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隨筆讀書筆記(精選1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么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三隨筆讀書筆記(精選1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1
人們常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卻認為與其坐在船中,不如縱身躍進學習的大海,與知識的海水來個親密擁抱。
在學海中游泳,能讓我們懂得更多,能讓我們知道我們欠缺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努力,怎樣面對生活。
在學海中游泳,是對自己的技能與耐力的磨練和考驗,只有你堅持,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在學海中游泳,在知識的天空中飛翔,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在學海中游泳,讓我變得聰明無比,讓我知識淵博,讓我體會到生的喜悅與生命的意義……在學海中游泳,讓我變得沉著、冷靜、成熟、禮貌……
在學海中游泳,雖然是好的,但是在學海中游泳可不是那么簡單的,在學海中游泳要學會技巧,還要有一顆上進的心……
在學海中游泳,你會發現學習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其實學習是簡單的,是快樂的,是能提高自身修養的。
即使在學習的海洋里被嗆幾口又苦又澀的海水,但是有了老師春風化雪般的關愛,但是又算得了什么?
讓我們在學海中游泳,迎長風,破巨浪,經歷過風雨后,我們終會體會到學海的色彩斑斕,明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嚴峻,品味“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友誼領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諦……
眺望遠方,有一個彼出現我的眼前,我決心游過去,我知道,這將比前面的路更崎嶇,更加的困難重重,可,我能做到!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2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曾經去太湖看過似曾相識的煙雨迷蒙,曾經去過泰山頂上識過似曾相識的壯志凌云,曾經去過深山尋過似曾相識的曲徑通幽……
“你認識它們嗎?”
“不,不認識!
我不曾見過它們,卻與它們產生心的互動。每一次似曾相識的相遇,都是心的碰撞。在光影斑駁的歲月里,年華如水晶般晶瑩剔透,也同樣弱不禁風。帶筆流浪的我們,只為尋求一個可以停泊休息的港灣,只為驅散內心的陰霾;蛟S,這紙張是脆弱的,這文字是膚淺的,但這美麗卻是流光溢彩的。年華是易逝的,但我們不愿把它丟棄,它沉淀著我們所珍惜的一切。在文字之間,我們記錄著,同時也成長著,歲月如歌,這些縹緲的影子只能轉為筆尖劃過的痕跡收藏。
或許它是一個夢,一個睡不醒的夢,泛黃的紙頁牽住了歲月的足跡,讓我們在惆悵中擁抱了回憶。或許它是一個故事,一個虛幻的故事,一路走來,演繹出永遠不再回來的事,或許它是一種傷感,一種無法用華麗詞藻堆砌的傷感。
喜歡在秋日里靜坐,看大雁南飛,看葉下剪影,看流水人家。每每總是有一種提筆書寫的沖動,到頭來,卻不知從何說起。或許文字是蒼白的,只能匆匆記下幾字,而這背后的韻味,也只能獨自揣摩。
或許這也是文字的魅力吧。
我在旅途中走走停停,貪戀這每一個美景,然后用文字書寫飛揚的思緒,生命是沒有終點的旅途。感謝文字,感謝它用最真摯的方法記錄下易逝的一切。
秋日的陽光,慵懶而舒適,從文字間,我挖掘出似曾相識的記憶。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3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正義善良,重兄弟情義,他們都有一顆勇敢的心。
不過有時,我也不是那么喜歡諸如魯智深,李逵這類人。他們生性魯莽,不講策略。從外貌上看,絕非英雄好漢之人。魯智深大鬧五臺山之舉使我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一拳一腳打壞了山寺的金剛,也打傷了眾僧,怪不得眾僧心存不滿要將魯智深逐出寺呢。這種人又怎能成為英雄呢?但我發現我錯了。魯智深救濟金家父女心存同情,拳打鎮關西為民除害。在剛烈的外表下,也有一顆心系百姓,替天行道的心。他們是最簡單,最豪爽,但是最不易讓人理解的人。
在那個時代,雖然政府是昏庸的,社會是黑暗的,但一提起梁山好漢,人們的心就是暖的。但如今,社會是光明的,但人們的心是冷的。
如今,人與人之間信任缺失,正義感責任感缺失。大到國家與國家之間,小到家庭與家庭之間。就連踩到別人腳連句對不起都不說,遇到老人或小孩跌倒,留下的只是冷漠的表情和碎步走的腳步聲。對性格暴躁人的評論不是魯莽爽直,而是自私自利。不禁要感嘆,現在的人們是怎么了,難道真的要等到“全球變冷”才覺不妙嗎?
