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后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并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于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后,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么讀過之后,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愿望。
二、神化與丑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后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么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么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余字的謚號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云、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采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度龂萘x》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系,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只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度龂萘x》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度龂萘x》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边@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度龂萘x》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后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干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后,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后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后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后,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后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于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來,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并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后感2
《三國演義》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東漢末年,國家處于戰爭之中,曹操孫權劉備是故事的主人公。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一起攻打曹操,孫權。這些英雄豪杰中我最喜歡趙云,他身披白甲,一手持劍,一手拿紅櫻槍。
《截江奪阿斗》是這樣講的.:孫夫人要帶這阿斗離開荊州,周善說:“開船——”這時,趙云起著白馬大聲呵斥:“等等,孫夫人!壁w云下馬上漁船。周善命令用箭射死趙云,“嗖嗖”,萬箭起發,趙云用劍擋來檔去,左抵右擋,結果被射中幾箭,趙云咬牙切齒,拔掉箭,一刀砍死周善,奪去阿斗。這時張飛來了,割下周善的首級,放到孫夫人面前,氣沖沖地走了。
趙云被箭射到也不疼。我在家里碰到雞皮小傷就痛得滿地打滾。那一次,我在樓梯上走,摔倒了,一塊皮沒了,就放聲大哭。
我懂得了前面無論是什么,勇氣就會戰勝它;那怕傷再大,只要能保家衛國,那也值了。
三國演義讀后感3
今年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彩圖本的《三國演義》。
這本書的內容真是太精彩了,我一連看了三遍,還覺得不過癮.現在,你只要任意指出書中的一幅插圖,我就能馬上說出這是描寫哪一場戰爭的或是描寫哪個英雄人物的
這本書人物描寫栩栩如生,故事敘述有聲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周瑜,有陰險狡詐的董卓,曹操,還有英勇善戰的關羽和趙云.其中,我最喜歡,最佩服的`人物是諸葛亮.雖然周瑜和諸葛亮一樣聰明過人,足智多謀,但是,他心胸狹窄,處處為難諸葛亮,想盡辦法加害于他.竟然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枝箭,還要他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就按軍法處置.而諸葛亮卻以國家大事為重,顧全大局,從容應對,既巧妙地避開了周瑜的無端加害,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他才是一個真正的,充滿智慧的了不起的人物.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三國演義讀后感4
我很喜歡小說、散文集等等,它們讓我了解人生的至真,使我明白知識是無限。在這些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一本書叫作《三國演義》的小說。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書描寫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以及司馬炎最終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不僅戰爭描寫精彩,還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我覺得這本書里的人物塑造得十分生動形象,例如諸葛亮聰明機智,一次次地阻止曹操。有一次,曹操要攻打周瑜,周瑜的箭很少,諸葛亮就有了一個主意,他向魯肅借了二十只船,船上插上一千多個稻草人,在夜里將船連在一起,又命人擂鼓吶喊。曹操聽到江上的聲音,以為是東吳的兵打過來了,便命弓箭手全部向江上射箭,箭都插在了稻草人身上,諸葛亮他們就有了十幾萬支箭。這就是諸葛亮的智慧。
我很喜歡這本書,現在我推薦給你,希望你能喜歡。
