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通用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通用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
不管哪個級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自有支配的時間。作為孩子來說,更多的時候不會合理利用這樣的時間。如果這些時間大人不能做好引導,讓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就會養(yǎng)成無所事事、懶散疲塌的不良習氣。
比如說,課間,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孩子追逐打鬧,也發(fā)生過很多事故,撞墻啦,跌倒摔壞了膀子啦,大孩子欺負小孩子啦……
自由支配的時間,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在一定規(guī)則下的自由。這個世上,不管哪個時代,哪個國家,本就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
蘇霍姆利斯基認為,應該使兒童的時間充滿使他們?nèi)朊缘氖,而這些事又能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不致破壞童年的情趣。
學校體育組在教室門前的空地上畫上了“格子”,從開始畫線就引起了孩子們的圍觀,“吃瓜群眾”很是好奇。畫好后,雖然很多孩子不會玩“跳格子”這個游戲,但是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興致勃勃玩得不亦樂乎。甚至高年級的孩子路過的時候,也上去跳上幾跳。童年的情趣躍然顯現(xiàn)。
自由支配的時間,還可以引導孩子做很多事情,除了這些古老的“跳格子”游戲,還有魔方、棋類、跳繩、毽子、繪畫、閱讀……
當然,這些不能只靠口頭說說,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范、靠集體活動等。
我想只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孩子們會逐漸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2
善于思考才能有創(chuàng)新,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們可以看到蘇霍姆林大師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鄭重地審視著學校教育的每一細節(jié),我覺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五條提出“兩套教學大綱”,發(fā)展學生思維。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源來源。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來看,第二套大綱是保證第一套大綱順利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思考學生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識記和保持在頭腦里的知識是很多的,因為它是進行后繼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種保障,許多學生卻掌握得并不牢固,要么是不理解去死記硬背,保持得不長久,要么是記住了不知道如何去運用,成為一種“死”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習上失去興趣,淪落為“差生”,那么如何避免呢?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種辦法,就是實施第二套大綱。具體地說,就是每呈現(xiàn)一種新的知識或材料時,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與此相關(guān)的感興趣的內(nèi)容讓他們進行閱讀,以使他們更好地去理解這些知識,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更多的疑問,從而進一步激起他們的求知愿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感受性”,教師要“盡力為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里保持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材而創(chuàng)造一個智力背景!边@樣,他的智力背景越廣闊,他所需要識記的教材就會變得越簡單。反觀我們平常教學,不顧知識積累和學習體驗過程,只顧死記硬背結(jié)論的做法簡直就是一種摧殘。
關(guān)于后進生,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蘇霍姆林斯基以成功案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為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后進生,蘇霍姆林斯基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收集或編寫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并且還為他提供一套適合他閱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后來又為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梢姡伴喿x能教會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覺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蔽覀兠恳晃唤處煂Υ逃虒W中的每一項工作或每一個細節(jié)若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善于思考,相信學困生在我們手下會越來越少。
讀過這本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勤于讀書、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師。通過讀書,提升教育素養(yǎng);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滿睿智。因為只有智慧含量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種陽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潤,才能真正滌蕩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3
看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guān)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另外蘇霍姆林斯基也給了我們建議:"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教師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來,這是給我們提出的第二十三條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4
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一篇中說到,他在對兒童的腦力勞動和精神生活的研究以及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得出一個結(jié)論,兒童在學習上有困難,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原因在于“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這里的早期教育和周圍條件的衡量并非指家庭給兒童帶來的物質(zhì)條件水平,而是他的家庭是否給予他質(zhì)疑、好奇、求知的機會。這也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兒童缺乏的往往是求知和鉆研的精神的原因。