多學學水滸好漢吧,學他們的勇氣,才智,更重要的是學他們的善良正義與責任感。
希望今天的人們看得透,放得下,拈花一朵……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4
他的開始,或許僅是一場年少時的輕狂不羈,而他這個離奇且不被祝福的決定,卻改變了這個少年一生的命運,有時生死存亡僅僅發生在那一刻,可是,他用他擁有的精神,獲得這黎明的祝福和生的希望!坝
《魯賓遜漂流記》是18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也是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這部小說以極大的篇幅描寫了魯賓遜落難荒島,不畏艱難自耕自力,與惡劣環境作斗爭的一幕幕動人情景,歌頌了人的智慧和勤勞的美好品德。魯賓遜這一形象其實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中的先進、敢于冒險、勇于開拓的典型形象的代表。
而他,給我留下的印象是:
第一:魯濱遜充滿了冒險精神。
魯賓遜敢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從魯賓遜四次驚險的航海經歷和他永不安于安穩平靜生活的性格,充分顯示出了他的冒險精神。魯賓遜的一生都在冒險中度過,他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
第二:魯賓遜擁有驚人的毅力和豐富的創造精神。
魯賓遜一生樂觀,即使流落荒島,也絕不氣餒。他克服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在絕境里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一條生路。憑借自己驚人的創造力不但為自己建造了房屋還制作出了面包,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度過了在島上28年之久。魯賓遜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勇敢、機智的性格。
著名作家迪福就這樣通過一連串緊張驚險的冒險故事把充滿了性格魅力的主人公魯賓遜?肆_茨內介紹給了全世界的讀者。他擁有一點一滴艱苦創業的耐力,擁有不畏艱險埋頭苦干的毅力,擁有制造工具精致生活的智力,擁有傳經布道宣揚基督的訓教力。他集五力于一身,打造了一個堅強勇敢、剛毅、勤勞、智慧的完美個人,一種無所不能的挑戰欲燃起他對生存的美好盼望,在其奮斗的過程中把人的能力推到了頂點。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5
鳥兒向往蔚藍深邃的天空,魚兒向往一望無邊無際的海洋,而我,則向往書之天堂。如果人生是星空,則好書就是星空中那顆最璀璨的星星,如果人生是大觀園,好書就是大觀園中的一個又一個奇葩,如果人生是高山之巔,那好書就是巔上的一捧水。它,猶如一泓清泉,時刻滋潤著我們干涸的心靈,它,猶如沙漠中的一點綠洲,支撐著我們的信念……
古人常云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笔堑,讀書使人豁達,使人秀美,使人聰慧。由此可見,書是知識的殿堂,是精神的財富,也是人生的坐標。
翻開一頁又一頁的書扉,伏案精讀,郁馥的墨香也隨之迎面撲來,讓人感到陣陣文學的清風拂過心田,愉悅而又舒暢。一個個跳躍的文字涌上心頭,碰撞出一束又一束的火花,美麗而又瞬息,隨即又讓人平靜的如同秋后的早晨,一塵不染。
每本書都凝聚了一個靈魂,或大或小,李白的懷才不遇,李清照的愁度滿腸,岳飛的精忠報國,都在這淋漓盡致的,近乎完美的表現了。
快樂和艱苦,本為一家,沒有艱苦,何來快樂,讀書亦是如此。沒有含辛茹苦的“耕耘”,怎能有收獲的快樂。只有在書中經歷了無數次的探索之后,你才能真正領略到這獨特的魅力,感到快樂。
讀書的感覺是美妙的——
三國演義的斗智斗勇,使人激情四射;水滸傳的英雄豪情,使人熱血澎湃;紅樓夢的兒女情長,是人潸然淚下;西游記的離奇坎途,又讓人進入現實與虛幻的交織……
讀一本書,實際是用心去聆聽生命的顫動,觸摸自然的奇妙……
如果書是一片汪洋,我愿化作一葉孤舟,去探索那未知的方向……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6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歲父親去世后,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熏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的景象的狹小天地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么悲慘。核臍q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生活多么黑暗啊,就像他的家庭一樣——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周圍的人貪婪、殘忍、愚昧。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勞、堅強、善良,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的童年的燦爛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品嘗;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被人欺負,家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人一番……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似乎并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我們多天真!
