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師教育隨筆
篇一
觀察記錄:今天航航和琳琳一起玩木制方塊拼圖。我看見他們沒有按照常規的方法去拼圖,而是兩人在分方塊。一共有六塊,他們你一塊我一塊,分完了,就低著頭仔細地比較誰的多。航航發現自己的少了,馬上就向林亞南要了一塊,然后再來比較,發現還是少,又向琳琳南要了兩塊。這次卻發現自己的比琳琳的多了,于是又還給他兩塊,發現就自己的少。于是航航就開始壘高,邊壘邊對林亞南說:“我的比你的高。” 琳一看琳,也開始壘高,他慢慢地仔細地一塊一塊地搭上去,見一塊放歪了,馬上又重新放。這樣他把自己的木塊全部壘好,滿意地看了看,然后他開始看航航的,似乎在比較誰的更高一點。果然,他看了一會兒,說:“我的高。”但是口氣不是很肯定,航航想說,但是他似乎看出來了是琳琳的高,所以他也不說,只是不停地看兩幢木塊。這時我建議他們兩個把木塊放在并排比較一下高矮,他們照做了,并且馬上就發現是琳琳的高一些。結果出來后,他們兩個人都很高興,琳琳說:“我的高!” 航航也高興道德用手指著琳琳說:“你的比我的高。”我問:“你們比出來來了是嗎?”“是的!”他們幾乎是同時回答我的提問。 比完后,兩個人對著木塊看了一會兒,大概覺得這樣玩沒什么意思了,接下來他們開始把木塊平的擺放起來。琳琳擺了兩排,每排三塊;航航也擺了兩排,但是比琳琳少了一塊。航航用,兩只手握住所有的木塊,開始在桌上拖動,一邊嘴里說著:“嗚——”好象在開汽車,琳琳看見了也跟著學。兩個人都很專注地把木塊在桌上移動,移了一會兒,航航把他的木塊整排端起來放在了琳琳的上面。然后兩個人都開心地笑了,并說:“噢!我們這么多了!”游戲到這時結束了,原因是到了區域活動結束的時間了。 反思:在區域活動中,很多時候小朋友的活動并不是按照老師預定的來做的。他們對材料本身就有一個探索的過程。雖然老師在制作玩具時有一定的引導性,但是,如果小朋友投入到對玩具本身的探究中,他們會隨著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想象去進行活動,而不會可以刻意地按照老師設想的方式去玩。這是很正常的。老師在孩子的這種自發的學習活動中應該仔細地觀察孩子的行動,努力地去發現孩子在干什么,知道他們的活動方式后,可以順著孩子的思路在必要的時候給孩子一點提示,讓孩子的學習活動變得有意義,讓他們的學習能夠得到深入,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活動持久地進行下去,而不是蜻蜓點水似的碰一下就放棄。 華愛華教授在講座中告訴我們:在孩子的自發游戲中,教師是否要介入,就得觀察孩子的當前活動狀態是否有意義,是否能促進孩子的學習與發展。對于這一條原則,所有的老師都應該牢記于心。
篇二
幼兒園廁所案件屢見不選,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俗話說“校園無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視細節。教師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需要用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去關注孩子,關注他們生活的一點一滴,關注他們心靈的每一聲呢喃細語,關注他們每一個細小的需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在談教育時曾說:“具體具體再具體,細節細節再細節。”關注細節,研究細節,善待細節,我們才能將教育做到極至。
案例1:
每天早晨來到幼兒園我們第一句話就說:“我家胖胖今天還沒有拉呢?”
“胖胖你拉嗎?拉的話可以上廁所。”
“老師,我不拉!”
“你尿不?”
“不尿!”
