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譯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閱讀:
出處或作者: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翻譯:
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墻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詞句注釋
⑴天時:一般指時令、氣候,但這里偏指時日干支、陰陽五行、孤虛旺相之類是否對作戰有利。如:比得上。地利:指城高池深、山川險要等對攻守有利的地理形勢。
、迫撕停褐竷炔繄F結一心及人心所向等。
、侨镏牵悍綀A三里的內城。
⑷七里之郭:方圓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森h:圍。
、食兀鹤o城河。
、吮铮悍褐肝淦餮b備。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類。
、涛ブ簵壋嵌。委,放棄。去,離開。
、陀蛎癫灰苑饨纾菏谷嗣穸ň酉聛恚ǘ贿w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
⑽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固,使......鞏固。
、贤煜虏灰员镏赫饝靥煜虏荒芸课淦鞯匿J利。
、械玫溃褐改軌蚴┬兄螄恼溃葱腥收。
、阎粒簶O點。
⒁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畔:通“叛”,背叛。
、泳樱褐竿菩腥收拿骶S胁粦穑阂庵覆粦虿槐赜脩馉幍氖侄谓鉀Q問題時就不用戰爭。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出身于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煊赫一時的孟孫。但當孟子出生時,他的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后歷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只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狀況,今已不可考。流傳下來的只知孟子幼年喪父,與母親過活。為了孟子的讀書,孟母曾三次擇鄰而居,一怒斷機。 孟子從40歲開始,除了收徒講學之外,開始接觸各國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諸侯國之間,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倡“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反對兼并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志。
作品鑒賞
這是一篇議論文,其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概念,并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論點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較組成。中間兩個“不如”相連,表示了遞進關系,一個比一個重要。這樣提出論點,更顯得觀點鮮明。第二段,論證“天時不如地利”。以設置占天時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為例,比較“天時”與“地利”的輕重!叭镏,七里之郭”說明城小而難攻;“環而攻之”說明攻城者攻勢強大,占有戰斗的主動權;“而不勝”說明攻方失敗。戰斗會以弱者勝、強者敗告終,作者認為攻防之所以敢大軍壓境,是因為在“天時”上占了優勢,但守方可憑借“地利”進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軍心渙散,必然失敗。這樣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這一論斷的正確性。第三段,論證“地利不如人和”。以擁有良好的地理條件而終不能守為例,比較“地利”與“人和”的輕重!俺歉摺薄俺厣睢薄氨飯岳薄懊姿诙唷敝该髁耸胤骄哂袃炘降摹暗乩睏l件,本可以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但結果卻“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內部不“和”,有好條件也發揮不了作用,反被雖無“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戰勝,這就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將上文提出的觀點承接下來,展開論說。先用三個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說明“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僅靠“天時”與“地利”的條件,從反面進一步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論斷里。這里所說的“道”,就是“仁政”。這個論斷指出了“人和”的實質。接著又進一步推論,指出“寡助之至”會眾叛親離,而“多助之至”則天下歸順。一反一正,對比鮮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作結,將“人和”的重要意義論說得十分透徹,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脈絡清晰,結構嚴謹,氣勢通暢。且運用大量排比,增強語勢,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文章善于運用設喻的方法。從文章末端看,孟子雖反對戰爭,卻多次提到戰爭。這是為了迎合諸侯們的心理打個比方,以便有機會向諸侯們宣傳自己的“仁政”主張。文章析理精微,議論恢宏,氣勢奔放,闡明引申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還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使文章語氣強烈,具有說服力。
名家評論
上海市首批特級教師、教授盧元:這篇短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下》,觀點正確鮮明,論證嚴密有力,無論思想內容或說理方法,都值得肯定和借鑒。文章的主旨十分明確,即高度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就是闡明了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于統治者是否“得道”(即能不能推行仁政)。孟子的這個結論,和他一貫宣傳的“民為貴,得乎丘民而為天子”(《盡心下》),“得其民斯得天下,得其心斯得民”(《離婁上》)“與百姓同樂則王(《梁惠王下》)的主張是一致的,也是被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是正確的。孟子的這個認識,正是總結了人們的認識經驗和歷史教訓而獲得的,因而是符合客觀事物的規律的。不過,孟子處在列強紛爭、崇尚武力、蔑視仁政的動亂時代,他的主張是無法實現的。(《古文鑒賞辭典》)
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圣”。其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10-1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09-0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設計06-26
愛蓮說原文翻譯「對照翻譯」09-14
離騷原文翻譯「對照翻譯」08-17
勸學原文翻譯「對照翻譯」10-20
公輸原文及翻譯10-04
過秦論原文及翻譯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