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滸傳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滸傳讀后感1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云開復見天”。這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位名儒所作,也是名著《水滸傳》的開頭語。
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我終于把《水滸傳》全冊給“啃”完了,一百單八將個性鮮明,我不禁對施耐庵充滿敬佩之情,施耐庵的祖籍是在蘇州,后來遷居興化白駒鎮,是位元末明初的杰出文學家。元至順年間,他考中進士,做了兩年官,因看不慣當時黑暗的政治,棄官回鄉。
《水滸傳》這本書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敗。之所以造成了農民起義,是因為“官逼民反”。當時四面八方都有起義軍,朝廷為何治不住呢?一是統帥無節制,暴虐士卒,軍心渙散,士兵反去從賊。二是文官要錢,武官怕死,賊官來時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一百單八將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上了梁山,朝廷幾次進攻都不順利。害得四大賊臣蒙不過皇上,只好支持招安。讓梁山好漢們四處奔波掃平了其他的勢力,但結果卻是,在百經沙場后死的死,散的散,就如同一場戲散場后的慘淡落幕。
在《水滸傳》中我最敬佩兩個人——武松和魯智深。武松這人有魯達之闊,林沖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花榮之雅,盧俊義之大,石秀之警。那武松何其人也?天人也。發生在他身上的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事件表明他是一位知恩圖報、重情重義、講究義氣、抱打不平、鐵骨錚錚的梁山好漢。武松視自己的哥哥如親爹一般,面對女色,他的心毫不動搖,能在不到一頓飯的時間里徒手殺了老虎,必定武功絕世,天下無敵。在招安一事上他主見獨特、頭腦清晰。
武松的.性格也使他正直豪邁、光明磊落的梁山好漢形象栩栩如生。這魯智深也并非等閑之輩,他以闊為主,闊成何樣呢?史進跟他毫不相識,只是聞得其名罷了,卻一見如故成了終身兄弟,他愛憎分明,剛爽豪邁,粗中有細,扶危濟困,疾惡如仇,他看見金氏父女被鄭屠逼得走頭無路挺身而出,以蓋世武功只三拳就打死了鄭屠。后揣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梁山排名第十三,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溶合杖打翻了方臘。后在杭州六合寺圓寂!白詮穆浒l鬧禪林,萬里曾將壯士尋,臂負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殺人心。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禪杖冷森森”這是寫的誰呀?就是魯智深,對于最后的結局我認為魯智深的是梁山好漢里結局最好的一位。
讀了《水滸傳》這部長篇小說,我仿佛認識了108個梁山起義的綠林好漢。從中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一定要學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學那些專橫跋扈、欺善怕惡的人。書雖已讀完,但是書中的故事仍讓我回味無窮,好像把我帶到了那個煙火四起的年代,和水滸英雄們一起經歷那風風雨雨……
水滸傳讀后感2
在這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吳用先生,因為在梁上泊的很多戰域中是靠他的足智多謀才打勝的,他就是個智多星。在未來的歲月里,我也要廣學知識做個有用的人。
恍惚中,我看見一個壯漢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衣著像古人,手里拿著一根鐵棍,像是搞服裝秀的。我問他是不是搞服裝秀的,他沒有回答。
突然,我聽到一陣低吼,馬上后退了幾步,只見一只斑紋吊睛猛虎從樹叢后面向那壯漢撲來!那壯漢立刻一閃,躲過這一撲。之后,那老虎往后一掀,掀起壯漢所在的大石頭,尾巴一掃,仍然沒有碰到那壯漢。緊接著,壯漢的鐵棍向老虎打去,卻打到了樹上,斷成兩半。壯漢急了,直接騎到老虎背上,碗大的拳頭像雨點一般落在老虎的頭上、臉上,終于,老虎不動了。終于我認出他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松!
武松從老虎背上下來,一腳把老虎路踢得眼睛、鼻子、嘴巴都流出血來,老虎再也動彈不得。之后,武松向我走來,目露兇光,我害怕地揉揉眼睛,眼前的武松消失了,擺在我面前的'是一本敞開的書——《水滸傳》。
魯莽沖動,有的仗義疏財、公平公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講義氣。
他們的一起可不像我們,有時候兄弟作業不會做,第一時間幫忙,而梁山泊的好漢們之間的義氣,就算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幫助兄弟。例如宋江被打入死牢,在執行死刑那天,李逵手持雙斧殺了數十人,把宋江從鬼門關里拉了回來,自己卻受了傷。還有一次宋江被清風寨正知寨劉高逮住了,當時身為副知寨的花容不顧生命和官職,救了宋江。
《水滸傳》中能學習的有很多,機智勇敢、忠心耿耿、知錯就改等等?晌艺J為,最要學的,是梁山好漢的那種義氣。我們不需要想梁山好漢那樣為兄弟、朋友付出生命,也無需在考試時給別人抄答案,我們只要在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忙時幫助他,講義氣這件事其實很小,例如在同學生病時,幫他送去作業;朋友碰到了難題,為他耐心講解;下雨時,有人沒帶傘,和他一起用傘……
不止梁山好漢,“義”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也很常見,抗日期間,我們中國出了多少講義氣勝過生命的子女呀!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大部隊轉移,英勇跳崖;楊靖宇,孤身戰斗,忍著饑餓,頂著寒風,最終犧牲,敵人剖開他的胃,發現他的胃被餓得變形,里面只有棉絮和草根;趙一曼,忍受酷刑,堅決不出賣組織。這是多么令人驚嘆的義氣呀!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后代,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要繼承上一代這種講義氣的精神!端疂G傳》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小說,還是一本記錄梁山好漢的義氣傳,希望我們能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水滸傳讀后感3
《水滸傳》中的傳奇故事,傳奇人物,深深地吸引著我,我收回思緒,繼續讀了下去......
