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聯基本知識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對聯吧,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那么如何把對聯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對聯基本知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挽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
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卻又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一、字數相等,斷句一致。
例如廣東卷的出句是“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對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內奇葩”,或者“人參貂皮鹿茸,莫非東北珍寶”。但若對“唐詩宋詞元曲,莫非祖國文化”就讓人覺得別扭和生硬。我們學過的對聯都是內容密切相關的,例如“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等等。
二、平仄相合,音調和諧。
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的最后一個字必須是仄聲(三聲或四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是平聲(一聲或二聲)
例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徑”讀仄聲,“舟”讀平聲;“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照”讀仄聲,“流”讀平聲。對聯的節奏相應,平仄和諧,讀起來才瑯瑯上口,富有音韻美。
三、詞性相對,位置相同。
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例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與“梅花”是名詞,“鋒”與“香”是形容詞,“自”與“從”是介詞,“磨礪”與“苦寒”是名詞,“出”與“來”是動詞。
四、內容相關,上下銜接。
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做題方法指導
1、對聯的內容都相關,在解答對聯題時,就可以借助聯想,利用相關、相似、相反的聯想。先把一句拆成幾個詞組,利用聯想的方法,給每個詞分別作對,再把這些對出的詞連綴成一句。例如2004年高考題全國卷出的上聯“掃千年舊習”可拆成“掃--千年——舊習”,與“掃”相關的詞有“除、革、去、改、破、樹、立、乘、展”等,與“千年”相關的詞有“萬載、百歲、三秋、四時、一代、幾輩”等,與“舊習”相關的詞有“陋俗、歪風、惡俗、新風”等,從中選詞連綴成句就可以成“除百歲陋俗”“樹一代新風”。這種拆合法對初學練習寫對聯的學生比較實用。
2、一副對聯就像一首濃縮的詩歌,也要注意立意。或寫景或言志或抒情,或深思歷史,或剖析現實,歌頌什么,批判什么得有明確的感情,思想內容要積極向上。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注意選取符合這一立意要求的意象。
3、學生在平時應該多積累,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工整的對聯,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身甘為孺子牛”,讀得多,記得多,對寫對聯大有裨益。
4、要善于化用。所謂化用,指的是靈活變化地運用天文、地理、時令等知識,以及熟語、詩文名句、成語典故等來擬作對聯。如蒲松齡撰寫的自勉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負苦心人”“臥薪嘗膽”等成語典故融于一聯。再如“荀子勸學,博學則青出于藍”,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練而技進乎道”來對,其中融進“青出于藍”“庖丁解牛”成語典故。
了解對聯命題形式
A、根據提供的語境要求寫一副完整的對聯。
B、根據所給上聯對出下聯。這種題型考查是最常見的,2004年的高考對聯題全是這種題型。具體說來有如下幾種:
1、填空式。這種形式可以將對聯和教材內容、文學知識結合起來考查。如:
①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②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歐陽修與民同樂。
2、補擬式。這種形式可以有兩種情況,一是參照一聯,補擬另一聯,2004年高考試卷上的對聯試題采用的就是這種命題形式。二是根據題目中提供的詞語擬寫對聯。如:請以“尊嚴”和“傲慢”分別作為上聯和下聯的開頭擬一副對聯,不超過30字。(對聯:尊嚴鑄造人格讓生命崇高,傲慢腐蝕品德使靈魂貶值)
3、調整式。這種題型可以將對聯的相關知識和語言表達連貫、正確使用修辭方法等考點結合。如:江西南昌滕王閣有一副對聯,其下聯的句序、結構已被打亂,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進行適當的調整。上聯:興廢總關情,看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下聯的內容(已被打亂):閣中帝子,問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當年風景如何比。下聯調整為:古今才一瞬,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如何。
4、情景式。這種題型給考生提供一個特定的情境,結合“得體”這一考點要求擬寫對聯。考生擬寫的對聯不但要符合對聯的寫作要求,而且還要符合命題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如:教師節到了,沐浴著深深師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話要對老師說,請你擬一副對聯,唱出心中對老師最美的贊歌。(參考答案:脈脈深情似春暉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燭光照春秋)
5、話題式。這種題型只給考生提供一個話題,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這就為考生展現自己的才華提供了自由而廣闊的舞臺,人人得以展個性,顯才情,見靈氣。例如,請從“奉獻”“立志”“恒心”等詞語中任選取一個作為話題,撰寫一副自勉聯。(參考答案:奉獻——蠟燭滴淚淚含笑,粉筆揚雪雪沁香。立志——學海雄心千里渡,書山壯志萬仞攀。恒心——繩鋸不息木終斷,水滴無止石能穿。)
