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高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十章

        時間:2021-03-24 10:35:04 我要投稿

        《高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十章)

          部門預算是指政府部門依據國家有關預算管理政策規定,結合自身未來一定時期履行職能需要,從基層預算單位開始逐級編制、審核、匯總、上報,由財政部門審核并提交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依法批準的部門綜合財務收支計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16年《高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十章),歡迎參考!

        《高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十章)

          [基本要求]

          (一)掌握部門預算編制的規則、方法及要求,部門預算執行及調整的要求

          (二)業握中央部門財政拔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要求

          (三)掌握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內容及運用

          (四)掌握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公務卡管理制度的基本內容

          (五)笨握政府采約的當事人要求、范困對象、執行模式、采約方式和程序、政策要求和特殊規定

          (六)笨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內容及管理要求

          (七)零握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規定和會計處理

          (入)djfr握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原則、組織實施、風險評信和控制方法,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主要風險和關健控制措施,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

          (九)熟悉中央部門預算的編制規程、中央部門收支預算的內容

          (十)熟悉預算請效管理的原則、內容、方法及要求

          (十一)了解部門預算、政麻收i分類、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狗、預算績效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概念

          (十二)了解中央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特殊規定

          [考試內容]

          第一節 部門預算管理

          部門預算是指政府部門依據國家有關預算管理政策規定,結合自身未來一定時期履行職能需要,從基層預算單位開始逐級編制、審核、匯總、上報,由財政部門審核并提交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依法批準的部門綜合財務收支計劃。部門預算實行"一個部門一本預算"的綜合預算管理。

          一、中央部門預算的編制規程

          (一)編制方式

          中央部門預算編制采取自下而上的匯總方式,從基層預算單位編起,逐級匯總,所有開支項目落實到具體的預算單位。

          (二)編制流程

          中央部門預算編制程序可分為"準備"、"一上"、"一下"、"二上"和"二下"五個階段。

          二、政府收支分類

          政府收支分類是按照一定的原則、方法對政府收人和支出進行類別和層次劃分,以全面、準確、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動。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也稱為預算科自,是政府收支分類的具體項目。,

          (一)收人分類

          收人分類主要反映政府收人的來源和性質。收人分類設類、款、項和目四級科目。

          (二)支出功能分類

          支出功能分類主要根據政府職能進行分類,反映政府支出的內容和方向。支出功能分類設置類、款和項三級科目。

          (三)支出經濟分類

          支出經濟分類主要反映政府各項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支出按功能分類后再按經濟分類,除了要更加細化支出內容,說明政府各項職能的具體支出差別,也更方便對政府的支出進行經濟分析。支出經濟分類設類和款兩級科目。

          三、中央部門收入預算編制

          (一)收人預算的內容

          中央部門收人預算來源主要包括上年結轉、財政撥款收人、上級補助收人、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人、下級單位上繳收人、其他收人、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等。

          (二)收人預算的編制要求

          中央部門在預測收人預算時,應本著科學、合理的原則,遵循項目合法合規、內容全面完整、數字真實準確的總體要求。

          (三)收人預算的測算依據

          中央部門在編制部門收人預算時,應對各項需求和資金來源進行認真測算、分析。

          1.明確預算目標。

          2.收集相關資料。

          3.分析、歸集部門預算需求。

          4.測算部門預算需求。對部門預算需求應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個部分進行測算。

          5.測算財政撥款資金需求。

          四、中央部門支出預算編制

          中央部門預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項自支出、上繳上級支出、事業單位經營支出以及對附屬單位的補助支出。

          (一)基本支出預算編制

          1.基本支出預算的編制原則

          (1)綜合預算原則

          (2)優先保障原則

          (3)定額管理原則

          2.基本支出預算的主要內容

          基本支出的內容包括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兩部分。

          3.基本支出定員定額標準

          根據部門預算管理的有關規定,基本支出定員定額標準由"雙定額"構成,即綜合定額和財政補助定額。

          4.基本支出預算的編制程序

          (1)制定定額標準.

          (2)審核基礎數據

          (3)測算和下達控制數

          (4)編制部門基本支出預算

          (5)審批下達正式預算

          (二)項目支出預算編制

          1.項目支出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

          (1)綜合預算原則

          (2)科學論證、合理排序原則

          (3)追蹤問效原則

          2.項目類別

          (1)按照部門預算編報要求,根據項目的重要性將預算項目分為國務院已研究確定項目、經常性專項業務費項目、跨年度支出項目和其他項目四種類別。

          (2)為了實現對預算項目的滾動管理,根據項目的存續時間,可將預算項目分為新增項目和延續項目兩類。

          3.項目申報、審核和批復

          (1)項目申報

          (2)項目審核

          (3)項目預算安排

          (4)項目批復

          五、部門預算執行及調整

          (一)中央部門基本支出預算執行及調整

          (二)中央部門項目支出預算執行及調整

          (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及分析

          1.行政單位預算執行及分析

          2.事業單位預算執行及分析

          六、中央部門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

          (一)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及其分類

          財政撥款結轉資金(以下筒稱結轉資金)是指當年支出預算已執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執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繼續使用的財政撥款資金;財政撥款結余資金(以下筒稱結余資金)是指支出預算工作目標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變化、計劃調整等因素影響工作終止,當年剩余的財政撥款資金。中央部門結轉和結余資金數額應經財政部審核確認。

          (二)結轉資金的管理

          1.結轉資金的內容

          中央部門結轉資金包括部門須算基本支出結轉資金和項目支出結轉資金。其中基本支出結轉資金包括人員經費結轉資金和日常公用經費結轉資金。

          2.結轉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原則

          (1)基本支出結轉資金原則上結轉下年繼續使用,用于增人增編等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支出,但在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間不得挪用,不得用于提高人員經費開支標準。項目支出結轉資金結轉下年按原用途繼續使用。

          (2)結轉資金原則上不得調整用途。在年度預算執行過程中,中央部門確需調整結轉資金用途的,需報財政部審批。

          (3)中央部門在預算執行中因增人增編需增加基本支出的,應首先通過本部門基本支出結轉資金安排,并將安排使用情況報財政部備案。中央部門連續年度安排預算的延續項目,有結轉資金的,在編制以后年度預算時,應根據項自結轉資金情況和項自年度資金需求情況,統籌安排財政撥款預算。

          (三)結余資金的管理

          1.結余資金的內容

          中央部門結余資金是指部門預算項目支出結余資金。對某一預算年度安排的項目支出連續兩年未使用、或者連續三年仍未使用完形成的剩余資金,視同結余資金管理。

          2.結余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原則

          (1)中央部門在年度預算執行結束后形成的項目支出結余資金,應全部統籌用于編制以后年度部門預算,按預算管理的有關規定,用于本部門相關支出。

          (2)中央部門在編制本部門預算時,可以在部門本級和下級預算單位之間、下級不同預算單位之間、不同預算科目之間統籌安排使用結余資金。

          (3)中央部門項目支出結余資金,在統籌用于編制以后年度部門預算之前,原則上不得動用。因特殊情況需在預算執行中動用項目支出結余資金安排必需支出的,應報財政部審批。

          (四)預算編制階段結轉和結余資金的安排使用

          1."一上"預算編制階段

          2."—下"控制數測算階段

          3."二上"預算編制階段

          4.部門預算草案上報階段

          中央部門的項目支出結余資金必須在年度預算執行結束、結余資金已實際形成后,才可在編制以后年度預算時統籌使用。對在年度預算執行中,因項目已完成或終止形成的剩余資金,未經財政部批準,不得直接在編制下年預算時安排使用。

