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朝花夕拾讀后感1
讀著魯迅先生那透出年少輕狂的童真的文字,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蔥歲月中去了。
阿長與《山海經》中的阿長是一個很不辛又渴望一生平安 的勞動婦女!拔摇币婚_始因為她謀害隱鼠而討厭她,并且她“切切察察”,愛告“我”的狀,睡覺像“大”字,讓“我”沒有余地翻身,讓“我”去做一些煩瑣的事……讀著這些事情我覺得阿長也是一個名間文化的傳承者,她善良而樸實。后來阿長為了“我”買來了《山海經》,對于這本書沒有人真實的回答“我”,只有大字不識的阿長來問我,并想方設法地帶“我”買到了。阿長為魯迅的童年抹上一道別樣的色彩。我又覺得她是一位關愛、體貼孩子的好保姆。她身上有著誠懇熱情,樂于助人,仁慈、寬厚、善良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五猖會》中魯迅先生記敘兒時要去看五猖會,興奮得不得了。正要出發,父親卻要他背書。父親一盆冷水把他的興致澆滅了?蓱z的魯迅先生,為他默哀~~~~其實我也有點感同身受,那些毫不顧忌孩子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的父母們該反省反省了。
魯迅先生 的童年并不乏味,《從百草園帶三味書屋》的百草園被魯迅先生先生形容的'十分有趣,不禁想起了一些童年往事,那時的我們多么無憂無慮!魯迅先生上三味書屋十分枯燥、乏味,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閑來無趣。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也是讀書又讀書啊~
童年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只能回味它。 《朝花夕拾》給我們一個魯迅版的別樣童年!
朝花夕拾讀后感2
魯迅先生的文章實在值得回味,反反復復的看才能大概了解其中滋味。曾經看過一篇關于先生的文章的評論,說先生的文是只可瀏覽不能詳讀的,蓋因先生實在是個憂國憂民的革命文人吧,這等的境界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今天看了先生的《朝花夕拾》冊子中的.第二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也是頗有些感觸的。
這篇文章,先生用深沉雋永的筆描寫了一個在先生家做工的女性,長媽媽。文章著重寫了先生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先生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先生對她的感情至深。
文章開篇介紹長媽媽的時候,鋪成直敘的寫了長媽媽名字的由來,人物的性格,甚至對于長媽媽那個“大”字形的睡姿也反復提及。后面通過對于長媽媽的言語行為,也給了讀者一個很直觀的概念,其實所謂長媽媽也就是那個時代下生活在最底層的勞動人民,有一些陋習,但是也有敢于創新的可愛一面。
文章主體在于圍繞《山海經》,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由最初的我認為她有敬意,到她踩死了我的隱鼠,我對她全無敬意且稱呼她阿長,在最后我對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為她給我買了《山海經》。整個感情的變化,體現了先生小時候的可愛,也顯示了勞動人民那個階級特有的可愛特質。
長媽媽是一位經歷蒼桑的人,這里不僅寫她迷信,有麻煩的禮節,而且突出了她的偉大,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卻成功了。先生用她的妙筆成功的繪出了長媽媽這個人物,而先生對長媽媽的感情也是文章的關鍵,文章的主體把握及最后對她的緬懷、祝福,都能說明感情很深。
先生筆下的長媽媽這樣一個形象,平凡中透著不同,也揭示了封建社會對底層人民的殘酷與不公。先生此篇文章包含的愛心與同情,用他的筆讓我們再一次回到那個純樸的年代。
朝花夕拾讀后感3
就在今天,我讀完了《朝花夕拾》這本書!冻ㄏκ啊奉櫭剂x就是將以前的“花”在今日“拾起”,其原名曰“舊事重提”,《舊事重提》是魯迅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
這本書共計十篇文章,有的側重寫人,有的側重寫事,有的夾敘夾議。魯迅先生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其實這本書就是一扇我們了解魯迅先生的窗口。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了那個讓魯迅先生無憂無慮玩耍的百草園;看到了魯迅先生學習與生活的三味書屋;看到了少年魯迅與貓結下的“仇怨”;看到了紹興的地方戲和迎神寨會;看到了魯迅一天天的成長,少年時擁有充滿童趣的'好奇心,長大后懷揣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愛國精神。
在這本書中,魯迅先生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長媽媽”。在《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文章中寫道:阿長睡覺時,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辦法翻身。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將長媽媽的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令人捧腹。長媽媽是魯迅先生兒時的保姆,迷信嘮叨卻又善良樸實,她承載了魯迅先生很多的記憶。