——張曦月
“及時雨”,大多情況下是人們用來比喻在困境時及時出現并幫助解決困難的人或事。例如旱季時的一場透雨,總會讓人們撫手贊嘆:“這雨來得及時,真是好!”
而在《水滸傳》中,押司宋江便被賦予了這個稱號,可見其為人仗義疏財,幫窮濟困,是人們心目中的“及時雨”。讀了《水滸傳》,大家都知道,宋江可能并沒有其他人那樣英武非凡。他沒有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的勇猛豁達;也沒有武二爺“醉打蔣門神、景陽岡打虎”的威武霸氣。但是他一生憑借一個“義”字得到了所有兄弟的敬重與信任。
宋江在做押司的時候,正趕上晁蓋一行人等盜取生辰綱。不料被人發現,事情敗露,白勝也被抓了去,在朝廷的威逼下不得已說出了一行人的.行蹤。而宋江在與何濤的交談中,無意間得知晁蓋等人將要受難,便決定要幫助這群落魄的英雄。宋江和晁蓋情同手足,肝膽相照,他一方面憐惜這一干人等都是助強扶弱的英雄好漢,另一方面也是對朝廷的昏庸無道而感到痛心疾首,所以宋江不顧自己的安危與處境,馬上通知晁蓋等人及時避難,并決定佯裝夜捕,為晁蓋等人逃脫爭取了時間。
書中關于宋江義薄云天的故事數不勝數,他對親人對兄弟對朋友,都是講究一個“義”字當先。而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人,也有很多重情重義的事情,讓我們感動!
我叔叔家的哥哥從小在我父親身邊長大,那時候叔叔嬸嬸在外地工作,哥哥還是嬰兒時,便由我父親照顧他的一切衣食住行。哥哥上學以后,聰明伶俐,成績很優異。但是哥哥也過于淘氣,在讀書時很讓家里人頭痛,在學校與同學吵架、打架總要生出很多事端,讓所有人焦頭爛額。而我的父親對哥哥并不打罵,總是苦口婆心地跟哥哥講道理,督促他上進。一次又一次地促膝長談,終于讓哥哥收了心性,開始奮發向上,并且成功地考取了一所理想的大學,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哥哥非常感激我父親的養育之恩,無論工作多忙,每天都抽出時間來給父親通個電話,我父親病了,哥哥求醫問藥,像兒子一樣照顧他,讓我非常感動。哥哥還總是省出自己的工資給父親買一些生活用品郵寄過來,又貼心又周到。除此之外,哥哥也像父親當年對他一樣,關心著我的成長與學習,幫助我、鼓勵我,給我指出正確的人生方向,是我最依賴最信任的人。
讀書明理、讀書長智。《水滸傳》中的傳奇故事、傳奇人物深深地吸引著我,我收回思緒,繼續讀了下去......
水滸傳讀后感4
今天,我讀完了《水滸傳》第二章——《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我讀完之后,心里非常佩服魯提轄。
第二章主要寫的是一個提轄官,他叫魯達。一次,魯提轄和史進在一家飯館里吃飯,吃飯時忽然聽見里間有人哭啼,魯提轄就坐不住了,砸了桌子去問為什么哭啼,原來是一對姓金的父女被一個叫鄭屠的賣肉人陷害了,現在要靠賣唱掙錢還債。于是魯提轄就去找那個號稱鎮關西的鄭屠,三拳就把他打死了。魯提轄看見把他打死了,就趕快逃到了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
讀完了第二章,你們是否也非常敬佩魯提轄呢?他不僅武功那么厲害,還非常善良,又是那么講義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難道這樣的人還不值得我們大家佩服嗎?同時我還非常憎恨鄭屠這種橫行霸道的人,這種人不會有好下場的。
今天中午,我讀了《水滸傳》的第三回:史大郎夜走華陰道,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這一回中,我被九紋龍史進的忠義與魯提轄的報答不平所感動。
故事從史進宴請少華山上的神武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花白蛇楊春說起。因為這三個人都是土匪。被人們發現了報給了官府,官府派兵包圍了史家莊,史進無奈,只好一把火燒了史家莊,帶著朱武、陳達、楊春殺出了一條血路逃到了華陰縣。在華陰縣里,他遇到了自己以前的老師季忠和魯提轄魯智深。魯智深邀請他們一起去喝酒。于是。他們三人就來到了酒樓上。正喝得起勁,魯智深忽然聽見外面有人啼哭。他很厭煩。把桌子打翻了,店小二來了,魯智深讓哭的人過來,不一會兒,一對婦女便來了,女的談她被一個大官人強占了,魯智深問清之后,第二天,魯智深大搖大擺地來到了鎮關西的店前,戲弄鎮關西,根本就不是魯智深的對手。魯智深幾拳就把號稱鎮關西的狗賊打死了。
在這里,我不得不佩服魯智深的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精神,也很佩服史進臨危不懼的精神。他們都是好漢。
讀了《水滸傳》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
