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CCTV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
《朗讀者》的官方微博表示因為清明小長假將于本周日(4月2日)CCTV-1黃金檔、下周一(4月3日)CCTV-3黃金檔聯合播出。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CCTV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CCTV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
告別是一種心情,告別也是一種決定。南飛的大雁是對北方寒冷的告別;秋天的落葉是對炎熱夏的告別;雨季是對干旱的告別;彩虹是對風雨的告別;山重水復后的柳暗花明是對迷失的告別;“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豪邁的告別;每一次的告別,都有一個故事,或激情燃燒,或凄美動人,或驚心動魄。告別不是遺忘,而是轉身,告別不是放棄,而是開始!
《朗讀者》第七期“告別”,本周日4月2日CCTV-1、下周一4月3日CCTV-3黃金檔聯合播出!
一個喜歡孩子的人是心地善良的,一個堅持為孩子寫作的人是內心純凈的。作為兒童文學家,他用精雕細琢的詩化語言撰寫童年,讓優雅的思想內涵啟蒙未來。作為北大中文系教授,他桃李天下,培養了劉震云、陳建功等一批優秀學生;作為國家中小學語文教材編寫工作的主編之一,他用行動催生著閱讀的成長。曹文軒,中國第一位獲得”國際安徒生獎“,這一具有“兒童文學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作家。而他多年創作的根基、引路人是自己的父親。在《朗讀者》,他要講述兒時與父親的回憶、告別家鄉的父親來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2】CCTV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
自從《朗讀者》開播以來,每個周六的晚上,照例我坐在電視機前,等著央視一套播出《朗讀者》第七期,咦,怎么沒有呢?好失望。昨天休息在家,我打開央視三套準備回看《開門大吉》,沒看成《開門大吉》,卻意外相遇《朗讀者》第七期,這一期的主題詞是“告別”。
海子在《小站》中說:“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別。也許路途有點艱辛,有點孤獨,但熬過了痛苦,我們才能得以成長。”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這是陸游和唐婉之間痛徹心扉的告別;“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的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是楊絳先生平靜超然地和這個世界的告別。
在這期節目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軒,他向我們娓娓道來,和故鄉、和父親的告別,也讓我們仿佛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這世間所有的文字,千百年都在做著同一篇文章——生離死別。
每期的《朗讀者》主持人董卿的開場白都是那么富有哲理,那么充滿溫情。伴隨著鋼琴家吳牧野悠揚的鋼琴聲,第七期《朗讀者》的主持人董卿的開場白是:“告別,是結束也是開始,是痛苦也是希望。告別,最好的態度就是好好告別。人這一生早晚要遭遇告別,告別讓我們成長,學會告別讓我們成熟,而無論是主動地選擇,還是被動地面對,告別多少有點傷感,但是告別也蘊含著希望。每一段告別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別,構成了人生百態。那在我們今天的節目時間里,我們又將還原再現一些怎樣告別的.場景呢?”
姚晨,是微博女王,是時尚辣媽,她是《武林外傳》中的郭芙蓉,也是《潛伏》里的王翠平,從舞蹈到電影,從福建到北京,一路走來,一路遇見,一路告別。提到告別,姚晨動情到講到了她生命中短暫相逢的兩個人——胖姑娘和月嫂魏姐。她的朗讀是獻給那些生命中萍水相逢而又給自己帶來溫暖的人。
【3】CCTV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
這期的主題詞——告別,非常應清明節,但是告別其實有好多種,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軒說的,文學作品寫了多少年,其實就是一篇文章,那就是“生離死別”。
關于告別,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正如董卿所說,有些時候,告別是主動的選擇,有些時候告別是被動的承受,她說,那我們如何面對告別呢?面對告別最好的態度就是好好告別。
告別意味著新的開始,有了告別,我們才知道人生是值得珍貴的。
這期正好處于清明期間,讓人不由得會想念逝去的親人們,而好幾個朗讀者也正是送給他們死去的親人們。
第一個朗讀者是姚晨,她朗讀的是魯迅的文章,“阿長和《山海經》”,送給那些生命中萍水相逢卻給過我們溫暖的人們,是呀,萍水相逢的過客在我們一生當中會經歷很多很多,很多人走著走著就走丟了,走散了,或許你都想不起來你們最后一次見面是什么時候了,但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或許是對這種關系的最好解讀吧!