6、改寫式。這種題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劃出兩個意義相對的句子,要求根據對聯知識和語言的簡明、連貫以及句式的選用、仿用、變換等知識進行改寫。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劃線部分改寫成一幅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經過幾百個日日夜夜的奮戰,長江截流工程終于勝利完成,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劃線部分可改為:斬斷長江千里水,鎖住三峽無數峰。)
7、概括式。這種形式是把擬寫對聯和壓縮語段的考點結合起來。做這種對聯題,首先要求把語段中的主要信息篩選出來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對聯形式加以組織。舉例略。
對聯題的解答有較強的開放性、自主性,但除了對仗工整外,有兩點須注意:一是要考慮上下聯的相關性;二是所擬下聯思想內容上要有一定的格調。
練習
1.請為圖書館的對聯補擬下聯。(浙江卷)
上聯:學問藏今古 下聯:
2.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全國卷,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區)
第一題 掃千年舊習, 。祖國江山好, 。
第二題 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 。
3.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全國卷,吉林、四川、黑龍江、上海等地區)
第一題春暉盈大地, 。科學能致富, 。
第二題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4.請補寫一句與上聯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下聯。(平仄不論)(福建卷)
上聯:愛國誠信乃做人根本 下聯:
5.下面是一幅對聯的上聯,請對出下聯。(廣東卷)
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
6.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全國卷,廣西、海南、西藏、陜西、內蒙古等地區)
第一題①爆竹聲聲脆 ②滿園春色好
第二題
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
7.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全國卷,甘肅、青海等地區)
第一題①處處春光好 ②一代園丁樂
第二題 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8、【05福建】根據下面一副對聯的上聯,對出下聯,井擬出恰當的橫批。(4分)
上聯:華夏兒女文武雙全建偉業
9.【2008年高考重慶卷】據媒體報道,2008年5月8日9點18分,奧運祥云火炬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沖頂過程中,一朵白云始終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點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現。請以此為內容,展開想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做一副對聯。(4分)
10.【09安徽卷】將下面的短語組成兩副七字對聯,并填寫在相應的橫線上。(4分)
芝蘭繞階 黃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滿目
千里綠 春繡錦 座凝香 萬山金
新春對聯:
教師辦公室對聯:
【答案】
1.試卷未提供參考答案。筆者試擬:才識貫中西 思想貫中西 智慧集東西。
2.第一題例:①樹一代新風②大地氣象新。第二題例:民安國泰萬里河山映日紅。筆者另擬:第一題 ①樹世紀新風②神州大地新百姓衣食豐。第二題冰消雪化萬朵梅花撲鼻香 草長鶯飛一枝杏花帶雨紅。
3.第一題例:①正氣滿乾坤②勤勞可興家。第二題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筆者另擬:第一題 ①夏虹映長空瑞雪滿乾坤喜氣滿神州②誠信能納財。第二題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
4.示例:求實謙虛為治學前提。
5.例如: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內奇葩。筆者另擬:鹿茸貂皮人參都為東北名產 燕山長白昆侖 全為塞北名山。
6.第一題例:①祖國日日新②神州面貌新。第二題例: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春到來。筆者另擬:第一題①春光處處新②九州氣象新。第二題春雷滾滾新氣象新風尚伴新年到來。
7.第一題例:①家家氣象新②九州桃李榮。第二題例:雨露滋潤長城內外氣象新。筆者另擬:第一題 ①歲歲風物新②遍地桃李芳。第二題春雨潤物長城內外百花香。
8.【答案】下聯:炎黃子孫德才兼備展宏圖 橫批:振興中華
9.【答案】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奧運成功。
【解析】考查壓縮語段和語言的鮮明、生動,修辭。其中,語言的“準確、鮮明、生動”是今年新增加的考點,以與新課程標準銜接。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學生要求做到對聯的前兩個要求即可(屬寬對):字數相等、意義相關、平仄相諧。材料為北京奧運,意在引導學生關心生活。
10.【答案】
新春對聯:
上聯:翠柳迎春千里綠 下聯:黃牛耕地萬山金
教師辦公室對聯:
上聯:桃李滿園春繡錦 下聯:芝蘭繞階座凝香
對聯規則
(一)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
(二)上聯的末一句必須是仄聲,下一聯的末一字必須是平聲。
(三)上下聯的句式必須一致(詞類相當,結構相應)。
(四)上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平:平聲字;仄,仄聲字,包括上、去、入三聲的字)。
(五)上下聯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說一事,也不妨分說兩事。