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蓋一伙,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后的真實動機又是什么?是為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為了準備"農民革命"?顯然都不是。黃泥岡上,這一伙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后大概經過坐地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晁家莊園,三阮則"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隨后并沒聽說他們有濟貧的打算,也沒見他們準備扯旗造反(或曰起義),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保不準他們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
因此,這樁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義之財,但其實質,說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動。
水滸傳讀后感5
迤邐近一年,終于結束了水滸的歷程。上部的大致內容幾已模糊,只留股豪情糾著心田。開局的星羅棋布,一百單八條好漢從涓涓細流匯為大江,奔騰向前。這種不斷的壯大感,對眾而言,具有深深的吸引力。
前期的歷歷事跡,不乏酣暢淋漓之舉,大快人心之作。然更多的是打打殺殺,沖動妄為,草菅人命。讀來著實厭惡,具是綠林之舉,不足為奇。自一百單八齊聚之后,梁山實力達到頂峰。如果作為部眾,那是可以瀟灑快活,自由自在。可作為頭領,宋江必須要為梁山將來之路做出選擇。很多人都認為宋江假仁假義,一心想著招安。在招募部眾上山的過程中,確實感到宋江的假仁義,如招募黃信,秦明,呼延灼之人等,可以說是逼上梁山。在拉攏他們的時候,宋江甚至殺其家人,以絕其念,手段殘忍,面不改色,甚至無羞愧之詞。在梁山前途的選擇上,宋江篤定要招安,矢志不移。我個人認為,一是宋江本人的忠君為國的思想,或是當時社會的`歷史政治文化氛圍所感染,尊崇管家所謂的“忠”,所謂的“義”。難免偏頗,難免狹隘。第二,可能宋江自己認為,帶同眾弟兄一同招安,也是為他們謀一個“高大上”的正道歸宿。將自己的思想推己及人?墒,人各有志,一百單八條好漢,豈是人人都愿意加官進爵?有所覺悟的人,都認為當時的官場氛圍,實在是烏煙瘴氣,是非糾纏。即使想要明哲保身,亦非常困難。故有公孫勝,李俊,燕青,魯達,武松等輩,自奔去處,遠離是非。就個人而言,的確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遠離爾虞我詐,自在快活而去,有個相對的善終。但反過來想,如果人人都不愿為國報效,為官治國,國家和社火又怎么能轉換?誰來鳴不平,誰來掃除奸邪,匡扶社稷,保家衛國?當然,當時社會封建體制積重難返,對能人志士而言,確實也是刀山火海。也許,這是一種歷史的無奈吧。
數敗官軍,打破遼國之后,梁山迎來最大對手——方臘。悲劇就此拉開序幕。一戰接一戰的節奏,贏的很不容易。而干戈之后,是一封接一封的陣亡表。過往悍將,屢屢陣亡。拼盡全力殲滅方臘之后,好漢們十停止剩二三,當中又有不愿為官自行離去的,可謂悲涼之至。武松出家,魯達坐化,更是將這股悲涼之情推至凄涼。渡江之前,軍馬齊整,凱旋之時,殘缺不全。及至朝圣之后,加官進爵,盧俊義被害,諸多將勇次第辭官,到最后宋江、李逵隕命,吳用、花榮自縊相隨。從頭到尾,恍如隔世,是否應了那句“是非成敗轉頭空”。往事的波瀾壯闊,快意恩仇,如今,卻化為座座墳頭,了了蒿草,縷縷青煙;叵朕和菽悄,仍有震撼心扉之力,著實唏噓不已。這種義氣之舉,無論對錯,都令人肅然起敬,扼腕嘆息。
縱觀整個歷程,滄海桑田,亦如過眼云煙,隨風飄散。斯人已去,唯有事跡家喻戶曉。以此想來,人生不過數十載,成也罷,敗也罷。如能轟轟烈烈,穿云裂帛,亦不失為來此人世走一遭。錚錚鐵骨,擲地有聲!
水滸傳讀后感6
讀完《水滸傳》以后,腦中第一個冒出的詞語便是“忠義”。這個詞語不妨拆開來看,忠于國家,義于兄弟,便是對那一百零八位好漢最好的詮釋了。但今天我想說的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最終卻落得個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這不免讓人們為他們打抱不平。在批判宋王朝腐敗的同時,許多人還將矛頭指向了宋江,這個梁山伯好漢的領軍人物!
