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讀后感通用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原本培養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圖》,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陰影,使其覺得“白發的祖母,是和我不兩立的人”!嗚呼,封建禮教毒害少年,何其之深!
《二十四孝圖》,和《風箏》所想表達的實際大同小異,這可以說是舊中國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是,這難道不是中國的弱點所在嗎!
讀朝花夕拾有感300字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以筆作槍,字字擲地有聲,這本《朝花夕拾,雖是回憶性的散文集子,但絲毫不改其風貌,對于作品中所指出的舊中國的弊端,我看過后猶觸目驚心,一面慶幸自己出生在了祖國富強的年代,一面又下定決心,盡我所能不讓悲劇重演。
在過往的日子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太多屈辱的歷史,而如今,在祖國繁榮富強的今天,身為未來棟梁的我們,怎能不為了中國而去努力呢?從《朝花夕拾》中,我驚見自己的影子,那么單薄,那么堅定的影子!魯迅先生,中國正在崛起!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2
兒時的生活就像一列火車,包廂里滿載著我們美好的回憶,無論酸、甜、苦、辣,都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它又像五顏六色的彩虹,絢麗而多姿。雖然自己的童年沒有魯迅小時候的爛漫,卻也無比的有趣。我記得,自己因不認識雪,而用小碗盛了當“奶粉”吃;因愛護一朵無名小花,卻把媽媽的金瓜秧給拔掉了;又學小樹長高給自己澆水,則讓自己發了高燒,這些事情,現在想也真是搞笑,傻得透頂。不過也給我的人生中增添了一絲喜悅,小孩子,哪有不犯傻的呢?說實話,這也是我們一輩子中最純真、無邪、善良、沒有煩惱的時刻,它是值得我們去珍惜的。也希望我們的家長不會去束縛孩子的自由,鎖住孩子的心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在童年中體會到了自己的感受。給孩子一片廣闊的空間吧,他們渴望快樂。
《朝花夕拾》,給了我無限的感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喚醒了我對兒時的眷戀。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3
我幸運地讀到了其中的一篇散文——《二十四孝圖》對于這樣的一篇文章,雖然名叫《二十四孝圖》,但其實并沒有寫出如何孝順父母,沒有起到教孝的目的。其中的臥冰求鯉卻讓童年的魯迅產生了恐懼,他一直認為孝順父母無非是“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之后,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了。從文章中可以讀出魯迅先生對封建制度的厭惡。試想這種常人不能做到的,卻又拼命引導要求人去做到,是便于統治,不從根本上解決貧窮問題,卻要求人們做出十分極端的行為并以此為孝道,而且還對這種孝道加以宣揚。
這本書主要技記述了作者對封建社會批判的感受,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給予了尖銳的抨擊,給了我很大的心靈震撼!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4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名著,由十篇小散文構成。它大膽并不直白的諷刺手法,以及真誠的緬懷情感,無不透漏這魯迅——這個現代作家的端正品行。但實,《朝花夕拾》很難讀懂。沒想到小小的一本書,會讓人頭疼那么久。但讀過后,確實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讀過《朝花夕拾》后,我最大的感觸是:要正派。想要一輩子快樂,首先學會做人。然后,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日子是繁瑣的,一個人,一個舉動,可能就會讓我們感動很久,回味很久。 《朝花夕拾》中,大都是寫愛與回憶,其中給我感觸最大的是反抗舊勢力的散文《狗?貓?鼠》了。這篇文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魯迅譏諷他們散布的“流言”,也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恨。表現了魯迅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5
起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篇篇真摯的散文,正如聆聽著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在《朝花夕拾》中的一切感受都是那么的天真爛漫,令人回味無窮。如此也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溫暖情。
我家屬于郊區,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時侯,總去那里享受著和煦的陽光,秋日里的習習微風,把那里的油菜花摘得一朵都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我和伙伴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努力得讀書,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兒時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幾分親切,少了幾分自由,也少了幾分對大自然的熱愛。
童年已經漸離漸遠,留下的只是寫碎拆下來的記憶,往事難追。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那時魯迅的美好但也不尋常的童年。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6
魯迅先生是20、30年代新白話運動的領袖人物,而這篇文字也正是從白話運動入手。先給予那個所謂的紳士沖擊,闡明先生對于白話運動的立常為了加強說服力,先生便以而是讀過的《二十四孝圖》入手,揭開封建衛道士羊皮下的真狼面目!冻ㄏκ啊分豆坟埵蟆纷x后感(3篇)。
文中表達的這些孝不少都是愚孝,違背了人性的孝道,甚至是為了人頌之為孝而孝,封建時代也講求禮儀孝悌,但這些所謂的孝實在是無法用當下的孝道觀念去衡量的。郭巨可謂至孝,家里貧困,孝母之心值得稱贊,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實在違背了人本觀念?此拼笮ⅲ鋵嵤菤埲。這樣的故事在書中隨便翻翻舉目全是!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棠臼掠H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這樣一種封建的吃人的禮教,實在讓人感到可悲!