          第二節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國庫集中收付,是指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將所有財政性資金都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管理,收人直接繳人國庫和財政專戶,支出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支付到商品和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的一項國庫管理制度。

          一、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一)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的構成

          1.財政部門在中國人民銀行開設的國庫單一賬戶(簡稱國庫單一賬戶);

          2.財政部門按資金使用性質在商業銀行開設的零余額賬戶(筒稱財政部門零余額賬戶);

          3.財政部門在商業銀行為預算單位開設的零余額賬戶(簡稱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

          4.財政部門在商業銀行開設的財政專戶;

          5.經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批準或授權財政部門批準開設的特殊專戶(簡稱特設專戶)。行政事業單位主要使用的是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用于財政授權支付和清算。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可以辦理轉賬、提取現金等結算業務,可以向本單位按賬戶管理規定保留的相應賬戶劃撥工會經費、住房公積金及提租補貼,以及經財政部門批準的特殊款項,不得違反規定向本單位其他賬戶和上級主管單位、所屬下級單位賬戶劃撥資金。此外,某些預算單位還可按規定申請設置特設專戶。

          (二)預算單位相關國庫集中收付賬戶的設立

          二、財政收入收繳方式和程序

          (一)收繳方式

          財政收人的收繳分為直接繳庫和集中匯繳兩種方式。

          (二)收繳程序

          1.直接繳庫程序

          2.集中匯繳程序

          三、財政支出類型、支付方式和程序

          (一)支出類型

          (二)支付方式

          財政性資金的支付方式實行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兩種方式。

          (三)支付程序

          四、公務卡管理制度

          公務卡,是指預算單位工作人員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務支出和財務報銷業務的信用卡。

          公務卡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與操作流程如下:

          (一)銀行授信額度

          (二)個人持卡支付

          (三)單位報銷還款

          第三節 政府采購制度

          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一、政府采購當事人

          政府采購當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各類主體,包括采購人、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等。

          二、政府采購的資金范圍與政府采購的對象

          (一)政府采購的資金范圍、

          政府采購資金是指財政性資金。這里的財政性資金包括財政預算資金以及與財政預算資金相配套的單位自籌資金。

          (二)政府來購的對象

          政府采購的對象包括貨物、工程和服務。

          三、政府采購的執行模式

          政府采購實行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相結合的模式。

          (一)集中采購

          采購人采購納人集中采購目錄的政府采購項目,應當實行集中采購,即必須委托集中采購機構(即采購代理機構)代理采購。

          (二)分散采購

          采購人采購集中采購目錄之外且達到限額標準以上的采購項目,應當實行分散采購。采購未納人集中采購目錄的政府采購項目,可以自行采購,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購機構在委托的范圍內代理采購。

          四、政府采購的方式

          政府采購采用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詢價以及國務院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采購方式。其中,公開招標應作為政府采購的主要采購方式。

          五、政府采購的程序

          (一)編制和批準政府采購預算

          (二)選擇采購方式及適用程序

          1.邀請招標方式采購的程序

          2.公開招標方式采購的程序

          3.競爭性談判、詢價方式采購的程序

          4.單一來源方式采購的程序

          六、政府采購的基本政策要求

          1.除需要采購的貨物、工程或服務在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為在中國境外使用而進行采購、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情況外,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

          2.政府采購的信息應當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媒體上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但涉及商業秘密的除外。

          3.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必須回避。供應商認為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其他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其回避。

          4.采購人可以委托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省級政府有關部門認定資格的采購代理機構,在委托的范圍內辦理政府采購事宜。采購人有權自行選擇采購代理機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為采購人指定采購代理機構。

          七、政府采購的特殊規定

          1.采購人在政府采購活動中,應當優先購買自主創新產品。

          2.采購人用財政性資金進行采購的,應當優先采購節能產品,逐步淘汰低能效產品。

          3.采購人用財政性資金進行采購的,應當優先采購環境標志產品,不得采購危害環境及人體健康的產品。

          4.采購人采購進口產品時,應當堅持有利于本國企業自主創新或消化吸收核心技術的原則,優先購買向我方轉讓技術、提供培訓服務及其他補償貿易措施的產品。采購人需要采購的產品k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以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確需采購進口產品的,應當在獲得財政部門核準后,依法開展政府采購活動。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應當以公開招標為主要方式。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合同履行中,采購人確需追加與合同標的相同的產品,在不改變合同其他條款的前提下,且所有補充合同的采購金額不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的10%的,可以與供應商協商簽訂補充合同,不需要重新審核。

          第四節 國有資產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稱,即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公共)財產,包括國家調撥給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行政事業單位使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資產,按照國家規定運用國有資產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以及接受捐贈和其他經法律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使用及處置

          (一)行政單位國有資產配置、使用及處置'

          1.資產配置

          行政單位購置有規定配備標準的資產,除國家另有規定外,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2.資產使用

          行政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舉辦經濟實體。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行政單位不得用國有資產對外擔保。行政單位擬將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對外出租、出借的,必須事先上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批準。行政單位出租、出借的國有資產所形成的收人,按照政府非稅收人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3.資產處置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包括各類國有資產的無償轉讓、出售、置換、報損、報廢等。行政單位處置國有資產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處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的處置變價收人和殘值收人,應當按照政府非稅收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使用及處置

          1.資產配置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規定的配置標準;沒有規定配置標準的,應當從嚴控制,合理配置。事業單位用財政性資金購置規定限額以上資產的(包括用財政性資金舉辦大型會議、活動需要進行的購置),除國家另有規定外,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報經主管部門審核,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事業單位用其他資金購置規定限額以上資產的,須報主管部門審批,主管部門應當將審批結果定期報同級財政部門備案。

          2.資產使用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擔保等,應當進行必要的可行性論證,并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收益以及利用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擔保等取得的收人應當納人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3.資產處置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讓、轉讓、對外捐贈、報廢、報損以及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等。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車輛的處置,貨幣性資產損失的核銷,以及單位價值或者批量價值在規定限額以上的資產的處置,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規定限額以下的資產的處置報主管部門審批,主管部門將審批結果定期報同級財政部門備案。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人應當按照政府非稅收人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清查及報告

          (一)資產評估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工作應當委托具有資產評估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

