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各朝代的服裝特點
中國古代服裝是指中國古代的各種衣裳、冠帽、鞋襪等服裝,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結構與款式隨著生產與生活方式的發展而逐漸變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各朝代的服裝特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夏朝
夏朝是占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飾用青色夏代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其服飾帶有鮮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確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為天在未明時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為土地為黃色,故下裳用黃色。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為中心的服飾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紋樣均源于對天地的尊崇和對乾坤秩序的追求。
商朝
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
根據眾多的考古發現,這一時期的漢服基本樣式已經完全成型。這一時期的服裝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較窄,沒有扣子,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蔽膝”,用來遮蔽膝蓋。
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黃制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并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并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后,再用畫筆添繪。
商代的服裝形式,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為多,衣服的長度大多在膝蓋上下。西周以前, 上衣下裳制, 一律做成上下兩截:一截穿在上身,稱衣,襦是短上衣,短衣有兩種,一種齊腰,一種至膝蓋,襦為一般人平時所穿;一截穿在下身,稱裳.衣後的褲褶,襦裙等都是這種服裝的遺制.民間女子著裝大體上與男裝相同,唯於腰下系一圍裙,長不過膝, 稱為襜。
周朝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規范社會,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志,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樣式比商代略為寬松。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交領右衽。不使用鈕扣,一般腰間系帶。
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一種重要的漢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續了漢服交領右衽的特點,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裙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樣式,外觀區別在于下身是否有圍繞的線條。這一時期紡織和染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漢服上已經出現很多繁復華麗的圖案。
秦朝
由于生產力的發展,秦漢時期的服飾日益講究,著裝也漸趨華麗。女裝方面有作為禮服的深衣和日常之用的襦裙。深衣一改戰國時期的肥大,轉而形成瘦且窄的特點。裙裾長可及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走時不會露出腳裸。
衣袖有寬窄兩種形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左右交叉,領口很低,可露出里衣。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著長裙,腰帶長垂。
主要承前朝影響,仍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系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秦漢以黑色為尊貴之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
漢朝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露出里衣。 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用綢帶系束,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男女均可穿著。在西漢時就出現,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形式得到改進。由于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余,至東漢以后,直裾逐漸替代深衣。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漢代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明朝,前后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漢代的染織工藝有著飛躍的發展,染織工藝的進步是漢代服裝質量得以提高的基礎。
魏晉南北朝