有人認為梁山伯好漢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全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為戰無不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宋江斷然拒絕了如同李逵所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自覺接受朝廷的招安的政治道路,帶領“替天行道”的梁山伯義軍去殘殺“僭號稱王”的方臘義軍,在兩敗俱傷的大屠殺中遭到慘痛的失敗。他們認為如果當初采納李逵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一梁山伯當初的實力一定能推翻腐敗的宋王朝,而宋江卻奴顏婢膝,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真是個忘恩負義之徒。
但若仔細想想這話是不一定對的,宋江廣識江湖好漢,只要是有人來投奔他的,無論官位高低,無有不納;若識得賢才更是力竭留在莊上館谷,終日追陪,并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傾盡家產也無怨無悔,端的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只要是為了義舉的,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為了周全江湖義士的性命……以此為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由此可見,宋江乃仁義之仕,決不會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
然則為何要接受招安?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當時社會宣揚“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宋江便是這種思想的產物。宋江還是鄆城押司的'時候,其父便苦勸他不要與梁山草寇來往,好好為官,處人頭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應了。如果不是因為閻婆惜命案,他根本不會投奔梁山。他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為“圣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并在談判中保護其不被梁山好漢追殺,以致氣死林沖。他一直認為走與統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為寇”。最終為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著起義的不戰而敗。
他與清朝的曾國藩也有相似之處,曾國藩即使依靠湘西軍打下半壁江山,掌握重要兵權,也對身邊的親人、朋友“反了腐朽清政府”的規勸不為所動,而以“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自始至終“潔身自好”,一生忠于清王朝,忠于天子,也許在他們心中已經不是要做一名英雄,而是精準的把握住自己,選擇做一名圣賢了。
《水滸傳》之悲劇,并非宋江之過;《水滸傳》之悲劇,也許更是當時社會的悲劇。但適時地把握住自己,卻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成功,不受環境左右。
水滸傳讀后感7
《水滸傳》中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他們所顯示的“忠義”二字,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每一位讀者都回味無窮。這也正是《水滸傳》能成為古代四大名著的原因了。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水泊梁山與列位英雄好漢同行,領略《水滸傳》獨具的韻味。
《水滸傳》中宋江這一角色,是梁山的第三任首領,他的個性是謙虛謹慎,仗義疏才,任人唯才,是一個很好的領導人物。“及時雨”這個綽號不是白得的,晁蓋等七人智取生辰綱,被官府緝拿,幸得宋江告知,才免此難;武松在柴進莊上因脾氣暴躁受人冷淡,宋江則反客為主對武松體貼入微,使武松感激萬千;李逵因激動,曾多次與宋江大吵大鬧,而宋江則毫不生氣,以寬廣的胸襟容納住了這個“黑旋風”……“義”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是!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曾多少次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曾幾何時,想起了“退一步,風平浪靜。忍一步,海闊天空!钡牡览?曾多少次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取笑過性行古夬的同學,曾幾何時,體貼過他人,尊重過他人?這難道不足以說明宋江的“義”值得我們學習嗎?
書中另一角色:行者武松,更是他那英雄蓋世般的魅力,勇敢,機警,大義凜然,光明磊落,臨危不懼的優秀品質,使得我們都記得了“武松打虎”這一經典的橋段。宋江的“義”可以令人感動,而武松的`“義”便可驚天地,泣鬼神。為報施恩之恩,武松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飛云浦怒殺官差,手執一把樸刀,血濺鴛鴦樓,為施恩奪回了權利;氐浆F在,想想自己,當朋友遇難時,我們曾真心地幫助過他們嗎?我想我們中,極大部分人都會說沒有,我想我們當時,早就會被困難嚇得兩腿發軟了罷!
《水滸傳》這部傳奇巨作不僅向我們詮釋了“忠義”二字,而且還向我們展示了“孝”字。上梁山后,宋江曾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回鄉看望父親;公孫勝因母親的原因,曾拒絕上梁山入伙;李逵在梁山享盡清福之時,想起母親,正要背母上山之時,不想母親竟被老虎吃掉,李逵一怒之下,連殺四虎……當然,還有很多孝敬的例子,都成為了后人傳頌的佳話。再次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父母因天冷讓我們加衣,我們則不顧父母的感受摔門而去;有時我們犯些錯誤,則不斷的埋怨父母的過失,這樣的我們還是孝子還是好學生嗎?當然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孝”,也不懂得報恩,若還是在過去,估計已背上“大逆不道”的罪名了罷!
站在忠義堂前,看著水泊梁山奏出的輝煌樂章。思索著一代又一代的責任,領悟著“忠”“義”“孝”三的含義!端疂G傳》給我們的啟示,似一葉扁舟,在我們的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漣漪……
水滸傳讀后感8
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最終卻落的個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這不免使人為他們鳴不平。
在批判宋王朝的同時,許多人也將矛頭直指宋江--這個梁山泊的領軍人物。
有人認為,梁山好漢之所以會落得如此結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
作為戰無不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宋江卻斷然拒絕了如同李逵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自覺選擇接受朝廷的招安的政治道路,帶領"替天行道"的梁山泊義軍,去殘殺"僭號稱王"的方臘義軍,在兩敗俱傷的大屠殺中,遭到慘痛的失敗。