          (二)資產清查

          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資產清査,應當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規定程序報同級財政部門批準立項后組織實施,但根據各級政府及其財政部門專項工作要求進行的資產清查除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損益經過規定程序和方法進行確認后,按照以下原則進行賬務處理:(1)財政部門批復、備案前的資產盤盈(含賬外資產)可以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暫行入賬。待財政部門批復、備案后,進行賬務調整和處理。(2)財政部門批復、備案前的資產損失和資金掛賬,單位不得自行進行賬務處理。待財政部門批復、備案后,進行賬務處理。(3)資產盤盈、資產損失和資金掛賬按規定權限審批后,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進行賬務處理。

          (三)資產登記報告

          事業單位應當向同級財政部門或者經同級財政部門授權的主管部門申報、辦理產權登記,產權登記包括占有產權登記、變更產權登記和注銷產權登記。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資產登記檔案。

          三、中央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特殊規定

          (一)中央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特殊規定

          1.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上繳中央國庫,納人預算;出租出借收人上繳中央財政專戶,支出從中央財政專戶中撥付。中央行政單位處置和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應繳納的稅款和所發生的相關費用(資產評估費、技術鑒定費、交易手續費等),在收人中抵扣,抵扣后的余額按照政府非稅收人收繳管理有關規定上繳中央財政。

          2.國有資產收人(包括處置收人和出租出借收入)有關收支,應統一納入部門預算統籌安排。中央行政單位要如實反映和繳納國有資產收人^^^不得隱賺;不得截留、擠占、坐支和挪用國有資產收人;不得違反規定使用國有資產收人。

          (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特殊規定

          1.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的范圍及處置方式。

          2.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按以下權限予以審批:(1)中央級事業單位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賬面原值,下同)在800萬元人民幣(以下筒稱規定?額)以上(含800萬元)的國有資產,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審批;(2)中央級事業單位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在規定K額以下的國有資產,由財政部授權主管部門進行審批。主管部門應當報財政部備案。

          3.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應通過產權交易機構、證券交易系統、協議等方式以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4.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人包括出售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收人、置換差價收人、報廢報損殘值變價收入、保險理賠收人、轉讓土地使用權收益等。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人,在扣除相關稅金、評估費、拍賣傭金等費用后,按照政府非稅收人管理和財政國庫收繳管理的規定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5.中央級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人,按以下規定辦理:

          (1)利用現金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屬于中央級事業單位收回對外投資,股權(權益)出售、出讓、轉讓收入納人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2)利用實物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人,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偈杖胄问綖楝F金的,扣除投資收益,以及稅金、評估費等相關費用后,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投資收益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谑杖诵问綖橘Y產和現金的,現金部分扣除投資收益,以及稅金、評估費等相關費用后,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6.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出借,資產單項或批量價值在800萬元

          人民幣以上(含800萬元)的,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審批;資產單項或批量價值在800萬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批,并報財政部備案。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原則上應采取公開招租的形式確定出租的價格,必要時可采取評審或者資產評估的辦法確定出租的價格。中央級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出租、出借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5年。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出借取得的收人,應納人一般預算管理,全部上繳中央國庫,支出通過一般預算安排,用于收人上繳部門的相關支出,?顚S。

          第五節 預算績效管理

          預算績效管理是指在預算管理中引人績效理念,在關注預算投人的同時重視預算產出,將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納人預算編制、執行、考核全過程,以提高政府資金配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一、預算績效管理的原則與組織實施

          (一)預算績效管理的原則

          1.目標管理原則

          2.績效導向原則

          3.責任追究原則

          4.信息公開原則

          (二)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實施

          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實施應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基本原則進行。

          二、預算統效管理的內容

          (一)預算編制管理

          預算編制時,主管部門、預算單位要根據年度工作計劃,申報績效目標,并按規定配合財政部門實施事前績效評估工作。

          (二)預算執行管理

          財政部門、主管部門、預算單位要對績效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跟蹤管理。

          (三)績效評價管理

          績效評價是財政部門、主管部門、預算單位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對財政支出產出和政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冃гu價管理是預算績效管理的核心。

          1.績效評價的原則和依據

          (1)績政評價的基本原則;

          (2)績效評價的主要依據。

          2.績效評價的對象和內容

          (1)績效評價的對象。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包括基本支出績效評價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評價應當以項目支出為重點

          (2)績效評價的基本內容。

          3.績效目標

          績效目標是被評價對象使用財政資金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根據不同情況由財政部門和部門(單位)分別或共同設定。績效目標應編人部門年度預算。

          (1)績效目標的內容;

          (2)制定績效目標的要求。

          4.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方法

          (1)績效評價指標;

          (2)績效評價標準;

          (3)績效評價方法?冃гu價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

          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眾評判法等。

          5.績效評價的組織管理

          6.績效報告和績效評價報告

          (四)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管理

          第六節 會計處理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

          行政單位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特殊經濟業務和事項應當按照《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采用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經營收支等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應當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采用權責發生制。

          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

          (一)資產的內容

          行政單位的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事業單位的資產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二)資產的核算與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應當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進行計量。除國家另有規定外,行政事業單位不得自行調整其賬面價值。

          1.應收及預付款項

          2.存貨

          3.對外投資

          4.固定資產

          5.在建工程

          6.無形資產

          7.資產處理處置

          8.政府儲備物資、公共基礎設施和受托代理資產

          三、行政事業單位負債

          (一)負債的內容

          行政事業單位的負債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二)負債的核算與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負債應當按照合同金額或實際發生額進行計量。行政單位取得罰沒收人、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產處置和出租出借收人等,事業單位對按照規定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應當按照國庫集中收繳的有關規定及時足額上繳,不得隱滿、滯留、截留、挪用和坐支。行政單位應當加強對暫存款項的管理,不得將應當納人單位收人管理的款項列人暫存款項。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單位不得舉借債務。事業單位應當對不同性質的負債分類管理,及時清理并按照規定辦理結算,保證各項負債在規定期限內歸還。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機制,規范和加強借人款項管理,嚴格執行審批程序,不得違反規定舉借債務和提供擔保。

          四、行政事業單位收入

          (一)收人的內容

          行政單位收入包括財政撥款收人和其他收入。事業單位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人、事業收人、上級補助收人、附屬單位上繳收人、經營收人和其他收人等。

          (二)行政單位收人的核算與管理

          1.行政單位各類收人

          2.行政單位收人的確認與計量

          行政單位的收人一般應當在收到款項時予以確認,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進行計量。

          (三)事業單位收人的核算與管理

          1.事業單位各類收人

          2.事業單位收人的確認與計量

          事業單位的收人一般應當按照收付實現制,在收到款項時予以確認,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進行計量。事業單位的經營收人應當采用權責發生制,在提供服務或者發出存貨,同時收訖價款或者取得索取價款的憑據時予以確認,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或者有關憑據注明的金額進行計量。事業單位取得經營收人、事業收人,涉及增值稅納稅義務的,應當按照扣除增值稅額后的價款確認收人。

          五、行政事業單位支出

          (一)支出的內容行政單位支出包括經費支出和撥出經費。事業單位支出包括事業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二)行政單位支出的核算與管理

