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5篇【熱】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童年的秘密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
童年的秘密精讀半月之后,想起了這樣的文字——有的人用童年來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用艾莎的童年軼事與天下父母教師共勉!如果你親身經歷過,將感同身受!如果一個成人使得兒童相信他自身是無能的,那么,一片烏云就會籠罩在他的心靈,他就會陷入膽怯,冷漠,恐懼的狀態之中。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兒童就形成了一種內在障礙,被稱之為“自卑”!這種障礙可能作為一種無能和自卑的感覺而在他心里存在下來,這將阻止兒童參加社會生活!這種自卑導致兒童產生膽怯,作決定時遲疑不定,面臨困難或批評就退縮,遭受壓抑時就流淚等表現!這些表現與兒童的痛苦心態又是形影相隨的!相反的,一個正常兒童的最顯著特征之一就是他的自信和責任感!
記得六年前我讀《有吸引力的心靈》時曾感悟到類似這樣的文字:曾幾何時!我們可還記的雨后踩過的小水坑!貪婪的.吸嗅著雨后泥土的芬芳!著迷于路邊花叢中蝴蝶翩翩起舞而耽誤了上課!融進于血液里的栗子雞,煮玉米的香味兒充斥著整個童年!當時剛進入幼教行業的我以為這就是童年!從業六年時至今日,我才明白:每個兒童都有一顆稚嫩的心靈!你會在畫板上畫些什么?致使每個人也就有了五彩紛呈的童年記憶!
我親愛的寶貝們,我將如何做才能守護你們稚嫩的心靈?教師必須意識到兒童是擁有心理生活的,只是這種心理生活尚未引起人們的注意,他的發展往往被成人無意識地破壞掉!要幫助一個兒童,我們就必須給他提供一個能使他自己自由發展的環境!教師再精神上要做好準備,必須時刻反省自己,摒棄專制,消除傲慢和發怒,變的謙虛和慈愛,避免從成人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兒童!我親愛的寶貝們!在我從業的歲月里我愿意傾聽你們的心聲!如果有一天我將老去!我多么希望——你們驀然回首自己稚嫩的童年:赤著腳丫踩著夏季雨后的小水坑…嗅著青草和泥土的氣息!歡快嬉笑的小臉兒仰望著藍天白云…那傍晚天邊的火燒云…童趣的回憶…那回不去的美好的往昔…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2
《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撰寫的,蒙臺梭利一開始研究智力缺陷的兒童的心理和教育問題,后來她創辦〝教育之家〞,致力于正常兒童的教育實驗。 這本書中,蒙臺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
《童年的秘密》詳盡地告訴父母,兒童的成長有著其內在的精神驅動和規律,兒童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的有意識的自主的獨立的與外界環境進行活動(書中稱為工作)來獲得。成人如果想促進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盡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兒童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會逐漸成長起來。
書中還講到許多具體的觀念,比如,兒童充滿精力樂此不疲地去工作(活動),只是一種內在的心理驅動,并沒有任何目的在這種工作中其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兒童對〝秩序〞有一種天然的敏感性,如果這種秩序被打亂,會引起他心理上的不安,甚至會引起生理上的疾病。更換保姆。脫穿衣服。移動一些物品的擺放位置等這些秩序的打亂,兒童都能敏感的感知,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兒童還喜歡重復性的活動,對于喜歡的活動,他會十分專注的安靜的反復操作進行,并在這種重復的活動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成人絕不應該去取笑或打斷孩子的工作。 我覺得蒙臺梭利一生中最重大的成就,除了研制出了各種適合幼兒操作的蒙氏教具外,還有一項就是幼兒關鍵期的'確立,配合幼兒不同的關鍵期進行適時的教育,這也許就是孩子們有出色表現的原因吧!對于這一點,我想任何一個蒙氏教師都是十分熟悉的用心分析孩子出現的各種現象,孩子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他提供什么樣的環境。把孩子置身于一個愉快的環境。
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現在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依據孩子的敏感期,適應孩子的發展規律,那么我們的教育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3
我手中的這本《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撰寫的,蒙臺梭利一開始研究智力缺陷的兒童的心理和教育問題,后來她創辦“教育之家”,致力于正常兒童的教育實驗。
這本書中,蒙臺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生長有其自然的規律,兒童的發展有其自然的進程。這就好比孩子是一顆幼苗,幼苗是需要自己成長的,而我們所做的工作只需靜待觀之,需澆水時澆水,須施肥時施肥,而不能拔苗助長。教育兒童就應該遵循這個自然規律,讓他們朝著該有的方向發展。成人應該只是一個引導者,起著催化劑的作用,而不應該幫他們畫好路線。這和夸美紐斯的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觀點是一致的。
作為老師,我看到,當今的社會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寄予所有的期望。于是他們就讓自己的孩子很小就學東西,鋼琴,美術,乒乓球,毛筆字……不管孩子自身愿不愿意。
而蒙臺梭利為我們介紹了兒童的幾個敏感期。有一個敏感期就是兒童的語言天賦。在兒童的某個階段,學語言是非常驚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只是沉默的聆聽,直到某一天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但是除此之外,兒童的敏感期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對秩序的敏感!耙粋很重要和神秘的時期是兒童對秩序有極端敏感的時期。這種敏感在兒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現,并一直持續到第二年!