他們認為,如果當初宋江采納李逵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以梁山泊當時的實力,定能推翻宋王朝。
而宋江卻奴顏婢膝,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真是個忘恩負義之徒。
識江湖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終日追陪,并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揮霍,視金似土。
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為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讀后感《《水滸傳》讀后感(1)》。
",由此可見,宋江乃仁義之仕,決不會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
為何要接受招安?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
當時社會宣揚"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宋江便是這種思想的產物。
宋江還是鄆城押司的時候,其父便苦勸他不要與梁山草寇來往,好好為官,處人頭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應了。
如果不是因為閻婆惜命案,他根本不會投奔梁山。
他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為"圣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并在談判中保護其不被梁山好漢追殺,以致氣死林沖。
他一直認為走與統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為寇"。
最終為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著起義的不戰而敗。
不僅是宋江,梁山好漢中的許多人,如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秦明等人,他們也深受"三綱"思想的影響,他們是支持招安的。
所以,選擇招安不是宋江個人的決定,是在"三綱"思想影響下的必然選擇。
所以,將梁山好漢起義的失敗歸罪于宋江,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悲劇,并非宋江之過。
梁山泊悲劇,這也是社會的悲劇。
水滸傳讀后感9
原本對《水滸傳》是一點興趣也沒有的。
畢竟我是個女生,自然是喜歡脂香粉氣、柔和詩意的《紅樓夢》多一些,認為成天打打殺殺的《水滸傳》很沒勁。
可是,當我翻開扉頁時,深沉的文字間縈繞的古老質樸之氣已將我徹底征服。一個個粗壯的鐵血漢子,他們重情重義,直率坦誠,不拘小節。如果說《紅樓夢》是縈繞在耳邊的一支琴曲,婉轉悠長,余音裊裊,那么《水滸傳》就是回蕩在腦海里的鼓聲,大氣磅礴,震人心魄。
并非不愛紅樓,只是被梁山好漢的激情所感染,也想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擯棄胭脂華服,到烽火彌漫的戰場上去廝殺一番。
除了熱血澎湃,《水滸傳》細膩的筆觸也讓我印象深刻。古白話是有些生僻難懂的,然而卻更有味道,將人物形象勾勒得充實豐滿。一百零八位好漢,多數性格鮮明,即使有個別性格類似的英雄,作者也會將他們的不同之處表現出來,讓人過目不忘。像魯智深和李逵,兩人雖都是直爽魯莽的好漢,但魯智深粗中有細,仗義疏財,李逵直來直往,率真耿直,甚至濫殺無辜。
反面角色的刻畫也很不錯。而我認為,《水滸傳》中最大的反面角色就是宋江。
因為宋江他厚顏無恥、背信棄義、虛偽、狡詐,就是一個紅果果的`卑鄙小人!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宋江一心想招安,想過安生日子,結果讓那么多人給他陪葬!既然他本就不想為寇,上什么梁山?既然他看不清朝廷x敗、大局形勢,當什么首領?最后竟怕李逵替他報仇,壞了“忠義”,騙李逵也喝了毒酒!這就是為了名聲、面子而不惜殺了兄弟的宋江!一介懦夫!而且每次俘獲敵方將領時,他都要“慌忙解開繩子”,怒叱手下,扶起將領,作勢要退位讓賢。人家臉皮可沒他那么厚,自然是受寵若驚、羞愧不已,最終臨陣倒戈,助他里應外合,取得勝利。偏偏這招他還屢試不爽,真可恨!現在想到宋江這種行為我還有些咬牙切齒,但不得不佩服作者確實把宋江刻畫得很生動,使宋江的偽善嘴臉深入我心。
話又說回來,宋江之所以如此,只因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長期處于封建階級統治下的古人,難免如此。而在當時,能打破舊貌的,或許只有戰火。
戰火是可怕的、無情的,兵馬喧囂中,會有無數條生命失于馬蹄之下。亂世中,會有人站在巔峰,臨風而立,指點天下,而更多人只是在他腳下,鋪就通往頂端的路徑。如果可以,我寧愿做一縷戰魂,只要在金戈鐵馬之下,烽火狼煙之中,找到自己就夠了。寂寞清冷的月光下,我可以燙一壺酒,唱一曲小調,在回首間,望見那離世孤傲的背影,知道自己付出的意義,便可安然策馬而去,在如血的夕陽中,奔赴自己的宿命……
當然,《水滸傳》要告訴我的,遠不止這些。
水滸傳讀后感10
讀《水滸》,不可避免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什么樣的人才是英雄?
蘇軾在《孔北海贊序》中曾這樣寫道:“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文中的“操”,正是詩有“建安風骨”之譽的曹操。有人說他是梟雄,也有人說他是英雄,而我以為,曹操雖不見得是個完人,但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他對歷史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應該算是英雄。同樣,施耐庵筆下的李逵、武松、魯智深、吳用等,也都是性格鮮明、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盡管他們也都不是完人,盡管他們有的魯莽沖動,有的文化不高,有的武藝稍弱,但他們依然個個勇往直前,在一次次濟困扶貧的義舉中,顯示出高尚的品格和純樸可愛的個性,盡管梁山起義最后以失敗告終,但在人們的眼里,他們也未嘗不是英雄。
只不過,正像蘇軾“世以成敗論英雄”的'說法,梁山起義的時代雖早已成為歷史,卻依然有人津津樂道于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在他們意氣風發的時候贊一聲“英雄”,在他們被招安散伙的時候嘆一聲“可惜”;當他們為百姓對抗朝廷時他們是英雄,當他們投靠朝廷封妻蔭子時是狗熊。這世界果然還是以成敗論英雄。但是,我覺得不然。
按我以前的理解,英雄,是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奮斗,令人敬佩的人。因此,無畏赴鍘刀的劉胡蘭是英雄,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是英雄;因此,為中國鐵路事業奔波忙碌的詹天佑是英雄,為中國石油事業嘔心瀝血的李四光是英雄。他們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生命的價值重于泰山,怎能不是英雄!但是,世上有名有姓的英雄固然極多,但是默默無聞的平常人中就沒有英雄了嗎?也許,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功績,他們沒有可歌可泣的事跡,他們沒有史家為他們作傳,沒有小說家為他們留名,但是,他們可能以自己的善良為人伸出雙手,以自己的堅韌承受生活的不公乃至苦難,以自己的樂觀扛起人生的重擔……凡此種種,他們的人生也許談不上什么成功與失敗,但,他們同樣是英雄,不是嗎?