《朝花夕拾》這本書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成長歷程。魯迅先生自己說,他所寫的,不是“帶露折花”,而是在成年后懷想往事,是“朝花夕拾”。這本書其實夾雜著兩個世界,一個是回憶中的往事世界,溫和且憐愛,一個是當下的現實世界,語言辛辣且批判。一個是孩子的角度,一個是成人的角度,也正是因為如此,文章才充實豐富耐人尋味。
讀完這本書后,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魯迅先生的文學精神和語言風格。我們應該像魯迅先生學習,學習他的寫作方法,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學習他的偉大情懷。
朝花夕拾讀后感4
《朝花夕拾》這本書,充分的表現了魯迅爺爺對當年那個封建制半殖民地社會的嘲諷,也使我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示和啟發。
一點,一點,一點點地看完了《朝花夕拾》,連串的時間,連串的記憶真想把魯迅爺爺的記憶當做自己的。整本書的語言特別簡練,字里行間又不乏魯迅爺爺對那個半殖民地封建社會的無盡嘲諷。
整本書共有十篇文章組成,其中及有寫人也有敘事的,囊括了魯迅爺爺的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時期的生活。其中令我映象最深的還是《父親的病》了
《父親的病》這篇散文我讀過幾遍,在不同時刻總有不同的見解。因為庸醫的誤診,父親的病越來越重,最后不治身亡。在《朝花夕拾》里讀到了青年的魯迅有份深藏不露的志氣!陡赣H的病》里寫到,在父親因庸醫愚昧而去世后,為避開那無聊的流言,也為了母親,魯迅毅然到陌生的他鄉求學。在日本留學時,為了救國圖存,毅然謝絕了藤野先生的極力挽留,又放棄自己的專業,孤獨地投入艱難的文藝運動,雖然這一切在文中都只是輕描淡寫,但是蘊藏在字里行間的那股無形的愛國熱情,把每一位讀者的心都點燃了,這是在許多作家作品中都找不到的感覺。
而魯迅用諷刺的筆調寫了庸醫誤人。以兩個“名醫”的藥引一個比一個獨特,表現了某些中醫的故作高深,通過他們的相繼借故辭去,表明父親的病一步步惡化。通過家庭的'變故表達了對庸醫誤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嘆中讓人體會人生的傷悲。
在現代,雖沒有了那時封建的中醫思想及怪異的“藥”來故弄玄虛,但庸醫和名醫的字眼不斷出現在我們眼前,“以藥養醫”的故事仍然不斷在上演。
《朝花夕拾》這本書,充分的表現了魯迅爺爺對當年那個封建制半殖民地社會的嘲諷,也使我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示和啟發。
朝花夕拾讀后感5
大家在暑假里一定都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那么大家是否都有所感悟呢?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對“藤野先生”這篇文章的淺見。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的老師,他平易近人,關心學生。在當時那種社會環境下,遇到魯迅這樣的中國學生,藤野先生不但沒有對他產生一絲歧視,反而非常照顧他:擔心魯迅不愿解剖尸體,幫魯迅整理講義,魯迅要走時他的依依不舍……
文章從頭到尾,都透露著他的偉大、無私。使我們都不禁為藤野先生的有教無類而喝彩。
這篇文章看似是記敘了魯迅在日本的留學生活,事實上還夾雜著些許魯迅對舊中國的看法與個人情感。與魯迅一同留學的.清國留學生,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殺害,竟與日本人一同喝彩;魯迅成績進步,同學卻因為嫉妒而誣陷他作弊,甚至給他發了勸誡信。
魯迅終于意識到了國人麻木的靈魂與別國對祖國的歧視,是無法通過醫術來改變的,這里的一切都深深刺激著魯迅的每一根神經,于是魯迅毅然棄醫從文,將滿腔熱血寄托在了他筆下的每一個文字當中。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面對舊中國的腐敗,卻無能為力的自責,我們無不為他的愛國精神所折服。
拜讀此文,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灰色的年代,看到了魯迅那些日本同學們鄙夷的目光,感受到了魯迅內心那份憤恨與惆悵。唯一能給全文帶來一絲暖色調的,便只有和藹可親的藤野老師了,是他,對魯迅的關照,給文章注入了一絲暖流。
我想,正是因為藤野老師那一視同仁,無微不至的關懷,才讓他成為了魯迅口中“最使他感激的老師”吧。
通讀此文,我對于藤野老師的無私與魯迅強烈的愛國情懷感同身受。身處和平年代,我們無需背井離鄉,更無需棄筆從戎,唯有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位良師益友。
朝花夕拾讀后感6
最近,我看了《朝花夕拾》這本書,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記述了魯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時代求學的歷程。
在《狗貓鼠》中,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嚎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恨;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在《阿長與山海經》中,作者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