          1.行政單位各類支出

          2.行政單位支出的確認與計量

          行政單位的支出一般應當在支付款項時予以確認,并按照實際支付金額進行計量。采用權責發生制確認的支出,應當在其發生時予以確認,并按照實際發生額進行計量。

          (三)事業單位支出的核算與管理

          1.事業單位各類支出

          2.事業單位支出的確認、計量與管理

          事業單位的支出一般應當按照收付實現制,在實際支付時予以確認,并按照實際支付金額進行計量。事業單位的經營支出應當采用權責發生制,在其發生時予以確認,并按照實際發生額進行計量。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劃分事業支出和經營支出的界限,經營支出與經營收人應當配比。行政事業單位從財政部門或者上級預算單位、主管部門取得的項目(專項)資金,應當按照批準的項目和用途使用,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并按照規定向同級財政部門或者上級預算單位、主管部門報告資金使用情況,接受財政部門和上級預算單位、主管部門的檢査監督。

          六、行政事業單位凈資產

          (一)資產的內容

          行政單位的凈資產包括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其他資金結轉結余、資產基金、待償債凈資產等。事業單位的凈資產包括事業基金、非流動資產基金、專用基金、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非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余等。

          (二)行政單位凈資產的核算與管理

          1.財政撥款結轉和財政撥款結余

          財政撥款結轉是指行政單位當年預算已執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執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財政撥款滾存資金。財政撥款結余是指行政單位當年預算工作目標已完成,或因故終止,剩余的財政撥款滾存資金。行政單位應當于年末將財政撥款收人、經費支出(財政撥款支出)的本年發生額結轉人財政撥款結轉,并于年末將財政撥款結轉余額中符合財政撥款結余性質的部分轉入財政撥款結余。行政單位從其他單位調人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或額度,或者上繳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或額度的,相應增加或減少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

          2.其他資金結轉結余

          其他資金結轉結余是指行政單位除財政撥款收支以外的各項收支相抵后剩余的滾存資金。行政單位應當于年末將其他收人、經費支出(其他資金支出)、撥出經費本年發生額結轉人其他資金結轉結余。

          3.資產基金

          資產基金是指行政單位的預付賬款、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政府儲備物資、公共基礎設施等非貨幣性資產在凈資產中占用的金額。.資產基金應當在發生預付賬款、取得其他非貨幣性資產時予以確認,在收到預付賬款購買的物資或服務、領用和發出存貨及政府儲備物資、計提固定資產及公共基礎設施折舊、進行無形資產攤銷、對外調出、捐贈、處置資產時予以沖減。

          4.待償債凈資產

          待償債凈資產是指行政單位因發生應付賬款和長期應付款而相應需在凈資產中沖減的金額。待償債凈資產應當在發生應付賬款、長期應付款時予以確認,在償付及核銷應付賬款、長期應付款時予以沖減。

          (三)事業單位凈資產的核算與管理

          1.事業基金

          事業基金是指事業單位擁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凈資產,其來源去暈為非財政補助結余扣除結余分配后滾存的金額,此外還包括非財政補助專項剩余資金轉人的金額。事業基金可以用于彌補以后年度收支差額。事業單位以貨幣資金取得長期投資時,應當按照投資成本金額,減少事業基金并增加非流動資產基金(長期投資);對外轉讓或到期收回長期債券投資本息時,應當減少相應的非流動資產基金(長期投資)并增加事業基金。

          2.非流動資產基金

          非流動資產基金是指事業單位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占用的金額。非流動資產基金應當在取得非流動資產或發生相關支出時予以確認,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時予以沖減,在處置非流動資產時予以沖銷。

          3.專用基金

          專用基金是指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或者設置的具有專門用途的凈資產,主要包括修購基金、職工福利基金等。專用基金管理應當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專款專用的原則,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規模。

          4.財政補助結轉和財政補助結余

          財政補助結轉結余是指事業單位各項財政補助收人與其相關支出相抵后剩余滾存的、須按規定管理和使用的結轉和結余資金。其中,結轉資金是指當年預算已執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執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結余資金是指當年預算工作目標已經完成,或者因故終止,當年剩余的資金。財政補助結轉包括基本支出結轉和項目支出結轉;財政補助結余是指財政補助項目支出結余資金。事業單位應當于期末將財政補助收人、事業支出(財政補助支出)的本期發生額結轉人財政補助結轉,并于年末將財政補助結轉余額中符合財政補助結余性質的部分轉人財政補助結余。事業單位由主管部門調出財政補助結轉結余資金或額度,或者收到主管部門調人財政補助結轉結余資金或額度的,相應減少或增加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

          5.非財政補助結轉

          非財政補助結轉是指事業單位除財政補助收支以外的各專項資金收人與其相關支出相抵后剩余滾存、須按規定用途使用的結轉資金。事業單位應當于期末將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人、其他收人本期發生額中的專項資金收入結轉人非財政補助結轉,將事業支出、其他支出本期發生額中的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結轉人非財政補助結轉。年末,應當對非財政補助專項結轉資金余額進行分析,將已完成項目的項目剩余資金繳回原專項資金撥入單位V!或者留歸本單位使用轉人事業基金。非財政補助結轉按照規定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

          6.非財政補助結余

          非財政補助結余是指事業單位除財政補助收支以外的各非專項資金收人與各非專項資金支出相抵后的余額。非財政補助結余包括事業結余和經營結余。

          (1)事業結余。事業結余是指事業單位一定期間除財政補助收支、非財政專項資金收支和經營收支以外各項收支相抵后的余額。事業單位應當于期末將事業收人、上級補助收人、附屬單位上繳收人、其他收入本期發生額中的非專項資金收入結轉人事業結余,將事業支出、其他支出本期發生額中的非財政、非專項資金支出,以及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上繳上級支出的本期發生額結轉人事業結余。年末,應將事業結余(或虧損)轉人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

          (2)經營結余。經營結余是指事業單位一定期間各項經營收支相抵后余額彌補以前年度經營虧損后的余額。事業單位應當于期末將經營收人、經營支出的本期發生額結轉人經營結余。經營結余通常在年末轉入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但如為經營虧損,則不予結轉。

          (3)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事業單位當年實現的非財政補助結余(指事業結余與經營結余的合計數,或經營結余彌補事業虧損后的結余數),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分配:一是有企業所得稅繳納業務的事業單位計算應繳所得稅;二是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職工福利基金。進行上述分配后,應將當年未分配結余轉人事業基金。