蒙臺梭利說,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現在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認識到每樣物品在它的環境中所處的位置,記住每件東西應該放在哪里。所以兒童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他們與生俱來許多驚人的才能,而這些往往都是成年人所丟失的。比如說,他們對外界觀察入微,那種細致程度是大人所不能做到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孩子。他總是能發現我們其實早已經看到但是早已經忽略的東西。記得有一次,一個和我們相處了十幾年的鄰居來我們家,我的孩子還很小,不認識,我教孩子叫這位鄰居姑姑。孩子當時沒有吭聲,當時我還蠻尷尬的。后來問到原因,孩子說:“她不是我的姑姑,她眼睛下面有紅的東西,我的姑姑沒有!遍_始我納悶,什么紅的東西?等我再一次看到這個鄰居的時候,我才明白了,原來孩子看到了她臉上有很小很小紅色的酒痣,而我跟她相處了十幾年,全然忽略了這一點。
另外,書中成人與兒童沖突這一部分談到了青春期叛逆的問題。
經歷著青春期的我們是否有過叛逆,是否因為和父母意見不同而產生沖突呢?可以肯定的是,我有過。記得小時候,因為母親不能滿足我一個愿望,我就在家里的圖畫本上畫一個人,上面寫上媽媽的名字,然后還在旁邊寫上“大壞蛋”三個字。
可是等我們長大了,孩子們也會叛逆我們呀。接觸到的很多家長,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這常常是大人和孩子產生沖突的原因。雖然孩子在年幼時對父母的這些強迫沒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長期如此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種沖突所產生的后果幾乎會無限擴展,就像一塊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面時傳出去的波一樣。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熱衷于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于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拿筷子夾菜吃飯,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復中探索、發現、興奮著、愉悅著,但大人們看不下去了,最后全是大人再喂。
而蒙臺梭利很重視兒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訓練,她做了專門用于訓練兒童扣紐扣、系繩子的工具。
我的孩子在這段時間有一個很“奇怪”的習慣,就是喜歡拿剪刀剪紙,因為我們家全部都是大人用的鋒利的大剪刀,孩子用起來很危險,所以孩子的奶奶就把剪刀全部藏起來了。但是孩子一點都沒有罷休,他在家里千方百計的找。發展到后來,奶奶藏到哪里,孩子都能找到哪里。這可怎么辦?后來到超市一看,原來有專門孩子剪紙用的塑料剪刀。我才明白這其實都是我們錯了,孩子在剪紙的過程中,并不是要故意和大人搗亂對著干,而是在充分享受這個有趣的過程,這個動作在充分運用她的拇指與食指,對她的動作技巧訓練幫助很大,從而對她的大腦發育也有很大幫助。
后來,我了解到,在很多幼托園有一個訓練項目就是讓幼兒用拇指和食指拾小豆子,F今,大人們想盡方法發展自己寶寶的智力,但無知的大人們卻失去了生活中很多可以鍛煉他們寶寶的機會,這些機會簡單、普通,但是卻讓家長完全忽視掉了。
成人無法理解兒童對感興趣事物的熱愛,他們對一切都習以為常,并認為自己了解這些事物。所以他們感到乏味和疲倦,他們對工作不再熱愛,開始被動行事,兒童的那種專注、探索、發現和創造也自然隨之消失。蒙臺梭利認為:成人需要一個新人去喚醒他們,用他們早已失去的那種富有的活力的勃勃生機再次激發他們,成人需要一個以不同方式行事的人給他們以更好的生活啟發。
最后提一點,既然我們知道成人不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讓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那么就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發現。但這種放手有沒有一個限度呢?是不是要完全拋棄自己的想法呢,難道沒有經過任何修剪的小樹苗長大之后其彎彎曲曲的樣子就真的好看嗎?成人的經驗就真的幫不了孩子什么嗎?我看不是,成人的放手是有前提的,首先得確認孩子的探索過程是安全的,其次也得要有遠見,可以準確判斷出孩子當前的探索是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幫助的,并在適當的時候提出糾正幫助。
《童年的秘密》給我啟發當然不止只有這些,我相信通過更深層次的閱讀我會得到更多的幫助,對我以后的工作、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4
《童年的秘密》是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著。這部作品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深刻講述了成人與兒童之間會產生沖突的原因,為我們對兒童的教育指明方向。
每個人長大后,都會忘了自己也曾是一個孩子。我們常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名曰:這都是為了你好!這就是用自己的愛,束縛了孩子原本的發展。
在《童年的秘密》中,蒙臺梭利說:“當兒童開始獨立行動、走路和觸摸各種東西時,即使一個成人非常熱愛兒童,但他的內心仍然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防御本能。那是一種無意識的憂慮感!辈浑y發現,生活中我們遇到的父母們總是以“有責任地培養兒童的良好習慣”為由,過分地保護與限制孩子的行為。孩子的天性得不到釋放,缺少了挫折的成長體驗,他們很難理解“為什么不能做”。面對著比自己高大數倍的“巨人”,他們沒有反抗的力量,久而久之,孩子與成人的.沖突愈來愈大。
我原本也認為,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所以中午時要求孩子午睡。很多父母也是這樣做的,早早就要求孩子洗漱休息,養精蓄銳迎來新的一天。但讀了這本書后我才明白,原來過度的睡眠也是不利于孩子身心發展的因素之一。
成人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在要求孩子睡眠的同時,也是為自己留出了自由活動的時間。蒙臺梭利舉例說,有個7歲的孩子從來沒有看到過星星,只因為父母總在夜幕降臨時要求他睡覺。許多父母也把這種習慣當做自己教育成功的案例分享,看似好意的一件事,卻將這張小床打造成了監禁孩子的場所,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感受。
