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國學經典之《論語.為政》賞析

        時間:2022-03-28 18:03:06 國學智慧 我要投稿

        國學經典之《論語.為政》賞析

          國學《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之《論語.為政》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學經典之《論語.為政》賞析

          國學經典之《論語.為政》賞析1

          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釋義】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釋義】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釋義】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釋義】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釋義】孟懿子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焙髞矸t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狈t說:“不要違背禮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后,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釋義】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鬃诱f:“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釋義】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么區別呢?”

          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釋義】子夏問什么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釋義】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有所發揮,可見顏回其實并不蠢!

          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釋義】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釋義】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12.子曰:“君子不器!

          【釋義】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釋義】子貢問怎樣做一個君子?鬃诱f:“對于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一個君子了)。”

          我到過十三省,弟弟到過九省。小弟到過五省,老祖母只到過一省。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釋義】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今朝兒童節,散會歸來早。糖果與豆莢,送給小寶寶。豆莢自己種,滋味特別好。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釋義】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釋義】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釋義】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釋義】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國學經典之《論語.為政》賞析2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翻譯及出處,孝道一直都是從古至今最推崇的仁義道德,百善孝為先。

          【出處】《論語·為政》

          【原文】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

          孟武伯問什么是孝?鬃诱f“做父母的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

          【讀解】

          乍一看來,孔子的回答真有點牛頭不對馬嘴的味道。人家問什么是孝。他卻回答說父母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但我們稍加體會,就會發現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實際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義,他的意思是說“你要問什么是孝嗎,想一想你生病時父母為你擔憂的那種心情吧!這樣你就會知道怎樣盡孝道了!罢f穿了,所謂孝不外乎是對父母愛心的回報你只要記得自己生病時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樣的心情對待父母,這就是孝。這種心情,這種幼時躺在病床上望著爸爸媽媽滿懷愛憐地為自己喂湯喂藥的溫馨體驗,不是時常在我們的腦際縈回,在文學家的筆端流淌嗎?

          國學經典之《論語.為政》賞析3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墩撜Z·為政》

          孔子說:“只知道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疲憊而無所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聰明智慧。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孔子說:“溫習以前學過的知識,能從中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就可以擔當別人的老師!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孔子說:“做一個人卻不講信譽,我不知道這怎么能行。就像大牛車沒有輗,小馬車沒有軏,這車怎么行走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有志于學問;三十歲時,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時,我對一切道理都能通達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時,我明白了什么是天命;六十歲時,我對聽到的一切都可以明白貫通、泰然對待了;到七十歲,我便隨心所欲,不會有越出規矩的可能了!边@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學習修養的概括總結,說明他一生從不間斷地學習修養,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較大的進步,直至晚年達到最高境界。幾千年以來,無數的人都把這段話作為勉勵自己的座右銘。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也分別成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的代名詞而廣泛流傳。

          《點絳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注釋:

          金谷:即金谷園,指西晉富豪石崇洛陽建造的一座奢華的別墅。因征西將軍祭酒王詡回長安時,石崇曾在此為其餞行,而成了指送別、餞行的代稱。

          王孫:貴人之子孫。這里指作者的朋友。

          萋萋:草盛貌。

          譯文:

          金谷園中年年歲歲姹紫嫣紅,春色滿園,這亂哄哄的春色究竟是誰安排的。園外花落之處,遍地煙光雨露草色萋萋。

          遠處又傳來送別的曲聲,一曲歌聲回蕩在春色籠罩下的長亭前。傍晚游人漸漸消逝于遠方,只有遍地無窮無盡的春草,長滿條條大路的兩邊。

          賞析:

          前兩句用典,寫人去園空、草木無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亂生”二字,顯出荒蕪之狀!罢l為主”的嘆問,點明園的荒涼無主,蘊含著詞人對人世滄桑的慨嘆。三、四句渲染襯托,描寫無主荒園在細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紛墜,枝頭稀疏的余花,也隨濛濛細雨飄逝“滿地”,境界開闊而情調婉傷。雖寫雨中落花,卻含草盛人稀、無可奈何的惆悵,為寫離別奠定感情基調。以下幾句寫離情!坝质请x歌,一闋長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長亭,亦稱十里長亭,古人送行餞別之地;此暗指別意綿綿,難舍難分,直到日暮。詞人抓住特定時刻,刻畫出這幅黯然銷魂的長亭送別的畫面。最后“王孫”三句,是全詞之主旨。凝望著親人漸行漸遠,慢慢消失了,唯見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無涯。 結尾處詞人以景結情,渲染了無限惆悵和依依惜別的感情,給人留下無窮的想像。整首詞的語言清新柔婉,屬婉約一派。

          作者介紹:

          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學,恬澹好古,不趨榮利,隱居于西湖孤山。未娶,以種梅養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卒謚和靖先生。善行書,工于詩。其詩多描寫隱居生活,能以疏淡之筆墨,勾畫出形象生動的畫面。尤長于詠梅,以《山園小梅》最負盛名。存詞3首,清麗雋永。有《林和靖詩集》。

        【國學經典之《論語.為政》賞析】相關文章:

        儒學經典論語名句賞析08-27

        國學經典之五禮08-25

        國學經典禮儀之喪服08-25

        國學經典之《中庸》全文及譯文08-27

        國學經典禮儀之士喪禮03-25

        國學經典之做人做事的標準08-22

        《論語》名句賞析08-27

        國學禮儀之飲食之禮08-26

        國學經典之四大名記08-22

        國學經典《論語》 第七章述而篇及譯文08-2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