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走會
走會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國民間歌舞表演,主要集中在春節(jié)至燈節(jié)前后,在某亦稱香會,1949年后改稱花會。每逢年節(jié)或遇喜慶大典以及山壇廟會,它便成為最有組織、最為熱烈的街頭歌舞表演。
走會的主要表演形式有:開路、秧歌、五虎棍、旱船、中幡、小車會、高蹺、杠箱、獅子、十番、太平鼓等。
開路會
走在最前面,以舞鐵叉開路。叉上有鈴檔片,一舞即響。演練者面畫古人臉譜,身著青緞靠,系絲絳,腰圍虎皮戰(zhàn)裙,腳穿青色緞靴。演練中除邊行進邊拋叉接叉外,還有“十字披紅”、“橫腰玉帶”和“旱地拔蔥”等技藝。開路會是每次走會必有的形式。
秧歌
是最受歡迎的一種走會形式,幾乎每會必有。某地區(qū)的秧歌,一般指不踩高燒的地秧歌,故又俗稱蹦子;此外還有一種打花鼓和邊唱邊打小銅錢者曰花鈸,但不多見。秧歌的角色有漁翁(手持魚竿身背魚簍)、樵夫(亦稱柴翁,肩扛扁擔)、陀頭和尚(行者扮相)、小二哥(童子扮相,手持花籃,手握花鞭)、俊鼓(俊扮公子,打小跨鼓)、丑鼓(丑扮公子,打小跨鼓)、俊鑼(俊扮女子,打小手鑼)、丑鑼(丑扮女子,打小手鑼)、文扇(文扮女子,持扇)、武扇(武扮公子,持扇)、漁婆及賣膏藥者(抹白鼻梁,手持膏藥旗或拿串鈴),共12人,若全部出場演練,稱全活。演練者每人唱一段秧歌調(diào),最后合唱,由小跨鼓及小手鑼伴奏;秧歌調(diào)每首4句,每句7字,內(nèi)容多取自水滸、八仙等故事;舞姿有“龍擺尾”、“黑虎掏心”等,伴以不同的鑼鼓。
五虎棍
取材于宋太祖趙匡胤與董家五虎打斗的故事。演練者勾花臉,著戲衣,手持齊眉棍和三節(jié)棍,表演雙打,群打,有鑼鼓伴奏。各種武術(shù)套路是預先編排好的,較簡單。
跑旱船
用竹片扎成架子外罩綠布成船形,內(nèi)有一旦角將船鉤在腰間,邊唱邊舞;另一丑角勾白鼻梁戴髯口,在船旁作搖櫓狀。跑旱船來源于秘書工作早年修運河的民工歌舞。
中幡
亦稱幢幡、耍幡、大執(zhí)事。幡旗用彩綢制成,繡中幡2字或圖案,上下均由橫竿支撐,上橫竿兩端系于一根三丈多長的粗竹竿頂,竿頂還綴幾個大鈴檔;在粗竹竿中段約幡旗下橫竿處有一個傘狀物,幡由上述部分組成。幡的練法有單臂舉三舉、落三落、腦箭、牙箭、肘箭等,演練時有鑼鼓伴奏;牙箭難度最大。中國自晉代就有“幡舞歌”的記載,耍幡在明清前多為宮廷舞樂,后傳入民間,清代中幡已是某走會中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
小車會
小車用竹片扎成長方形框架,外罩色布,兩側(cè)畫車輪,上搭涼棚,后有兩根車把;內(nèi)有一俊扮女子將車鉤在腰間,腰前裝一雙盤膝假腿;車后有一人扮車夫手扶車把,前有一人拉車。演練的套路與旱船相似,但演唱的詞曲比旱船活潑有趣。
高蹺
一種用雙腳踩著木蹺作舞的傳統(tǒng)歌舞形式。蹺有高矮之分,高者約五尺多,矮者三尺多。高蹺的角色與地秧歌大同小異,全活有:陀頭和尚(雙手各持一木棒互擊,在隊前開路)、小二哥(童子扮相,持花籃)、傻柱子(丑扮)、老作子(花婆扮相)、柴翁(肩扛扁擔)、漁翁(身背魚簍)、俊鑼(俊扮女子,手打小銅鑼)、丑鼓(丑扮公子,打小跨鼓)、武扇(丑扮公子,手持蝴蝶)、文扇(俊扮女子,手持扇)、漁婆、賣膏藥者(身挎藥葫蘆)12個角色;若出場10人,則去掉后兩角,亦有加入青蛇、白蛇。演練多為兩人一組的小場,套路有單腿跳走、摔叉、蘇秦背劍、過高凳、走獨板橋、疊羅漢等。 共2頁,當前第1頁12
【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走會】相關(guān)文章:
湖南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03-03
各民族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10-25
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手抄報07-07
我國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之貼春聯(lián)01-11
春節(jié)走心祝福文案01-12
2023春節(jié)走心祝福句子01-17
春節(jié)拜年簡短走心語錄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