那么對待這樣的兒童,教師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做出轉(zhuǎn)變呢?以下是我針對“轉(zhuǎn)變差生”這一主題拜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幾點想法。
一、發(fā)現(xiàn)他們求知或擅長的領(lǐng)域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兒童都是適合走學好教科書這一條智力發(fā)展的道路的。班里有位男孩子,從一年級入學就從未得到過好的考試成績,甚至連良好都排不上號,但是他看起來很努力。每一次來訂正作業(yè),每一次上課回答問題,他都非常使勁地想要表現(xiàn)好,但并不能如意。他因為一直得不到進步而充滿了挫敗感,甚至在家里流露出一些想要放棄的情緒。我明白他是無法用求知和鉆研的精神、方法來應對教科書上的學習,于是我不再強加給他其他學生的學習要求,只要有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我就努力地夸獎他,對待他學習上的錯誤也是耐下心來講解。好在這樣下來,雖然學習上并沒有多少提升,但他不再有放棄的念頭了。
到了二年級,我關(guān)注到,他的體育成績突顯出來,于是我讓他來擔任體育委員一職,也僅僅希望他在班級隊伍的管理上可以有所幫助。而在我意料之外的是,當他成為體育委員之后,他的體育成績開始有了突飛猛進,尤其是跳繩,在二年級就可以跳到180甚至200個。我覺得,發(fā)現(xiàn)他體育這一領(lǐng)域的優(yōu)秀讓他擔任體育委員這個決定,對他來說一定是意義重大的。
二、不要吝嗇對他們的稱贊
我們班里有位男生,兼具了學習困難和調(diào)皮搗蛋兩個問題,這里暫且叫他小吳。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課堂上讓學生對生字進行組詞的環(huán)節(jié)是再普遍不過的了。但是我發(fā)現(xiàn),一到這個環(huán)節(jié),小吳舉手就特別積極。我?guī)缀蹩梢愿杏X到他對站起來回答組詞的渴望。
我一開始以為他是難得遇到能夠回答的問題,非要起來表現(xiàn)一番,于是我給他機會站起來組詞,并隨口給他一點鼓勵和稱贊;后來我觀察到,我隨口給予的稱贊,也帶動了一小部分學生的掌聲,并且他們還會向小吳投去“你真棒你在進步你真不容易”的鼓勵性的目光,而小吳在同學們的“簇擁”下笑得特別開心。于是我開始在課堂上多給予小吳一些簡單問題的回答機會,越來越多的同學愿意鼓勵他、給他小小的掌聲,而他也變得愿意在學習上多花一點心思了。令我感到意外的還有,課下他也收斂了許多,不再像從前一樣是辦公室的常客了。
三、不要放棄閱讀
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在閱讀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不能理解、無法復述、找不到關(guān)鍵詞句等等。這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會真正意義上的思考。對比班內(nèi)成績優(yōu)秀、學習比較得心應手的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在閱讀時可以在引導下甚至是自發(fā)地提出“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會這樣”之類的問題并進行思考,并且能夠說出自己從這篇閱讀中得到的信息;而學習上有困難的兒童無法思考老師的問題,更別說自己進行質(zhì)疑了。
所以兒童要培養(yǎng)求知、質(zhì)疑的精神與能力,閱讀是不可放棄的重要方法。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睂W會思考就能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就能激發(fā)出孩子活躍的思維。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5
初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就被驚艷了。書中沒有過多理論性知識的灌輸,都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實用性很強。讀完常常有種“這個問題總算找到原因了”,“這辦法真好,我怎么沒想到呢”的感覺。
作為新教師的我,教學中時常有一種力不從心、知識匱乏的感覺,想要使課堂更加精彩,想要像老教師那樣對課堂的把控游刃有余,想要自帶氣場讓學生信服。一開始,我花了很大的力氣在備課上,反復看教材,生怕上課漏講、錯講,但卻獲得不了滿意的效果。一直很苦惱,也對自己的方法產(chǎn)生過懷疑。
當我看到書中“終生備課”這幾個字時,一種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的感覺悄然而至。作為老師,不要著急輸出,而要不斷輸入。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這個角色,就是這樣冰山只露一角,要想教好孩子,我們得有龐大而充沛的`知識儲備,得有深入而精細的思考研究,得首先成為一個廣闊淵博的人。這些都從何而來呢?作者給我們指引了一條明確的道路“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讀教科書、讀學術(shù)著作、讀相關(guān)書籍,讓書籍這潺潺小溪注入我們思想的大海,使我們所教授的知識只是我們知識海洋里的滄海一粟。
當我們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后,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知識理解就會十分的透徹,以至于在課堂上,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我們的注意的中心的,就不再是所學東西的內(nèi)容本身,而是學生。這時我們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知識中,使知識觸動學生的精神世界,變成他們自己的觀點,成為他們的信念。在講述教材時就不是在宣講真理,而是在跟青少年們娓娓談心。
回憶起自己最初的教學過程:總是被事先寫好的教案、做好的課件牽著走,上課的時候,一直在想著下一段該講目的了,再下面該講意義了,這里可不能講錯了,不能被學生取笑。有時離開了課本和課件,就會忐忑不安。一節(jié)課下來,看到學生們長呼一口氣,終于解脫了的表情,一種挫敗感使我不斷懷疑自己。那時,我沒有知識的海洋作為基石,我的講述和語言里沒有自己的情感,學生聽起來也是枯燥乏味的。
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他的講述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后花在摳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必有真正豐富的情感。
這使我想起自己曾經(jīng)的一位歷史老師,五十多歲的他總是穿著一身中山裝,黑皮鞋,頭發(fā)梳理的一絲不茍,整個人看上去干凈利落。進入課堂從不帶著課本,卻總是對教材中歷史故事如數(shù)家珍,講起課來慷慨激昂、激情澎湃,抑揚頓挫。上課時,我們總是被帶入他用語言和情感創(chuàng)設的歷史情境之中,被他思想的潮流帶著走,聽他的課總感覺意猶未盡。也是這位老師,使我對歷史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對教師工作產(chǎn)生了憧憬。
