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介紹的作文匯總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介紹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介紹的作文 篇1
春節是咱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咱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弊值怪N,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值怪N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梗ǖ剑┝!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咱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咱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仧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的介紹的作文 篇2
春節快到了,爸爸決定帶著我們全家回山東老家過年,爸爸說山東老家過年可熱鬧了,我心里期盼著,老家的春節到底怎么熱鬧哪?
一到老家,先看到熱情淳樸的老家鄉親們對我們可熱情了,家家戶戶都在門上面貼著紅紅的對聯,家里面都煮著熱騰騰的水餃,孩子們在外面放著鞭炮,村里的演出隊在大街上敲著鼓,舞著龍,歡慶春節的到來,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鳥兒也飛到了枝頭上,嘰嘰喳喳的唱著歌兒,仿佛在歡慶著我們的到來。
家鄉的變化可大了,晚上是老家的一個堂伯伯請我們去他家作客吃飯,一到他家里,我差點叫了出來,啊,變化可真大啊,原來還是普通的'瓦房,現在竟然都變成了大理石瓷磚的小洋樓,客廳的黑白電視也變成了可以點播的液晶大屏幕電視,掛在墻壁上的空調也呼呼的吹著熱風,大家都穿著五顏六色的流行衣服,晚餐開始了,烤雞、燒鴨樣樣齊全,可豐富了,大家都圍在桌子上喜氣洋洋地吃著年夜飯,談論著家常事,外面的禮花五彩繽紛,鞭炮聲都快把耳朵震聾了,孩子們在院子里歡呼著放鞭炮,一個點火,一個看著,個個玩的不亦樂乎,整個村子仿佛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鄉親們就這樣一直熱鬧到了深夜。
雖然春節過完了,但我還是一直留戀著家鄉的一山一水和熱情的鄉親們,啊,家鄉的春節真美啊,我愛家鄉的春節!
春節的介紹的作文 篇3
在我們這里,春節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這被稱作過小年。
這一天,是要弄些好吃的,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吃這一頓飯,還要放鞭炮。從這時候開始就便有了過年的味道。臘月二十四過后,家里要大掃除一次,我們這里稱刷陽塵。然后,就開始預備過年需要的物資。大人們開始炒起了瓜子、花生、做起了年糕,年糕上鋪滿一層雞蛋黃,看上去黃澄澄的。這時候,也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男孩子各個手中抱著一堆鞭炮和糖果,文靜的女孩子們只能買那些不會響的銀光棒和一些小巧的玩意兒。
這一段期間,大人們忙的不亦樂乎。終于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家家戶戶都煥然一新,穿起了新衣服。家家的門上都貼好了紅紅的對聯,鞭炮聲震耳欲聾,此起彼伏,人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桌上擺滿了各種菜肴。尤其是魚,因為魚象征著年年有余。小孩子們把好吃的食物猛的往嘴里塞,大人們開始祝酒,老人們則在一旁開心的看著、笑著。這一夜,大家會和全國人民一樣,看央視晚會,人人都要守歲的,子夜時分,家家戶戶爭先恐后地搬出煙花鞭炮,到處都是鞭炮的聲音,這是除夕或者說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也是最開心的時候大年初一這一天,人人都在休息,家家門前堆放著昨夜燃放的鞭炮紙皮,也不需要打掃,紅紅的鋪滿一地,象征紅紅火火。男人們和小孩子到各家去拜年,家庭主婦在家中接待拜年的客人。人們一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新年好。小孩子們拿著鞭炮自顧自的玩著,看樣子,他們此時應該比誰都開心吧。拜年的'時候,他們總是有接不完的壓歲錢,吃不完的糖果,所以小孩子們最愛拜年。
到了初六、初七,商店都開門了,各大商場趁春節這個機會,許多商品都被打了折,商店的門口都擠滿了人。
十五這一天,大家便把留下的豬頭肉、豬尾巴和宵圓拿出來享用,這天稱作把把年又稱尾巴年,意思是說,這一年春節結束了。
之后大人們開始照常上班,小孩子們也上學去了,老人們也各自忙開了。和北京的春節一樣,我們的春節熱鬧、喜慶、祥和。于是,人人又盼望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特別是我們孩子。
春節的介紹的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將一年的收獲與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里。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因為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后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為“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余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的游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將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聽著窗外陣陣的爆竹聲,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為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后。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與諧與安寧。
春節的介紹的作文 篇5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并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將竹篾扎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涂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涂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涂完灶王爺的嘴后,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們那里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于《后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后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云,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春節的介紹的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的春節作文11-23
介紹春節的作文(經典)08-10
(精選)介紹春節的作文08-05
介紹春節的作文(精選)08-09
介紹春節作文(經典)08-06
(精選)介紹春節作文07-20
【經典】介紹春節的作文07-24
介紹的春節作文【精選】07-25
(精選)介紹春節的作文07-27
介紹春節作文[經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