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雖然睡眠可以緩解身體上的疲憊,但改變不了心靈上的疲倦。讓孩子感到倦意時便去休息,為他們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這會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
《童年的秘密》告訴我們,愛不是沖動,不是嚴苛要求,而是一種結果。我們的愛是為了幫助孩童發現自我、實現自我、成就未來,我們必須要記住,我們愛孩子,孩子也愛我們,但他們并不想服從于我們。愛是相互的,并且是被雙方所需要的。正如蒙臺梭利所說:“沒有兒童的幫助,成人將會變得頹廢。如果成人不努力自我更新,一層硬殼就開始在周圍形成,最終將會使他變得麻木不仁和冷漠無情。”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5
《童年的隱秘》有一段是這么說的:“人們對兒童心靈上的創傷仍舊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正因我們不了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當然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用錯了方法。這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隱秘》里蒙臺梭利或者指出常識性做法的謬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因此這本書對我們教育工獨特是學前教育工來說格外值得一看。
這本書里的好的觀點是在太多,我此刻就講幾個對我感受比較深的片段吧。
敏感期,這是蒙臺梭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一點,我們知道,蜜蜂的幼蟲都要經過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全部的雌幼蟲都可能成為蜂皇。但這個蜂群只選取一只雌幼蟲作為蜂皇。工蜂為她預備一種稱為“蜜蜂食料”的特殊食品。被喂了這種極美的食物之后,這個被選中的雌幼蟲就成為這個蜜蜂群體的蜂皇。假如工蜂選擇她時,她已經年歲較大,就不行能成為一只蜂皇,正因她已經不再會有貪欲的食欲,她的身體不行能再進展成一只蜂皇。這些例子能夠使我們意識到兒童進展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兒童內含著生氣勃勃的沖動力,由此使他產生驚人的舉動。不能跟隨這些沖動力,意味著他們脆弱和無活力。
然而當敏感期兒童的需要未得到滿足時,這是就會有一種外部表現,成人稱之為“發脾氣”。然而這真的是兒童的一種無理取鬧嗎?當然不是,是正因我們成人不知道不了解兒童這種反應背后的緣由,便把它加上了“瞎想”、“任性”“發脾氣”的名稱。我們把任何沒有明顯動機的行為,任何固執或無理性的行為當做任性。我們也留意到某些發脾氣的方式會更加惡化。很多任性的行為只是人們過去錯誤地對待兒童并由此惡化而導致不正常的結果。跟敏感期的內部沖突有關的各種瞎想就像敏感期本身一樣是短暫易逝的'。
因此,我們務必查找兒童每種任性背后的緣由,這完全是正因這些緣由就是我們尚未知道的東西。一旦找到這些緣由,就能使我們深入到兒童心靈的神秘幽深處,并為我們明白兒童及跟兒童和諧相處帶給了基礎。
一向以來在成人的腦海中,愛護自己的財產使其免遭侵害,這幾乎是成人的法則。因此,我們經常會阻擋孩子不讓他們做很多事情,怕打壞東西總是讓孩子根據我們的節奏來生活。同時,對成人來說,有一條自然法則,即“最大效益法則”,這誘使他們運用最直接的手段,在盡可能少的時刻內到達他的目的。于是,當孩子想自己倒杯水喝的時候,他往往不能自己來完成,成人怕兒童打翻熱水,打翻杯子,于是,成人自己來代替孩子來快速地完成這些。他們可能會斥責兒童正因他們心疼那個被打碎的杯子,但是,假如是一位客人來他家做客不小打碎了這個杯子,成人馬上會對客人說:“沒事,沒事,一個杯子值不了幾個錢的”在那里,兒童的身份地位明顯被看輕了,沒有得到重視,同樣是人就是正因我年紀小就能夠有這么大的差異嗎。
請把兒童當做人看,而不是成人的附屬品,兒童就應是一個完好的個體,在社會在生活的好處上,要做到兒童與成人的公平。
蒙臺梭利的《童年的隱秘》這本書讓我也意識到自己對待兒童那些錯誤的看法。書本上的每一句話我都覺得富有哲理,意味深長,但是,這天,在此刻的這個社會,不會像蒙臺梭利那個時期那樣忽視兒童,而是有點溺愛兒童,但愛的方式還是不適用于兒童,用哪種方式才能真正了解兒童,才能使兒童更好地進展,還是我們要思考的話題。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6
“孩子會穿過大雨,去懂人間的道理,我只能嘮叨因為我已幫不上你了”耳機里的歌聲撩撥我的心弦,這是一首關于親情的歌曲----《是媽媽是女兒》。對呀,我也曾是一個女兒,現在我變成了一個媽媽,其中的心路歷程也是一個從女孩轉變為成年女性的過程。作為一個女兒,我曾渴望被疼愛,現在作為媽媽,我只希望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希望我的孩子們都尋找到自己。最近讀了一本書《童年的秘密》,其中很多觀點和我的認知相匹配,孩子是一個健全的人,不應該把他們當做小孩,而應該把他們當做一個“成年人”來對待,他們應該被尊重被理解,現在來談談我的觀點。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這本書的作者。蒙臺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教育家,也是意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學醫的女性。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走上了教育的道路。她的人生路艱辛又燦爛,我從她的身上看到了女性偉大的力量,同為女性,希望我和我的女兒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如果成長的路上一定會遇到荊棘,那么我應該成為孩子們的后盾,應該去探索他們身上的特點,幫助他們。我永遠是他們背后堅強的后盾,那么到底該怎么做呢,書中的.一些觀點也給了我很多啟發。
書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是由成人無意識的烙上去的!睂Υ宋疑罡姓J同。我有兩個孩子,第二個孩子是個女兒,或許我自己都沒意識到,我更偏向女兒。我知道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可是我每次都希望哥哥多照顧妹妹一點,比如,讓哥哥打掃衛生,讓哥哥把好吃的分享給妹妹,讓哥哥給妹妹清洗衣物……有太多太多數不清的細節,驗證著我的偏心,現在想著給哥哥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陰影。也許長此以往,他會成為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很驚詫,原來這么小的事情會對人造成這么大的影響,這是我要改正的地方。家是港灣,媽媽是支持者,我是他們兩個停泊的港灣。在此,我提醒自己,愛的方式是要讓被愛者體會到愛,要表達要溝通才是正解。