在《二十四孝圖》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在《父親的病》中,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作玄虛、勒索錢財、革菅人命的實質。
《朝花夕拾》是魯迅對往事的回憶,有趣的童年往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時也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表現了魯迅對艱苦勞動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現了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告訴我們不要再回去那讓人受苦的社會,更表現了對阻遏人民前進、折騰人民、損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讓我們了解歷史,感謝美好生活的由來。
朝花夕拾讀后感7
翻開《朝花夕拾》,在墨的幽香里,發現另一個魯迅,拾起花之記憶!}記
1926年,在北京大學正春風得意的魯迅收到了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自己對學生運動的支持和各種對當局所不利的文章發表,遭到了當局的通緝。無奈之下,魯迅只能跑到南方避難。然而,他不得不遠離在廣州工作的`妻子,在廈門大學工作,還要受到大學里一群反對自己的人的排擠。這令他情緒萬分低落。魯迅想,那就回憶往事吧,讓自己開心一點。于是他寫下了《朝花夕拾》。
文章都在追憶往事,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卻常夾著辛辣的批判。于是我記憶最深的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是因為它收入了課本,極好分析,又或許也為其中的因素——但我愛的,是那語言流露出來的發自內心的歡樂與童真。
童年魯迅,活潑有趣,似乎一草一木都是生動的,有趣的?拷鄩Φ囊淮笃安,他都能觀察上一天,從中找出一堆生物,抓蟲拔草不亦樂乎。聽長媽媽講故事,能聽到它的“重點”——別人叫你的名字不可答應——還是千萬。都跑到書屋里去了,在課間也找蟬蛻抓蒼蠅。如此心大又沙雕的玩法也只有孩童能看到。
但是這朝花,再也拾不起了。父親生病,庸醫亂治,一夜間天真少年郎立下學醫志向,拯救千萬生病中國人;外出留學,電影,匿名信讓魯迅發現中國弱到可悲。他棄醫從文以筆為武,向敵人們發出犀利的攻擊,望那個捉蟲拔草,爛漫少年變成了尖銳無情,在爾虞我詐中頑強斗爭的戰士,昔日美好,在黑暗社會中消散了。
若魯迅先生生于這個時代,他或許就會像冰心一般吧!他會寫出千萬美好,但絕不會如當今這般偉大——那個時代造就了他,而那個時代也需要他;需要他為美好發聲;需要他為美好戰斗,為之付出,為之犧牲。
只愿魯迅在那個世界,能拾起朝之花,拾起美好。
那個世界,你依舊是昔日那個少年郎!
朝花夕拾讀后感8
偶然間,我從書架里翻出了一本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從未看過,自然沒能理解這部散文集獨特的名字。
靜靜地品味著字里行間的故事,我發現全是魯迅先生童年時期的往事。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這大概便是書名的內涵吧!我心中這樣想著。這本《朝花夕拾》中,雖彌漫著一股率真爛漫的童趣,卻又滲透著魯迅先生尖銳諷刺的筆調,而鮮明的對比手法為文章添色不少。
就像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表達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而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梢姡冻ㄏκ啊酚闷綄嵉恼Z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諷刺了傷人的封建禮教,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著實令人心曠神怡,無限向往。
朝花夕拾,舊事重提,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艷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味無窮。
朝花夕拾讀后感9
魯迅先生,他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眾所周知。而我對魯迅先生的認知依舊停留在語文書上的資料中——“文學家”、“思想家”……提到“魯迅”,自然就想到“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做孺子!,因此心中始終存著對魯迅先生的敬畏之心。
普通的魯迅先生卻又不普通,他以筆代槍抨擊了多少社會的黑暗,揭露了多少丑惡的面孔,說了多少人不敢說的話。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仍是用率真的筆鋒書寫兒時的人物。因此在魯迅先生筆下,人物是多面性的,是有血有肉的。魯迅先生描寫人物并不是一味地夸贊、捧吹,光寫“優點”。而是將人物原原本本,毫不掩藏地還原到書中,以最本真的姿態大方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例如“長媽媽”——一個守舊的婦女。平時喜歡切切察察,睡覺擺“大”字型,有一堆麻煩的禮節……讀的過程中,自己的心情也隨著魯迅先生的回憶活泛起來。到后面長媽媽為“我”買“三哼經”(山海經),我也與魯迅先生一起,因為這個心地純樸的長媽媽小小地感動了一把。
