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介紹春節作文4篇(精)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春節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介紹春節作文 篇1
陜北的春節陜北的春節是熾熱的,到處是紅紅火火。
黃土地的百姓重視過節,一年中有許許多多的節日,不過,人們最注重的`還是春節。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把歡樂、希望全都寄附于過年。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忙起來了。說忙,實際上忙的是婦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樣樣活兒都要婆姨們親手操作。推上碾子壓糕面,趕上毛驢磨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搟雜面,炸油糕,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過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換新衣服。再窮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凈凈。在這里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棗牌牌”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谷草秸秸,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掛在孩子的背后,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這里,我還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每年增加一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
除夕到了,萬事俱備,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凈院落。打醋炭,是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個角落進行,意為驅邪,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的殺菌消毒的辦法。夜幕降臨,老年人總是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領著好奇的孫子們叩頭。大孩子忙著放炮、點火塔塔。細心的婆姨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在門后立個搟杖和刀斧,據說,這是鎮邪的,在這里叫“守歲”。除夕之夜人們總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徹夜不熄燈,預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鍋里放些吃食,這叫“照鍋”,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這夜睡不著覺,一個人靜靜地踏黑爬上山頂,面向東方了望,這叫“品天”。
秧歌拜年是陜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在這里俗稱“沿門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后到各家各戶拜年。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谷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介紹春節作文 篇2
早就聽我的好朋友說過,聯盛廣場有一家真冰滑雪場。這個寒假我有幸親身體驗了。我可是信心十足,因為我相信我的旱冰基礎呀!我剛到冰館門口,就感到一陣寒氣襲來,讓我打了個冷顫。冰館提供的設備十分齊全,有護膝、護肘、頭盔還有手套呢!我將這些設備仔仔細細,一個不落的穿戴好了,迫不及待的一個大步走向冰面,結果一只腳剛站在冰面上,另一只腳就被帶倒了。摔了個四腳朝天,就像一只被翻過身的小烏龜一樣,怎么也爬不起來了,直到一個“好心人”把我扶起來了。我就感到滑真冰與溜旱冰的區別還是蠻大的。我只好扶著欄桿,小心翼翼地一圈又一圈的走著。先抬一只腳,再抬另一只腳,活像一只笨頭笨腦的大企鵝。看見比我還小的.小朋友都能在冰面上靈活自如的滑著,我心中羨慕的念頭油然而生。
媽媽看我滑了這么久也沒有膽量放開手,就四下里請教別人,再告訴我姿勢如何擺,我開始試著不用扶著滑出一段了,但我還是只能靠近欄桿邊,不敢向中央的地方滑去。可能由于我滑出的這一小步非常成功吧,因此信心大增,來了勁,開始向更遠的地方滑出了幾米遠。結果用力過猛,有點剎不住了,于是趕緊壓低身體,雙臂伸開,把持住了平衡。這時我定下神,才發現自己已全身是汗。漸漸地就這樣幾個回合下來,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冰場中間慢慢穿梭起來了。
在新年開始,我能夠體驗到一個新的運動項目。既增長了見識又游戲得十分開心,下次我還會來滑真冰。
介紹春節作文 篇3
在傳統節日中我喜歡過春節,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眾多傳統節日過的最為隆重、喜慶的。而在我眼里春節是小朋友們的'“狂歡會”,因為春節可以放鞭炮、打游戲、看煙花……別提有多開心了!
一說起春節我就想起了去年過春節時候的情景。那天大采購,買了好多煙花白天的時候我就在那與小朋友你追我趕。
盼啊盼,終于到了晚上大家的“Party”終于開始了。饑腸轆轆的我們狼吞虎咽的吃著年夜飯,喝!年夜飯還真多,我都吃不下了!吃完年夜飯,我與姐姐拿著鞭炮沖了出去,拿出了“火繩”用老爸的打火機一燒,“火繩”就射出了五彩斑斕的光我把“火繩”甩起來“火繩”就像一個“火圈”一樣好看極了!放完了“火繩”我們開始放“火樹”了,我們用打火機點著了引線逐漸有一點點淡淡的火光的冒了出來,隨著我們歡呼的聲音火光逐漸減變大,漸漸地成了一棵樹,我與姐姐就在旁邊一邊做動作一邊喊:“高!高!高!”火光在樹上跳動仿佛是小精靈在樹上歡呼著、跳動著。終于放禮花了我,我們引燃了導線。99發的禮花像大炮一樣陸續發送五彩繽紛好看極了!
在禮花的發射之下我們戀戀不舍結束了春節。
介紹春節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這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啦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啦“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啦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農閑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到底是怎么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啦他,他設計啦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啦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知道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啦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啦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啦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啦一些字,阿衡看見后,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啦,祖乙知道后,懲處啦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后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啦準確的太陽歷,后來為啦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為啦紀念萬年的。
現在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介紹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春節的作文10-18
春節介紹的作文10-30
春節的介紹作文11-06
介紹的春節作文11-23
春節的介紹的作文11-20
春節介紹作文11-14
介紹春節作文(精選)08-12
介紹春節作文(精選)08-17
[經典]介紹春節作文08-15
介紹春節的作文(精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