我有幸遇到了這樣擁有知識大海、有血有肉的老師,有幸閱讀了這些書,使自己不斷成長。不斷構(gòu)筑自己知識的海洋,將充沛的情感注入教學中,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影響一個或者一些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6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shù)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shù)!苯處煹慕虒W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
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好,那么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松,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首先,教師語言的純潔性。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yōu)美,語調(diào)要和諧、悅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后能產(chǎn)生愉快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
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和審美修養(yǎng)產(chǎn)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币虼,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弦,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其次,教師語言的準確性。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fā)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yè)性和學術(shù)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么,恨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lǐng);分析鞭辟入里,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例如:課堂教學中語言的運用很關(guān)鍵。說什么?怎么說?我有這樣一個親身經(jīng)歷的例子。在某節(jié)課上,有3個學生在底下作小動作。我沒有正面批評他們,因為我試過無數(shù)次,對這幾位學生都沒有用。于是,我就讓他們主動站起來。頓時教室鴉雀無聲,所有學生都以為我要批評他們了。我相信那幾位學生也在思考要不要站起來。30秒之后,有一個學生站起來了。我沒有批評他,相反,我表揚了他的誠實和勇敢,相信他如果能改掉作小動作的壞習慣的話將來一定能做大事。我的話出乎學生的意料,我注意到?jīng)]站起來的另兩位學生的表情變化,一個臉已紅得像紅富士,另一個則低下了頭。我的效果達到了,就繼續(xù)上課。之后,這三位學生上課明顯比以前認真了。
我想,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是在每次教學實踐中磨礪出來的。同樣是教育上課開小差的學生,怎么說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為什么我那樣說沒有效果呢?我覺得這是需要我們平時注意思考和積累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7
每一位教師都在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并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怎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的秘密何在?對于這一連串的問題,我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也沒能把它研究透徹。然而,當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之后,給了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共有100條建議,內(nèi)容充實,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書中的100條建議,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每條建議像一場甘雨般化解著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給了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21條建議“興趣的秘密何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他的眾多建議中,不止一次提到關(guān)于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途徑,他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興趣的秘密何在?他說,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fā)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他們的關(guān)系和相互聯(lián)系,運動和變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這些都是興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同時,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fā)現(xiàn)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終的源泉之一。因此,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學生學習知識的動腦探索過程,他認為,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睂τ趯W生來說,興趣就像是一條潺潺的小溪,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求知欲,讓他們想學、愿學、樂學。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tài)度。因此,他在備課的時候,總是努力思考和理解教材中那些結(jié)合點和線索。他認為,只有抓住這些思想的交接點,才能在認識周圍世界的真理和規(guī)律性中解釋出某種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東西,也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對知識的興趣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xiàn)象的“權(quán)利感”。讓學生在知識運用過程中體驗到知識是一種那個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比任何東西都更強有力的一種那個激發(fā)求知興趣的刺激物。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些觀點對于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以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造、實踐的興趣,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師,我曾做過許多嘗試:精彩的課件設計、動聽的激勵語言、形式多樣的課堂游戲、競爭激勵等。我自認為做得不錯,可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的——興趣的秘密何在后,我曾經(jīng)的努力就顯得黯然失色了。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你所追求的知識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和上課的興趣,那你就永遠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的熱愛?梢,我以前的努力都停留在了對學生表面的興趣刺激上。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8
