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方法給孩子讀書筆記
王芳不是育兒專家,她是知名主持人、電視節目制作人、“第一訓練營”創始人。
但是她寫的育兒書籍很暢銷,深受爸爸媽媽們的喜愛。因為通俗易懂、操作性強,還都是她自己總結或是發明的一些方法。這樣用心的媽媽,真的很值得作為學習的榜樣。《最好的方法給孩子》一書里,很多實用性的`方法,涉及學習,和孩子相處等很多方面。
摘幾個記下來隨時可以參考:
維生素T和Y
還記得有一種說法是孩子哭了不能抱,不然孩子會以哭來作為要挾。我想孩子天生和父母心心相連,怎么才能在他哭的時候無動于衷呢?
幸好,有幸結識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孩子只有擁有了愛和安全感,才能更快樂健康地成長。
王芳老師用了T字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T就是“Touch”的簡稱,翻譯成王芳老師的話就是“摸摸,捏捏,抓抓,撓撓,摳摳”維生素T這個名字不是她發明的。而是在她懷孕的時候,有一次和一個兒童心理學專家聊天,他就說現在的孩子營養都跟得上,不缺吃不缺穿的,但是缺兩種維生素!
即將當媽的王芳老師趕緊問:“缺哪兩種啊?今天回家就買上備著。”
心理專家回答說:“這兩種維生素都不用花錢,都是Made in China:一種是維生素T,Touch,愛撫孩子可以讓咱家寶寶安全感,增加感知能力;另一種是維生素Y,YES,中國媽媽和孩子經常說‘不行’,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同意,其實寶寶更需要YES。”
維生素Y,是中國的大多數父母都沒有給到孩子的,因為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作為孩子需要的不光是孝還得順。
但是社會發展至今,真是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我們應當孝,可是不能不分情況地順,我們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愛需要儀式感
我們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含蓄,不要張揚,但是對于孩子,我們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媽媽的愛、爸爸的愛從來就不缺乏,所以更應該及時地表達出來。
儀式感也是幸福感一種很重要的部分,很多結果多年的夫妻,過的就是左手摸右手的生活,儀式感就像情感的調味劑,會讓情感升溫,更加豐富多彩。
孩子小,我們做父母的沒有教會他如何去愛別人和發現美好,那么長大之后,他有可能就變成一個無趣的人。生活本就該五彩繽紛,儀式感是其中最靚麗的那一抹,我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以下的這些節日紀念日是一定要盡量儀式化的:
1.升小學
2.12歲成長節
3.家人的生日
4.爸媽的結婚紀念日
讓寶貝知道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他們都愛我,我也都愛他們。
儀式感,不能缺少的成長歷程。
慢點,生活是用來感悟的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來感悟生活的,如果我們不斷地催啊催,孩子就會不斷地拖啊拖。
問問孩子你對他說的話最多的是什么。估計得到最多的答案不是“我愛你”,而是“快點、快點”。
其實親子教育有點像拔河,你松點手,孩子就加點勁。而孩子已經很用力了,家長還在孩子旁邊不停地喊:“快點,快點,快點!”孩子覺得沒人理解他,有可能一撒手扔了繩子不玩了,愛誰誰。
一般媽媽著急主要是攀比出來的。
總覺得比人家的孩子都在前面,這也是所謂的起跑線種的禍根。
讓孩子慢下來,一枝一葉,一花一草都讓孩子自己去體會。
讓孩子靜靜長大,靜待花開。
讓我們從容老去,枝繁葉茂。
【最好的方法給孩子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給孩子正確早教的方法09-22
學習英語的最好方法08-17
茶葉最好的保存方法07-14
最好的啞鈴健身方法06-29
在家最好的健身方法10-03
學習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09-17
減腹部最好的健身方法09-25
鐵觀音茶葉最好的儲存方法08-02
關于最好的投資方法08-24
什么是打敗焦慮的最好方法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