黃昏,夕陽西下,殘陽的余輝溫柔地灑在地上,彎腰拾起地上散落的落花,低頭細細地端詳,此時落花早已喪失清晨時的嬌嫩、鮮美,只余一抹若有若無的`殘香,勾起塵封已久的記憶……再轉身,交付給每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朝花夕拾”顧名思義,清晨盛開的鮮花,傍晚時分再去將它拾起。意為回憶往事,舊事重提。這么溫柔詩意的名字正是魯迅先生取的。
在讀了《朝花夕拾》后,魯迅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頓時柔和了許多。這樣一個看似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原來孩童時期也同普通人一樣,天性愛玩,時常流連、嬉戲于田園間,與花草為伴,與鳥蟲為友。
魯迅先生在世幾十年,遇到的人,看清的事,不計其數。記憶中那些善人及美好的記憶更是顯得彌足珍貴。
朝花夕拾讀后感10
是啊,在你無聊到精神世界感到匱乏的時候,你多么需要一本好書,一本令人苦澀、無法明理的書。是啊,在我的書架上,《朝花夕拾》這一本魯迅的回憶錄,就正是這樣一本好書。
當我拿到書的第一眼,便翻開頁面,查看了資料!冻ㄏκ啊肥俏覈鴤ゴ蟮恼渭摇⑽膶W家魯迅先生的散文集作品。至于為什么說它不那么明解,那也是許多人公認的。因為那時代的封建迷信以及人民的困苦生活,魯迅悲憤感慨,為此寫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在那《狗鼠貓》的小故事里,魯迅說自己是仇貓的。為什么呢?魯迅自己說:“有人說我是仇貓的,原因自然是我寫的那篇《兔和貓》!濒斞刚J為,貓喜歡折磨弱小者,就像某些“大人物”一樣;魯迅認為貓雖然與虎豹相似,卻生媚態,就像某些“毒瘤”似的;魯迅又認為貓總是在一旁嘰嘰喳喳地吵鬧,就像某些反對白話的政客似的。但是最根本的,還是幼年時貓害死隱鼠的誤會。本來那隱鼠迷你得可愛,但有一天卻得到了一個晴天霹靂——隱鼠被貓回了。這自然是長媽媽的話,那時魯迅自然不曾懷疑。最終,在一年半載后才知道真相——原來被長媽媽踩死了。
再說,在《阿長與山海經》的故事里,長媽媽是一位有些愚昧,篤信鬼神并且十分迷信的中國老古金典女性。雖然她有許多缺點,但卻依舊是樸實、純潔的.。她就是當代廣大中國勞動人民的縮影。他們為了放松生活的壓力,把精神寄托在了些神靈鬼物上,來得到心靈上的安慰。在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曾體現出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困苦的吶喊。
是啊,在那個時代,在那個混亂的精神匱乏的時代,是多么需要一本寫滿真實情感的書籍。魯迅,是中華文學史上最閃耀的明星。
朝花夕拾讀后感11
當我捧起魯迅先生的著作《朝花夕拾》開始細細品讀時,發現了一種奇妙的感覺,如小橋流水般沁人心脾。
《朝花夕拾》這本書主要講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對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表達了最熾熱的情感,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時的生活畫面。舉幾個例子吧:《故鄉》中生動地寫了魯迅和閏土的童年,魯迅家條件不錯,但他沒有自由;閏土家很窮,他擁有自由,可卻向往過上好日子。長大后,兩人才發現自我與對方之間隔著一層厚厚的墻,完美的童年再也回不來了;《藥》,則經過對茶館主人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反映出了愚弄人民的罪惡行為和革命者那無私的獻身精神。從這兩個事例來看,我們都看出了舊社會的黑暗與不公平的`評判。相比之下,我們此刻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完美生活,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坐在干凈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有點同學還不完成作業,有的還甚至不肯做作業,想想真是不應當啊!此刻的我們沒有不公平的法律,我們沒有提心吊膽的生活,我們沒有饑寒交迫的日子,我們也沒有外強的侵略。我們有的是豐衣足食的日子,讓老百姓心安理得的生活,強大富饒的國家。我們在這二十一世紀過得無比歡樂與甜美。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去哪兒玩,想干什么,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動動手指頭就能實現。但假設放在魯迅小時候那個年代呢?能實現嗎?不,很難實現。
對于富有的大戶來說,可能能夠,但對于窮苦的人家來說,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何來的去實現那些根本不敢想的愿望呢?如今我們應當體諒父母,不能再任性了,要放在以前,哪有可能去容你幻想呢?說不定連書都沒法讀。
《朝花夕拾》這本書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無比悲傷,卻又讓人無奈。時而喜悅,時而不樂,讓我記憶猶新。
朝花夕拾讀后感12
風兒吹過,樹葉沙沙輕擺,吹動已然出了頭的草,使得綠草起伏,蟲鳴不斷,奏出生機的樂,催動成長的弦。孩童們在這其中,嬉戲,玩要,與舞蝶為伴,鳴曲為奏,抒寫著天真爛漫。望著這些情景,我不禁想,魯迅先生的童年亦是如此耶?
