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數民族春節手抄報內容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具有開拓視野、積累知識的作用。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手抄報?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數民族春節手抄報內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于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少數民族春節前后特色節日
雷山招龍節
農歷2月初7正好是13年一次雷山控拜村的招龍節盛大節慶,是今年最令人期待的民俗盛典活動之一。
招龍節是西江鎮控拜、麻料、烏高等村寨的隆重節日之一,是苗族黔東南地區特有的一種民俗活動,招龍節苗語叫“弄勒達昂”。其意就是為本寨招回“龍神”,這種龍神是隱于千山萬壑中的“龍”。
織金洞小妥倮苗寨“跳花節”
二月初十至十二,一年一度最隆重、最具規模、有著苗族原汁原味的傳統節日——“跳花節”將在織金洞的小妥倮苗寨拉開帷幕,節日持續3天,其中二月初十為踩場,十一為正場,十二為掃場。
小妥倮苗族在苗語三大方言區中,屬貴州西部苗族方言區歪梳苗支系。今年的小妥倮苗寨跳花節,將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歪梳苗支系苗族群眾在此聚集,今年的人數規模估計將超過往年,每天將達到2萬人左右,到時,原本很小的寨子,將變得熱鬧非凡,花坡上頓時感覺萬紫千紅,成為花的海洋。
中國苗族姊妹節
一年一度的“中國苗族姊妹節”將于4月19日在臺江縣城拉開序幕,節日活動從19日起持續至23日,歷時5天。
本屆苗族姊妹節以“相約苗疆腹地·情定錦繡臺江”為主題,將舉行苗族盛裝萬人游演、“百對新人情定臺江”集體婚禮、苗族文化·臺江論壇、民族民間旅游商品展銷、萬人苗歌對唱、姊妹情深篝火晚會以及斗牛、斗鳥、斗狗等民族民間傳統競技活動。此外,位于臺江縣清水江畔的施洞鎮、老屯鄉還將上演苗族盛裝攔門迎賓、飛歌伴唱千人盛裝踩鼓、苗族老庚摸魚撈蝦習俗演示及苗寨之夜等一系列苗族傳統活動。
少數民族春節習俗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節前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而成,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征著一年的吉祥開端。過春節時還貼花貼對聯和“!弊。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的橫豎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的沒有門路。
滿族春節源于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沈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后,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系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蒙古族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歷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要把放有哈達的整只牛羊獻給至親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和家團員。初一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和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制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征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愿,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慶祝新年。
壯族
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摳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的很多,象征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再三是晚上卻不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一二斤重,小的僅二三兩。除此還有一種“鳳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其中的餡有綠豆豬皮和面醬,粽子味鄉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一定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朝鮮族
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將人們帶入新的一年。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板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心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為老人等上“望月架”,一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隨后,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樂曲偏偏起舞。
土家族
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樸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谷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里,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時,先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份,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
傈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 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愿來年碩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區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喂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青年男女喜歡舉行春節打靶比賽。姑娘們把繡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搖動,請小伙子們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美酒作為獎品送到誰的嘴邊
畬族
畬族過春節要舂糍粑,取其諧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時)運,日日粘粘(年年)甜。畬族祀奉“盤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盤古祖圖”(根據盤瓠傳說繪成的畫像),講述祖先創業的艱辛。
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日。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和孩子們都穿上繡有云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洳莅胁娌萸蚴呛照茏迩嗌倌昝詰俚膴蕵坊顒。
白族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后,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飯后,孩子們有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靶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少數民族春節作文
今天,我來告訴大家一個小知識,少數民族春節習俗。那就是少數民族的春節習俗,達斡爾族、蒙古族、……長話短說,下面就來給你講講吧!
達斡爾族:年年高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案狻痹跐h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蒙古族:酒肉不盡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制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征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愿,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白族:“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顒。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藥,點燃以后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繡球”活動。凡接不住繡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挺有意思的吧!下次你也可以考考別人的哦!
【少數民族春節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少數民族春節習俗手抄報內容06-21
少數民族春節食俗手抄報內容01-13
春節手抄報的內容11-18
春節手抄報內容07-04
春節的手抄報內容07-04
春節手抄報內容01-29
春節手抄報內容精選07-02
春節手抄報 內容06-19
春節手抄報內容10-08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的由來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