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青少年社會工作者介入案例解析
青少年事務社工通過耐心的心理疏導服務與有效地溝通技巧,較好地處理了服務對象的問題,比較成功地完成了服務目標。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關于青少年社會工作者介入案例解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基本資料:
14歲的小濤是一個再讀初二的男生,他性格內向,身材瘦弱矮小,說話愛臉紅,沉默寡言,上課很少發言,對老師同學冷漠,在學校很少和老師、同學說話,沒有朋友,慣愛獨來獨往。服務對象總是出現肚子痛等問題,缺課很多,醫院查找病因也未果,最終遭到揭穿,皆因作業沒有完成而出此下策,由于家長礙于顏面,很早就心知肚明卻沒有如實說清,導致了習慣的惡性循環。現在八年級,雖然不會再出現肚子疼的問題,但經常會不做作業,瞞騙家長老師。家中還有一個雙胞胎哥哥,但哥哥身材高大,形象陽光。
二、家庭狀況:
服務對象母親是外來媳婦,來自江蘇農村,文化程度較低,現在超市工作,父親是上海本地人,文化程度也較低,在商場做保安,父母的工作都比較辛苦,服務對象和哥哥放學回家都是去爺爺奶奶家吃飯,因為父母經常很晚下班。母親說雙胞胎兒子平日生活開支很大,家里還有老人要贍養,為了賺更多的錢,母親休息時還去做鐘點工,平日生活忙碌且壓力很大。聽服務對象班主任老師說其父母關系緊張,一直在鬧離婚,對兄弟倆的學習甚至生活都無暇顧及。
班主任老師說服務對象從小就因為自己各方面不及哥哥,自小就因為與哥哥長相截然不同而常常拒絕與哥哥一同外出,害怕別人說到的他的痛處,眾人的評價使得服務對象產生了自卑心理。
父母眼中的服務對象是一個膽小、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愛說話,從小學習成績不佳,到了初中經常找各種理由不去上課,為此他們感到很無奈,平時他們都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孩子太多。對于服務對象的狀況父母無計可施,服務對象心里究竟有何所想,父母也無從得知,得知青少年事務社工參與幫助,父母非常感激,并表示極力配合。
三、主要問題:
服務對象存在主要的問題有:1、具有厭學情緒,服務對象一直尋找肚子疼的借口不做作業,不上學,可見服務對象無心向學; 2、缺乏自信,上課時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不敢接受老師布置給他的任務;3、不合群,與同班同學很少交流,伴有自卑和孤獨情緒;4、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交流,遇到困難時喜歡逃避。
四、問題分析:
(一)家庭環境因素
由于其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與服務對象溝通交流,疏忽了對他的教育,再加上父母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狀態,父母的爭吵和冷戰使他無法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樣的家庭環境容易讓服務對象感到孤獨,缺乏安全感。
(二)陌生環境影響
服務對象小升初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由原來非常熟悉的環境突然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面對一個個生疏的面孔,面對一處處陌生的環境,使得原本內向、缺乏自信、成績不好的他產生了茫然,不知所措,陷入了寂寞、孤獨的困境中。在新環境中,服務對象沒有找到自己的坐標,缺乏歸屬感,他擔心自己不被別人接納,為了避免受到傷害,他在自己的心里設立了重重的防線,進而回避環境,找各種理由逃課。
(三)自我意識強
自我意識是一種向內的力量,在這個時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并逐漸建立,產生了了解別人內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齡人接受的需要。青少年關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視他人的評價,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又不愿告訴別人;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別人能真正了解自己。
服務對象從小因為外貌、身材、成績都不及雙胞胎哥哥,受到了眾人的比較及不良評價,使服務對象產生了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將自己隱藏起來,他的內心急需別人的真正了解和認可,但這種需要一直得不到滿足,于是便會陷入惆悵和苦惱, 產生孤獨感。
(四)自我評價不當
如果一個人自我評價過低,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嚴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產生孤獨感。服務對象由于得不到家長、老師及周邊人的的關愛等原因導致其自卑心理,不善于與人交往,缺少朋友,使得他產生孤獨和自卑。
(五)缺乏交往技巧
人際交往需要真誠、需要熱情、也需要技巧。服務對象因為一直隱藏自己,回避他人,沒有掌握交往技巧而不能與人交往,也使得自己在別人眼中沒有良好的形象。
五、理論支撐:
(一)米德的自我理論:
米德認為,影響自我的他人有兩類:一類是概化他人,另一類是重要他人,即影響個人生活和個人成長的中心人物,如父母、老師等。重要他人對個人的態度、觀念的影響具有特殊意義,并對個人發展發揮著重要影響。來自重要他人的態度和評價,會逐漸形成個人自我的重要部分。服務對象家庭環境和進入新學校的影響,導致其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父母對其的不重視、不關心;沒有朋友,得不到關心與支持,使得他缺乏愛的溫暖,讓他認為自己是一個不被關愛的孩子,不受人喜歡,自尊受挫,從而產生孤獨感。
(二)庫利“鏡中我”:
