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

        時間:2024-10-24 11:15:22 幼教早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

          只要稍微總結一下中國家長們的家庭教育經驗,所謂成功之處無外乎這四點:建立了融洽的親子關系;既關心孩子的聰明,也關心孩子的善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但是,同時中國式家庭教育長期存在著不為人知的問題,即:由于父母自負導致的悲哀。

        “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

          為何教孩子學“乖”

          目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教孩子學“乖”。評價孩子時,動不動就說“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將“乖”當成了教育標桿,具體就是聽話,按師長和家長要求做事。

          而在塑造這樣一批批“好孩子”的過程中,往往也剝奪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獨立空間,甚至無形中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是一種片面強調孩子社會性的教育理念。

          現在的學校評選三好學生,為什么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謂的“優秀生”里,為何永遠沒有調皮孩子的身影?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為比起男孩子的好動,女孩子更容易靜下心來好好學習,不吵不鬧、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們這個社會認可的“乖”孩子標準。

          這樣的三好學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認為,那些不聽話的調皮孩子也有可取之處。比如那些上課愛做小動作的學生,雖然常會被老師教訓,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精神繼續調皮。所以說,他們的抗“擊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學生”要好得多。

          為何孩子心胸狹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是傳統“圍墻式”的家庭教育,校園也不是傳統物理意義上的校園,孩子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的師資以及硬件設備。

          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為什么孩子的心胸卻變得狹小了?只會關心自己身邊的事,為國家前途、為人類理想奮斗的抱負,在今天的年輕一代身上已難覓蹤跡。

          因為我們的家庭教育將過多的精力集中在知識的增長上,已經無暇將英雄式的理想灌輸給孩子。在國際上,中國家庭對學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認的,可這種對知識的高度注意,也是孩子的心胸變得狹小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何孩子不愿回家

          大部分父母的言談間還是把“兒童”的概念縮小為“學生”。孩子的生命就是這樣被壓縮到一個方面,以此來換取成功,代價未免太大。我們應該牢記:“兒童”的概念內涵遠大于“學生”,兒童除了在學校要當好一個學生外,在家里、在社會中還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給孩子創設的“學習家園”,還應該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為什么現在那么多大學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為在他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監獄”,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學習。

          現在有的家長總愛陪著孩子做作業,我覺得這種做法值得商榷。

          總之,孩子要適合家庭教育,也要讓家庭教育適合孩子,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可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大多數家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的關系變為單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圍著學校轉,結果卻犧牲掉很多培養孩子品質的機會。其實學校也可以協助家庭教育,優秀的家長應該把握隨機的教育機會。

          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有一片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不準玩”,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是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獨立能力,而且孩子還會為了自己的興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的事。

          “不聽話”并非絕對是壞事(專家視點)

          其實,孩子有時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聽從父母的指令,這正是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某些心理學家認為,3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即使五六歲的幼兒反抗行為也是很明顯的。何況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許多信息,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過早地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而且容易扼殺兒童的天性,使孩子從小失去兒童最珍貴的創造性人格,這會給父母留下難以彌補的悔恨。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2至5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作出決定的能力。而后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這一研究說明,反抗行為強的孩子,長大易有堅強的獨立意志,而這一點正是21世紀的人才應具備的素質。

        【“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相關文章:

        孩子學什么樂器好03-12

        孩子幾歲學鋼琴好03-03

        孩子學鋼琴好還是學電腦好03-20

        暑假是指導小升初孩子的好時候02-25

        女孩子學什么樂器好?03-20

        給孩子選圖書把好五個關01-13

        孩子眼中“好爸爸”的八個標準03-03

        暑假帶孩子去哪玩好201703-07

        孩子什么時候開始學奧數好介紹04-0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