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中對氣息的要求-氣息的訓練方法
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和基礎。在播音和主持時,氣息的速度、流量、壓力的大小與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以及共鳴情況都有直接關系。可以說,要控制聲音,駕馭語言,就必須學會控制氣息。
播音主持中對氣息的要求
1.播音員要有持久的氣息控制能力
播音員的播音是一種獨立創作,稿件多種多樣,長短不一,幾分鐘、十幾分鐘、幾十分鐘不等,最長的需要播一兩個小時,播長篇的稿件時要求聲音由始至終保持一定力度,不減不衰,從容不迫,這就要求對氣息有持久的控制能力。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播起長篇稿件時勢必是前半部分還從容,后半部分卻越播越弱,到最后有氣無力或是聲嘶力竭,這顯然是創作的失敗。
2.播音員氣息控制要有穩勁兒
日常說話,吸氣后,開始第一句氣總是出得較多,壓力較大,后邊就弱下來了,這是對氣息沒有控制的自然現象,但在播音中,如果形成這樣的前強后弱的調子,就會使聽眾厭煩。播音員要根據節目內容的要求調節氣息壓力,該強就強、該弱就弱,吸氣量要大于日常說話,呼氣時要保持較為穩定的壓力,調節自如。
3.要求播音員能做到快吸慢呼,并能根據需要及時補氣
播音語言,一般句子長度比口語長,結構比較復雜,間歇比口語少而短。要把每個句子播得完整而有層次,就需要按照句子結構用氣,絕不能因氣不夠用而停下來吸氣,這樣就破壞了句子的完整性,影響了聽眾的收聽。因此,要求播音員呼氣的持續時間要盡量長,而且要掌握在句子進行中補氣、偷氣的技巧。
4.能在相當幅度內對氣息作細微的調整而且要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即對氣息的控制達到收縱自如
要想聲音收縱自如,氣息先要收縱自如。要求對氣息的強弱、徐疾能有相當幅度又細致入微的控制。播音員必須學會下意識的控制氣息,即氣息中自動地隨感情的需要而變化。這就要求有高度熟練的控制氣息的技巧。
5.要求做到短時間無聲吸氣
即要求播音員能作較長時間的呼氣及保持一定的氣息壓力,吸氣量就必須比平常大一些,吸氣速度快一些,播音員依靠話筒傳聲,話筒靈敏度高,很容易混入吸氣的雜音。而吸氣雜音多,會給人不從容的感覺,甚至會使人厭煩。因而,播音員必須學會在短時間內吸氣無聲。
所謂“控制氣息”,就是要學會胸腹聯合呼吸法。在生活中,人們的'本能呼吸是淺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時,用這種本能的呼吸方法發音,時間一長,聲帶就會疲乏,聲音就會嘶啞。而胸腹聯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將空氣吸入肺葉底部——橫膈膜處,即一般人系腰帶的地方。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氣,吸入橫膈膜的氣,使肋骨自然向外擴張。此時,腹部有發脹的感覺。隨著小腹逐漸收縮,氣息也從小腹深處涌上來,推動聲帶發音。通過這種方式發出的聲音不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話的聲音都飽滿圓潤。與此相反,如果一吐氣橫膈膜就塌癟,那么,氣息就會像破了的皮球一樣迅速泄掉,聲音也就會失去氣息的支持。這樣造成的問題是:頭幾個字有氣息支持,后面的字沒有氣息支持,講起話來給人的感覺就會前強后弱,上氣不接下氣。而呼吸本身很費力,聲音也難以持久。關于呼吸的訓練下一節會專門討論,以下介紹氣息訓練的幾種方法。
1.軟口蓋練習法
最常見的是“閉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時故意不張開嘴,而是強制用鼻吸氣、呼氣。
2.壓腹數數法
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壓上一摞書,吸足一口氣,開始從1往后數。這是對氣息輸出作強制訓練,以達到增強腹肌和橫膈膜的控氣力度的目的。做這個練習時,開始階段壓的書可少些,逐漸增加,即循序漸進。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時間,可利用睡前做這個練習。
3.氣聲數數法
先吸足一口氣,屏息數秒,然后用均勻的、低微的、帶有氣息的聲音從1開始數數,就像是說悄悄話一樣。和壓腹數數法一樣,在開始階段可數得少一點。不過應注意,數數時盡量不撒氣、不漏氣。
4.跑步背詩法
平時跑步出現輕微氣喘時,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詩。開始訓練時可兩人配合進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誦時,要盡量控制不出現喘息聲;一首詩背完后,要調節呼吸,然后再繼續進行。此外,還需注意的是,激烈運動時不可進行此項訓練。
5.偷氣換氣法
選一篇或一段長句較多的文章,用較快的速度讀下去;在氣息不足時,運用“偷氣”技巧,讀后確定最佳換氣處。所謂“偷氣”,是指不要邊發聲邊吸氣,而是要用極快的速度,在不為人覺察時吸入部分氣流。而換氣,宜口鼻并用,以鼻為主,掌握時間差,使氣流充沛有力。
【播音主持中對氣息的要求-氣息的訓練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