書中提到一個很關鍵的概念“敏感期”。這是兒童學習被適宜時期,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各種能力的獲得,都有一個最佳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每個孩子可以輕松的獲得各種能力。讀到這里的時候,內心想起了青春和夢想,我們都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然而我已經錯過了這個時期,所以我更要讓我的孩子們抓住他們的敏感期,很多孩子從進幼兒園開始,一切時間都被家長掌控,學外語,學音樂,學舞蹈等等。家長可謂費盡心機,但很多時候卻是收效甚微,這足以反映家長其實并不了解孩子。那么我作為一個媽媽,更應該去挖掘他們身上的特點,了解他們的喜好和特長,幫助他們去找到自己。結合生活來講,我女兒是一個“文藝的小女孩”。她的興趣廣泛,愛唱歌,愛跳舞,愛畫畫,總之興趣廣泛,那么更應該去了解她真正熱愛的事情并培養她,讓她變得更加堅韌,頑強,先把喜歡的事情堅持下來,才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總之,尊重兒童是一切教育的根本,要對兒童心靈的秘密進行探索,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及特點,這是從了解轉向幫助的必經之路。兒童的世界非常復雜,成年人對兒童有太多的誤解,但是這本書讓我收獲很多。沒有人比我很了解我的孩子,我相信只要多留心,認真揣摩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定會探索出最好的教育方式,這樣我既了解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又能幫助我的孩子健康成長,最后再引用那句歌詞“有你們的地方,我就有路回家!”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7
《童年的秘密》揭開了兒童成長奧秘的革命性觀念。本書的作者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的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秘密的最生動著作。
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之前,我們并不太在意,讀了這本書以來,我對這點就有感受了。大人都自以為是地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不會去研究兒童的感受,這樣就會違背兒童的心理愿望了,年幼的初生兒將用啼哭來表示抗議,稍大點的`幼兒園小朋友就會大膽說出來,到了小學階段的兒童,甚至會產生逆反的心理,所以,我們要根據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一點原則,多研究兒童的感受,并作出讓步。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例如我家此刻讀幼兒園的女兒,在吃晚餐時,對餐桌旁邊誰坐哪個位子很敏感,平時,她習慣坐在爸爸媽媽中間的位子,爺爺坐在最旁邊的位子。記得有一次,吃晚飯時,我坐在我女兒的位置吃飯,女兒立刻就說,爸爸你坐錯了,并非得要我坐回以前的座位。在我所教的班級里的學生,他們也很有秩序感,例如,他們在教室里上課之前,會很自覺地坐好等待教師來上課,當有一名學生總是站著,或者在搗亂,其他學生總會覺得不習慣,從而會對他產生反感,當我到了教室里之后,很多學生會主動地舉手告訴我這個學生怎樣樣不遵守紀律。
蒙臺梭利還告訴我們,成年人應當去努力理解兒童的需要,這樣就能夠給他們供給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使他們得到滿足。僅有這樣,才能開辟教育的新紀元,才能真正給人類帶來幫忙。首先要滿足孩子的睡眠需要,“為了保證兒童的健康,應當讓他多睡些”。新生兒基本上一天基本上都是以睡眠為主,一天的非睡眠時間僅有幾小時,幼兒園小朋友最好能一天睡上12小時以上,到了小學生,最好是能睡上九小時以上,才能滿足睡眠?墒牵膳_梭利也告訴我們,千萬別讓兒童過量睡眠,過量睡眠,會讓他們缺乏必要的活動時間,不利于身體的正常發育,不利于成長。我女兒說,睡太久了,上幼兒園會遲到,要早睡早起。此刻的小學生,由于作業量過多,有的同學寫得較慢,一向寫到晚上十一點的現象較為普遍,中午也有作業,不能午睡,這樣一天的睡眠時間不足八小時,這樣,怎樣能滿足睡眠的需要呢。
蒙臺梭利說,成人能夠以兒童的身份去代替兒童做某件事,但決不可把自我的意志微妙地強加于兒童,而應當讓兒童自我去做。一旦發生成人替代兒童做事的情形,就不再是兒童自愿去做,而是成人借助兒童去做某件事了。拿我女兒來說,因為擔心她自我吃飯會吃不飽,所以都是大人喂給她吃,但最近我發現,在吃飯這點,她早已落后于其他小朋友了,她在幼兒園里吃飯排行倒數。我在想,這就是我們一向喂她的原因了。她缺乏自我吃飯的鍛煉,難怪在幼兒園里吃飯很慢。這幾天,我們不喂她了,讓她自我吃,幾天來,她提高很快,還會用筷子吃飯夾菜了。我也在暗暗責怪自我,為什么不早點讓她自我吃呢?為什么我們要幫她呢,讓她自我來不是很好嗎?有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因為寫家庭作業時寫得慢,陪伴的家長又沒有耐心,為了趕時間,家長會幫著寫,這樣將不利于學生快速完成寫作業。學校衛生大掃除,低年級家長會主動地幫孩子班級搞衛生,這樣包辦代替,也不利于孩子的勞動本事的提高。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8
初讀《童年的秘密》,剛開始打開扉頁一看主要是寫關于幼兒一些行為及其理論,我心想這似乎跟我的實際工作聯系不夠緊密,但看著看著,我漸漸感覺到這書中講的很多知識其實是我們作為教師必須了解的,并且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比如,書中有一段是這么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可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边@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識性做法的謬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所以這本書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十分值得一看。
其實有一個敏感期我們大家是都明白的,就是兒童的`語言天賦。在兒童的某個階段,學語言是十分驚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教師,他們只是沉默的聆聽,直到某一天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這點成人體會最深,學外語此刻對我也是一件頭大的事情,無論是聽力還是單詞,都是需要持續的下苦功才能夠。可是除此之外,兒童的敏感期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對秩序的敏感!耙粋很重要和神秘的時期是兒童對秩序有極端敏感的時期。這種敏感在兒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現,并一向持續到第二年!