最近讀完了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捧讀此書,分明感受到作者新銳而獨特的視角及他那豐厚學養(yǎng),思想,智慧都在滋養(yǎng),滲透教育者的心靈,進而提升著自己的智慧。因此,讀一讀,品味,思考;再讀一讀,再思考,越讀越覺得韻味無窮。其中以下幾點讓我深有感觸:
1、教師要終生學習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時代在變,人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以適應現(xiàn)代的教育需要。
教師是人類永恒的職業(yè),但社會對教師條件的選擇并不永恒,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良好的素質(zhì)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學校教育、繼續(xù)教育即終身教育才能獲得。高質(zhì)量的教師不僅是由知識、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專業(yè)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
以前總是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可按現(xiàn)在的局面來看,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用的。一個教師如果不繼續(xù)學習,他將不能勝任教師這個工作。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以前很少有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學習,近來常有緊迫感,總覺得知識欠缺,“書到用時方恨少”。近一年來,在學習這一塊有了大進步,便覺得自己充實了許多,自信也增強了許多。
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指出了繼續(xù)學習的迫切性。學校的發(fā)展也體現(xiàn)了繼續(xù)學習的迫切性。隨家庭擇校就讀也同樣指出了繼續(xù)學習的迫切性,F(xiàn)代教育提出了“終身學習”的觀念,教師要求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教師必須要養(yǎng)成繼續(xù)學習的好習慣,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2、教師要善于反思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我們做為一名教師需要不斷地終身地學習。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總是說自己加強要自己業(yè)務與政治的學習。而實際上往往成為一種泛泛而談的“學習”。我們教師離不開終身的學習,一旦自己停止了學習,那么工作如同機械的運作,便毫無意義,沒有活力。鄭杰校長在書上論述:真正的學習并不是一個人關(guān)起來苦讀,或如古人那樣需要懸梁刺股地讀死書和死讀書。真正的學習借助于有效的表達和傾聽,他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他經(jīng)常會自問和反思“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結(jié)論,然后他會和別人充分交流,并對不同于自己的觀點抱寬容和尊重的態(tài)度。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并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并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要求教師學會反思,即強調(diào)教師從反思入手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自身能力的發(fā)展。對于教師來說,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quán)和自主權(quán)。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chǔ),教師從經(jīng)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
讀著讀著,正猶如在與一位睿智的教育大師零距離的對話,雖是無聲,卻感覺到彼此心靈交融相通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9
我最近閱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推薦》的一部分,受益匪淺,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推薦談談自我的體會。第二十七和第二十八條推薦《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喜歡做的事》和《用勞動的愛好來教育學生》。讓我們來想一下,你教的學生有他喜歡做的事嗎?你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嗎?恐怕答案不會令人滿意。此刻我們的國家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不僅僅成人感到浮躁,這種氣氛也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常常不至一次聽到老師們抱怨,此刻的孩子太難教了,不愛學習,太貪玩,而又玩不出什么名堂來?
那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們的老師有無職責呢?你的情緒平靜嗎?除了每一天應對教科書和那一班學生外,你有什么愛好嗎?一個人喜歡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響別人,不違反法律,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作為學生,我們當老師的還是就應給以適當?shù)囊龑,畢竟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那么就應培養(yǎng)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那里給我們提了兩點推薦:
一是閱讀。我們能夠看出,在他的這么多的推薦里,不止一次提到閱讀,他將閱讀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他還說,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他還強調(diào)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持續(xù)下去。他的這一番話,能夠看出他認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應當引導每個學生去接近的愛好的發(fā)源地,那就是使他個性喜歡一門學科。然后由這門學科引申開去,去參加與此學科有關(guān)的各種活動,思考與此有關(guān)的各種問題。從而確立起自我的愛好,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反問一下自我,你去努力讓你的學生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了嗎?