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后,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珍惜童年,珍惜如今這美滿、幸福的生活!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7
《傅雷家書》是翻譯家傅雷和妻子寫給兒子傅聰的信集。每一封家信都匯集了父母的心血和對兒子深切的關愛。作為鋼琴家,傅聰不得不在世界各地奔波,傅雷夫婦的信時時提醒著傅聰如何聰明地做人處世,引領孩子不斷前行。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著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有著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里傳承著!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啟發他的孩子,報效國家是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即便自己是普通人,也可以為國家、社會作貢獻。每個人都是社會前進的車輪,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都與國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為祖國作貢獻,創造美好的明天。
當傅聰忙于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憊,傅雷勸告傅聰勞逸結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館!叭藟塾邢蓿σ灿邢,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备道子眯蜗蟮谋扔鳎瑒裾]傅聰愛惜自己的生命。
傅雷還告誡傅聰,“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相契相抱”。只要我們心系祖國,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就一定能為自己和國家造福。
傅雷還常勸誡傅聰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這些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文革之后,傅聰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千里趕來,這是赤子之心的最好體現。一個人一生要面對許許多多難題。傅聰身上具備的優良品質,是在傅雷的教導中獲得的。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要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為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城南舊事》這本書,敘說著一個叫英子的女孩的童年。我讀完這本書第一個感想就是:有趣,作者寫作的方法的不同之處就是作者并沒有像其他作者一樣剛開始就表明主人公的名字和家庭環境,而是慢慢的隨著事情的發展才說到。
故事是從一九二三年開始的,英子從一個天真、可愛、活潑的七歲小女孩到一個聰明、能干、成熟的小大人,在英子成長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趣事和苦惱。影子經常給她不喜歡的人取外號,英子小時候,她媽媽的奶不夠,所以就請了一個奶媽,這個奶媽叫宋媽,英子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是宋媽喂的奶,宋媽的丈夫沒出息,從來都不干事整天閑著,所以英子就很討厭他,英子發現宋媽的丈夫的牙齒很黃,就給他取個外號叫“黃板兒牙”。
英子他們那個時候的童年樂趣是踢皮球、玩過家家、養寵物??而我們的童年比他們的童年比他們好多了,可以踢足球、打籃球、玩電腦。我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8
《名人傳》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感受到: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斗,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偉大的人格,讓自我的人生充滿好處,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我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他們的做法十分好的應征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態。貝多芬的“在悲哀的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是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證明偉人的一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些。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9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人傳》,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在人生的征途上,我們會遇到很多挫折,只要我們不放棄,不退卻,懷有迎難而上的奮斗之心,就會走向人生的巔峰。