          七、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會計處理

          在財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行政事業單位對于財政直接支付的資金,應于收到財政國庫支付執行機構委托銀行轉來的財政直接支付人賬通知書時,按人賬通知書中標明的金額確認收人,并計人相關支出或增記相關資產;在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下,行政事業單位應于收到代理銀行蓋章的財政授權支付額度到賬通知書時,按照通知書標明的額度確認收人,并增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支用額度時作沖減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的會計處理。行政事業單位年終因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所形成的結余資金應按權責發生制進行會計處理。在財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行政事業單位年終依據本年度財政直接支付預算指標數與當年財政直接支付實際支出數的差額,確認收人并增記財政應返還額度;下年度恢復財政直接支付額度后,行政事業單位在發生實際支出時,作沖減財政應返還額度的會計處理。在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下,行政事業單位年終依據代理銀行提供的對賬單注銷額度時,增記財政應返還額度,>并沖減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如果單位本年度財政授權支付預算指標數大于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下達數,根據兩者的差額,確認收人并增記財政應返還額度。下年初恢復額度或下年度收到財政部門批復的上年未下達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時,作沖減財政應返還額度的會計處理。

          八、行政事業單位其他特殊業務或事項

          (一)關于基建并賬

          行政事業單位對基本建設投資的會計核算除按照國家有關基本建設會計核算的規定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外,還應至少按月將基建賬數據并人單位"大賬",即至少按月根據基建賬中相關科目的發生額,在"大賬"中按《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

          (二)關于以前年度調整事項

          行政事業單位年終結賬后發生以前年度會計事項的調整或變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結轉結余的,行政單位分別通過"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其他資金結轉結余"等科目核算,事業單位分別通過"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非財政補助結轉"、"事業基金"等科目核算。

          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振告

          (一)行政單位財務報告構成及內容

          行政單位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財務報表由會計報表及其附注構成。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人支出表和財政撥款收人支出表等。

          (二)事業單位財務報告構成及內容

          事業單位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財務報表由會計報表及其附注構成。會計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財政補助收人支出表。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表編制要求

          第七節 內部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目標、原則和組織實施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目標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原則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組織與實施

          二、行政事業單位風臉評估和控制方法

          (一)風險評估工作機制

          (二)風險評估程序

          (三)風險控制方法

          三、行政事業單位單位層面內部控制

          (一)建立內部控制的組織架構

          單位應當單獨設置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或者確定內部控制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工作。同時,應當充分發揮財會、政府采購、基建、資產管理、合同管理、內部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或崗位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二)建立內部控制的工作機制

          1.建立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分離的機制

          2.建立健全議事決策機制

          3.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

          (三)對內部控制關鍵崗位工作人員的要求

          (四)編報財務信息的要求

          1.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會計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

          2.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3.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4.按法定要求編制和提供財務信息

          5.建立財會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

          (五)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內部控制

          單位應當對信息系統建設實施歸口管理,將經濟活動及其內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人單位信息系統中。

          四、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

          (一)預算業務控制

          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碩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與評價等預算內部管理制度,合理設置崗位,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評價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1.預算業務的主要風險

          (1)預算編制的過程短,時間緊張,準備不充分,可能導致預算編制質量低;財會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或業務部門不參與其中,可能導致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政府采購和基建管理等經濟活動脫節;預算項目不細、編制粗精,隨意性大,可能導致預算約束不夠。

          (2)單位內部預算指標分解批復不合理,可能導致內部各部門財權與事權不匹配,影響部門職責的履行和資金使用效率。

          (3)未按規定的額度和標準執行預算,資金收支和預算追加調整隨意無序,存在無預算、超預算支出等問題,可能會影響預算的嚴肅性;不對預算執行進行分析,溝通不暢,可能導致預算執行進度偏快或偏慢。

          (4)未按規定編報決算報表,不重視決算分析工作,決算分析結果未得到有效運用,單位決算與預算相互脫節,可能導致預算管理的效率低下;未按規定開展預算績效管理,評價結果未得到有效應用,可能導致預算管理缺乏監督。

          2.預算編制環節的關鍵控制措施單位的預算編制應當做到程序規范、方法科學、編制及時、內容完整、項目細化、數據準確。

          (1)落實單位內部各部門的預算編制責任。

          (2)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頒算編制的合規性。單位財會部門應當正確把握預算編制有關政策,做好基礎數據的準備和相關人員的培訓,統一部署預算編報工作,確保預算編制相關人員及時全面掌握相關規定。

          (3)建立單位內部部門之間溝通協調機制。單位應當建立內部預算編制、

          預算執行、資產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門或崗位的溝通協調機制。

          (4)完善編制方法,細化預算編制。

          (5)強化相關部門的審核責任。

          (6)重大預算項目采取立項評審方式。

          3.預算批復環節的關鍵控制措施

          (1)明確預算批復的責任。明確財會部門負責對單位內部的預算批復工作進行統一管理;設置預算管理崗負責單位內部預算批復工作,對按法定程序批復的預算在單位內部進行指標分解和細化;設立預算領導小組(或者通過單位領導班子會議)對預算指標的內部分配實施統一決策。

          (2)合理進行內部預算指標分解。內部指標分解應按照各部門(及各下屬單位)業務工作計劃對預算資金進行分配,對各項業務工作計劃的預算金額、標準和具體支出方向進行限定。

          (3)合理采用內部預算批復方法。

          (4)嚴格控制內部預算追加調整。單位應當明確預算追加調整的相關制度和審批程序。

          4.預算執行環節的關鍵控制措施

          單位應當根據批復的預算安排各項收支,確保預算嚴格有效執行。

          (1)預算執行申請控制。

          (2)預算執行審核和審批控制。

          (3)資金支付控制。

          (4)預算執行分析控制。單位應當建立預算執行分析機制,定期通報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單位可以通過定期召開預算執行分析會議的形式,開展預算執行分析。預算執行分析會應研究解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提高預算執行的有效性。

          5.決算與評價環節的關鍵控制措施

          (1)決算控制;

          (2)績效評價控制。

          (二)收支業務控制

          單位應當加強收支業務管理,建立健全收支業務內部管理制度,合理設置崗位,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收款和會計核算、支出申請和內部審批、付款審批和付款執行、業務經辦和會計核算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單位應當按照支出業務的類型,明確內部審批、審核、支付、核算和歸檔等支出各關鍵崗位的職責權限。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應當嚴格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

          1.收人業務控制

          (1)收人業務的主要風險。

         、俑黜検杖胛窗凑辗ǘ椖亢蜆藴收魇,或者收費許可證未經有關部門年檢,可能導致收費不規范或亂收費的風險;

          ②未由財會部門統一辦理收人業務,缺乏收入統一管理和監控,其他部門和個人未經批準辦理收款業務,可能導致貪贓舞弊或者私設"小金庫"的風險;

         、圻`反"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截留、挪用、私分應繳財政的收人,或者各項收入不人賬或設立賬外賬,可能導致私設"小金庫"或者資金體外循環的風險;

         、軋淌詹块T和財會部門溝通不夠,單位沒有掌握所有收人項目的金額和時限,造成應收未收,可能導致單位利益受損的風險;

         、輿]有加強對各類票據、印章的管控和落實保管責任,可能導致票據丟失、相關人員發生錯誤或舞弊的風險。

          (2)收人業務的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①對收人業務實施歸口管理。明確由財會部門歸口管理各項收入并進行會計核算,嚴禁設立賬外賬。業務部門應當在涉及收人的合同協i義簽訂后及時將合同等有關材料提交財會部門作為賬務處理依據,確保各項收人應收盡收,及時人賬。財會部門應當定期檢査收入金額是否與合同約定相符;對應收未收項目應當査明情況,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催收責任。