在他的第二十八條推薦里,他強調(diào)了“勞動”的重要性,這種勞動主要是指動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隨便什么樣的勞動,而是指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必須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讓他將各種事實聯(lián)系起來去思考。他有一句十分有名的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就出自這一條推薦中。在這條推薦中,他不僅僅強調(diào)閱讀,而且將學生的動手潛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說,我看到,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構(gòu)成聰敏的、好鉆研的智慧。確實包含思想的手工勞動對于鍛煉學生的智慧,促進他思維的發(fā)展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這條推薦里蘇霍姆林斯基還列舉了四種應當使學生選取的勞動方式,在我看來,在四五十年前蘇聯(lián)能夠進行的這些勞動,在我們中國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條件達不到,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思考這樣去做。像他說的那些設計制作各種裝置、機械、儀器的活動室,那些家業(yè)實驗活動基地,有幾所學校愿意去做呢?個性是農(nóng)業(yè)勞動,他說,我深信,農(nóng)業(yè)勞動――這是最能啟迪智慧的勞動活動的種類之一。但是,在我們的城鎮(zhèn)學校,幾乎已經(jīng)絕跡了。這不知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我才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推薦》的一小部分,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著作中蘊涵著很深的教育理論,只有認真去閱讀,才能夠體會到那么一點點,所以我會認真的把這本著作讀完。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0
當我再次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獲益匪淺。在100條建議中,說得最多的就是讀書,這一點給我的觸動也最深。
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就是一種真正的備課。蘇氏認為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lǐng)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chǔ)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應當是滄海之一粟。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教師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使之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它們請教。那么,“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變得更豐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教師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以傳授知識為己任。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者教學過程中,都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有詳細深刻的講解;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教書育人;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讓民族文化知識得到延續(xù);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桃李滿天下”。肩負園丁的使命,我們就會感到汗顏。所以,職業(yè)的責任感促使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成為人們擁戴的楷模!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边@句千古名言是教師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一生的追求和信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薄耙焯炜磿K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睈酆米x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習慣。如同軍人喜愛武器、孩子喜愛玩具一樣,教師的第一至愛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應該是書籍。教師的讀書風氣能影響和帶動學生的愛好和社會的風尚!叭绻愕膶W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著,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碧K霍姆林斯基當書籍成為教師的第一至愛的時候,喜愛讀書便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偉大著作中還精辟地揭示出一個讀書的真理: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取決于閱讀能力!30年的經(jīng)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如果閱讀對于學生成為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彼J為,學習發(fā)生困難和形成差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書,“拼命使用他的記憶機器”。正因為“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么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要“讓他們走到學校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的巨人變成青年時代的摯友”!
閱讀優(yōu)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說:“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為,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痹谒磥,一個人在少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讀過哪些書,會影響甚至決定人的一生。
學生——祖國的花朵,二十一世紀的生力軍,國家建設的接班人,首先要有勇于進取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的力量就來自于書本。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他們?nèi)松能壽E;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成為他們追求的目標;“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成為他們?nèi)松姆较,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
請看看我們身邊的學生,那些學習落后,討厭上學,那些不思進取、不肯用功,那些品性不好、行為不良的,盡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個性、缺點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就是沒有閱讀的愛好和習慣。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1
讀完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興趣的秘密何在這一節(jié),我的觸動很大,我捫心自問:現(xiàn)在的我又該從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一建議又該怎樣落實在我的實際教學當中呢?
