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父愛如山
最近爆火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憑仗其超高口碑,成為印度影史的票房冠軍。以下是關于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1】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從昨天讓我們忽略的一部影片,到今天讓我們連聲贊不絕口的影片,我都不知道是什么讓我們變化那么大。而且不管從影名還是海報,都讓人感覺有點喜劇成分。
首先,要從印度說起,印度是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國家,女孩14歲起就要出嫁,認識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只是為家庭減輕負擔。而影片中有這么一個家庭卻是個例外,這個爸爸沒能參加國際摔跤比賽。于是,他一心想生一個男孩實現他的愿望,但是生下四個卻都是女孩。有一天偶然發現兩個女兒有摔跤過人之處,就訓練她們直到進入國家摔跤比賽,并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學習。
這個教練誤導大女兒吉塔,讓她忘掉爸爸教她的技藝和規矩,教一些無用的技巧,讓吉塔錯失了良機,并改變了吉塔的看法。
妹妹巴比塔卻不忘初心,繼續堅持爸爸的教摔法,吉塔最終被巴比塔的忠言說服了。她爸爸繼續輔導吉塔,讓吉塔奪得冠軍。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且把人生的`大道理天衣無縫地拼接起來;人不能固執己見,要學會換位思考;再是要堅持不懈,不能輕易放棄,半途而廢;要懂得將心比心,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然后是不忘初心;最后,你就能獲得成功,但也是所有支持你的人的成功!
【2】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父親的信仰
“從出生到死亡,你的人生就是場摔角賽。”
影片中,阿米爾.汗飾演的辛格是一位一直都有著“為印度贏得一枚世界級金牌”夢想的摔跤手,迫于生活的無奈而放棄了摔跤,原本把希望寄托于兒子身上的他,不料被命運捉弄,卻連續生了四個女兒。就在他將要放棄希望的時候,偶然發現吉塔和巴比塔有摔跤的天賦。于是,辛格逼迫姐妹倆練習摔跤,狠心地剝奪了女孩子應該有的童年。
為了讓她們能夠更好的訓練,父親不顧她們的苦苦哀求,果斷把她們的長發剪成了板寸。
辛格的這種做法像極了,中國傳統思想里的.“子承父業”!完全不理會孩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一生追逐夢想而不得的希望,全然強加于自己的下一代身上。這就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完全不顧孩子的想法。
后來,姐們倆費盡心思逃脫訓練,偷偷去參加好友的婚禮。忍不住和好友新娘子傾述父親的專橫與訓練的辛苦,開始一言不發的新娘,突然卻哭著說羨慕她們能夠擁有這樣的好父親。
“他為你們遮風擋雨,抵抗全世界,默默的忍耐你們鬧脾氣,為什么?為了讓你們倆有將來…有本人的人生。”
而新娘的父親從小就只讓她做家務,等她滿14歲就匆匆將她嫁給一個從未謀面的男人,而接下來她的命運就是,與爐灶和掃把相依為命......
女性地位
姐妹倆不是在追逐人生前途階段被父親逼著去摔跤的,而是在成為童養媳之前被父親拯救了。
在現實生活中,印度農村的女性地位普遍都不高。在全村人都把女性當作傳宗接代工具來看待的時候,辛格力排眾議,甚至不惜為了她們與全世界對抗,將她們從“深淵”中解救出來。
“別理睬別人閑言閑語,昔日隨他們,讓他們說吧,你的時機將會到來,再來證明本人。”
吉塔和巴比塔由開始與父親的對抗轉變為了衷心接受。與其說是為了父親的冠軍夢,不如說是為了改變女性注定的宿命。
印度的體育引發的問題
本部劇是真實事件的改編,通過印度的體育問題,反映了更多的社會問題。比如,重男輕女、童婚問題、宗教問題問題等等。從水平不太高的教練,到大事小事一把抓的領導。這些問題不僅只在印度存在,在我們中國也同樣存在。
發人深思.......
最后,分享盧梭的一句話:
一個人要能夠在自己的地位發生改變的時候,毅然拋棄那種地位,不顧命運的擺布而立身做人,才說得上是幸福的。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父愛如山】相關文章:
《摔跤吧爸爸》影評12-26
《摔跤吧!爸爸》編導影評12-26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2-28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1-23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精選15篇)06-14
摔跤有哪些服飾-摔跤知識08-11
練習摔跤的好處10-12
柔道摔跤技巧06-26
柔道常用摔跤技巧08-17
中班語言教案《滑吧滑吧,小雨點》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