再者,有人說,當今的社會競爭激烈,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社會弱肉強食的時代。是的,競爭使人類進步,社會進步。就如梁山起義,并不是由某一個人振臂一呼,驟然集合起千軍萬馬,而是由智取生辰綱開始,由幾個人組成了第一批上山的隊伍,緩慢發展起來的;而這個發展,又是在與官兵的不斷斗爭中完成的。如果從這個角度思考,現在這個時代,人的成功與失敗不是一下子就能下論斷的,但在這成敗論人的時代,要想自己為社會接受,活出自己的價值,就不能害怕競爭,就應該不惜積極地面對競爭,執著地去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標,那么,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里,你也同樣是自己的英雄。
故而,我認為,英雄不應該只有“成敗”這一標準,但凡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正直與善良,活出自我,活出人生價值的,都應該是英雄!
水滸傳讀后感11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創作時間待考證,一般認為作于元末明初,而至晚于明朝中晚期成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小說的先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在宋代的時候,說書伎藝興盛,在民間流傳的宋江等36人故事,這也就是施耐庵寫水滸傳的素材。這些素材經過施耐庵的選擇、加工和創作,搖身變成了這部優秀的古典名著——《水滸傳》。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書中出現的人物有數百人之多,是世界文學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說。以120回本《水滸全傳》為據,全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魯智深、林沖、武松等好漢上梁山前的個人經歷;
二、宋江在發配途中與各路好漢的奇遇以及最終上梁山的經歷;
三、宋江帶領梁山進行的幾場戰役;
四、原首領晁蓋去世后,宋江確立梁山首領地位以及大聚義的故事;
五、大聚義后與官軍的戰斗以及受招安;
六、征服企圖進犯的遼國;
七、打敗割據勢力田虎、王慶;
八、在江南與割據的方臘作戰并死傷大半,全書在悲劇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圍中結束。
我最喜歡全是最后一回《水滸傳·徽宗夢游梁山泊》。梁山好漢一共一百零八人,在征討方臘后,又有誰能想到竟只剩下二十七人回來!跟隨宋江回來的人,因為征討方臘有功,都被封了官職,還有一些好漢回到家鄉,過起了隱居生活。后來,皇上徽宗賜給宋江和盧俊義的御酒中被奸臣高俅、楊戩早就放入了水銀,盧俊義后來被水淹死了,宋江也為了李逵,在他的酒中放入了毒藥,讓手下將兩人一起埋葬。當知道宋江的死訊后,吳用和花榮也在墓前自殺了。后來,徽宗在夢中了解到梁山好漢的死因,本將奸臣抓起,卻因死賊互相包庇,寬恕了他們的罪。梁山好漢的輝煌就這樣的被掩埋了。
多么深厚的兄弟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梁山好漢不正是印證了這句話么?這是朋友,真正的.朋友!其實,在現代,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收到困難的時候,有人能幫助你;在你陷入困境的時候,有人能拉你一把;在你幸福的時候,有人能與你一起分享;在你孤單的時候,有人能陪伴著你;在你傷心的時候,有人能好聲地安慰你……這才是朋友。此外,古代時社會的不公也讓我義憤填胸:忠臣到邊塞打仗,歷盡千辛萬苦,若是贏了,回到朝廷領完賞賜,就會再被奸臣害死;若是輸了,回到朝廷之后遭千古罵名,再被賜死;反反正正都是一個死。奸臣卻在朝廷中當著官,憑著一張嘴拍皇上的馬屁,升官發財;若是真相敗露,頂多被貶為庶民,也能保住性命。這就是當時社會的不公!
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幸福、和諧!
水滸傳讀后感12
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將、《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看似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種類型的文學形象,其實細細品味過后,我發現他們的經歷雖然一樣離奇曲折、跌宕起伏,每人都是身懷絕技,武藝高強,而結局卻是大相徑庭。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這兩句高亢激昂的歌詞體現出梁山泊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的俠肝義膽,這當然需要過人的真功夫。且不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光說魯智深的拳腳功夫,就能說上三天三夜。這些高手由于各種原因聚集在梁山泊,發動農民起義,勇敢地與黑暗腐朽的朝廷作斗爭,為民除害,就這樣刀光劍影、打打殺殺了那么長的時間。只因總頭領宋江的接受招安,一百零七將為了所謂的“義”,就盲目地放棄了追求的真理,放棄了即將修成的“正果”,中了朝廷“以寇制寇”的詭計,最后有的被朝廷奸臣害死;有的見機不妙、辭官歸里,隱居求安;有的被迫再度流落江湖為寇;有的雖然仍在朝廷做官,但郁郁不得志,這真是一個天大的悲劇。
《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也同樣追求一個正果“立地成佛”,路途迢迢,歷盡艱險,這才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孫悟空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也許有的人不以為然:不就是一只膽大妄為的猴子嘛!對,這只猴子的成功就在于“膽大妄為”,它不僅本領高強、神通廣大,而更主要的是它具有可貴的叛逆精神!安环梓胼,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拘束”!有多少大難來臨時,唐僧,他與《水滸傳》中的宋江有過之而無不及,總是費勁口舌,竭力阻擾孫悟空去降妖伏魔,以顯示他的“慈悲為懷”。但是這只猴子,不,這個英雄早已用他的火眼金睛識破妖魔,義無反顧地一次又一次舉起金箍棒,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被誤解,一次又一次地被念“緊箍咒”,一次又一次地被驅逐,可他仍堅持自己執著的信念,從不盲目地服從師父,這才使得九九八十一難化險為夷,最終修成正果。
孫悟空由一只猴子,變成人人知曉的齊天大圣,最后成為了頂天立地的斗戰勝佛;一百零八將由起義到壯大,最后以失敗告終。一個喜劇,一個悲劇,正是因為抗拒黑勢力的'態度和信念迥異才有這樣截然相反的結局。魯迅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山泊中人,是并不將一切人們都作兄弟看的”。宋江就是施耐庵精心塑造的一個投降派的典型形象,他手下的弟兄們的初衷都是反朝廷、反投降的,正是由于一百零七將缺乏孫悟空那樣崇尚自由、認定真理、敢于質疑的精神,只知道愚忠癡義,唯所謂的“大哥”宋江馬首是瞻,才使得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毀在他的手里,真是可悲可嘆!