書里講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等著名學家的故事。
貝多芬的原名叫路德維希。貝多芬。他十七歲時母親就去世了,父親還是個酗酒的人。自然撫養兩個弟弟的家庭重任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但是他不氣餒!1920xx年,貝多芬唯一的好朋友瑪麗亞。馮。埃爾德迪的獨子暴病身亡。在1820xx年,不幸的事情又降臨在貝多芬身上,他的耳朵聾了。作為一個音樂家,耳聾是多么的悲哀,在歌劇《菲德里奧》的彩排,因為耳聾所以排練無法進行。這使貝多芬受到沉重的打擊,但是他不放棄,擁有一種不服輸的心態,努力拼搏!最后他戰勝了自己,創作了一首被稱為世界最有名的音樂之一——《月光曲》,精神和金錢對他都打擊很大,作為正常人是不能挺過來的,但是他—貝多芬做到了,是他骨子里的那股韌勁,那種拼搏的勇氣幫助了他!他勝利了!在1820xx年3月26日,貝多芬離開了人世。但他的創作和他的精神永遠被后人歌頌。
所以說挫折并不可怕,它們是對一個人的磨練,在生活中,哪有一個人是一帆風順的?都會遇到挫折。只要勇敢地去面對,永不放棄,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因為:磨練造就人才。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10
在熱情似火的七月,我們失去了往日所擁有的活力。但思想所洪流,確如一輛高速行駛客車,永不止息。而《名人傳》這部書,就是泉水的源頭,它教會了我很多,也讓我樹立了新的世界觀。
此傳記里的三人,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里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杰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從貝多芬傳中,我了解到了貝多芬的音樂天賦及偉大成就。但在那些成功的背后,貝多芬卻忍受了太多的苦難。在事業的高峰期,聽力逐漸下降,處于一種極端孤獨的狀態;對未來充滿了悲劇……但他仍然從幻面中清醒過來,執著追求音樂的頂峰,熱愛自然,樂觀善良。羅蘭這樣贊道:他給人們的告誡是”人要自強不息。“
米開朗基羅傳則講述了他生平的事跡,字里行間洋溢著些許敬佩。米開朗基羅是一個 在雕塑界極負盛名的人,可是他的世界卻是痛苦的,他沒有渴望過成功,甚至鄙視這種勝利,但是他沒有辦法去改變。他被命運的枷鎖束縛著?烧蛉绱耍麉s成為一個精神上的巨人:關心世界原來面貌,并且熱愛它。
托爾斯泰傳表現了托爾斯泰的巨大影響力,以及這巨大影響力從何而來。羅蘭認為他是完美并且無法被替代的,原因有很多:他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和完美的主義意識;他率真喜歡農民;對自己的要求是極高的,他的思想領引著全亞洲人民,不斷向前。他始終堅持真理為上。
我現在走的只不過是一條風平浪順的道路,當遇到荊棘布滿道路時,總會選著逃避;當讀過《名人傳》后,我們應該從新選擇一下道路,即使前方困難重重,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去拼搏,而并不是退縮。在逆境中,堅持自己的理想,保持內心的積極向上,在前方的道路上,總有一份收獲在等著你……那是你逆境中的勇氣的見證!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11
“十個一”活動,我是選擇的讀一本有意義的書,而我所讀的這本書便是——《綠屋的安妮》。這是一本講述愛德華王子島上一隊老兄妹所收養的一個小女孩成長的故事,這個名叫安妮·雪利的小姑娘,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夸張的言辭,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的眼中都妙趣橫生。她活潑、好動、不拘小節,并因此干出了許多出人意料而又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她善良、聰明,十分善言,而且在學習上十分刻苦、努力,并因此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受到許多人的贊揚。
安妮喜歡從孤兒院來到綠屋這里所看到的一切,無論是綠屋周圍那些五彩繽紛的花朵,還是花園前的那一條清澈的小溪,或是在日光下閃亮的湖水,還有充滿綠色幻想的“情人道”,安妮都不知道有多么喜歡!她愛大自然,愛綠色,也愛幻想,她經常將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幻想的十分美滿,她覺得那樣似乎可以令自己的心中好受一些。比如說,她雖然身上穿著很寒酸的衣服但是她經常想象著自己是穿著漂亮的燈籠袖帶著蕾絲的衣裳,她把一切都看的十分美好。就像是我們這樣一些平凡生活著的人,其實在面臨很多困難與挑戰的時候,也應該像她那樣樂觀向上,而不是逃避,當然我們也不應該過于沉浸在幻想中而忽視了現實。
自從安妮交到了一個叫戴安娜的朋友后,她變得更加的快樂了,她認為沒有什么比擁有一個真正的知心朋友更幸福了。她很大方,也十分為朋友著想,戴安娜有什么困難她都會竭盡全力地去幫助,她對其他的朋友也都是這樣,所以很多人都說她是一個很不錯的姑娘,包括一些從一開始就討厭她的大人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對她產生了好感,越發地覺得她可愛機靈又懂事了。她每天都會幫助她的瑪利亞伯母干很多的家務事,幫助馬修伯伯清理東西,她的到來讓這個安靜了許久的綠屋一下子煥發了生機,變得快樂起來。她總是很努力的干好每一件事情,盡管有的時候在清理倉庫時她的心會因為想象而飛到天邊去,因而遭到瑪利亞的訓斥,但她也在學會改正,不在干事的時候發呆。其實我們自己也應該在學習繁忙的同時幫助父母干點兒家務活,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自主能力,還可以為父母減輕一些負擔。我們不能因為不想干而以學習繁忙來作為借口,因為我們得考慮到父母為了我們的辛苦,我們為他們做點事本身就是理所當然的,不是嗎?