一向以來在成人的腦海中,保護自我的財產使其免遭侵犯,這幾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則。所以,我們經常會阻止我們的孩子不讓他們做很多事情,怕打壞東西總是讓孩子按照我們的節奏來生活。同時,對成人來說,有一條自然法則,即“最大效益法則”,這誘使他運用最直接的手段,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到達他的目的。當他看到一個兒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無成效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間就能夠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這時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幫忙這個兒童。還有我們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識字,剝奪了他們的樂趣!斑^早地強求他們經過閱讀書本來識字也會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追求這些并不很重要的東西會削弱他們生氣勃勃的心靈的能量!弊屑毾胍幌,我們成人確實經常犯這樣的錯誤。
每一個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們的教師,所以,并非有孩子的父母親,或者教授他們知識的教師才應當來閱讀這本書。當一個成人看到兒童端了一杯水,他就開始害怕這只杯子可能會摔破,當他感覺到這一點時,他的貪婪就使他把這杯子看作一件珍寶,并從兒童手中把它奪過來。另一方面,兒童還必須構成他的行為習慣,可是他從來也沒有得到許可去展現連續的行為過程。如果兒童正在游戲,成人就會打斷他,認為該是散步的時間了。這小孩就被打扮一番帶出去了。這些都是不好的。當兒童工作時,他并不是為了獲得某些進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當他重復一項練習,使自我的活動到達一個目的時,這個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兒童個人的反應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勞累沒有聯系,因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滿精力是兒童的特征。
實際上這本書里的珠玉比比皆是。我以為每一個人都應當讀一讀。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9
夜幕降臨了,我終于用三天的時間把一本從新華書店精心挑選來的書給看完了。這本書就是《童年》,是蘇聯作家高爾基寫的。幸福的童年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這本書作為世界文學巨人高爾基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從中可以看到一個俄羅斯兒童、甚至俄羅斯民族成長的歷程。
《童年》謝小主人公阿廖沙寄居在玩祖父家的生活經歷。在小主人公周圍,有眼力爾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愛喝酒鬧事的舅舅,又漂亮而猶豫的媽媽,還有會跳舞的年輕學徒“小茨岡”,又抬起長腿踢媽媽胸脯的繼父,有“奶奶”綠老太婆,還有一群玩草裙大戰、在冰天雪地里帶小島上去偷木板的小流浪漢……尤其是外婆,是最動人的俄羅斯慈母形象之一。
我讀了之后心情非常壓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都是丑陋不堪的,他的身邊還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著,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于光明的。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陽。外婆總是用她的溫存用她的寬容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
跟阿廖沙也就是高爾基的童年相比,我們現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就算家里條件再差,有九年的義務教育。不會像高爾基那樣就算是吃不好的食物,,還是一樣快樂的生活下去。
往往我們總是抱怨現實的不滿足,明明已經得到了,卻還是覺得不夠,好像永遠都沒有滿足的時候。我也是如此,總以為錢財來的.是那么的容易,以至于不懂得錢的來之不易,不懂得期間所付出的汗水與淚水。但是當我讀過《童年》后,我有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生活不應該太奢侈,樸素最好。相比別人,我們或許是相對于次一些,但是相對于那些正在受苦難的人們,我們便是富有的,不是嗎?
都說艱苦的環境是造就偉人的舞臺,而幸福的環境是摧殘人才的禍害,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么自古偉人多出在貧苦人家吧。我們是幸福的90后,可是,我們又有多少人能珍惜這大好的機會,好好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呢?在幸福的年代,我們更應該繼承高爾基堅定立場,不說外界影響的好品質,用它去打造自己,塑造一個嶄新的自己。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0
以前沒當幼兒園教師之前,認為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擔任幼兒教師,但自從接觸之后才知道,幼兒教師不僅要有愛心、耐心和照顧孩子的能力,而且要具備幼兒教育的理論知識。我自從當了幼兒教師之后,不斷地向同事學習他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園里也給予我們理論上的學習。這次我閱讀了《童年的秘密》,說實話,剛開始翻開看主要是寫關于幼兒一些行為及其心理理論,我心想這似乎跟我的實際工作聯系不夠嚴密,但看著看著,我漸漸感覺到這書中講的很多知識其實是我們作為老師必須了解的,而且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文中的第二章說道,弗洛伊德用“壓抑”這個詞來描述成人教育兒童的方式,成人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當一個兒童受到成人壓抑時,他就不能獨立堅強的開展和成長。成人包括父母,老人及孩子周圍的人,甚至我們幼兒老師。成人總是認為是過來人,自己給孩子做的決定是為孩子好,防止孩子走一些彎路,浪費孩子的時間和我們大人的金錢,其實他們的想法是有一定錯誤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對以后的.成長和開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有個相處四年的同學,學習一直是班級第一名,老師布置的任務從來不拖,剛布置就要做完。同學們認為她很要強,追求進步,很有自信。但是,只有她自己和我們朝夕相處的同學才知道,她內心的“無目標”感和不自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學習的時候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實際只是為了做旁人眼中的“好學生”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因為從小父母就是這樣教誨她,什么事情都是父母給她安排好的。父母的評價于是就成了她對自己的評價,長大以后,別人的目光和評價就成了她對自己的評價,反而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的真正“感覺”。她在遇到一些生活事情時缺乏主見,不知怎樣去處理人際關系,甚至和陌生人說話時也會臉紅……這就是在成人的壓抑下所造就的性格和成長道路。而我了解的其他同學卻截然相反,不僅處事經歷豐富而且有很強的生存能力。