水滸村里話西游,眾將難敵一只猴。《西游記》和《水滸傳》兩部名著在故事情節的處理和藝術特色上可能是不相伯仲、各有千秋,但我的感悟是《西游記》似乎更勝一籌!敖鸷飱^起千鈞幫,玉宇澄清萬里埃”,作為《西游記》中的第一號人物,我想孫悟空才是真正的英雄。
水滸傳讀后感13
電視里正在播放《水滸傳》。忽然發現,我已許久未讀《水滸傳》了。但這本書給我帶不的快樂從未遺忘,它也讓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影響著我的成長。
記得宋江困被奸臣誣蔑而被判死罪時,晃蓋等人便立即商討辦法救宋江。最后在眾人的努力下,宋江被成功救出。宋江平時為人豪爽,對待兄弟坦誠真摯,兄弟有困難他仗義疏財,所以宋江有難時,他們才會這樣義無反顧的去幫助宋江。從中我也明白了:“你想要別人怎樣對你,那你就怎樣對別人。”就像我們如果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只有自己先誠懇待人。反之,我們就很難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從那以后,一顆“誠懇待人”的種子便在我心頭播種、萌發,隨著時間的流逝,它也在一天一天的生長,我想信:終有一天,它會長成參天大樹,讓身邊的人感到愉悅。
猶記得宋江的那句“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現在的生活就很好的印證了這句話。現在的人們極易引起仇恨,如同學之間因一點小事就從此大路兩邊走,街坊間因點雞毛蒜皮的事發生爭執,老死不相往不?墒沁@樣真的好嗎?俗話說:“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笔堑,當我們遇到困難,自己無法解決時,我們需要他人的幫助嗎?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宋江本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處處結冤,結果會怎樣?毫無疑問,他會遭到別人的怨恨,很有可能死于仇家之手。所以,每一次快要和別人吵起來時,我的心里都會有一個聲音在對我說:“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少了朋友還多了仇家!庇谑,我選擇聽從心靈的'勸告,停止與他人的爭執,這樣矛盾也就自然而然的大事化了,小事化了了。所以,人人都應該有這樣的認識,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相信看過《水滸傳》的人都會對“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情節百看不厭。我也不例外,書中武松醉打蔣門神的場景看得我的心熱血沸騰,恨不得“親臨現場”。但興奮過后,我也明白了,現代社會是講文明、講禮貌、講法津的社會,我們不能像武松那樣用武力解決問題。如果人人都像武松一樣,那我們豈不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了嗎?想必一定沒有人愿意過這樣的生活吧!所以,遇到有損自己利益的事情時,我們應該通過正當的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水滸傳》不僅讓我感受到閱讀的快樂,也讓我從中學到了許多人生哲理。我喜歡讀《水滸傳》,感謝它給我帶來的一切。此時,電視里已經播完了《水滸傳》。我望書柜里那本被好好珍藏的《水滸傳》,心理:許久不看了,不如就趁這閑睱的午后,再隨著它感受書中各位好漢的豪爽仗義,跟著楊志去比武,跟著晁蓋去劫綱,跟著武松去打虎……
水滸傳讀后感14
《水滸傳》是部龐大、復雜的小說,它生動地描寫、反映出了梁山起義的發生,發展壯大直至起義失敗的整個過程。它明確地描寫出了當時起義的社會根源和原由,并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義英雄的形象,且通過他們不同的反抗道路展開了起義過程,也具體地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
其實,我認為情節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前70回是以宋江、晁蓋為首,漸漸吸納江湖四方的豪杰上梁山。在這些好漢中,有自愿上山的,有的是被貪官污吏逼得無處可走的地步才上山的,還有的是受到感召而上山的'。但不論如何,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當時那腐敗的政治。在這一時,那些梁山的英雄們也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殺得貪官污吏心驚膽戰,令人大呼痛快。而作者也有意借此發泄他對當時社會腐敗政權的不滿。后50回描述的是梁山好漢們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為國家效力的過程。他們北征遼國,剿滅虎田、王慶,眾頭領盡皆無損,威枕四方;南討方臘一役,卻使梁山英雄們損兵折將、七損八傷其生存者并未因此而獲得合理、應得的回報,反遭奸臣迫害,梁山好漢們幾乎沒有一個善終,表現出了忠心報國的無奈。
所以說《水滸傳》也同時反映出了北宋的政治和社會的腐敗、混亂。因此在書中我們經?梢钥匆姽賳T行賄和壓迫百姓的事實,表現出了當時百姓的有苦無處伸張的現象。而宋江等人和當朝政府官員對抗,替百姓出怨氣,就又表現出了此書的又一個中心思想:官逼民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此外,書中的主要任務有一百多個,他們的性情也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特性,語言、舉止都和其身份、地位緊密配合。而讀者們更可以從書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深刻地感受到他們的獨特個性。