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繼承演進的關系,律詩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于對聯。至于每副對聯的字數,并無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幾十字、幾百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下面舉例以見一斑:
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聯的“祖國”、“山河”和下聯的“人民”、“歲月”都是名詞,上聯的末字“壯”和下聯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詞,上下相對,平仄協調,內容與形式都與上述的五條規律符合。
總之,作對聯要音韻和諧。語言精煉,合于規律,而又有一定的內容。文字不相對,平仄不協調或把標語口號式的句子分寫兩行,全不能算是對聯。
同時,上下聯內容要有一定的聯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復,雷同的對句俗稱為“合掌對”,如“新年迎五福,春節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節”、““迎”和“接”都同意,傳統上認為這樣的楹聯犯制作楹聯的大忌。
對聯的特點
對聯既要用詩一般精練的語言表達完整統一的語義,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優美和諧的韻律來體現。形式工整和韻律優美是對聯最突出的特點。具體來講,一副好的對聯應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一、 字數相等。這是對聯的基本要求,也是對聯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斷句一致,詞性相對。即上聯的一個字對應下聯的一個字,上聯的一個詞對應下聯的一個詞,上聯的一個短語對應下聯的一個短語。同時對應位置上的字詞應具有相同的詞性。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等等。
三、 語義相關。上下聯所表達的含義要相互關聯,上下聯內容合起來表達一個完整的語義。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聯的最后一個字用仄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用平聲。除此以外,上下聯對應位置上的字要盡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對聯讀起來抑揚頓挫,優美動聽。
對聯的分類
按使用目的分:
春聯:通常在春節時粘貼在門外,用以慶祝新年的對聯,被人們稱為春聯。比如: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壽聯:通常指用以祝壽的對聯。比如:
福如東海深
壽比南山高
婚聯: 通常指用以祝賀結婚的對聯。比如:
百年恩愛雙心結
千里姻緣一線牽
挽聯:通常指為了悼念已經過世的人的對聯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喬遷聯: 用于祝賀喬遷之喜用的對聯。
門迎春夏秋冬福
戶納東西南北財
開業慶聯:用于祝賀開業之喜用的對聯。如: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
按藝術特點分:
復字聯:對聯中包含同一個字重復出現的情況。其中,重復的字若連續出現也可稱為字聯。
綠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頂針聯:上下聯中各個分句,其前一分句的句尾字和后一個分句的句頭字相同,這樣的對聯稱為頂針聯。
漢字諧音特點的對聯
1、蓮(連)子心中苦梨(離)兒腹內酸
2、身居寶塔,眼望孔明(諸葛亮),怨江圍(姜維)實難旅步(呂布)
3、鳥處籠中,心思槽巢(曹操),恨關羽(關羽)不得張飛(張飛)
4、兩舟競渡,櫓速(魯肅)不如帆快(攀噲)
5、百管爭鳴,笛清(狄青)難比蕭和(蕭何)
6、相傳有個神童,宰相愛其才招為女婿。宰相宴請時,當著滿堂賓客出一上聯請女婿對:因荷而得藕。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須梅。這里因用了諧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們頓時而悟,連連稱妙。
7、孔子生於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漢中
8、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思報國反成仇!(史可法,洪承疇。)
9、泥肥禾尚瘦(尼肥和尚瘦)晷「音鬼」短夜差長(鬼短夜叉長)
上聯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
下聯的意思是:太陽在天上的時間越來越短(所謂晷短,此乃夏至后發生的自然現象),日夜的時差越來越長。
10、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幼兒摘柚兒,柚兒完,幼兒玩。
11、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還居孔子上;眉先生,須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長。
對聯知識
有人說對聯是詩中的詩,是國粹。這昭示了對聯的形成和發展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對聯的特征是上下聯相對。所謂相對,包括三層意思:
一是字數相同,
二是內容相稱,
三是平仄相對。除平仄相對外,還要注意詞性相對。即實詞中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虛詞中的副詞對副詞,介詞對介詞,連詞對連詞,助詞對助詞,嘆詞對嘆詞。
無論短聯長聯,上聯最后一個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最后一個字必須是平聲。這是創作楹聯的“底線”。上下聯合成一個整體,即為一副對聯。
一般的對聯中,又分“正對”和“反對”。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正對如“萬里河山披錦繡,千秋功業耀光華”,反對如“有山皆見果,無樹不搖錢”。
對聯中還有一種“流水對”(又叫“串對”)。這種對聯上下聯的內容或為連貫關系,或為假設關系,或為目的關系。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再如“不教白發催人老,更喜春風吹面生”。
【對聯基本知識】相關文章:
紋眉基本知識05-28
投影的基本知識03-29
鋼材基本知識05-16
水泥基本知識04-25
音響的基本知識06-18
鋼琴的基本知識02-16
松香的基本知識04-03
美術的基本知識06-03
茶藝的基本知識09-29
街舞的基本知識大全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