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吃餃子的來歷
1、過年吃餃子的來歷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餃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2、餃子的起源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東漢南陽人醫圣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另說:春秋時期的水餃在東夷地區薛國(今山東滕州)墓葬中發現,說明這種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美食,很可能最早源于我國古代的東夷地區。
3、餃子的文化
3.1、芹菜餡即勤財之意故為勤財餃;勤:即勤奮、勤勞;經常,勤密(頻繁)源源不斷,謂之勤財。是對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的祈福;更是對勤勞、務實的祝福。
3.2、韭菜餡即久財之意故為久財餃;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是祈福長久的物質財富;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長久——健康、和睦、快樂、幸福。
3.3、香菇餡—即鼓財之意故為鼓財餃,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或為對晚輩表達出希望其出人頭地的美好祝愿。
【春節吃餃子的來歷】相關文章:
春節來歷的手抄報12-10
春節的來歷的手抄報11-18
有關春節的來歷手抄報01-19
語文手抄報春節的來歷09-01
小學手抄報之春節的來歷08-08
迎新年手抄報內容精選春節的來歷08-05
孫姓的來歷05-03
六年級春節來歷的手抄報12-09
冬至吃餃子的廣告詞12-18
女生節的來歷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