風流名士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這一時期男子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的區別,照漢習俗,稱為袍的袖端當收斂,并有祛口,袖口寬敞。
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并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有所改進,特點為:對襟,束腰,衣袖寬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擺綴有不同色的緣飾,下著條紋間色裙,腰間用一塊帛帶系扎。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裥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雜裾服 :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在衣服的下擺部位,加一些飾物,通常以絲織物制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并層層相疊。另外,由于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到南北朝時,這種服飾又有了變化,去掉了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為一體。
褲褶的基本款式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這種服裝的面料,常用較粗厚的毛布來制作。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封建貴族必須在襦褲外加穿袍裳,只有騎馬者、廝徒等從事勞動的人為了行動方便,才直接把褲露在外面。封建貴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褲外出的。到了晉代這種習慣才有所改變。南北朝的褲有大口褲和小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便,故用錦帶將褲管縛住,又稱縛褲。
隋唐
隋唐服裝都表現其開放的思想、開拓的精神,反映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民族性,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唐初,婦女的短襦小袖,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以絲帶系扎。披帛,又稱“畫帛”,通常輕薄的紗羅制成,印畫圖紋,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并盤繞于兩臂之間。唐代婦女,以體態豐腴為美。裙子的寬度比隋末唐初時要肥大的多。
圓領式樣很早便出現,到隋唐才盛行為官式常服。延續了唐,五代,宋,明,并對日本,高麗等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唐代男子以幞頭袍衫為尚。幞頭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后,人們在幞頭里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其形狀各個時期不同。除巾子,幞頭的兩腳有許多變化,晚唐五代,已由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
即便是在其最盛行的唐朝,也多局限于以長安為中心的地區,以及官員,皇室成員之中,而在如吳越地區以及普通百姓之間,則以大襟右衽交領這種漢服為主。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圓領漢服和交領漢服一樣,是漢民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響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中晚唐時期一般婦女袖寬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簪有金翠花鈿,又稱“鈿釵禮衣”。大袖衫裙樣式為大袖、對襟,佩以長裙、披帛。以紗羅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點,這和當時的思想開放有密切關系。
宋朝
宋代服飾總體來說可分官服與民服兩大類。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于朝會及祭祀等重要場合,皆朱衣朱裳,佩帶和襯以不同顏色和質地的衣飾,還有相應的冠冕。公服是官員的常服,式樣是圓領大袖,腰間束以革帶,頭戴幞頭,腳穿革履或絲麻織造的鞋子。庶民百姓只許穿白色衣服,后又允許流外官、舉人、庶人可穿黑色衣服。但實際生活中,民間服色五彩斑斕,根本不受約束。
宋代一般婦女所穿服飾有襖、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褲等。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婦女的穿著與漢代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襦和襖形式比較短小,下身配裙子。顏色常以紅、紫為主,黃次之。宋代的襦裙樣式和唐代的襦裙大體相同。身上的裝飾并不復雜,除披帛,只在腰間正中部位佩的飄帶上增加一個玉制圓環飾物,主要是為了壓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動時不至會隨風飄舞而影響美觀,史書所稱的“玉環綬”,就是這種裝飾。
宋朝流行褙子,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綴有帶子的樣式。腋下的雙帶本來可以把前后兩片衣襟系住,宋代是垂掛著作裝飾用。穿褙子時,在腰間用勒帛系住。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為多。斜領和盤領二式只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婦女都穿直領對襟式。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加長,發展為袖大于衫、長與裙齊。
元朝