首先,教師要熟悉教材,充分備課。真理的知識在學生意識中產(chǎn)生,來源于學生認識到各種事實和現(xiàn)象之間的那些結(jié)合點,認識到把各種事實和現(xiàn)象串聯(lián)起來的那些線索。那么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努力抓住并思考和理解那些結(jié)合點和線索。例如,在備jqx三個字母的教學時,考慮到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已經(jīng)學習了這三個字母,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另一個結(jié)合點上:jqx這三個聲母寶寶太孤獨了,你們能給他找些韻母朋友來陪陪它們嗎?從聲母的教學到jqx與v相拼的教學中找到恰當?shù)慕Y(jié)合點,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的教學中來,激發(fā)起他們的求知欲。
其次,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對于兒童來說,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都渴望獲得成功。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合適的機會,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讓學生在運用中感受學習知識的力量,并能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例如,在教學完五年級上冊的《桂花雨》一文后,就可以讓學生走到室外,親自去觀察一下桂花。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真正的發(fā)現(xiàn)。這種發(fā)現(xiàn)鼓舞了孩子們,他們也會變得好奇和活躍。
再次,多彩的課外活動,興趣盎然。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中。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也就是課內(nèi)與課外的有機結(jié)合。例如:辦手抄板展,讓學生體驗學習知識的喜悅;詩歌朗誦會,讓學生體會古詩學習的韻味;歇后語比賽,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等。
每次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總會得到許許多多新的啟迪。當我們感到內(nèi)力不夠需要充電時,馬上打開這本教育名著,回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文字里,你一定會有所收獲,不虛此行。教育工作的道路任重而道遠,我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在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的陪伴下,不斷學習,充實自我,全身心呵護孩子幸福的童年。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2
曾經(jīng),總是聽到師父說起蘇霍姆林斯基,自己卻從未靜下心來去讀一讀他的著作,還總是振振有詞地說:“工作太忙,無心他顧。”其實現(xiàn)在看來,那時的自己真的太不成熟。在這一學期,學校給老師們每人發(fā)了一本蘇老的《給教師的建議》,相伴隨的,還有每日教師讀書群分享的《給教師的建議》音頻。這樣全方位的渲染模式很好地照顧到了老師們工作的特殊性。我們既可以在零碎的時間去聽音頻,也可以在閑暇的時間里品味書中的味道。說實話,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和我想象中不大一樣?傄詾橄袼@樣的大師,語言之中更多的應是給人一種高深的感覺。然而,看過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他的語言簡單而平實,看似通俗卻又不乏深意,情理、事理絲絲入扣。內(nèi)里微妙的思考,加之恰到好處的文采,令人讀之無比受益。與其說它是一本大師的著作,倒不如說它就是一位擁有著博大胸懷、睿智思維的老師對自己教育生涯所思、所感的娓娓道來。記得有人曾經(jīng)說過,教育上的這些個瑣事,只要你是有心人,能夠每天堅持去記錄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那么很多年后,你也可能會成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你的所有經(jīng)典案例續(xù)編在一起,就能成為一本真正的教育學著作;蛟S蘇老就是這么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于教育之上,這才有了如今這樣的積淀。
蘇老的書中,每一篇都能夠從一個教育論點出發(fā),然后告訴教師,怎樣做能夠更好地愛學生,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今天,我在聽的是蘇老的第57章“帶孩子們做環(huán)球旅行”。好巧不巧的是,今天下午,剛好有個孩子問我:“老師,我們考完試,您可不可以帶我們?nèi)嗳ゴ河伟?”聽完孩子一本正?jīng)的發(fā)問,我倒有些錯愕了。第一點:我是質(zhì)疑的。在孩子的心里,所有的學校舉行的外出游玩,難道都不分季節(jié)呀?只要出去,就是春游嗎?這一刻,我其實是覺得孩子們真是有意思。不過,很快我又意識到了第二點:孩子們那一種想要一起外出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啊!他們想的不是和自己家人出去玩,而是和同學們一起,和自己的小伙伴們一起,去感受那一份真摯的快樂。
這時候,我的思緒也被拉回到了自己小時候,我曾經(jīng)也是那么地期盼著學校組織集體活動。至今我都清清楚楚地記得,我在小學時一共春游過兩次,秋游過一次。我也還記得初中時候的那一次令人至今難以忘懷的野炊。當時老師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商量本組的菜譜,然后由組長分配每位成員的任務。我負責帶土豆絲,一路上,我提著那沉甸甸的,裝著一半土豆絲、一半水的塑料袋,心情無比愉悅。這是屬于孩童時代的回憶,至今想起仍會彎了嘴角。而現(xiàn)在,考慮到多方安全因素,孩子們的這種愿望,怕是很難實現(xiàn)吧。思緒至此停滯,而后豁然開朗。我想到了:我要帶著孩子們這樣去旅行啦!上午復習《場景歌》時,我就在想,文中給我們提供的四個場景,完全可以作為孩子們游樂的場地啊。讓孩子們閉著眼睛,去尋找置身其中的感覺,似乎還有些困難。那怎么辦呢?不如讓孩子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不局限于書中的海鷗、沙灘、軍艦,孩子盡可以去具體描述這些場景,哪怕是被螃蟹夾了腳、在鯨噴出的水柱上跳芭蕾,又有何不可呢?帶孩子去“旅行”吧,帶孩子去領(lǐng)略極光和深海吧!那里會有全新的世界,擁抱著我們,擁抱著這些充滿渴望的孩子們。