         、趪栏駡绦"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有政府非稅收人收繳職能的單位,應當按照規定項目和標準征收政府非稅收人,按照規定開具財政票據,做到收繳分離、票款一致,并及時、足額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

         、劢⑹杖朔治龊蛯~制度。財會部門應當根據收人預算、所掌握的合同情況,對收人征收情況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判斷有無異常情況;應定期與負有征收義務的部門進行對賬,及時檢查并作出必要的處理。

         、芙⒔∪睋陀≌鹿芾碇贫取挝粦斆鞔_規定票據保管、登記、使用和檢查的責任。財政票據、發票等各類票據的申領、啟用、核銷、銷毀均應履行規定手續。單位應當按照規定設置票據專管員,建立票據臺賬,做好票據的保管和序時登記工作。票據應當按照順序號使用,不得拆本使用,做好廢舊票據管理。負責保管票據的人員要配置單獨的保險柜等保管設備,并做到人走柜鎖。單位不得違反規定轉讓、出借、代開、買賣財政票據、發票等票據,不得擅自擴大票據適用范圍。

          2.支出業務控制

          (1)支出業務的主要風險。

         、僦С錾暾埐环项A算管理要求,支出范圍及開支標準不將合相關規定,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之間相互擠占,可能導致單位預算失控或者經費控制目標難以實現的風險;

          ②支出未經適當的審核、審批,重大支出未經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可能導致錯誤或舞弊的風險;

         、壑С霾环蠂鴰旒兄Ц丁⒄少、公務卡結算等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可能導致支出業務違法違規的風險;

         、懿捎锰摷倩虿环弦蟮钠睋䦂箐N,可能導致虛假的發票套取資金等支出業務違法違規的風險;

          ⑤對各項支出缺乏定期的分析與監控,對重大問題缺乏應對措施,可能導致單位支出失控的風險。

          (2)支出業務的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①明確各支出事項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

          ②加強支出事前申請控制。

         、奂訌娭С鰧徟刂啤挝粦斆鞔_支出的內部審批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審批人應當在授權范圍內審批,不得越權審批。

          ④加強支出審核控制。財會部門在辦理資金支付前應當全面審核各類單據,重點審核單據來源是否合法,內容是否真實、完整,使用是否準確,是否符合預算,審批手續是否齊全。支出憑證應當附反映支出明細內容的原始單據,并由經辦人員簽字或蓋章。通常對原始單據也應做出明確要求。超出規定標準的支出事項應由經辦人員說明原因并附審批依據,確保與經濟業務事項相符。

          ⑤加強資金支付和會計核算控制。財會部門應當按照規定辦理資金支付業務,簽發的支付憑證應當進行登記。使用公務卡結算的,應當按照公務卡使用和管理有關規定辦理業務。財會部門應當根據支出憑證及時準確登記賬簿,涉及合同或者內部簽報的,財會部門應當要求業務部門提供與支出業務相關的合同或內部簽報作為賬務處理的依據。

         、藜訌娭С鰳I務分析控制。單位應定期編制支出業務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為單位領導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對于支出業務中發現的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3.債務業務控制

          根據國家規定可以舉借債務的單位☆當建立健全債務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債務的管理。

          (1)債務業務的主要風險。

         、傥唇洺浞终撟C或者未經集體決策,擅自對外舉借大額債務,可能導致不能按期還本付息、單位利益受損的風險;

          ②債務管理和監控不嚴,債務的具體情況不清,沒有做好還本付息的相關安排,可能導致單位利益受損或者財務風險;

         、蹅鶆諞]有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納人單位會計核算,形成賬外債務,可能導致單位財務風險。

          (2)債務業務的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俨幌嗳輱徫环蛛x控制。單位應當指定專門部門或者崗位負責債務管理,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實施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確保債務管理與資金收付、債務管理與債務會計核算、債務會計核算與資金收付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不得由一人辦理債務業務的全過程。

         、谑跈鄬徟刂。單位應當建立舉借和償還債務的審批程序。大額債務的舉借和償還屬于重大經濟事項,應當進行充分論證,并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后,按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

         、廴粘9芾砜刂。單位應當做好債務的會計核算和檔案保管工作。加強債務的對賬和檢查控制,定期與債權人核對債務余額,進行債務清理,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

          (三)政府采購業務控制

          單位應當加強政府采購菅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購預算與計劃管理、政府采購活動管理、驗收管理等政府采購內部管理制度,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政府采購需求制定與內部審批、招標文件準備與復核、合同簽訂與驗收、驗收與保管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1.政府采購業務的主要風險

          (1)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和預算編制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調,沒有編制采購預算和計劃,政府采購預算和計劃編制不合理,可能導致采購失敗或者資金、資產浪費的風險;

          (2)政府采購活動不規范,未按規定選擇采購方式、發布采購信息,以化整為零或其他方式規避公開招標,在招投標中存在舞弊行為,可能導致單位被提起訴訟或受到處罰、采購的產品價高質次、單位資金損失的風險;

          (3)采購驗收不規范,付款審核不嚴格,可能導致實際接收產品與采購合同約定有差異、資金損失或單位信用受損等風險;

          (4)采購業務相關檔案保管不善,可能導致采購業務無效、責任不清等風險。

          2.政府采購業務的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1)合理設置政府采購業務管理機構和崗位。

          (2)采購預算與計劃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先預算、后計劃、再采購"的工作原則,根據本單位實際需求和相關標準編制政府采購預算,按照已批復的預算安排政府采購計劃,實現預算控制計劃,計劃控制采購,采購控制支付。

          (3)采購活動管理。單位應當加強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管理,對政府采購活動實施歸口管理,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建立政府采購、資產管理、財務、內部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或崗位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機制。單位應當加強對政府采購申請的內部審核,按照規定選擇政府采購方式、發布政府采購信息。對政府采購進口產品、變更政府采購方式等事項應當加強內部審核,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4)采購項目驗收管理。單位應當加強對政府采購項目驗收的管理,根據規定的驗收制度和政府采購文件,由指定部門或專人對所購物品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和其他相關內容進行驗收,并出具驗收證明。

          (5)質疑投訴答復管理。單位應當加強對政府采購業務質疑投訴答復的管理,指定牽頭部門負責、相關部門參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政府采購業務質疑投訴答復工作。

          (6)采購業務記錄控制。單位應當加強對政府采購業務的記錄控制。妥善保管政府采購預算與計劃、各類批復文件、招標文件、投標文件、評標文件、合同文本、驗收證明等政府采購業務相關資料。定期對政府采購業務信息進行分類統計,并在內部進行通報。

          (7)涉密采購項目管理。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政府采購項目安全保密的管理,規范涉密項目的認定標準和程序。對于涉密政府采購項目,單位應當與相關供應商或采購中介機構簽訂保密協議或者在合同中設定保密條款。