庫利提出,個體是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從他人的觀點中看到自身。他們想象著他人如何評價自己——從中獲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覺、自我的態度。他人的姿態就如同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這正如他們在社會環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一樣。服務對象性格內向,從小存在自卑心理,他從不主動與同學、老師溝通交流,同學對他缺乏了解,沒有人與他成為朋友,父母關系緊張且都忙于工作,很少與他溝通交流,不能滿足他的情感需要,他從他人那得到的是不及哥哥、成績差等不良評價,使得他感到父母、老師、同學都不重視自己、不喜歡自己,加上學習成績不佳,使得他覺得自己很差,什么都不如別人,這種過低的自我評價和情緒對他造成了消極的影響,使其產生自卑心理。
六、服務進展:
(一) 服務計劃
1、總目標:提升服務對象自信心,消除自卑情緒,積極融入群體。
2、具體目標:
(1)協助服務對象提高自我認知,激發潛能,增強自信;
(2)改善服務對象的厭學情緒;
(3)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積極融入集體
(4)改善父母的教育方式,給與服務對象更多的重視和關愛。
3、具體行動計劃:
(1)接案,建立專業關系。遵循平等、尊重、接納的原則與服務對象及其家庭建立工作關系,并廣泛收集信息。
(2)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讓服務對象對自己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和定位,提升服務對象自我認知能力和自信心。
(3)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磨練耐性,鼓勵服務對象參加感興趣的興趣小組,如籃球、羽毛球等。
(4)參加青少年事務社工組織的人際關系小組活動,激發服務對象融入團體活動的勇氣,消除人際溝通障礙;
(5)與服務對象的家人交流,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家長的教育觀念及方法,引起家長對孩子心理的重視,多給予服務對象關心和愛。
(6)與學校建立關護網絡,定期與老師同學溝通,給與服務對象更多的關注,使他盡快地融入集體。
4、服務模式:
運用認知治療和家庭治療方式對服務對象進行綜合輔導。幫助他在認知上確立正面的概念,并結合人本主義,挖掘和發揮服務對象自身的潛能,逐步積極地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提升自信心,將“認知行為治療模式”和“結構家庭治療模式”相結合,針對服務對象的問題需要從認知、行為和情緒三個方面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同時以家庭為基本的治療單位,通過家庭動力和組織方式的改變來解決個人和家庭的問題。
(二) 服務過程:
1、通過與服務對象及其家人深入地交談,收集有關資料,盡量比較全面地掌握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
2、通過交往,與服務對象建立較好的工作關系,經常在課余時間找他閑談,幫助他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點和優勢,并強調他在某些方面的才能。通過溝通交流,青少年事務社工發現服務對象口琴吹得很好,在青少年事務社工的鼓勵下,他吹給同學們及青少年事務社工聽,他的琴聲讓大家大跌眼鏡,十分驚訝,同學們都沒有想到他有這樣出色的才藝。同學們的第一次稱贊和異同尋常的眼光頓時讓他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讓他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優點和優勢。
3、和服務對象一起樹立生活學習的目標。有目標,才有動力目標,才會知道自己想什么、做什么。由于服務對象學習底子差,青少年事務社工根據服務對象的實際情況及學習內容幫助服務對象制訂學習目標,并且目標不能制定太高,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哪些科目是他學習時感到困難的,要重點制訂目標、并采取措施幫助他。
4、加強學習上的輔導。父母與老師共同配合青少年事務社工幫助服務對象,通過與老師的溝通,老師決定讓學習委員與他結對,幫助他輔導功課,老師及同學們的關心和幫助讓服務對象感受到了集體的關愛,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服務對象的逃課次數逐漸減少,作業基本能夠按時完成,點點滴滴的進步得到了老師及時的肯定和表揚,減輕了他在校學習的壓力,慢慢體會到了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這樣服務對象自信心也跟著有所提升。
5、鼓勵服務對象參與人際關系小組活動,通過小組活動的形式來讓服務對象展現自我,在小組活動中,發現他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其他成員說:“看,我們的朱同學今天游戲環節表現很積極,真好!”“感謝我們朱同學的分享,你的分享很真實”等,在有意無意的語氣中,漸漸的,服務對象開始喜歡和大家接近了,漸漸的,服務對象自信心開始提升了。
6、小伙伴的作用不可忽視。鼓勵服務對象去和小組成員建立新的伙伴關系,使他有機會接觸到新的伙伴,并和他人合作,交流。并把不同小組成員的情況(主要為長處和愛好)向服務對象作說明和誘導,使他有足夠的信心去結交新的朋友;通過青少年事務社工的引導,他開始主動和其他同學交流,服務對象慢慢被大家接納和認同,整個小組成員相互之間都成為了好朋友。此外通過讓他與學習委員學習結對,形成了良好的伙伴關系,有了同伴的支持和鼓勵,服務對象慢慢感受到了被接納和關愛,學習的動力和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