平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卻編纂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蘇老用他的堅持與博愛,創(chuàng)作出的文字,值得我們每一位在教育一線上的老師細細品味。懷揣夢想,必得其彰!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3
在教師這個辛勤而又光榮的崗位上,我已經(jīng)工作了近七年的時間。我將這七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教育工作,既有成長也有遺憾,但是學習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止。在工作中我雖然經(jīng)?偨Y(jié)經(jīng)驗,但仍不乏困惑與難處,是書籍給了我精神引領(lǐng)。這個寒假,《給教師的建議》又一次為我指明了方向,給我以啟迪、深思,令我豁然開朗。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煩惱和壓力:每天在學校忙得團團轉(zhuǎn)。從踏進學校大門的那一刻,我的身心都在快速的運轉(zhuǎn)當中,直到下班回到家才覺得松了一口氣。“忙”和“累”成了工作的主旋律。正如這本書中所說:“我們的工作是用心臟和神經(jīng)的工作,確實是每日每時都在消耗大量的精神力量。我們的勞動處于經(jīng)常變化的局面中,有時令人十分激動,有時情緒壓抑!彼晕覀円獙W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最根本的是要把整個集體的精力放到一種需要大家精神一致、集體創(chuàng)造、人人聚精會神、相互交流知識財富的工作上。
我們大部分的負面情緒都由學生引發(fā)。比如:某個學生總是不完成作業(yè)、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又把哪個同學打傷了、在課堂上總是有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這些都會讓老師們產(chǎn)生怒火,而且每天都會不定時地發(fā)生,有時甚至會有接二連三的令人惱火的事情發(fā)生。
我們該如何抒發(fā)自己的不良情緒?我從書中找到了錦囊。首先,最應該改變的是自己的想法:兒童不是成人,不能對兒童的想法想得太過分。其次,不強迫壓制激動的情緒,而是要尋找一種活動,使我們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令人激動、氣憤、又不得不把抑制發(fā)火的彈簧壓緊的事情,比如可以用幽默的方法來調(diào)侃“惹怒”你的學生,當然這種調(diào)侃是善意的、正面鼓勵的。
除了班級管理帶來的負面情緒讓我們身心疲憊外,還有忙碌的教學工作任務也讓我們倍感壓力:要備課、上課;要批改作業(yè)、管理學生;要參加學校的各種培訓活動還要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要協(xié)調(diào)家長與自己與學校的關(guān)系以及其他一些瑣碎的事情……如此多的事情,我們該如何擠出時間?這本書給我們的答案是“閱讀”。剛讀到這里我還想:本身就沒時間,已經(jīng)忙得團團轉(zhuǎn)了,還要閱讀,這哪里是在找時間?讀完后才明白: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做事的想法和方法;閱讀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當教科書成為我們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而我們教給學生的只是這門知識的基本原理,那么我們就無須在備課、上課時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不僅如此,閱讀也會影響我們做事的方法,面對工作中的各項任務,廣闊的知識會讓我們有方法可依,有規(guī)律可循。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自然也會多出一些來。
閱讀似乎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利器,它不僅可以幫我們擠出時間,而且是做“學習困難”學生工作的出口。這是緣于愈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就愈需要閱讀。閱讀能教他思考,思考會刺激智力覺醒,學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圍世界中見到不同的東西愈多,他接受知識的能力就愈強,教師工作起來也就愈容易。這同樣是在為我們減輕煩惱和壓力。
所以,教學工作中的各項事務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而解開這些扣的鑰匙就是閱讀。我們無法預料在新的一天會面臨多少事情,多少挑戰(zhàn)和壓力,但我們要抱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態(tài)度做好自己、做好當下,用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每一天!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4
早就聽說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一本書,覺得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學習這些名著,接受專家的建議,以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但是說實話,面對這本厚達548頁的書,我已經(jīng)沒有耐性一頁一頁精心讀過去,只是粗略翻了一翻,讀了幾個章節(jié)。但是就是這么一翻,就是這么幾個章節(jié),還是讓我感觸頗深。單是看了書的目錄,“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怎樣檢查練習本”“興趣的秘密在哪里”“學生負擔過重的奧秘在哪里”等等,我就明白這本書不是枯燥的理論,不是講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從我們教師的身邊出發(fā),探討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普遍的觀點,以及頗具爭議的問題,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也就是“一百條建議”。我覺得這些一定對我們教師有著很實用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因為我沒有認真讀完這本書,我只能簡要地談談我所讀過的章節(jié),以及這些建議給我的啟發(fā)。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教師,在校時間遠遠不止8個小時,在這些時間里,我們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每次上課都要準備很多的材料等等,有時候還要抽出時間來學新教材新大綱、寫論文;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教育照顧自己的孩子等等。那么教師怎樣才有更多的時間呢?