          (四)資產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對資產實行分類管理,建立健全資產內部管理制度,合理設置崗位,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資產安全和有效使用。

          1.貨幣資金控制

          (1)貨幣資金業務的主要風險。

         、儇敃块T未實現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出納人員既辦理資金支付又經管賬務處理,由一個人保管收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可能導致貨幣資金被tan污挪用的風險;

          ②對資金支付申請沒有嚴格審核把關,支付申請缺乏必要的審批手續,大額資金支付沒有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可能導致資金被非法套取或者被挪用的風險;

         、圬泿刨Y金的核查控制不嚴,未建立定期、不定期抽查核對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余額的制度,可能導致貨幣資金被tan污挪用的風險;

         、芪窗凑沼嘘P規定加強銀行賬戶管理,出租、出借賬戶,可能導致單位違法違規或者利益受損的風險。

          (2)貨幣資金業務的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俨幌嗳輱徫环蛛x控制。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貨幣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合理設置崗位,不得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全過程,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關鍵控制措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出納人員管理。任用出納人員之前應當對其職業道德、業務能力和背景等進行必要的調查,確保具備從事出納工作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出納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人、支出、債權、債務賬自的登記工作。

          二是加強印章管理。嚴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財務專用章應當由專人保管,個人名章應當由本人或其授權人員保管。負責保管印章的人員要配置單獨的保管設備,并做到人走柜鎖。三是加強簽章管理。按照規定應當由有關負責人簽字或蓋章的,應當嚴格履行簽宇或蓋章手續。

          ②授權審批控制。單位應當建立貨幣資金授權制度和審核批準制度,明確審批人對貨幣資金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

         、坫y行賬戶控制。單位應當加強對銀行賬戶的管理,嚴格按照規定的審批權限和程序開立、變更和撤銷銀行賬戶。禁止出租、出借銀行賬戶。

         、茇泿刨Y金核査控制。單位應當指定不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會計人員定期和不定期抽査盤點庫存現金,核對銀行存款余額,抽查銀行對賬單、銀行日記賬及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核對是否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對調節不符、可能存在重大問題的未達賬項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并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2.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控制

          單位應當加強對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暇,強化對配置、使用和處置等關鍵環節的管控。

          (1)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管理的主要風險。

         、儋Y產管理職責不清,沒有明確歸口管理部門,沒有明確資產的使用和保管責任,可能導致資產毀損、流失或被盜的風險;

         、谫Y產管理不嚴,資產領用、發出缺乏嚴格登記審批制度,沒有建立資產臺賬和定期盤點制度,可能導致資產流失、資產信息失真、賬實不符等風險;

         、畚窗凑諊匈Y產管理相關規定辦理資產的調劑、租借、對外投資、處置等業務,可能導致資產配備超標、資源浪費、資產流失、投資遭受損失等風險;

          ④資產日常維護不當、長期閑置,可能導致資產使用年限減少、使用效率低下的風險;

         、輰斖侗5馁Y產不辦理投保,不能有效防范資產損失的風險。

          (2)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倜鞔_各種資產的歸口管理郁門。

         、诿鞔_資產使用和保管責任人,落實資產使用人在資產管理中的責任。貴重資產、危險資產、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資產,應當指定專人保管、專人使用,并規定嚴格的接觸限制條件和審批程序。

         、郯凑諊匈Y產管理相關規定,明確資產的調劑、租借、對外投資、處置的程序、審批權限和責任。

         、芙①Y產臺賬,加強資產的實物管理。單位應當定期清查盤點資產,確保賬實相符。財會、資產管理、資產使用等部門或崗位應當定期對賬,發現不符的,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并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萁①Y產信息管理系統,做好資產的統計、報告、分析工作,實現對資產的動態管理。

          3.對外投資控制

          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加強對對外投資的管理,建立健全對外投資內部管理制度,合理設置崗位,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對外投資的可行性研究與評估、對外投資決策與執行、對外投資處置的審批與執行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1)對外投資業務的主要風險。

         、傥窗磭矣嘘P規定進行投資,可能導致對外投資失控、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甚至舞弊;

          ②對外投資決策程序不當,未經集體決策,缺乏充分可行性論證,超過單位的資金實力進行投資,可能導致投資失敗和財務風險;

         、蹧]有明確管理責任、建立科學有效的資產保管制度,沒有加強對投資項目的追蹤管理,可能導致對外投資被侵吞或者嚴重虧損。

          (2)對外投資業務的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①投資立項控制。單位應當明確投資的管理部門,審慎選擇對外投資項目,對項目可行性要進行嚴格周密論證。

         、谕顿Y決策控制。單位對外投資應當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后,按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

         、弁顿Y實施控制。投資立項通過以后,應當編制投資計劃,嚴格按照計劃確定的項目、進度、時間、金額和方式投出資產。

         、茏粉櫣芾砜刂啤τ诠蓹嗤顿Y,單位應當指定部門或崗位對投資項目進行跟蹤管理,及時掌握被投資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對被投資單位的重要決策、重大經營事項、關鍵人事變動和收益分配,要及時向單位領導班子匯報。單位應當加強對投資項目的會計核算,及時、全面、準確地記錄對外投資的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情況。

         、萁⒇熑巫肪恐贫。對在對外投資中出現重大決策失誤、未履行集體決策程序和不按規定執行對外投資業務的部門及人員,應當追究相應的責任。

          (五)建設項目控制

          單位應當加強建設項目管理,建立健全建設項目內部管理制度,合理設置崗位,明確內部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項目建議和可行性研究與項目決策、概預算編制與審核、項目實施與價款支付、竣工決算與竣工審計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1.建設項目的主要風險

          (1)立項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決策不當、審核審批不嚴、盲目上馬,可能導致建設項目難以實現預期目標甚至導致項目失敗;

          (2)違規或超標建設樓、堂、館、所,可能導致財政資金極大浪費或者單位違紀;

          (3)項自設計方案不合理,概預算脫離實際,技術方案未能有效落實,可能導致建設項目質量存在隱患、投資失控以及項自建成后運行成本過高等風險;

          (4)招投標過程中存在串通、暗箱操作或商業賄賂等舞弊行為,可能導致招標工作違法違規、中標人實際難以勝任等風險;

          (5)項自變更審核不嚴格、工程變更頻繁,可能導致預算超支、投資失控、工期延誤等風險;

          (6)建設項目價款結算管理不嚴格,價款結算不及時,項自資金不落實、使用菅理混亂,可能導致工程進度延遲或中斷、資金損失等風險;

          (7)竣工驗收不規范、最終把關不嚴,可能導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隱患;

          (8)虛報項目投資完成額、虛列建設成本或者隱匿結余資金,未經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可能導致竣工決算失真等風險;