“老師,老師,胖胖又尿褲子了。”
“胖胖只要你上廁所不用和老師說,自己去就行。”可是胖胖一天尿濕褲子好幾回;上幼兒園幾天都不大便;有時因憋大便而經常拉在褲子里。這樣一直持續一個學期,我的頭都快大了。胖胖成了全園的“文明人物”。我覺得自己工作很失敗。我迫切希望解決這個問題。我經常和胖胖溝通。后來孩子終于說出,原來是害怕廁所。因為幼兒園是蹲便,他家是坐便。
小班幼兒初人園時,由于從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賴成人的照顧,不安全感就產生了,尤其是懼怕幼兒園廁所里的蹲坑。如何讓孩子們不害怕上廁所呢 ? 我們認為,營造適合幼兒的廁所環境勢在必行。既然孩子們害怕蹲坑,我們就在每個廁坑的兩邊選適中的位置用環保油漆畫上了可愛的小腳印,孩子們看了既喜歡又感到新奇,都爭著去踩自己喜歡的小腳印。這樣一來小朋友每人都踩著一對小腳印,既減輕了孩子們的心理壓力,又激起了孩子們主動上廁所的欲望,而且當孩子們把自己的小腳和廁坑邊的小腳印對準后蹲下來大小便時,不會弄到外面來。我為男孩畫一個靶心,孩子每次都對準靶心射擊,真的是一舉多得。
案例2: 小朋友集體上廁所時,總是出現擁擠的現象。你推我,我推你。
“老師,澤澤又推我了!”
“老師,澤澤還推我了!”
“老師,澤澤還打我了!”
“老師,澤澤尿到尿桶外面!”
“老師,澤澤尿我身上了!”
“老師,澤澤還推我了!”
澤澤成我們班的“搗蛋機器”?傆腥烁嫠臓,我們也反應在家就是個小霸王,經常大鄰居的小朋友,有時還和大朋友打架。打人都是家常便飯,有時候還咬人呢?我們也經常打罵,孩子是軟硬不吃,F在搞得班上有的小朋友都不敢上幼兒園了。告訴他這是不道德的行為,他就是不聽。隨后,我轉換了一種方法,我這樣對調皮的澤澤說:“澤澤,你往小朋友身上尿尿,是不是會把衣服弄臟了?”
澤澤點了點頭。
“小朋友的衣服臟了,他會怎么樣呀?”
“他會不高興,還會被媽媽罵。”澤澤認真地說。
“你希望這樣嗎?”
澤澤搖搖頭。
“那為了別的小朋友不被媽媽罵,咱們不要往小朋友身上尿尿好不好?”
“好吧。”沒想到澤澤爽快地答應了。
案例3:
飲水期間孩子們有的喝水,有的上廁所。這時,廁所里傳來了爭執的聲音:“這是我第一個搶到的 ! 老師,他推我 ! ”
“不行,我就要第一個 ! ”
“哇 ! ” ( 哭聲 ) ……原來,小朋友一起擁到廁所里,由于人多廁所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廁。悅悅就是不愿等,一進去就要搶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樂意了,她就動起了武力……像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上演好幾次。很容易摔傷幼兒,我很擔心。我們知道幼兒模仿力極強,特別是小班幼兒,他們能通過模仿去學習攻擊性行為,同樣也可以通過模仿去學會謙讓、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為。我就將一些小故事或讓孩子看謙讓的視頻。悅悅很快學會謙讓。
案例反思俗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幼兒入廁也不容忽視。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中走出來,他們的獨占心理比較明顯。在他們的意識中,“我搶到的就是我的。”“我搶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常常發生沖突。2-4歲時幼兒秩序關鍵期,我一定抓這一契機,培養幼兒的秩序感。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想通過廁所環境的創設和利用,幫助幼兒獲得積極的自我意識。
我們知道幼兒模仿力極強,特別是小班幼兒,他們能通過模仿去學習攻擊性行為,同樣也可以通過模仿去學會謙讓、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為。
孩子就是這樣的,你給他講道德、規則,他可能聽不太懂,也可能聽不進去。但如果你告訴他,他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如果他停止這一動作,就是幫助別人、就是見義勇為的行為,他就會欣然接受。大多數孩子都有滿腔熱血,他希望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么,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望。所以,孩子再調皮時,我們不妨把他的“調皮”化為“愛心”,讓他自動放棄調皮行為。當愛心充滿孩子的心靈時,他往往會用做好事來消耗自己的過剩精力,從而使調皮行為大大減少。
【幼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保育教育隨筆02-15
幼師教育心得范文06-08
農村幼師教育心得05-15
幼師教育實習總結05-13
幼師教育實習鑒定03-19
大班幼師教育心得12-21
幼師教育實習總結05-20
實習幼師教育心得06-27
幼師教育自我鑒定07-22
幼師學生教育實習總結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