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三篇
(一)
《朝花夕拾·吶喊》為魯迅所作,主講了魯迅童年時代的一些趣事。
《朝花夕拾》描繪了清末明初人民的生活的畫面,記敘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求學的歷程。
《吶喊》中,魯迅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生活在反動勢力壓榨下的生活艱苦的不幸者,魯迅在刻畫這些人物時,不注重金錢和地位,更多的是那些人精神上的愚味、麻木。
魯迅的生活是艱苦的,童年時代的他,是個少爺,整天被關在高墻深院里,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知識貧乏。青年時代的他求學艱苦,不滿于當時的私塾教學,自己到外面求學。在寫這些作品時,魯迅什么苦都吃過,當時的反動勢力壓迫著他,但他不屈不撓,一心一意想挽回群眾的心靈,我非常佩服。
(二)
在這個快樂的寒假里,我讀了《朝花夕拾吶喊》這本書。
《朝花夕拾吶喊》的原名是《舊事重提》,書中講了二十三個故事,在初中和小學就學過魯迅先生的《故鄉》魯迅的童年還是比較幸福的。
魯迅對家鄉和家鄉的每一個人都記得非常清楚,與故鄉的感情沒有因時間而生疏的,阿長被稱為長媽媽,發生的一些事由開始的仇恨而變成敬意,阿長去世時,作者特意寫了小時候和阿長之間的一些故事。
作者由社會現象來描述人間黑暗,反映了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而自己有身單力薄無法抵抗,只能借用文字反映現實和阿長之間的故事,魯迅先生應該是認為文字的`力量是偉大的。
魯迅沒有受那種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影響,不迷戀紙醉金迷的生活,近墨者黑的例子也并不全都是。近墨者主要是看一個人的心靈如何。如果一個人的意志堅定,品格高尚在骯臟的環境中不但不會受其污染,反而更能顯示其高風亮節。魯迅這種近墨者而黑的精神令人敬仰,由此書可以聯想現在在近代社會又何嘗不是這種現象呢?現在社會尤其需要高風亮節的精神。
(三)
在寒假之際,我們讀了魯迅先生的《吶喊》給我的感觸異常深刻。
如果問我在《吶喊》中最喜歡哪一篇,我肯定毫不猶豫的選擇《藥》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老栓的兒子得了癆病,為了救兒子,老栓決定花高價錢買“人血饅頭”給兒子治病。為了這個“仙丹饅頭”老栓在茶館中賣力工作,可是最后,老栓迷信的想法卻害死了兒子。而這種舊社會的迷信想法處處體會著中國社會、人民的愚昧、無知和迂腐!讓人們深深地對自身的無知而感到可悲。
不僅如此,在《故鄉》中為我們呈現出的那個機智勇敢的小閏土,曾是該作者魯迅先生多么要好的朋友!長大以后,還不是分出了地位階級,閏土還不是生生叫了魯迅一聲“老爺”!這不正表現出了當時人民在受到封建勢力的壓迫的情形嗎?
而那個以偷為職業孔乙己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竟被打斷了腿最后死去,這篇《孔乙己》不是象我們展示了中國教育的墮落嗎?我們看到了一個雖然沒有錢,但是渴望學習,甚至不惜去偷的人的死,難道不覺得悲哀嗎?
看完了這本書,我才明白舊社會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墮落。同時也讓我越發的敬佩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的一生。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三篇】相關文章: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08-18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06-22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11-22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11-22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11-12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5篇)09-29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5篇09-29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4篇01-23
朝花夕拾吶喊讀后感(集錦5篇)09-30
讀《朝花夕拾吶喊》有感2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