第二個朗讀者是清華生物系的高材生程何,中度抑郁癥患者,她現在從事的是音樂劇譯配的工作,和她一起朗讀的是北大中文系畢業的劉陽,他們共同朗讀音樂劇“我,堂吉訶德”,年輕時就應該為自己喜歡的事努力一次,他們做到了,送給他們已去另一個世界的朋友——羅穎珊。
第三個朗讀者是曹文軒,他是華人世界第一個獲得國際安徒生文學獎的中國人,他是北大教授,他朗讀他的作品“草房子”片段,送給他親愛的父親,他說沒有父親,他就不可能走入北大,不可能走向文學道路,不可能坐在美麗優雅的董卿女士面前來談告別,告別無處不在。
他說告別有好多種,但是訣別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告別,與親人的死別最讓人難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
第四個朗讀者是演員李立群,他朗讀的老舍的作品“我的理想家庭”我想會是好多人的理想吧!
他說理想的家庭必將在理想的國度內。說到生死,印象深的`一點是他和兒女們說的“如果奶奶走了,就磕頭,不要哭,讓奶奶安安靜靜的走”,他將來走的時候兒女們也這么做就好!
第五位朗讀者是演員張國強與參與馬里維和部隊的官兵代表們,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此情此景下連演員張國強都哽咽難語,每一個官兵都是好樣的。
在與他們的聊天中,他們說到,每個人走之前都做好了回不來的準備,真的是視死如歸啊。他們一起朗讀的是西蒙諾夫的“等著我吧”,送給他們犧牲的戰友亮亮,看著他們的敘述,聽著他們的面臨的環境,真的想一想在生死面前還有什么大事呢?
最后一位朗讀者是作家王蒙,他說告別有兩種,一種是時間的告別,一種是空間的告別,每一種告別我們只有面對,八十多歲的老人,看慣了生死,見多了生死,更容易想的開。他說雖然告別會給我們帶來酸痛的體驗,但是也會豐富著我們的生活,面對告別,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他朗讀的是“明年我將衰老”,送給他故去的妻子以及他們的三個孩子。
整個這期節目看下來,讓我們對于告別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告別其實無處不在,所以看淡生死,好好活著就是我們面對告別最好的態度。
猶記得這句話“人世間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每一次再見都可能是再也不見!”所以告別真的是無處不在,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人走著走著就走丟了,有些人走著走著就忘了,人世間過客有之,至親有之,知己有之,不管是什么樣的關系,好好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光,因為“下輩子我們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今天正好清明節,天氣也都在為人們的思念渲染著氣氛,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們都要學會告別,與過去的自己,與已故的親人,與所有消失的一切告別,有一句話叫做“向死而生”,以前一直不懂,這期節目看下來,我懂了,那就是在告訴我們雖然明知道死亡是我們的必經之路,雖然每個人都不可能活著離開這個世界,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笑對生活,依然要學會告別,依然要從容面對。
告別是一段結束,也是一段開始,所有的告別,不管我們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罷,它都會發生,面對告別的最好的態度就是好好告別,因為有可能每一次再見都會是永別。
逝者已逝,只留下生者長相思,多少年來,已經見過很多的生死,尤其聽到同齡人的事更是讓我覺得活一天我們都在賺一天,活一天我們都要好好的過一天,或許這就是活著的意義吧?
為什么活著呢?為了不枉我們來過這個世界一次,為了好好的體驗一場,為了好好的學會告別,為了我們的豐富的精彩的人生!
生命對于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誰都沒有重來的機會,告別無處不在,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在與過去的自己在告別,隨時隨地都可能經歷親人的告別,沒有任何辦法能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唯有我們自己去體會,去感知。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今天這個節日也是我們很好的對孩子死亡教育的契機,中國人避諱死亡,但是死亡誰也無法逃避,與其躲躲閃閃,不如坦然面對,不然有一天你讓他如何面對親人的離去?
清明寄哀思,從容去告別,愿生者珍惜,愿逝者安息!
【CCTV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相關文章:
CCTV綜藝節目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07-14
CCTV朗讀者青春觀后感03-03
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告別03-29
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500字03-29
朗讀者第七期觀后感董卿03-29
2017年CCTV朗讀者禮物觀后感03-27
CCTV朗讀者十二期青春觀后感03-03
CCTV朗讀者十二期觀后感青春03-03
董卿朗讀者第七期告別觀后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