雖然水滸中的人物大多都較粗魯,但作者寫人的粗魯更是使人稱奇:如魯達的粗魯是性急,不容得半點怠慢、史進的粗魯是任性、李逵粗魯是蠻橫、阮小二的粗魯是悲憤無說處,而焦挺的粗魯是本身的氣質不好……在這本書上還至少出現了十一二個個性鮮明的形象,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這部以北宋末年社會為歷史背景的小說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書中的人物在這“替天行道”的旗幟下,好似作者也肯定和贊美了被壓迫的人民的反抗、復仇行為。比如說:武松為兄長伸冤,卻告狀無門,于是他拔刃血仇,最后被張都監陷害陷害后,血澗鴛鴦樓;林沖遇禍一再忍讓,被逼到絕境,終于復仇山神廟,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寶為索回他們射沙的一只老虎,被毛太公送入死牢,從而引發了顧大嫂眾人劫獄反出登州……可以說,人民的反抗和復仇權力,在《水滸傳》中得到了有力的伸張。
梁山好漢是傳奇式的理想化人物,他們或勇武過人,或智謀超群,或身具異能,而做事光明磊落、敢做敢當是他們共同的特點。因為《水滸傳》中的這些傳奇式的英雄人物對讀者來說是吸引人的,所以《水滸傳》才這樣廣受讀者們的好評。
水滸傳讀后感15
《水滸傳》是我國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了北宋末期梁山好漢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最終失敗的悲劇故事。讀完此書,我感慨于仁人志士出淤泥而不染,將軍義士為民請命而浴血,銘記于梁山泊英雄們的忠和義。
何謂忠?忠就是要對自己的國家忠心耿耿,對自己的親人誓死守護,對自己的朋友坦誠相待。宋江一腔為國熱血,卻遭奸人陷害,逐出朝廷。他起義之后,舉起替天行道的旗幟,為了百姓掃盡一切不平事,這是對百姓的忠誠。但是宋江仍然沒有泯滅報國的志向,對于自己已經背叛的國家一心想著招安,這是對國家對政府的忠誠。招安之后,看到國家內憂外患四起,主動率軍保衛國家,破大遼,戰幽州,擒王慶,滅方臘。幾次深陷危難卻仍然浴血奮戰。這是真正的忠誠,血一樣紅的忠誠。但忠也有愚忠。宋江明知大宋內部腐敗無能,已經不可救藥。但他仍然死心塌地的報效,即使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然而他的君主卸磨殺驢,征戰歸來沒有厚重的金銀財寶,只有一杯毒酒。宋江仍然從義,飲下之后,自當身死,沒有反抗。這是徹徹底底的愚忠。但是我想宋江并不想要榮華富貴,不是為了那個腐敗政府,而是為了人民的幸福。他不敢將起義做到底,是怕滅亡了北宋,國家會被敵寇侵占,人民就會慘遭屠戮。他是懷著有朝一日重入朝廷,鏟除奸佞,清明朝堂,中興大宋的愿望才降了腐敗的宋朝廷。最后雖然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但是卻沒亂臣賊子的罵名,而是有了忠的.的高風亮節。
說到忠,必然會談及一個“義”字,這也說明了忠與義是一體的。在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中,以忠義為先。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為了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這是朋友之間的義。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團結在一起奮戰,這是對人民的義。為了親人可以一命換一命,這是親人之間的義。梁山人馬不過數萬,而官軍多達數十萬,為什么宋江他們可以每次都打勝仗呢?這是團結的力量,而團結則需要這群人的心與心之間有“義”。有了義,就有不怕為朋友,為戰友犧牲,這樣無形中就凝聚了軍隊和集體的心。能不打勝仗嗎?
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黑旋風李逵。使得一對大板斧,看來生性魯莽,卻義氣沖天。他為了義,以宋江馬首是瞻。于公是服從,于私是兩個人心照不宣的義。他經常為了朋友的冤屈挺身而出,即使是陌生人也會為他們打抱不平,時常弄出了人命,但是那是壞人,不足惜。而李逵卻有殺身之禍。我佩服他的豪俠,更佩服他的義。
品讀《水滸傳》中的義,就能夠讀出一個時代的英雄豪杰,也能讀出我們對忠義的擔當。從梁山好漢中我看到了對朋友的義,親人的義,人民的義和國家的義。讀了十二世紀的大宋,我們也應該學會義,是對國家的義。也應該像梁山義士一樣為了國家的復興頑強奮斗,詮釋大義。們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在心中樹立起報國,強國,復興的志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立志扛起民族的責任,抒寫我們中學生在這個青春洋溢的時代對祖國的忠和義。
【水滸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水滸傳讀后感1000字07-09
2022年《水滸傳》心得水滸傳筆記09-29
水滸傳讀后感08-11
水滸傳讀后感08-11
水滸傳讀后感08-11
水滸傳讀后感08-11
水滸傳讀后感08-11
《水滸傳》讀后感08-11
《水滸傳》讀后感08-11
水滸傳讀后感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