以長袍為主。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大宴活動中,天子百官穿統一顏色的服裝,稱「質孫服」。
元代婦女服裝分貴族和平民兩種衣。貴族多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材料多為貂鼠皮和羊皮。多為寬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燈籠,袖口窄小,袖身寬肥。這種袍式肩部裝飾十分華美。面料質地十分考究,采用云錦、茸類及毛氈織物,顏色多為紅色。
明朝
明代服飾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是華夏近古服飾藝術的典范,當今中國戲曲服裝的款式紋彩,多采自明服飾。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豪奢,織繡技藝邁向頂峰,文化內涵更豐富。棉花為服裝的主要原料。明代女裝上衣拉長,露裙縮短,以圓領為主。裙邊有繡邊,裝飾作用。女子冠服制度更完備。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其形美如彩霞,名“霞帔”。與“鳳冠”一起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貴婦禮服,一般的平民女子,在出嫁時穿戴鳳冠霞帔。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在年輕婦女中間,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便活動。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裙幅初為六幅,后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明末,腰間的褶裥變密,每褶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 腰帶上掛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絳”,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后下垂至地以壓裙幅,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綬相似。
官員戴烏紗帽、幞頭,身穿盤領窄袖大袍!氨P領”即一種加有圓形沿口的高領。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著,只是顏色有所區別。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后,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綴一方補子,以示區別。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裝束
明代穿公服其制為盤領右衽,袖寬三尺。袍服所用的紋樣及顏色,因級別而異。以上服飾,與展腳幞頭搭配,多用于重大朝會。
清朝
清朝入關后,衣袖短窄,素樸肅穆的滿族旗裝在服飾中取得了統治地位。特點為用料節省、制作簡便、穿著便利。,清朝旗袍多為圓領,衣扣均在右側,一般為五粒。衣袖、衣身平直,在襟邊、領邊和袖邊都飾有寬邊花紋,整體看來較為保守。不同時期的旗袍個性特征的。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有一種為“馬甲”或稱“坎肩”,男女皆著。一般穿在里面, 樣式較窄小。一種多鈕扣的馬甲,四周鑲邊,正胸釘一橫排鈕扣,共十三粒,俗稱“一字襟”馬甲,或稱“十三太保”。
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用淺湖色緞,冬用絨或皮,稱“領衣”,形似牛舌,俗稱“牛舌頭”。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為對襟,用鈕扣系之,束在腰間。還有一種形似菱角,上面繡以紋樣,多用于官員朝服。
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不斷的演變后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婦, 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袍衫(旗袍)也深受漢族婦女的喜愛,不過滿族的女裝沒有漢族的寬大。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的男子服飾,主要采用馬褂、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在款式、質料、色彩及具體尺寸上都有一定的格式。在初春或深秋之季,常在長衫上加著一件無袖馬甲,以代馬褂。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喜歡穿一種簡便的西服,被稱為“學生裝”。穿著這種服裝,能給人以莊重、儒雅之感。孫中山先生當年十分喜歡穿著這種服裝,稍作改制,后流傳開來,被尊稱為“中山裝”。
婦女服飾的最大特點是普遍穿著旗袍。從20年代起,旗袍開始在上海普及并逐漸傳到各地。但旗袍在款式上還沒有從清末旗裝中脫胎出來,至20年代末,受歐美服裝影響,旗袍的式樣明顯變化。發展到30年代,旗袍款式在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取西服特點,不斷創新,不斷變化。旗袍變化先是流行高領,轉而又流行低領,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袖;時而又流行短袖。至于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曾經流行長式;后來又改為短式。
總的說來,各朝代的服飾是不斷發展的,它們的特點鮮明各異,體現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點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也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的智慧。由于民族和地域的關系,每一個朝代的服飾都融入不同的特色,所以才使得中國文化如此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爭奇斗艷。徜徉在這些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中國古代服飾中,我們更加體會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底韻和內涵,博大與精深。真可謂是“此衣只應天上有”。