封建時代的信仰與理念并非都是要繼承或拋棄的。但是孝乃百善之首,如何正確地進行理解才是最正確的。作為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理當傳承發揚!但這樣的愚孝是可悲的,而捍衛這些的披著羊皮的衛道士們更是可恥的!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7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于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么會那么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8
今天,我閱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作者是魯迅先生。我來給大家說一下這本書吧。
這本書是簡述了魯迅先生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的描寫出了一個清末民初的生活場景。
比較讓我記憶猶深的是名醫的故事和美女蛇的傳說。下面就讓我說說這兩個章節吧。
第一個,就是名醫的故事。從前,有個名醫,他出診費是一元四角,還特撥十元錢。深夜出診加倍,出城出診也加倍。有一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了急病,他們把名醫請來給她治病。那醫生要一百元,否則不去。然后,那家的主人花了三百大洋。魯迅的父親患了水腫,他們請來了那位名醫診治,無論開了多少張藥方,可魯迅的父親還是死了。
第二個故事是,美女蛇的故事。相傳有個文人,他坐到一戶人家庭院的椅子上。可發現墻頭上有一個美女的頭,他答應了她。一個和尚走過,看到他這樣,那個和尚說:“萬萬不可打理那個美女頭,實它是一條蛇,她晚上回來吃你的!薄澳窃趺崔k?”文人問!澳阒灰獙⑦@個盒子放在床頭就可以了,最后那條美女蛇被治死了,
如果對這本書感興趣,那就自己讀讀看吧。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9
鐘響,茶涼,卷掩;合手,遠眺,心憶。不禁憶起了自己的童年時光:我們曾拾貝殼,采冰花,編柳帽,吹柳笛,捕蜻蜓,吸花蜜……時光的扉頁,刻滿了我們曾經童年的美好,舊時光亦是青蔥年華的吻痕。盡管世界很大很大,時光的齒輪在不斷耦合,但在我心靈一角仍倔強地蜷伏著童年不老的回憶。那時的淺淺笑意,那時的裙裾飄飄,那時的歡聲絮語,那時的嗲聲嗲氣,不都是一朵朵艷麗的“朝花”嗎?可隨著時間的曝曬和歲月的雨淋,如今已是落紅滿地,歲月的長矛啊,你就不能停止無情的殺伐嗎?
夕陽西下,倦鳥還巢。一氣呵成地讀完這本書仍意猶未盡,如飲盡香茗后的清香久久在舌尖徜徉。陽光透過枝枝丫丫的樹梢款款地將投影打在我的臉上,讀后的思緒仍揮之不散。這是魯迅的獨特罷,在年老之后所寫的回憶文章仍能窺探我的內心,不能不為之一動!
魯迅的兒時生活早已被時光珍藏,而我們的童年時光亦漸行漸遠。或留戀,或不舍,或向往,這都是我的有感而發罷!
待到夕陽西下,采擷一朵晨花,那是一段帶露的舊時光;手捧《朝花夕拾》,坐在涼亭的木椅上,任春風梳理秀發,沏一盅香茗,與魯迅一起去回味一個人,一件事,一座城……怎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呢?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0
《朝花夕拾》不過是一本極薄的本子。它是有些文言文的好的味道。它的作者是魯迅。
我似乎很小的時候就聽聞魯迅的大名了,相比于巴金,果然知道的更早些。可相比與巴金,我也更喜歡和了解后者些。不過兩人的文筆,應該差不多,不過性格不同,時代相同的關系。
每每聽聞魯迅先生的偉大,便總念著要去讀一讀。
倒真的去看了,第一遍沒甚感覺,只覺平淡得出奇。倒不會跟其人去說魯迅先生如何偉大,文筆如此動人之類的話了。
不管如何,多讀讀總是好的。于是有讀了第二遍,或許是真的對魯迅先生的作品涉獵不多,依舊認為平平無奇,但掩卷一會,倒想出一些端倪來了。
本來是不懂《朝花夕拾》的題目,現在想來竟是魯迅先生慢慢回憶少時的事,時光淌過也就磨滅了輕狂,所謂文章平平淡淡倒是覺得魯迅先生其中還有一絲如有如無的惆悵。
不過還是不甚懂。但只覺得了原來能夠寫出這種文章也是不容易的了。若是自己在多少年后也這樣回憶往事,可也能寫出這番話來?