通過我看這本書結合我身邊朋友的經歷,讓我受益到:成人或者我們老師如果給予孩子不恰當的幫助或以不科學的教養觀去教誨孩子,過分地給予些什么、看到孩子發生錯誤急著想干預些什么,還不如做一個觀察者,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他自然地展現和成長,還兒童一個天然的生活。
《童年的秘密》給我啟發當然不止只有這些,我相信通過更深層次的閱讀我會得到更多的幫助,對我以后的工作、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我也會給朋友及家人介紹讀閱,讓成人有個更好的方式來教育祖國的花朵。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1
《童年的秘密》,闡述了揭開兒童成長奧秘的革命性觀念,是一個最富愛心的教育家對兒童發育與成長特征的最生動刻畫。正如蒙臺梭利所言:“兒童只有在一個與他年齡相適合的環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會自然地發展,并展現他內心的秘密。”她認為,一個兒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發育和成長,主要是因為受到了成年人的壓抑,是社會賦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讓他們有權力決定兒童的教育和發展。在這本書中,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秘密的最生動的著作。
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結果只能使他們之間的誤解越積越多。正是由于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成年人把兒童看做是心靈里空無一物、有待于他們去盡力填塞的某種東西而已。
我們也許可以說,成年人把自己看作是兒童的造物主,他們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來判斷兒童的行為是否正確。他們把自己當作標尺來衡量兒童的善與惡,他們認為自己是完美無缺的,兒童必須以他們為樣板來塑造。兒童任何舉動偏離成人的方式,就會被認為是邪惡的,必須馬上予以糾正。
成人與兒童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后果,幾乎會無限地擴展,這種情形就像把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里所泛出的層層漣漪一樣。正如通過對水的漣漪的觀察能使人們發現引起水波動的原因一樣,心理分析學家和醫生也能追蹤到身體和心理疾病的根源。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2
《童年的秘密》一書是著名意大利蒙臺梭利于1936年7月第五屆蒙臺梭利會議在英國牛津舉行之際出版的,該書是蒙臺梭利對“幼兒之謎”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闡述了蒙臺梭利的兒童教育觀。最近,在學習之余較系統的讀了一遍《童年的秘密》。讀完此書,使自我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了自我在兒童教育方面的知識,并且使得自我較為凌亂的兒童教育觀念得到系統的梳理,并使得自我原有知識架構中的錯誤的觀念及錯誤的知識建構,得到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下面我將自我讀《童年的秘密》的心得體會,做一整理。
讀完《童年的秘密》一書,我的歸納主要是從四個緯度來進行整理,即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幼兒的教育原則及環境;幼兒的心理歧變。
一、幼兒生理和心里的發展。
從事物是始終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角度來看,蒙臺梭利指出,兒童期是人的一生發展中最重要的時期。在不斷地生長和發展變化過程中,幼兒的發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這種發展是一種兒童個體生理和心理“實體化”的過程。通過這一章節的閱讀及自我在日常的幼兒教育實踐中,自我堅定地認為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不斷變化發展中,最突出的兩大特性是主動發展性和多元智力發展關鍵期。在傳統教育中,往往將兒童處于在教師主導地位下的被動發展地位,即使有的學者強調教師只是處在主導地位,兒童才是主體,是充分發揮自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來發展自我,可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實際上演變成教師控制教育環節的各個過程,包括教學資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甚至是直接將自我的知識體系不加修改的復制到一個處在由“空白板”向“豐富板”發展兒童的思維體系中。
在閱讀《童年的秘密》一書時,我對蒙臺梭利的觀點十分認同,我認為兒童本身擁有一種探求外界的沖動和本能,這種主動性賦予了兒童用心發展的生命力,兒童正是通過主動地探索來使自我在各方面適應由復雜的因素構成的環境,由此我認為此階段的教師不應將環境加以人為改變或安排,而是將兒童放在其所處的任意自然環境中,正因每一個環境都是由不一樣的因素組成,不一樣因素組成的環境,都會對處于此環境中的個體提出必須的適應要求,也就是每個個體都會針對相應環境發展相應的適應潛質,當然了,此時教師就應作為一個外圍觀察者和輔導者,主要是對兒童的適應動力予以持續和強化及兒童出現的各種困難予以幫忙,以保證兒童在此環境中構成必須自我能夠憑借主觀能動性他駕馭的潛質。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在“關鍵期”內,發展兒童所能夠發展的各種智力。
二、幼兒教育的原則及環境。