元代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滅西夏、金之后,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于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1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并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質孫服"服用面很廣,大臣在內宮大宴中可以穿著,樂工和衛士也同樣服用。這種服式上、下級的區別在于質地粗細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個等級(以質分級層次)。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級,與冬裝類同。百官的冬服有九個等級,夏季有十四個等級,同樣也是以質地和色澤區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于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后長,以襻相連的便服。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制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于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謂"金繡云肩翠玉纓",十分華美。作為禮服的袍,面料質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紅色織金、錦、蒙茸和很長的氈類織物。當時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紅、黃、綠、褐、玫紅、紫、金等為主。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鄰國高麗的影響,都城的貴族后妃們也有模仿高麗女裝的習俗。
明代
為鞏固漢民族的整治統治,重續漢族服飾的政治地位,明朝政府采取了上承周漢,下取唐宋的治國方針,對整頓和恢復禮儀極其重視,并根據漢族傳統重新規定了漢服服飾制度。在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發展的前提之下,明代的服飾面貌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成為中國近世紀服飾藝術的典范。
明代皇帝的日常服裝是龍袍,上面繡著龍紋、翟紋和十二章紋,一般以黃色紗羅制成,配金冠;实鄱Y服則仍保持上衣下裳的古制,由玄衣、纁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組成。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袖口、衣襟側邊、裾都是本色。纁裳織藻、粉米、黻、黼紋。
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明代的公服亦用幞頭和圓領袍,但這時的幞頭外涂黑漆,腳短而闊,名烏紗帽,無官職的平民不得服用。公服除依品級規定服色外,還在胸、背綴補子。文官補子中飾鳥,武官飾獸。為褒獎官員的功勛,另特賜蟒袍、飛魚服、斗牛服等服飾。蟒是四爪之龍,飛魚為魚尾有鰭之蟒,斗牛則在蟒頭上加彎曲的牛角。官至極品則用玉帶。所以“蟒袍玉帶”就成為這時大官僚之最顯赫的裝束。明代的漢服影響頗遠,近至東北亞的朝鮮,遠至日本、琉球等藩屬國。至清代,女裝百褶裙、馬面裙及道袍長袍一并留存。曲阜孔氏衍圣公府內藏明代衣冠服飾,清上層也有穿著明代衣冠服飾畫像。
清代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中原地區。清代是中國歷史的最后一個封建朝代,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次年改國號為大清。 1644年淸軍入關,歷經十朝,直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國祚276年。1636~1840鴉片戰爭前,這段時間被稱作清朝前期。[7]清代對漢族男子實行“剃發”,男女皆“易服”的政策。但實際上直至乾隆年間,民間服飾仍存在滿、漢并存的情況。而漢族女性服飾在一定程度上一直有所保留,因此到了清末,在女性中形成了旗裝、漢裝并存的情況。
滿族
滿族服飾又稱旗裝,在清代典籍規定中,正式的旗裝根據不同的使用場合,可分作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每套服飾通常都包括一件馬蹄袖長袍和一件對襟外褂,男性還必有與之搭配的冠帽和腰帶,根據使用者的身份,皆有一定的等級劃分。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還有便服,形制較為多樣且隨意。
禮服
清代皇帝禮服由朝冠、朝服、端罩、袞服、朝珠、朝帶等組成,在重大典禮及祭祀活動時穿用。朝服分明黃、藍、紅、月白四色,對應不同的活動。清代皇后禮服包括朝冠、朝褂、朝袍、朝裙、金約、領約、耳飾、朝珠、采帨等,用于祭祀和重大慶典。穿著時,朝裙在里,再穿朝袍,外加朝褂。胸前除一盤東珠朝珠外,還交叉佩戴兩盤珊瑚朝珠,由兩肩斜掛至肋下。女性所戴朝珠上的記念,兩串在右,一串在左,與男性朝珠的佩戴方式正好相反。
袍
為滿族男性最常穿著的形制,有朝袍、吉服袍、常服袍、便服袍等。一般袍無領,大襟右衽,襟形有方形折角或形似“廠”字;衣身下寬上窄,皇帝、宗室貴族的常服袍下擺一般四面開裾,其余人等一般前后開裾;窄袖型,常見馬蹄袖,吉服袍有素接袖款式。常服袍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會穿著,形制無明顯區別。
褂
皇帝套穿于朝服和吉服外的褂稱為袞服,其胸、背及兩肩分飾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及日、月兩章。皇太子、皇子、親王和親王世子同樣功用的衣物稱為龍褂,郡王及以下官員的則只能稱為補服或補褂。人們通常俗稱的馬褂,也叫短褂、得勝褂,是由行服褂變化而來。無領對襟,下長至腰部,下擺左右和后面三開裾,穿在常服袍、便袍、襯衣外面。清中期后,是滿、漢男女皆可以穿用的便服,襟形也不再局限于對襟,出現有琵琶襟、大襟!包S馬褂”是明黃色馬褂的俗稱,除御用外,也可作賞賜之用。[8]
