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樂的啟蒙練習
聲樂是以人的聲帶為主,配合口腔、舌頭、鼻腔作用于氣息,發出的悅耳的、連續性、有節奏的聲音。在聲樂學習中,氣息穩定和腔體打開是聲樂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礎。那么嘆氣哼鳴的技巧有那些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一、嘆氣哼鳴是啟蒙學習的基礎
嘆氣哼鳴是一種聲樂基礎訓練的手段。對初學者來說它是達到學習控制、支配嗓音器官高效、快捷的訓練方法。只要方法科學,練習得當,就會有很好的收效。聲樂大師蘭培爾蒂曾說:“如果你不能閉著口唱好,你就不能張開口唱好。”筆者認為這樣講是很有道理的,其實閉口哼鳴練習就是在為張口歌唱做準備。正確的哼唱是最有價值的練習,它能夠將聲音引導到正確的發聲上來。哼鳴練習只要得當,對于聲帶的負擔是非常小的。因此學習唱歌的人要盡可能多地練習哼唱。
二、嘆氣哼鳴能使喉頭保持向下
嘆氣哼鳴是聲樂基礎訓練的重要環節。它并不是簡單地閉口用鼻子哼,掌握它還需要一個過程?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準備:先以單項嘆氣哼鳴穩定各個發聲器官的狀態。在站立好的基礎上,頭微微低一些,嘴張開(以一個雞蛋大小的形態為宜)。雙唇稍向前伸,上唇用力稍大些,舌頭放平,注意下巴一定要放松,這一點很重要。這時,口、鼻同時以半打哈欠的狀態吸氣(以聽不到聲音的深吸氣為佳)。氣息吸至腰腹,以“hèn”或“èn”的呼氣(或嘆氣)方式哼出聲音,動作要自然放松,干凈利索。感覺到聲音沿后咽壁進入頭腔內。這時的喉頭也會自然,松弛,處于一個最佳位置。以這種狀態進入下面的嘆氣哼鳴練習。
1.嘆氣哼鳴的狀態。將嘴唇輕輕閉上(應注意的是嘴唇不要用力,頜關節是打開的狀態,里面的腔體打開的狀態也要保持不變)。在開始哼唱之前,喉要先擋一下氣,用向下嘆氣的方法把第一個音嘆到橫膈膜之處,并要保持住這個喉頭所處的位置,不要有任何精神負擔,再開始哼唱。這種方法為打開鼻腔、咽腔,穩定喉頭、拉緊聲帶以及在橫膈的支持力上提供了一個一舉多得的方法,為美好的歌唱藝術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三、嘆氣哼鳴練習能鍛煉聲帶的張力
1.練習聲帶拉緊的感覺
在歌唱中聲帶始終要保持一種繃緊的狀態,并感覺到聲帶上有一個拉緊閉合的著力點在不斷地向下、向后(后咽壁)帶著用力。隨著音階的上升,這種力要逐漸加強(但要注意整個腔體要保持打開、放松的狀態,這樣聲音聽起來就會輕松、自如)。在向下走的低聲區時,聲帶的下壓力相對減弱,但聲帶并不是就可以松懈了,而應該繼續保持一定的張力,這時可以用上胸腔共鳴,讓聲音處于豐滿、統一的狀態。同時聲音的位置要保持住,不能掉下來。聲帶收緊的同時,喉嚨張開,狀態是里收外展。喉兩邊的肌肉是向外、向下用力擴張的,并不是向里用力。每一個音都要感覺是從身體的深處發出,千萬不要用力去壓迫喉頭。注意氣息流動要均勻、舒暢,整個哼唱過程要始終保持在橫膈膜和兩肋的支持狀態下,有氣息吸到腰腹的擴張感,并保持在這里,使整個狀態形成一個上下貫通的共鳴通道。
2.面罩共鳴練習,高位置的共鳴效果
學生在充分建立起口咽腔、胸腔的整體共鳴后就可以加入頭腔面罩共鳴練習,可以用哼鳴和半打哈欠等狀態送氣,感受從眉心向面部發射出的一種高頻率聲波;混聲練習,注意男女生在聲音練習中換聲點的不同,讓學生尋找最舒適的發聲練習,在混聲練習時要注意學生的中聲區處于穩定狀態的基礎上加以訓練,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鼻腔、咽腔、喉要始終保持一種打開的狀態,同時感到后鼻咽腔處有一個著力點,使咽腔處于一種拉長、繃緊的狀態并向深處用力,這樣就會產生一種緊貼咽壁、直上面罩的氣流感,同時發出明亮、集中、結實、高位置的富于穿透性的共鳴音響效果。如這種哼鳴效果與藝術歌唱的整體共振聲道緊密配合形成一體。在進行藝術歌唱時,只需把嘴唇張開,保持里面腔體的狀態,即可發出一種美好、動人的音色、音質、音量來。這也正是歌唱者們渴望尋求的那種演唱狀態和歌唱技能。