風輕輕地翻開了《朝花夕拾》,一頁頁紙被打開,喚起了一段段斑斕的回憶。
百草園里,石井欄光滑,碧綠的菜畦,皂莢樹高高挺立,綠得發油的桑樹葉,紫紅的桑椹點綴其中,油蛉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一雙小手隨意撥開叢草,迫切地尋找著新奇的事物。這里是魯迅童年的開始,是孩童們天真的樂園。覆盆子酸甜,心中卻發澀,魯迅的童年,在我看來并不快樂。
我似能感受到他的不滿,枯燥、乏味,這應詮釋了魯迅先生對三味書屋的感情。私塾剝奪了孩子們快樂的權利,可剝奪不了兒童對自然的向往。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晚年寫下的對往事的回憶。早晨盛開于朝陽的花,放蕩不羈,被少年氣息所縈繞,從枝頭悄然落下,又于晚霞之間輕輕捧起,細細觀摩,雖已枯黃干萎,卻是別具風韻。
我想魯迅先生回憶起這記憶時,心中應是酸澀的吧。父親對他雖嚴厲苛刻,卻處處流露出那藏不住的愛意,可昏聵的庸醫,讓他的父親永遠斂去了愛,離他遠去。他痛恨這樣的`社會。孤獨無助中,卻又有著像長媽媽這樣善良質樸的人,“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靈魂”是魯迅先生對她的懷念!短僖跋壬分,藤野先生對穿著不拘小節,對工作卻一絲不茍,孜孜不倦的教海,永記魯迅心中。
魯迅先生用筆抒寫著對師長的懷念,三言兩語道盡了無盡思念,亦將社會腐敗的面目一一剖開,簡短幾句卻引人思緒萬千,他想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封建的腐敗,訴說自己的疼,亦訴著自己的思。
風輕輕地拂過,書頁被合上,可我對《朝花夕拾》的愛卻停留不下來,我愛這樣的《朝花夕拾》,亦愛“無情未必真豪杰”的魯迅先生。
朝花夕拾讀后感13
輕輕合上最后一張書頁,再看窗外已是夕陽西下。無限霞光映照著似水流年。腦海之中依然是故事情節,揮散不去。那是陳年往事中透出的青蔥歲月,是難以忘懷的種種情懷,是對故鄉親人的無限思念,是那一本《朝花夕拾》。
讀著讀著魯迅先生的故事,我仿佛也曾身臨其境,參與經歷過。親身到百草園中游玩一番,聽油蛉低唱,蟋蟀彈琴,品嘗美味的覆盆子;親身到三味書屋上了一堂意味深長的課;親眼看到了《二十四孝圖》和熱鬧的五猖會;親眼見到藤野先生在筆記上仔細批注;親自與范愛農談天說地,暢聊古今。
我現在才覺得百草園真是神奇,不僅是個樂園,連治父親病的草藥都能找到。長媽媽對魯迅先生的關懷備至令人羨慕。我是否也能遇到像藤野先生一般的老師,細心批畫添補出每一處錯誤。我是否也會遇到如范愛農一樣的朋友,交心知意。不過,我想我是不會像魯迅先生一樣仇貓了。對于《無常》這篇文章我理解不深,大概我還沒有嘗盡人生百態,接觸社會,了解魯迅先生的'生活吧。
還記得魯迅先生在書中寫到“到了東關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現在,別的完全忘卻,不留一點痕跡了,只有背誦《鑒略》這一段,卻還分明如昨日事。”也許人生就是如此,在茫;貞浿校q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過程如何華麗或坎坷,并不是結果如何重要,而是在其中所體會到的真情,流露出的實意。也正如魯迅先生在書中提到曾屢次憶起兒時家鄉的蔬果,后來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會讓人一生牽掛。
我也曾想過幾時給自己也編寫一本“《朝花夕拾》”寫我的同學,我的家人,我的老師,我的故鄉,我所經歷的各種見聞。這樣至少在很多年以后,當我再次翻開,回憶往事的時候,還能憶起我的青春,那一份份感動和那些可親可敬的人們,能夠感嘆:哦,我的青春沒有浪費,我的人生如此精彩。
朝花夕拾讀后感14
平凡是每一個人應具備的,每一個人,跟世界相比,都非常渺小,世界當然也是平凡的,世界里也充滿了平凡的事情,以我對平凡的見解,我的認為就是這些,但是一本書改變了我的看法,那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史一部長篇巨著,向我們展示了農村的孩子從無知到成熟,還有孫少平的感情變化,以孫少平、金波、郝紅梅等不同家庭的人,展示了人的不同性格。
