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國學大講堂成語故事匯總
1.寸草春暉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暉”指春天的陽光,象征母親的慈愛。比喻父命的恩情深重,難以報答。
唐代的詩人孟郊,寫過一首題為《游子吟)的詩。這首詩以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一位慈母對即將離開自己的兒子的深深的愛。讀來令人感動。全詩只有短短六句,大意是這樣的:
即將漂泊異鄉的兒子啊。你身上穿的衣裳是母親手中的線縫做的呀。臨行時讓我把這衣裳縫得密密的,怕的是在外日子久會破損。
誰說做兒子的這顆象小草一樣稚弱的心,能報答得了母親像春天陽光一樣的慈愛呢?成語“寸草春暉”就是從這首詩中簡縮而來的。
2.安步當車的故事
戰國時,齊國有一個叫顏黜的人。齊宣王在召他進宮的時候。顏黜走到殿前的階梯時,見宣王正等待他拜見,就停住腳步,不再往前走了。宣王見了很奇怪,就說:“顏黜,過來吧!”顏黜聽到后,不僅一動未動反而說:“大王,走過來!”
宣王聽了很不高興,他的大臣對顏黜嚷到:“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過來,你怎么可以讓大王過去呢?”顏黜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齊宣王很生氣的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
顏黜馬上接著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君王并不尊貴!”宣王說:“你說這話有根據嗎?"
顏黜神色自若地說:“當然有,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曾下過這樣兩道命令:‘誰敢在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為萬戶侯。'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頭,竟然連一個死的士人墳墓都不如啊。”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說:“我是自討沒趣。聽了您的一番高論,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徑。希望您接受我為您的學生!今后您就住在我這里,我保證您有肉吃,有車乘,衣著華麗。”
顏黜卻辭謝說:“玉,原來產于山中,如果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壞,雖然仍然寶貴,但畢竟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如果選拔上來,就會享有利祿;不是說他不能高貴顯達,但他外來的風貌和內心世界會遭到破壞。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作乘車... ...”顏黜說完,就告辭而去。
上面的故事源自《戰國策·齊策四》,曰:“黜愿得歸,晚食為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3.葉公好龍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歡有知識才干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后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并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后,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于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車夫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里,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4.后來居上
漢武帝時,朝中有三位有名的臣子,分別叫作汲黯、公孫弘和張湯。 這三個人雖然同時在漢武帝手下為臣,但他們的情況卻很不一樣。
汲黯進京供職時,資歷已經很深且官職也已經很高了,而當時的公孫弘和張湯兩個人還只不過是個小官,職位低得很?墒怯捎谒麄優槿颂幨虑〉胶锰,加上政績顯著,因此,公孫弘和張湯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來,直到公孫弘封了侯又拜為相國,張湯也升到了御史大夫,兩人官職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這個人原本就業績不及公孫弘、張湯,可他又偏偏心胸狹窄,眼看那兩位過去遠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氣,總想要找個機會跟皇帝評評這個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們陸續退去,漢武帝慢步踱出宮,正朝著通往御花園的花徑走去。汲黯趕緊趨步上前,對漢武帝說:“陛下,有句話想說給您聽,不知是否感興趣?”
漢武帝回過身停下,說:“不知是何事,不妨說來聽聽。”
汲黯說:“皇上您見過農人堆積柴草嗎?他們總是把先搬來的柴草鋪在底層,后搬來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覺得那先搬來的柴草太委屈了嗎?”
漢武帝有些不解地看著汲黯說:“你說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說:“你看,公孫弘、張湯那些小官,論資歷論基礎都在我之后,可現在他們卻一個個后來居上,職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農人一樣嗎?”
幾句話說得漢武帝很不高興,他覺得汲黯如此簡單、片面地看問題,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貶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壓住火氣,什么也沒說,拂袖而去。此后,漢武帝對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職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寓意:后來者居上,原本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這就要看我們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了。汲黯認為提拔人才一定要論資排輩,反對后來居上,是不可取的。
5.返老還童
“返老還童”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原指老年人還復到了兒童時代,現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與活力,精力異常旺盛。
這個成語來源于《云笈七簽》,日服千咽,不足為多,返老為童,漸從此矣!
劉安,漢文帝弟淮南王厲的長子,文帝十六年,襲父封為淮南王,好文學,曾奉漢武帝之命作《離騷傳》,“返老還童”是晉朝人葛洪撰寫《神仙傳》一書中一則有關淮南王劉安的傳說故事。
相傳,劉安自年青時代起,就喜好求仙之道。封淮南王以后,更是潛心鉆研,四處派人打聽卻老之術,訪尋長生不老之藥。有一天,忽然有八位白發銀須的老漢求見,說是他們有卻老之法術,并愿把長生不老之藥獻給淮南王。劉安一聽,知是仙人求見,真是大喜過望,急忙開門迎見,但一見那八個老翁,卻不禁啞然失笑。原來八個老漢一個個白發銀須,雖然精神矍鑠,但畢竟是老了呀!哪會有什么防老之術呢?
“你們自己都那樣老了,我又怎么可以相信,你們有防老之法術呢?這分明是騙人!”說完,叫守門人把他們攆走。
八個老漢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們年老嗎?好吧!那么,再讓他仔細地看看我們吧!”
說著,八個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變成兒童了。已經年老的人,一下子回復到了兒童時期,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這僅僅是傳說故事而已!对企牌吆灐愤@部道教書籍中提到的“返老還童”,也僅僅是煉丹、法術的有關傳說罷了。
【國學大講堂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國學大講堂-康熙家訓03-05
國學大講堂:圍棋小故事08-15
何為國學?03-28
對國學經典的感悟12-08
關于國學的12個精髓-國學知識03-29
有關國學的思考12-29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12-27
關于國學的認知03-07
國學《大學》原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