四、嘆氣哼鳴能鍛煉呼吸控制
嘆氣哼鳴對一些聲音空、散、共鳴薄弱、咽肌無力、下巴僵硬等歌唱方面的毛病也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和解決。在逐漸掌握這條哼鳴要領以后,音域會較快地獲得拓展,把這種哼鳴歌唱的方法正確運用到聲樂教學中,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訓練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要克服。
1.練習前的準備要充分
在練習開始時,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同的問題和困難,但應注意的是,一定要從低聲區向高聲區以半音高的遞增進行練習。每個環節都要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切忌出現局部過分用力的現象。喉頭必須要自然向下(即保持嘆氣的狀態),喉外肌肉不能緊張,注意下巴一定不能僵硬,要以自然放松、被動的狀態為佳。要注意不要急于拓展音域而是以自然聲區為主,將自然聲區的基礎鞏固好,再向兩邊擴展。在練習時還應該注意男生女生練習上的區別,以“男生不求太高,女生不要太低”為原則循序漸進,逐步擴展。因為男生大多在高音時比較困難,在此練習沒有鞏固的時候不要盲目拔高音,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而女生也不要練得過低,這樣會對女生聲帶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2.呼吸控制的基礎練習
(1)、重視深呼吸練習。先將嘴唇閉上,用鼻子聞花的感覺來深吸氣,聞花時要自然放松,不用猛吸,練習時感覺花的“香味”隨著緩慢、柔和的吸氣動作,同氣息深深地吸進小腹。小腹在吸氣時完全放松,邊吸邊向外膨脹,這一切都是在松弛、自然的狀態下進行的。胸部舒展而又通暢,絲毫不緊張,從而解決吸氣的誤區。在這種感覺獲得后,再用張開嘴巴的辦法吸氣,但氣深的部位與閉口聞花的一樣。注意開口時胸一定不要上提。
(2)、訓練快吸快呼。要求練習者迅速地將氣息正確地吸到肺的底部,然后小腹用力往里收縮并迅速返回的狀態,橫膈膜要保持擴張。在這個正確呼吸下,保持住氣息的控制,就是氣不能松,橫膈膜保持擴張狀態。以此循環地把每個音唱完。在吸氣練習時,讓學生以半打哈欠的狀態和腰腹的擴張來體驗歌唱中吸氣的感覺,在呼氣練習中,以母音的練聲曲和嘆氣的感覺加以練習。
3.起音的練習
(1)、軟起音。聲樂學習中的“打哈欠、嘆氣”是有效解決錯誤呼吸方法的途徑。首先練習模仿“打哈欠”的動作,做好“打開喉嚨”的準備,把這種下意識的動作當成有意識的體驗,可使我們較容易找到建立在氣息支持上且位置較高的起始音。相反,“打哈欠、嘆氣”的動作可使學生感覺氣息撫摸聲帶發聲的軟起始,感覺呼吸往下走的力量,這有助于改善聲帶滯重、聲帶逼緊的歌唱不良狀態。
(2)、硬起音。在訓練中可針對聲音的虛、漏,聲帶機能差的學生練習硬起始。發音前先將聲門緊閉、喉頭向下擋氣,再由彈性的支持力量,將氣息沖開聲門振動聲帶發聲,以此激起的力量使聲音清晰集中,并延續于歌唱之中,硬起始也可通過生活中“打噴嚏”的自然狀態來體會,這也是下意識地將氣、聲良好配合的結果。正符合一剎那吸氣狀態時腔體的打開、快速吸氣的動作要領。
(3)、斷音練習。斷音練習速度較快,主要是訓練快吸快呼,要求練習者迅速地將氣息正確地吸到肺的底部,然后小腹用力往里收縮并迅速返回的狀態,橫膈膜要保持擴張。在這個正確呼吸下,保持住氣息的控制,就是說氣不能松,橫膈膜還需要擴張。以此循環地把每個音唱完。
【聲樂的啟蒙練習】相關文章:
聲樂的練習方法03-19
聲樂入門練習的方法03-25
關于聲樂發聲練習03-10
聲樂發聲練習方法03-10
聲樂入門的發聲練習03-19
聲樂發聲方法練習03-14
聲樂半聲練習在聲樂訓練中的應用01-02
聲樂練習中高音練習技巧03-10
聲樂練習- 歌唱發聲練習的目的和要求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