當安妮開始上學的時候,她就很勤奮,也很好學。直到她遇到了她的學習競爭對手——班里的尖子生——吉爾巴特,她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了。她不斷地在班里與吉爾巴特暗地里展開較量,無論是吉爾巴特多么在行的課程,她都努力追趕并超越了他,就在這樣的學習中,她逐漸成為一個懂得競爭的大姑娘了。她認為:只有競爭,生命才會更有意義。在準備著考入皇家學院的考試的安妮,已經不是以往那個只知道幻想的天真的女孩了,她在不斷的努力中終于以與吉爾巴特并列第一的成績考入了皇家學院,為瑪利亞和馬修贏得了榮譽,她自己也因此十分高興,感覺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收獲。我們這些在學校學習的學生,其實在某些時候的確也應該抱著為某個目標奮斗的信念與自己的競爭對手展開較量,讓我們的學校生活更加有意義,我們或許會在這學校的一次又一次競爭中抓住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吧。
在故事的最后,安妮在人生的旅途中感慨到:“冥冥之中,凡事皆有天意!但歲月輪回,美好的世界又何時不在呢?”是啊,的確是這樣。我們這一路走來,也都是一直在為著某個理想而奮斗,無論我們是在什么情況之下,都應該堅信自己的信念!一直向前走!
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領悟!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12
對于《紅與黑》名字的來歷,不同的人有各自獨到的認識與見解,正如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般,有人說“紅”象征拿破侖時代的軍服而“黑”則是是王政復古年代的僧侶黑衣;也有人說“紅”是德瑞那夫人的鮮血,與之相對的“黑”是瑪特爾的喪服。在我看來“紅”是于連那顆執著追求幸福的熱烈的心的縮影,但這顆烈日的心卻不得不向“黑”一般殘酷的現實和社會屈服。
之所以選擇偽裝者作為標題,是因為讀這本書的時候便感覺在當時的那種社會中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與人之間都充滿了偽裝,看似融洽的關系下隱藏的是一個又一個虛偽的謊言,正如于連對市長夫人的追求,并不是出于內心的熱忱與愛戀,而是一種報復,一種冒險,一種想要占有世界上與他身份地位相差甚大而又格外優秀的女人的欲望,正是這種心理,使他偽裝出對市長夫人的狂戀,而成為市長夫人的秘密情人,又是為了日后飛黃騰達擔任家教這一低賤職位一事被發現后以類似于為了愛情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過去的另一個偽裝。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似乎只有偽裝才能夠更好的生存,當所有的人全部都披上偽裝的外套,戴著虛假面具進行交談時,那種真誠純粹公正之人反倒顯得格格不入,因此善良的本堂神甫才會不得不離職下臺。
大多數人認為于連是一個野心家,是一個利欲熏心,為了攀高枝不擇手段的人,起初只看小說內容大綱時我也把持相同觀點,但當真正進一步閱讀的時候,便覺得說于連是個個人主義的野心家,不如說他是個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最終卻不得不成為統治階級犧牲品的可憐之人更為確切些。
如果只是為了活著,只是為了追求名利,那么在故事的最后,于連便不會拒絕上訴,便不會主動赴死,或許他逐夢的方式存在問題,但不可否認,于連是一個有氣節的人,所以他寧愿忠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挺身赴死也絕不向他所仇視的社會卑膝求降,在我看來,他將他蜉蝣般的生命活出了星空般的燦爛。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13
《駱駝祥子》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祥子的坎坷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壓迫。
小說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們的丑惡面目,如果不是他們的迫害,祥子也不會從充滿希望走向墮落,一個曾勤勞堅忍,有理想的人最后卻淪為了社會垃圾。也許這就是現實的殘酷。
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對于祥子,我感到遺憾、惋惜與無奈,同時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敗了。
雖然這只是一本小說,但是它折射出了人性的懦弱,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的人還是少數,但我們可以在追求的過程中慢慢改變。畢竟明天會怎樣?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把握今天。
【初三隨筆讀書筆記(精選13篇)】相關文章:
培根隨筆相關讀書筆記12-22
《培根隨筆》的讀書筆記09-15
初三隨筆日記200字06-30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通用5篇)08-23
論文《培根隨筆》讀書筆記范文3篇09-30
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初三5篇10-14
《格林童話》400字讀書筆記初三范文09-26
杭州旅游隨筆11-03
英語讀書筆記(精選6篇)12-26
教師讀書筆記精選3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