憶起第一次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害怕“美女蛇”倒真真是好笑了。是聯系自己所浮想一下罷了。
這是略略對《朝花夕拾》有些回味,大概這些散文不過就無聊之作。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1
魯迅先生的童年之花雖然在別人看來已經凋謝,可是在黃昏時刻仍然能被別人拾起來,在他的文章中就有一朵美麗的童年之花,雖然并不是姹紫嫣紅,可是他卻讓我感到無比的親切。而這多美麗的童年之花就是《父親的病》他讓我不由起了感慨。
文章中述說了這樣一件事情魯迅的父親生病了可是幾位名醫態度、作風以及開方等等表現都揭示了這些醫生的故弄玄虛,勒索錢財等一些行為讓人氣憤。
在魯迅先生的那個年代,醫療事業還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所以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自稱是名醫的庸醫來騙錢騙人們的信任和金錢。可以見得這些庸醫有多么的貪財貪取別人的信任可是魯迅先生最后也領悟到自己對父親的錯誤,更體現出魯迅先生對父親的無限思念。讀后我也暗暗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筆,雖然表面上冷靜的敘述了事情可是卻暗自諷刺了這些害人的庸醫,見他的守舊事件狠狠地諷刺了他們的作風、貪財等等一些惡劣行為把他們罵的入骨三分。同時他也提醒了我們當下我們要刻苦學習,并不斷的從這些事中吸取教訓提高防范,使我們國家變得繁榮富強起來勇敢起來 擺脫那些惡劣行為。
所以我們現在唯一的報效國家的方法就是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效力,不讓社會上再出現那些腐敗人們。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2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寫他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本文主要描述了魯迅先生兒時在百草園中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讀著這篇文章時,我覺得魯迅先生的兒時是快樂無憂的,讀著讀著,我仿佛回到了小時候。我兒時住在鄉下,每到春季或秋季,我常喜歡在小路上奔跑,在家門口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這種看似無聊的游戲?墒俏覀兒芸鞓,因為曾經的我們感覺只要有朋友的陪伴就是快樂,就會感到幸福。
但是從我離開故鄉上小學后,這樣的日子就徹底結束了。我進了小學之后,周末就很少和朋友們一起玩了。一是因為離得遠,二是因為沒時間。其實一二年級的作業也不算多,只是那時的我不想寫罷了。每到周末我先看電視,然后吃吃東西,玩玩手機,直到第二天才開始寫作業,F在回想起來和魯迅先生對比一下,也真是慚愧極了。我決心學習魯迅先生勤學好問的精神。
魯迅先生的兒時是充滿歡聲笑語的,他一生都在追求知識,尋求真理,我要向先輩學習。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3
《朝花夕拾》中所描繪的封建社會的場景,與我們此刻的生活實在是大相徑庭,但它卻寫出了對當時那個時候封建社會的強烈憎惡,魯迅犀利的文字并不含蓄而是一劍指出當時社會的腐敗。細細讀來《朝花夕拾》,發現它是透過許多巧妙的手法,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感情的。而每一個情節,甚至于一個極其細小的讓人幾乎無法發現的小情節都蘊含著極深的道理。
《朝花夕拾》體現了魯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寫作藝術。
記敘、描述、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擅長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沒有正面指責與諷刺,但字里行間處處蘊含著作者激憤的批判和諷刺。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4
兩人的情感經歷并沒有遭遇太大的波折,只是在一個不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女人還是要回去遙遠的未來,相夫教子,即使對眼前的男人有多少的不舍。因為這一切都是宿命,他們不能違背的自然規律。
一直以為感性的男人不理智,理智的男人不感性。方中信何嘗不是一個例外呢?為了愛人不受煎熬,他寧愿獨自流落在一九八五年,承受失去愛人的痛苦。而他也在愛人離去三年后悄然逝去,而在墓碑上最后留的那六個字,更是令人肝腸寸斷,沖擊著每個人的心靈。
有這樣一個男人,這樣的愛自己,已經足矣。
或許作者是殘酷的,她不該把陸宜還給未來?梢越o他們45天,就應該給他們一生。
也許他們本就不該相遇,一切在50年前就已經成為了注定。
人生何嘗又不是如此呢?現實中看過太多的離合。不該遇到的偏偏遇到,如果相遇是一種錯誤,也寧愿只要片刻的溫存。所謂此情只待成追憶,有回憶的人總是幸福的。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5
《朝花夕拾》原本叫作“舊事重提”,書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幾篇文章。使他本應該美麗快樂的童年,卻因為籠罩在那個黑暗的社會,時不時會透出一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先生要罵,罵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但是,從表面看,他卻用了一些溫情的言語。如果從更深一點的角度去理解,就不難看出這個舊社會是可鄙、可憎的。
在這本書中,作者使用了許多對比與諷刺的手法。首先,寫出在百草園無憂無慮,才能更加反襯出后來在三味書屋無味的生活,體現出他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還有,魯迅先生日后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用紅筆改過了,講義上畫的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另外,魯迅先生還贊揚了藤野先生對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的一視同仁,較好的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
《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抨擊了舊社會,體現出魯迅先生“要人的解放”的愿望。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通用1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