紅蘋果一樣紅。
我重新走到餐桌邊,坐下來后全神貫注地包起來,在老媽的'幫助下,我包的第一個粽子出爐了,看著它,心里充滿了成就感。是呀!認認真真包的粽子就是漂亮!老爸老媽笑了,我也笑了。
去年的端午節,真讓人難忘呀!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不少道理。今年的端午節仍然期待。
端午節的主題隨筆4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里那些巧手的老奶奶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看著這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粽子吧!”說著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里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著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發明的呀!”老爸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劃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尸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著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端午節的主題隨筆5
粽葉飄香,艾葉插在門頭上,綠豆糕上場,每年的端午節,都讓我倍感懷念和感概。歲月是一首歌,一樣的歌詞,不一樣的韻律,同樣都是端午節,母親和我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間里讓自己的孩子對端午節的感受有著天壤之別。
小時候,端午節是我最盼望的節日之一,因為在這天,不但有粽子、綠豆糕、米粉肉吃,有糖果,重要的是母親還早早為我準備了新衣裳(母親會縫紉,小時候的衣服都是母親自己做),幾歲的時候,母親會給我縫制一件長袖外罩,上面一針一線的.刺繡上一個圖案,記憶中印象深刻的當屬那一件天藍色的的確良外罩,母親刺繡了一只白色的鵝在上面,栩栩如生,我穿著她招搖過市,不但是小朋友羨慕,小朋友的媽媽們也羨慕,只是可惜她們沒有母親的那雙巧手。
再后來大一點的時候,端午節,母親便給我縫制碎花布衣,辮兩個小辮子,偶爾還備置一件毛衣,小時候天氣似乎沒這么熱,記得有一年的6。1兒童節就穿的母親為我準備的深綠色毛衣,藏青藍的褲子,白球鞋,參加學校組織的跳繩比賽,那身行頭,特別是毛衣同樣為我彩不少。母親,是個秀外慧中的人,勤勞能干,不管多忙碌,每個節日都積極認真地做準備,讓我每每對節日充滿了歡喜和期待,日子在母親的打理下,逐漸風生水起,我和姐姐也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中健康陽光幸福地成長。
回過頭來,看看我自己,這些年的端午節,甚至春節,對我來說,似乎都如平常的日子一般,特別是近些年,更甚,再也沒有小時候的那種過節的氛圍和熱切,過節除了和家人小聚一下再無其他,就是我這樣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讓他也開始對節日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節日在他的記憶里,只是放假,他可以不用去上學。
究其原因,其實不是我對生活不熱愛,而是現時的生活條件好了,粽子一年四季超市里都有,想吃就買,衣服什么時候需要,就買來穿,只要孩子喜歡,大魚大肉變著花樣每天都在吃,不同于我的兒時,更多的是過節才能吃上一頓豐富的菜肴。
或許,人懶了不積極了就會給自己找一些并不合適的理由,時代變遷也好,年歲大小也罷,端午節,過與不過,重視與否,反映的其實都是人們對生活的心態。
一年一年,一個個端午節就那樣隨流年遠去,記憶卻溫暖如斯,母親就在身邊,就在眼前,如今我也想用母親對我的那一份愛,來回報母親,同時也給兒子營造一份節日的氣氛,生活從來就是美麗的,只要用心,只要有心。
端午節的主題隨筆6
一眨眼,端午節到了。在我們這里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
端午節前幾天,奶奶、媽媽和我到山上摘粽葉,準備做端午節吃的粽子。粽葉要摘得又大又長,如果太小的話,糯米包不進,蒸熟后會溢出來的。摘完粽葉,還要找捆在粽葉上的繩子,這種繩子不一點用長枝條代替,還可以用細毛線捆。
摘完粽葉,要把粽葉洗干凈。因為粽葉上有很臟的污垢,最好用開水浸泡,這樣不僅能洗清粽葉上的污垢,還能殺掉留在粽葉上的病菌。除了準備粽葉,還要準備包粽子的餡和糯米。餡一般是赤豆、肉、栗子、紅棗等,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作餡。糯米一般在端午節前買來。糯米也要沖洗沖洗,至少沖洗三次。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要把粽子包好、蒸好。包粽子的一般步驟是:首先把一片葉子的末尾和另一片葉子的頂部重疊;再在葉子重疊部分彎成一個圓錐形的';然后在圓錐形里放一些糯米,(放少一點,因為還要放餡);最后放上餡,放上糯米;把糯米包裹起來,用繩子捆好。這天晚上,整晚都蒸粽子,一刻不停。
第二天就是端午節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的周圍旁灑上雄黃,據說這樣可以避邪,還可以防白蛇。端午節吃粽子其實就是紀念死去的屈原。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奶奶或外婆親手包的粽子,感覺是多么幸福。
【端午節的主題隨筆】相關文章:
中秋主題隨筆10-21
端午節隨筆06-13
中秋為主題的隨筆10-21
以中秋為主題的隨筆10-22
端午節隨筆【推薦】07-02
端午節隨筆【熱】07-01
【熱門】端午節隨筆07-02
【推薦】端午節隨筆07-02
端午節記事隨筆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