襯衣
滿族襯衣與氅衣襯衣屬便服,多為圓領,大襟右衽,直身式袍服;襯衣左右無裾,一般腋下無如意云頭。因襯衣未開裾,行走時不致露出腿部,故而可以單獨穿用。清朝時期,滿族女性日常均穿著襯衣。
氅衣
氅衣,是宮廷后妃日常穿在襯衣、便袍外的服飾。與襯衣同屬便服,外觀頗為相似,均為圓領,大襟右衽,直身式袍服;惟氅衣左右開裾至腋下,并在開裾處鑲飾如意云頭。因氅衣兩側開裾,行走時會露出腿部,故而氅衣必須套在襯衣或便袍之外。因為是燕居服飾,又在四季穿用,故而色彩豐富,棉、夾、單、紗隨心所欲。
坎肩
坎肩又被稱為背心、馬甲或緊身,為清代流行的便服樣式,穿著場合相對隨意?布绱┲诒闩、襯衣之外,能增加裝飾效果;穿在袍服里面,亦可達到貼身保暖的功能。依據其開襟形式分類,坎肩常見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以及人字襟等多種款式。
太平天國龍袍
清代太平天國服飾——太平天國是中國唯一具備服飾制度的農民政權。在服飾上,既繼承了傳統遺制,又有所創新,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衣冠服飾制度。太平天國將領的冠帽有角帽、風帽、涼帽及帽額等制。角帽即為朝帽上飾龍鳳圖紋。朝服分長袍和馬褂兩種袍為圓領寬袖,上繡有紋樣,并以紋樣來區分職位。馬褂有紅、黃兩種顏色,并以顏色來區分職位。此圖為戴朝冠、穿龍袍的忠王及戴帽箍、穿長袍的將領。
清代長背心
清代漢族婦女服飾——清代嘉慶、道光之前,漢族婦女服飾仍沿用明朝服裝形制,以衫裙為主。乾隆年間以上身著鑲有花邊的襖、衫為主,式樣比較寬大,長度一般在膝下。嘉道以后,鑲有花邊的衣衫趨于窄小,長度也明顯縮短。有的再加一件較長的背心并邊緣都裝飾有花邊。下身除穿裙外,也有穿褲子的。長襖的特點是在領低及袖口鑲有寬花邊為裝飾,并且不同時期袖子流行的寬窄也不一樣,時而流行寬,時而流行窄。本圖為鑲邊長背心
隋唐五代冠帽
隋唐五代冠:帽幞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
早在東漢就已流行這種裝束,魏晉以后巾裹更加普及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幞頭較簡便。初唐幞頭巾子較低,頂部多呈平型,即為 “平頭小樣”巾子。以后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幞頭有軟腳幞頭和硬腳幞頭。除幞頭外,還有紗帽等。
清代指甲套
清代服飾——貴族女子留長指甲,以鳳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的風氣由來已久。清代用金銀做成指甲套,紋飾極為精美華麗,種類豐富。本圖為清代的指甲套(也稱“護指),從左至右依此為清代玳瑁嵌珠寶翠玉葵花指甲套、金護甲、清代玳瑁嵌珠寶花蝶指甲套、清代玳瑁嵌米珠團壽指甲套。(實物)
初唐武將
隋唐胄甲 唐代胄甲,用于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制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此圖為穿胄甲的初唐武將(陜西禮泉鄭仁泰墓出土的加彩陶俑)。
清代戲服
清代戲服——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禮服。清代長袍多開衩,官吏士庶開兩衩,皇族宗室開四衩。在清朝以開衩為貴。但也有不開衩的,俗稱“一裹圓,為一般的市民服飾。開衩袍,也稱“箭衣”,袖口有裝有箭袖,以便騎馬射箭,因其袖似馬蹄,故稱“馬蹄袖”。平常袖口翻起,行禮時放下。這種服裝是滿族的服裝特色,最初出現在入關之前,而后沿用于整個清代。一般士庶如穿無衩之袍作禮服時,也須另裝一幅馬蹄袖,用鈕扣系在袖端,禮臂則解下。這種袖子叫“龍吞口”。袍服中尤以蟒袍為貴。不繡蟒紋的袍服,除顏色有禁例外,一般人都可服用。常服褂樣式為對襟、平袖、無補子,穿在袍衫之外的一種外褂,即稱常服褂。清人繪制的《康熙御賞萬圖》局部,圖中多為戴暖帽、穿常服袍或常服褂的男子及孩童。
清代戲服——清代的戲曲服裝,基本承襲明制,如以明代的烏紗帽作為官帽、補報作為官衣等等,并摻入了一部分時式服裝,如箭衣、馬褂、坎肩、及短襖等。據不完全統計,清代戲裝的款式,大約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之多,各地區、各劇種、各時期及各戲班還有差異。但總的看來,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幾種最為常用。畫面人物服飾非常豐富,有戲曲服飾,也有觀看演出的百姓服飾。本圖為清人繪制的《妙峰山廟會圖》局部,為戲曲演出時的場景。550)this.width=550 title="清代戲服">
清代戲服——清代的戲曲服裝,基本承襲明制,如以明代的烏紗帽作為官帽、補報作為官衣等等,并摻入了一部分時式服裝,如箭衣、馬褂、坎肩、及短襖等。據不完全統計,清代戲裝的款式,大約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之多,各地區、各劇種、各時期及各戲班還有差異。但總的看來,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幾種最為常用。本圖為《清代戲出冊》中《空城計》。
清代戲服——清代的戲曲服裝,基本承襲明制,如以明代的烏紗帽作為官帽、補報作為官衣等等,并摻入了一部分時式服裝,如箭衣、馬褂、坎肩、及短襖等。據不完全統計,清代戲裝的款式,大約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之多,各地區、各劇種、各時期及各戲班還有差異。但總的看來,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幾種最為常用。本圖為《清代戲出冊》中《斬子》。
【中國各朝代的服裝特點】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服裝的設計特點03-13
淺談各古箏流派特點06-03
漢代服裝的特點03-27
各流派太極拳的基本特點06-18
中國古代朝代順序表02-26
朝鮮服飾的服裝特點03-07
運動風格服裝的特點02-16
韓國服裝的風格特點07-31
服裝面料特點分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