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說:“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作者還說:“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睂Π!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學科中,使教材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chǔ)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在閱讀中享受教育的樂趣,找到思考的快樂。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總是用終生的時間備每一課的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應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這也是我比較關(guān)注的話題,在這一章節(jié)里,提到一個叫“費加”的孩子,蘇霍姆林斯基是這樣描述費加的,她“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她的意識里,來不及形成關(guān)于作為條件的依據(jù)的那些事物和現(xiàn)象的表象:當她的思想曲折要轉(zhuǎn)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去又忘記了前一件事物!焙臀页UJ定的笨的學生非常相似,那我們平時對這樣的學生往往采用補課的方式,使他們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利用課余時間留下來反復地給他講解、背誦直到他“懂了、會背”為止。而蘇霍姆林斯基卻不這樣做,他給她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guān)于智力訓練的。蘇霍姆林斯基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就這樣,費加到了五年級,學業(yè)成績趕上來了,七年級畢業(yè)后,費加進了中等技術(shù)學校,后來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diào)整技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啊,費加碰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老師真是她的幸運,這樣的教育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chǔ)。
我想,我們雖然不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地去對待一個后進生,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不要讓像費加這樣的孩子在短時間里一下子記住要背的課文,一下子理解這道數(shù)學題,不要把他們看得和優(yōu)秀學生一樣的能干,這樣只會越學越死,越學越笨。而要更注重鍛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不斷發(fā)展打磨“腦機器”。
雖然蘇霍姆林斯基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我想我以后會花時間讀更多的內(nèi)容,把其中精華的理念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5
閱讀的重要性,多次被蘇霍姆林斯基在不同的教育主題中強調(diào)。從注意力的培養(yǎng),到對后進生的工作,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抽象思維的發(fā)展等等,不一而足。反觀現(xiàn)實,許多家庭、許多學校卻依舊不夠重視,或者是有形無實的開展,或者是有心無術(shù)的引導。這的確是現(xiàn)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當然,我們在引導學生們好讀書、讀好書的同時,也要以身作則,對學生形成耳濡目染的影響!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比绻處熌軌蜃x書破萬卷,勢必也能做到上課如有神。
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也是蘇霍姆林斯基書中提到的核心概念。而“到大自然中去”被蘇霍姆林斯基成為“思維的活的源泉”。這對于當代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青少年們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F(xiàn)在的學生在室內(nèi)待得時間太久,在室外待得時間太短;在教室內(nèi)待得時間太久,在野外待得時間太短。而神奇的大自然其實是一本更巨大的教科書,大自然中更有著無限待開發(fā)的課程,我們應該為學生們提供更多這樣的場所,提供參觀、研究大自然的機會,而我們教師要做好引導者,帶領(lǐng)學生們從中學到更多的智慧。在大自然中,學生們可以觀察到很多,感受到更強烈的萬事萬物的聯(lián)系,從而使思維得到更好的開發(fā)。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通用15篇)】相關(guān)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5篇)11-14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5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