路遙所生活的世界是平凡的,當然,路遙只是冰山一角。從小處看,作者寫的每一個人物生活,襯托時代變化的大與快,可以看出人們的思想。但是路遙不同,他看見了普通的主人公的不凡之處。比如說孫少平,我認為,孫少平是一個最普通的人,通過他的成長和成熟的經歷,可以看見人們的'思想。他上完了高中,他經過學可以和大學生攀談事情。作者寫出了主人公的各種優良品質,比如他很謙虛,有目標。人們的意志消沉和貧窮會使人失落,孫少平戰勝自我,重拾信心的渴望中的堅強讓我尊敬,那是一種崇高精神。
當我看見第一句話時,就戀上了這本書,因為那描寫的景物實在是太美好了,讓人身臨其境,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樣。貧窮并不是平凡,但是思想上平庸才是平凡,坐以待斃,毫無行動才是平凡。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很大啊,它給了我一種靈魂的震撼。它改變了我,真的是無法描述,只覺得當時我的思想很木,路遙小說里孫少平生活的那個年代,內心想著各式各樣的事情。我開始變得少言寡語了,我感覺世界很美好。
生活永遠平凡,但是如果你努力了,平凡就會變得不平凡起來!
朝花夕拾讀后感15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雖然在內容上深奧難懂,但是在細細品味之后你會發現,這書中的文字內容就像一杯清茶,初入口覺得有些苦澀,但仔細品嘗還覺得回味無窮呢!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得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魯迅先生寫的幾篇回憶性散文,期間令我最為欣賞的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篇文章里充分描寫了百草園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帶來的無限樂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五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光這些景色,就讓兒時的魯迅百玩不厭。當然了,讓這篇文章還有一點讓我產生興趣的,就是文中長媽媽給魯迅先生講的.一個關于美女蛇的故事:先前,有一個讀書少在古廟里用功,在院子里納涼時卻聽見一個陌生人在叫他,他答應了,后來被走來夜談的老和尚知道了。說他臉上有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晚上便要來吃這人的肉了。后來,老和尚給他的飛蜈蚣把妖怪治死了。然而,這個故事也給魯迅先生留下了一些“后遺癥”。魯迅先生從此在夏夜乘涼時,總有些擔心,并且十分渴望想要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
對于現在的我們而言,百草園也許是一個十分平淡而且普通的地方,但是在魯迅那個封建的年代,百草園這樣一個植物茂盛,草蟲鳴叫的地方就顯得尤為美好了。也難怪魯迅先生會喜歡和留戀這個地方。讀完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者魯迅先生那份發自內心的那份對自然的熱愛之情與向往自由的一顆童心。
童年已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一些瑣碎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時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那時魯迅的美好童年。
【朝花夕拾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朝花夕拾》有感最新2022朝花夕拾讀后感52001-11
《朝花夕拾》讀后感【精選】07-04
朝花夕拾讀后感07-14
朝花夕拾讀后感07-14
朝花夕拾讀后感07-14
朝花夕拾讀后感07-14
朝花夕拾讀后感07-14
朝花夕拾讀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