蒙臺梭利認為,為了促使幼兒的心理發展,兒童的教育應開始于兒童誕生之時,同時,幼兒教育就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重復練習。在兒童對外界事物處在敏感期內,正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期。由此,如果幼兒能得到滿足其內心需要的活動(蒙臺梭利稱之為“工作”)時,他們就能聚精會神的不斷地反復的練習這一行為,直至這一行為到達其所處的年齡得承受范圍內甚至對于一些天才兒童這種發展會超越幾個年齡發展階段。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想告訴我們的幼兒教育者,幼兒的好奇心會驅使著兒童不斷周圍的事物發生了解的興趣,由此教育者,不就應限制兒童感知的范圍,而是盡可能的多為其帶給環境,這樣幼兒就會獲得更多的感興趣的事物,兒童通過對一個個感興趣的事物不斷地重復練習,就會為兒童今后的發展帶給更多的可能的空間,即使由敏感性構成的個體潛質,在今后的發展中,并未有什么格外的突出發展,但對兒童的綜合潛質的提高是會有幫忙的。
總之,教師要盡可多的為兒童帶給能夠使兒童重復練習的環境。二是自由選取。幼兒會根據自我的興趣和心理需要來選取所要感知的事物。所以,作為幼兒教育者始重要牢記不好限制兒童的自由選取性,需要做的`是盡可能多的為幼兒帶給發展環境,以滿足兒童的自由選取。
三、幼兒心理歧變的分析。
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個充滿敵意和不相容的環境,加上成人的盲目指導與壓制及不和幼兒心理發展的不正確的干涉,會引起兒童心理發展歧變。蒙臺梭利總結出幼兒心理歧變主要有八種表現:心靈的神游、心理障礙、依附、占有欲、權力欲、自卑感、恐懼、說謊。在幼兒身上,這些心理歧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所以,一個幼兒有可能同時擁有幾種心理歧變。心理歧變作為一種功能性的失調,會使幼兒的心理處于紊亂的的狀態。
由此,作為幼兒教育者務必及早的發現這些問題,同時要及時的運用各種有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較及時,較快速的解決存在的心理歧變的問題。當然了,對于這些心理歧變,由于復合的形式不一樣,也就要求教育者應用不一樣的解決方案。所以要求教育者,要在實踐中充分的積累各個方面解決問題的經驗與手段,以便豐富自我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潛質。第四:成人與兒童沖突的克服。
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盡管成人為兒童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甚至為了兒童的成長采取了各種手段和方法,但這并不意味著兒童必須能夠發展的很好,正因成人只是從他的角度出發來認為兒童就應怎樣發展,怎樣發展會更好。這樣成人就使兒童用“自我的身體,別人的大腦”在發展,而并非是兒童利用自我的身體和自我的大腦并輔之成人的幫忙來發展。當然,家長也不期望自我的付出會給孩子的發展其副作用,只是正因他們的無意識行為會影響兒童在其自身發展規律支配下的正常發展。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3
《童年的機密》,其中一段是這么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正因我們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機密》里,或者指出性做法的錯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本非常顛覆性的書籍。
其實有一個敏感期我們大家是都知道的,就是兒童的語言天賦。在兒童的某個階段,學語言是非常驚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教師,他們只是沉默的聆聽,直到某一天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這點成人體會最深,學外語此刻對我也是一件頭大的事情,無論是聽力還是單詞,都是需要持續的下苦功才可以。但是除此之外,兒童的敏感期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對秩序的敏感。一個很重要和神秘的時期是兒童對秩序有極端敏感的時期。這種敏感在兒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現,并一向持續到第二年。蒙臺梭利說,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達此刻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狀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認識到每樣物品在他的環境中所處的位置,記住每件東西就應放在哪里。這意味著一個人可以適應自己的環境,在所有的細節方面都能支配它。心靈的適宜環境是這樣的:一個人能閉著眼睛到處走動,僅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東西。這樣的環境是平靜和快樂所不可缺少的。很明顯,兒童對秩序的熱愛不一樣于成人對秩序的熱愛。秩序給成人某種外在的快樂。但對幼兒來講就完全不一樣了。它好似動物漫步的大地,或魚兒游憩的水。
本學期通過“中外教育名著導讀”的課程,我讀了不少教育名著,《童年的機密》是的第二次讀,體會比第一次更深了一層。 “愛”是人類永久的話題,蒙臺梭利關于愛的理解是:愛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它的動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創造力量,在創造過程中,他產生了愛,這種愛充滿了兒童的意識。
蒙臺梭利把愛看成是一種創造性的本能,使兒童能以一種敏銳和熱情的方式去觀察它所處的環境中的那些特征。愛能使我們對別人不注意的事物產生敏感,兒童的智慧可以看到成年人視而不見的東西。這一點對成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他們缺乏兒童的那種活力。在成人眼里,兒童熱中于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因為他們不理解兒童的這種愛。當一個孩子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會想到桌布應該怎么鋪,并且調動他的所以熱情,漸漸地試圖把它弄平整。對這個孩子來說,這是一種令他狂喜的行為。我們也許會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多么的幼稚。但或許,這正表達了我們對兒童的不理解。
早晨,兒童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是一件極討厭的事情。但是,假設不是愛,還有什么東西會促使一個兒童一醒過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父母住在那個房間也許仍然是暗的,門緊閉著,以致黎明的霞光并沒有打攪這兩位睡眠者。兒童來了并觸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道:“我們已經跟你講過多少次了,不要早晨一早就來叫醒我們?”兒童答復說:“我并沒有叫醒你們,我只是要給你們一個吻!蔽蚁肴魏胃改嘎牭竭@樣的話都會給孩子一個吻。
圣保羅說:“愛是恒久忍受、使仁慈、愛是不嫉妒,不干羞恥的事,不自矜;愛是不起野心,不為自利,不易起怒,不做惡事,喜歡真理,正義,凡事相信,凡事期望,凡事忍受!