          (9)建設項目未及時辦理資產及檔案移交、資產未及時結轉人賬,可能導致存在賬外資產等風險。

          2.建設項目的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1)立項、設計與概預算控制。

         、賳挝粦斀⑴c建設項目相關的議事決策機制,對項目建議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項目決策程序等作出明確規定,確保項目決策科學、合理。建設項目應當經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嚴禁任何個人單獨決策或者擅自改變集體決策意見。決策過程及各方面意見應當形成書面文件,與相關資料一同妥善歸檔保管。

         、趩挝粦敁駜炦x取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并簽訂合同,重大建設項目應采用招標方式選取設計單位。

         、蹎挝粦斀⑴c建設項目相關的審核機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方案、概預算等應當由單位內部的規劃、技術、財會、法律等相關工作人員或者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核,出具評審意見。

          (2)招標控制。單位應當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建設項目招標工作,并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采取簽訂保密協議、限制接觸等必要措施,確保標底編制、評標等工作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保證招標活動的公平、公正和合法、合規。

          (3)建設項目資金和工程價款支付控制。單位應當按照審批單位下達的投資計劃和預算對建設項目資金實行?顚S茫瑖澜亓、挪用和超批復內容使用資金。財會部門應當加強與建設項目承建單位的溝通,準確掌握建設進度,加強價款支付審核,按照規定辦理價款結算。

          (4)工程變更控制。經批準的投資概算是工程投資的最高限額,未經批準,不得調整和突破。如需調整投資概算,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報經批準。單位建設項目工程洽商和設計變更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序。

          (5)項目記錄控制。單位應當加強對建設項目檔案的管理,做好相關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和保管工作。

          (6)竣工決算控制。建設項目竣工后,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及時辦理竣工決算,組織竣工決算審計,并根據批復的竣工決算和有關規定辦理建設項目檔案和資產移交等工作。建設項目已實際投入使用但超時限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單位應當根據對建設項目的實際投資暫估入賬,轉作相關資產管理。

          (六)合同控制

          單位應當加強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合同內部管理制度,合理設置崗位,明確合同授權審批制度,確保合同管理規范有序開展;確定合同歸口管理部門,建立財務部門與合同歸口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實現合同管理與預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結合。

          1.合同管理的主要風險

          (1)未明確合同訂立的范圍和條件,對應簽訂合同的經濟活動未訂立合同,或者違規簽訂擔保、投資和借貸合同,可能導致單位經濟利益受損的風險;

          (2)故意將需要招標管理或需要較高級別領導審批的重大合同拆分成標的金額較小的若千不重要的合同,規避國家有關規定,導致經濟活動違法違規的風險;

          (3)對合同對方的資格審查不嚴格,對方當事人不具有相應的能力和資質,可能導致合同無效或單位經濟利益受損的風險;

          (4)對技術性強或法律關系復雜的經濟事項,未組織熟悉技術、法律和財會知識的人員參與談判等相關工作,對合同條款、格式審核不嚴格,可能使單位面臨訴訟或經濟利益受損的風險;

          (5)未明確授權審批和簽署權限,合同專用章保管不善,可能發生未經授權或超越權限對外訂立合同的風險;

          (6)合同生效后,對合同條款未明確約定的事項沒有及時協議補充,可能導致合同無法正常履行的風險;

          (7)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合同,可能導致單位經濟利益受損或面臨訴訟的風險;

          (8)對合同履行缺乏有效監控,未能及時發現問題或采取有效措施彌補損失,可能導致單位經濟利益受損的風險;

          (9)未按規定的程序辦理合同變更、解除等,可能導致單位經濟利益受損的風險;

          (10)合同及相關資料的登記、流轉和保管不善,合同及相關資料丟失,可能導致影響合同正常履行、產生合同糾紛的風險;

          (11)合同涉及的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商業秘密泄露,可能導致單位或國家利益受損的風險;

          (12)合同糾紛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單位利益、信譽和形象受損的風險。

          2.合同管理關鍵控制環節及控制措施

          (1)合同訂立控制。單位應當加強對合同訂立的管理,明確合同訂立的范圍和條件。對于影響重大、涉及較高專業技術或法律關系復雜的合同,應當組織法律、技術、財會等工作人員參與談判,必要時可聘請外部專家參與相關工作。談判過程中的重要事項和參與談判人員的主要意見,應當予以記錄并妥善保管。單位應當妥善保管和使用合同專用章。嚴禁未經授權擅自以單位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嚴禁違規簽訂擔保、投資和借貸合同。

          (2)合同履行控制。單位應當對合同履行情況實施有效監控。合同履行過程中,因對方或單位自身原因導致可能無法按時履行的,應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單位應當建立合同履行監督審查制度,對合同履行中簽訂補充合同,或變更、解除合同等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審查。財會部門應當根據合同履行情況辦理價款結算和進行賬務處理。未按照合同條款履約的,財會部門應當在付款之前向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3)合同登記控制。合同歸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合同登記的管理,定期對合同進行統計、分類和歸檔,詳細登記合同的訂立、履行和變更情況,實行對合同的全過程管理。與單位經濟活動相關的合同應當同時提交財務部門作為賬務處理的依據。單位應當加強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經批準,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訂立與履行過程中涉及的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商業秘密。

          (4)合同糾紛控制。單位應當加強對合同糾紛的管理。合同發生糾紛的,

          單位應當在規定時效內與對方協商談判。合同糾紛協商一致的,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協議;合同糾紛經協商無法解決的,經辦人員應向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并根據合同約定選擇仲裁或訴訟方式解決。

          五、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評價與監督

          (一)內部控制自我評價

          1.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實施主體

          單位負責人應當指定專門部門或專人負責對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出具單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2.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內容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是對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發表意見,內部控制有效性包括內部控制設計的有效性和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

          3.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單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應當對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指出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整改建議。評價報告應當提交單位負責人。

          (二)內部控制的內部監督

          1.內部監督的實施主體

          內部控制的內部監督應當與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保持相對獨立。對于設立了獨立內部審計部門或者專職內部審計崗位的單位,應當指定內部審計部門或者崗位作為內部監督的實施主體,同時還應當發揮內部紀檢監察部門在內部監督中的作用;對于沒有內部審計部門或崗位,或者內部審計部門因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等原因無法有效履行內部控制監督檢查職能的單位,可以成立內部監督聯合工作小組履行相應的職能。.

          2.內部監督的內容和要求

          負責內部監督的部門或崗位應當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單位內部管理制度和機制的建立與執行情況,以及內部控制關鍵崗位及人員的設置情況等,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確定內部監督檢査的方法、范圍和頻率,通常不能少于一年一次。

          (三)內部控制的外部監督

          1.財政部門的外部監督

          國務院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對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査,有針對性地提出檢査意見和建議,并督促單位進行整改。

          2.審計部門的外部監督

          國務院審計機關及其派出機構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審計機關對單位進行審計時,應當調查了解單位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的有效性,揭示相關內部控制的缺陷,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處理意見和建議,并督促單位進行整改。

        【《高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十章)】相關文章:

        09-04

        09-04

        09-04

        09-04

        09-07

        09-04

        09-12

        08-08

        08-0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