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讀后感(通用)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童年的秘密》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童年的秘密》這本書中詳盡地講述到兒童的成長有其內在的精神驅動和規律,兒童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有意識地、自主地、獨立地與外界環境進行互動來獲得。成人要做的是為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環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為,盡量少去限制和“指導。”兒童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該如何做。在一次次的探索中,會逐漸成長起來。讀了該書籍,我也有了一些簡單的思考和感悟。
厭經?念經!
曾經,我也是一名兒童。曾經,我也是低著頭聆聽我的老師給予我的那些指導教育性語言。“你怎么可以這么做?你今天上課是不是又開小差了?你的作業怎么還沒完成呢……”不可否認,兒時的我確實經常能聽到這些苦口婆心的教育性言語。那時的我已十十足足成為老師心中那個需要時刻被提點的孩子?,那時的我卻不甘成為那個想時刻被老師提點的孩子。確實,那時的我是多么地忍受不了老師的不停打岔、反復提醒、不斷提問、連續絮叨。只要一聽到老師的唐僧經,兩耳就嗡嗡作響。但,那時的我還算清醒,至少我清楚自己是討厭念經的人!而如今的我卻糊涂了,變成了那個我曾經討厭的念經之人!
在工作中,我不厭其煩地朝著我的孩子念:“看書要保持安靜、上廁所要有序、進餐要不挑食、活動要注意安全……”每個環節總有屬于我自己官方的標配語言。日復一日的指導性語言似乎已成為我的口頭禪、順口溜。這些話語令孩子們也記憶深刻,或許我說出前一兩個字,他們能給我填充完整我即將要說的一連串話。那如此反復的提醒教育就會有良好的成效?當然不是,閱讀時刻不安靜的現象依然有;上廁所環節仍舊有人插隊;進餐挑食的大有人在;活動期間受傷情況還是會發生……所以,不斷地提醒沒有太大作用。
原以為如今我是徹徹底底變成了念經的唐僧。但是,我錯了,我不僅變成了念經之人,我還依然是那個不愿聽無休止經文的人。某日,我開著車,孩子的父親坐在副駕駛位上,也許是過于擔心我的駕駛技術,孩子的父親全程念著“安全”經!澳銐褐虚g的線了;你跨了兩個道;馬上綠燈跳黃燈了,要加速才行,你這個速度不行,要過又不過的……”當時的我,怎一個“煩”字了得!我對孩子的父親怒言:“你就不能安靜點么?”話語剛落,后排的女兒弱弱地說:“其實你每次說我的時候,我也想讓你安靜點。”語畢,車內鴉雀無聲,此刻我才深刻體會到了孩子的感受。多少次我的喋喋不休、多少次我的絮絮叨叨,孩子該有多反感!
考慮?欠慮
不知道是不是作為一個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都喜歡做那個指導孩子的人?總有千套萬套理由去教育,總認為是為孩子考慮才有了長篇大論的教育心得,這些論言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甚至運用謊言來尋求出口。
我自詡在給女兒分析題目的時候經常會說:“不會做的錯了就不怪你,會做的錯了那就不應該了!”這句話已經根深蒂固進入孩子的內心。當出現大范圍錯誤后,孩子第一時間來告知的是:這些錯的我都不會!與老師交流發現并不是如孩子所述。孩子因為怕我責怪,她尋找了這個或許我不會問責的借口。成人的教育言語孩子聽到了,但是不是按著成人想的那樣發展呢?在工作中,作為教師的我也會冠冕堂皇地對孩子說:“你要怎么怎么做,你不應該怎樣怎樣做,我這樣是為了你好,想讓你變得更好,所以老師希望你如何如何……”孩子是否因為你的話而有進步?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老師總喜歡硬性的把這些語言灌輸給孩子,這些語言像無形的枷鎖套住了孩子,讓他們想盡辦法要得到解脫,不惜撒謊。所以,看似為孩子好的“指導”語言不僅沒有促進孩子進步,反而致使他們走進了誤區。成人在說出這些語言之前是欠缺考慮的,到底該不該說?說了有沒有用?是不是非說不可?會不會適得其反?這些我們都沒有做過多的考慮。
負責?擔責!
我們常說“一切為了孩子好!”這類關愛性語言,在哪一天這類語言也成為了孩子們效仿的標語。在那時,老師才會發現當時說出這樣那樣的話是要負起責任,而不是隨口一說。每次在班級幼兒進餐時,我的喋喋不休會起始于“小朋友不可以挑食、蔬菜營養多、不浪費糧食的小朋友棒棒噠……”孩子們可謂耳濡目染。某日,我把午餐盒飯里的菜和湯倒進了餐車內,小丁馬上說:“老師,你不是和我們說吃飯不可以挑食么?不可以浪費糧食么?你為什么把菜和湯倒了?”自認為已經偷偷地倒,但孩子的眼睛還是太過雪亮。為了讓我之前的經常性告誡語言不受到質疑,我解釋因湯菜太咸,自己喉嚨不適不能吃太咸的食物。單純的孩子立馬從質疑轉向關心:“老師喉嚨不好是不可以吃太咸的,不然會加重的!”聽著孩子們簡單的話語,想到當時的我是那么的不純粹;是如此的不堪;是那般的不為人師表。我無地自容。說過的話不是一個謊言就能抹去的,既然要求孩子言行一致,為什么對自己又要特殊對待?教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能對自己行為有反思調整的老師,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的老師才能引導孩子點滴積累責任心。
蒙臺梭利認為童年的秘密就是生命本身的秘密,了解這種秘密從而進入生命的中心,在此,我們需要擺脫成年人那種無所不知的心理。成人總用自己認為的“都知道”來不斷提醒和指導孩子,但這些引導中恰恰多了幾分限制;蛟S,孩子需要的不是這些假性指導,而是在真正意義上能尊重他們,有效助推他們成長的自然引導!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的秘密心得12-26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01-06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08-11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01-12
《童年的秘密》內容簡介11-14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集錦12-29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精彩01-31
2022《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09-06
《童年的秘密》讀書筆記摘抄03-09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