這些事實是對內心世界的描繪,這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征,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愛一切吸收一切,并使其在將來的成年人中得到體會。愛是降生于世界上每一個兒童的稟賦,要是兒童愛的潛能得以發揮,或者其全部價值都得以開展,我們就會獲得無法計量的成就。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4
初讀《童年的秘密》,剛開始打開扉頁一看主要是寫關于幼兒一些行為及其理論,我心想這似乎跟我的實際工作聯系不夠緊密,但看著看著,我漸漸感覺到這書中講的很多知識其實是我們作為老師必須了解的,而且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比如,書中有一段是這么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边@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識性做法的謬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因此這本書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非常值得一看。
其實有一個敏感期我們大家是都知道的,就是兒童的語言天賦。在兒童的某個階段,學語言是非常驚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只是沉默的聆聽,直到某一天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這點成人體會最深,學外語現在對我也是一件頭大的事情,無論是聽力還是單詞,都是需要持續的下苦功才可以。但是除此之外,兒童的敏感期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對秩序的敏感!耙粋很重要和神秘的時期是兒童對秩序有極端敏感的時期。這種敏感在兒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現,并一直持續到第二年!
一直以來在成人的腦海中,保護自己的財產使其免遭侵犯,這幾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則。所以,我們經常會阻止我們的孩子不讓他們做很多事情,怕打壞東西總是讓孩子按照我們的節奏來生活。同時,對成人來說,有一條自然法則,即“最大效益法則”,這誘使他運用最直接的手段,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達到他的目的,當他看到一個兒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無成效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間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這時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幫助這個兒童。還有我們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識字,剝奪了他們的樂趣!斑^早地強求他們通過閱讀書本來識字也會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追求這些并不很重要的東西會削弱他們生氣勃勃的心靈的能量。”仔細想一想,我們成人確實經常犯這樣的錯誤。
每一個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們的教師,所以,并非有孩子的父母親,或者教授他們知識的老師才應該來閱讀這本書。當一個成人看到兒童端了一杯水,他就開始害怕這只杯子可能會摔破,當他感覺到這一點時,他的貪婪就使他把這杯子看作一件珍寶,并從兒童手中把它奪過來。另一方面,兒童還必須形成他的行為習慣,但是他從來也沒有得到許可去展現連續的行為過程。如果兒童正在游戲,成人就會打斷他,認為該是散步的時間了,這小孩就被打扮一番帶出去了。這些都是不好的。當兒童工作時,他并不是為了獲得某些進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當他重復一項練習,使自己的活動達到一個目的時,這個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兒童個人的反應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勞累沒有聯系,因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滿精力是兒童的特征。
實際上這本書里的珠玉比比皆是。我以為每一個人都應該讀一讀。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5
《童年的秘密》這是我在電腦上完成閱讀的第一本書。我沒有要求自己快速讀完,而是精讀,以“讀懂”為原則。此書原為一本電子書,文字排列非常密,幾乎沒有行間距,讀起來很不順眼,還有許多錯別字。為了方便自己閱讀(當然也方便我的群友閱讀),我以重新編輯的方式開始了我的閱讀。首先將電子書復制成了現在的Word格式,將文字設成了現在的大小,并刪除了每段中的空格(雖然只能用手工進行),加進了目錄及文內的鏈接(只要按住Ctrl鍵點擊,就能進入相應的章節),又在閱讀中修正了不少錯別字和病句。因此,現在閱讀起來比原來的電子書養眼多了。
“蒙氏”已經在目前的幼兒教育中大為流行,但其中有幾人讀過此書?我不得而知。在此前我所見的種種有關“蒙氏”的宣傳中幾乎都是片面的。到是馮德全的理論顯然來自于蒙氏,但他卻很少提及蒙特梭利,而他的“兩個生命”、“兩種語言”、“人格培養”等理論全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蒙特梭利的一些讓我感到震驚的觀點已經在譯者的《校對手記》中提到了,這兒不贅述。
不過,在閱讀中最讓我震憾的則是作者對兒童工作的論述,她提到兒童的工作就是負責創造一個成人,而且這個工作是無法讓任何別人替代的,唯有兒童自己來實現,并進而提出了“兒童是成人之父”的'論斷。閉卷靜思,真是啊。成人的工作幾乎都可以讓別人代勞,唯有兒童的工作是無法由別人代勞的。由此可見,兒童的工作比起成人的工作來熟輕熟重豈不一目了然?
其次,她關于兒童的工作與游戲的關系讓我非常吃驚。我們總是認為游戲是兒童的學習,是他們的天性,但她卻認為工作才是兒童的天性,并進而論述了“正;钡母拍,指出正是缺乏正常化步入了歧變才導致不愛工作而愛游戲的。甚至斷言,是兒童找不到工作才游戲的。因此早期教育的任務就是要讓兒童有工作可干,并幫助兒童實現“正;,避免“歧變”。這個觀點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第三,她關于兒童想象的論述也讓我很是意外。她認為兒童將一件物品不看成那物品是一種心理發展的歧變,只有真正認識那一物品的特性才是正常的發展。可我們卻常常將孩子的豐富想象看成是一種有能力的表現(想象力強)。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看法與她的觀點真是大廂徑庭啊。但我覺得她的觀點是對的。孩子的想象正是其認知不足的表現,這與成人在對事物充分認知基礎上的想象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藝術創作需要想象,但這種想象不是兒童的想象,不是對事物無知的想象,而是成人的想象。將兩種不同的想象混為一談并為兒童的想象叫好,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在早期教育中的誤區。如果將兒童的想象看成是兒童情感的表現,這是非常正確的。但如果以想象的豐富來為兒童認知的不足作開脫,那就大錯特錯了。兒童認知的發展需要以“真”為前提。兒童接觸的東西應當是真物、真功能,而非想象之物。
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是從事早期教育的人的必讀書,不只是讀一遍,應該精讀,反復地讀。我從今天開始將進入第二遍的閱讀。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的秘密心得12-26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08-11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01-12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01-06
《童年的秘密》內容簡介11-14
2022《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09-06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精彩01-31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摘抄03-09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集錦12-29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