7、通過多次心理輔導,改善服務對象的自我認知,讓服務對象反省自身的缺點及長處,并反省在小組活動中的與人交往與合作的過程,使他感覺到了與人交往和合作的快樂和意義。
8、與老師溝通,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接觸最多的長輩就是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產生最大影響的也是老師,因而老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社工及時與班主任溝通并得到了各科老師的肯定和配合,老師對服務對象給予了更多的理解和關注,給予服務對象更多的鼓勵和表現自我的機會,比如在他成績或者各方面表現有所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他鼓勵和贊賞,讓他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注和用心,從而提升了他的集體歸屬感和自信心。
9、同服務對象一起回顧走過的歷程,幫助服務對象看到展現自身價值、客觀面對困難和勇于交往的好處,并強調這些好處對他的重要性,幫助服務對象更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困難,爭取更好地融入學習和生活。
10、家庭治療:
服務對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 首先,我們要提高父母自身素質,因此,我與他的父母進行了交談,詳細地分析了服務對象在校的表現及原因,與他們交流,反饋情況,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家長不能不為忙碌自己的工作而忽視孩子,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其身心也要有所了解,要尊重孩子,民主教養,要學會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方法,充分掌握孩子的心理動態,多關注教育類的視頻和書籍,從中掌握科學的教導方式。加強對孩子的學習輔導和督促,對于孩子的進步之處應該及時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持,使其產生快樂和成功心理,進一步體驗到成就感。
此外青少年事務社工建議家長注意家庭氛圍,并告知他們孩子的成長是生物遺傳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不良的環境生活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有些創傷終身難以愈合,希望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給孩子一個最溫暖、最安全的港灣。
七、效果評估:
個案比較成功,通過青少年事務社工的介入,服務對象感覺到了身邊人對自己的關心,他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找各種理由逃課曠課,作業能夠按時完成,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家長也反映服務對象在家學習主動,樂于把班級的事講給父母聽,主動幫家長做些家務。在鼓勵和激發下,服務對象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敢于和同學溝通,人際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在青少年事務社工的溝通下,家長意識到了教育方式的不足,從而得到很大的改善,父母現在很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經常與服務對象溝通談心,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了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八、個案反思:
在該個案中,青少年事務社工通過耐心的心理疏導服務與有效地溝通技巧,較好地處理了服務對象的問題,比較成功地完成了服務目標。通過此個案,讓青少年事務社工反思到:
其一:針對缺乏自信心伴有自卑和孤獨情緒的服務對象,青少年事務社工在工作的時候要要學會運用一些工作方法技巧和耐心,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多給予服務對象關心和鼓勵,挖掘服務對象潛力,增強他對待事物的勇氣和信心。
其二、家長的關愛和正確的教育方式也是至關重要的,青少年事務社工在解決個案問題的同時要及時處理家庭問題,雙管齊下,才會取得一定成效。
其三、同輩群體的積極影響很重要,人在環境中,通過青少年事務社工的引導,同學們慢慢了解了服務對象,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交流,服務對象和小伙伴之間相互接納和認同。同輩群體間相互的理解與支持、關心與尊重,滿足了服務對象交往的需要、歸屬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讓服務對象意識到了自己是團體的成員,體驗到團隊精神和同伴間的相互幫助,這樣服務對象內心就會產生較高的心理認同感,最終獲得心理歸屬和價值認同。
【青少年社會工作者介入案例解析】相關文章:
青少年社會工作介入案例分析09-30
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網絡成癮案例分析05-09
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憂郁癥解析06-29
社會工作實務介入重組家庭青少年案例分析07-05
最新多角度介入社會工作實務案例解析10-10
家庭社會工作介入案例分析09-24
社會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06-08
社會工作介入養老項目案例分析09-18
2017社會工作介入農村養老解析10-15
社會工作者介入夫妻離婚個案分析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