三國演義讀后感5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主要講的是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發生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關羽,他不僅武功好,而且人品好,干出許多出人意料的事,比如:斬華雄的.頭、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最令人敬佩的還是那次讓華佗把自己的肉切開,刮骨治療,他一邊治療一邊與別人專注的下棋,如果是我不打麻醉針,肯定會痛的受不了。關羽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
諸葛亮的聰慧令人贊嘆,他遇事如神,盡管是明天的事,他也能猜到,所以什么陰謀也瞞不住他,他還知道天文地理。他立過許多功:借東風、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木像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普通人都想不到。他還會搞發明,比如:木牛,流馬,它可以提高運輸速度,幫人們減少疲勞和痛苦。了解完諸葛亮讓我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性,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誰擁有了知識,誰就能輕而易舉獲得戰斗的勝利。
當我們面對困難時,要學習關羽,努力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在學習上要向諸葛亮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6
我國四大名著有《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因為我讀完了這本書,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其中書里還有很多人物讓我喜歡,比如呂布、諸葛亮、黃忠、趙云、馬超、張飛、關羽、劉備等還有好多故事也讓我百看不厭,比如宴桃園三結義、殺黃巾英雄首立功、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等。
其中我要講的是三顧茅廬,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關羽、張飛,他們三人是異性兄弟去拜訪諸葛亮,第一次諸葛亮沒在家,所以他們就回去了,第二次他們三人又去了,諸葛亮還沒在家,他們回去了。第三次張飛就說:“直接把他拿麻繩捆來不就行了嗎?”劉備說:“你如果真的這樣的`話,你就不要和我去了!边@時,張飛就二話不說隨后就到了諸葛亮的家門口。最后劉備成功請出諸葛亮。
從這個故事我們就知道了:凡事都要尊重別人。如果你讀了一篇故事,就會知道一個小道理。讀完整本書后你就會知道一個大道理的。
三國演義讀后感7
《三國演義》共塑造了近兩百個人物,其中塑造最成功的有劉備、曹操、周瑜……下面大家就聽我介紹介紹他們吧。
要說三國里的頭號奸臣,非曹操莫屬了。曹操雖然雄才大略,很會用兵,但有謀權篡位之心,即使這樣心術不正的人才能再高,也不喜歡。要說三國里心胸最狹窄的人,那就是周瑜。周瑜眼里容不下諸葛亮,他讓諸葛亮三天里造出十萬枝箭,一心想除掉他。他認為除掉了諸葛亮自己的'才智就天下無敵了。諸葛亮才智過人,一心輔佐劉備和劉禪,并且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兵力強盛的西蜀。諸葛亮為蜀國作出的貢獻是無人能及的。最令我敬佩的是劉備。他為人忠厚善良,清廉正直,并且非常重義氣。關、張死后,他不顧眾人反對,率領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東吳。最終被陸遜用火攻打敗,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做人做事應像諸葛亮和劉備,而不能像曹操和周瑜,否則,即使有再出眾的才華,也會遭人唾棄,留下罵名。
三國演義讀后感8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題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卑橹@首耳熟能詳的音律,我再一次重溫《三國演義》,這清代小說的巔峰。急于興復漢室的劉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張飛與關羽、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曹操,這些英雄又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我隨著這本書走進了歷史上局勢動亂的三國時期,親臨了馬革裹尸的戰場,目睹了考慮周全的計謀,同時也感受到了千古流傳的情誼,那就是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心。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他就是諸葛亮,一個淡泊名利的隱士,一位足智多謀的智者,一名忠心耿耿的`軍師。如果諸葛亮是一匹未被世人了解的千里馬,那么劉備就是發掘千里馬的伯樂。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二十年如一日地為劉備奔走效勞;馃乱啊缀佑盟、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如今細細品味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感受到的不止是諸葛亮那過人的智慧,更是諸葛亮一心為劉備出謀劃策打江山的忠誠。他的忠誠不僅僅表現在劉備在位輝煌的時候,更表現在劉備仙去之后。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白帝城托孤,諸葛亮接受劉備最后的托付。劉備臨終前告誡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辈⒏嬖V諸葛亮:“如果劉禪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钡侵T葛亮并無謀權篡位之心,依然竭盡全力輔佐著劉禪,盡管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為完成劉備的遺愿,諸葛亮多次親自出征,從無怨言,只為報答多年前劉備的發掘之恩。
搖著羽毛扇的諸葛亮永遠是我最敬佩的英雄,不僅僅因為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的智慧,更因為他對劉備那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心。
三國演義讀后感9
大家都認識曹操吧!人們對它的評價都是:罪惡滔天、惡霸、亂世之奸雄……其實,曹操有時也不壞,讓人敬佩……
有一次,曹操來到一個城鎮,便占領了這里,可有一些士兵卻亂搶百姓的糧食,所以,這個城鎮非常討厭曹操的來到,幾乎每一天,人們都死死地鎖住門,一刻也不出門,生害怕士兵來搶糧食,有些百姓,想除掉曹操這個惡霸,可都偷襲失敗了,每一次都被士兵給抓住了,還有的被當場凌遲了。一天,曹操準備出去散散步,結果剛出門,竟發現大街小巷上居然沒有一個百姓的人影,只有自己的士兵正在巡邏,曹操很納悶,便隨手找來了一個屬下問問,那位屬下說:“因為有些士兵要搶百姓的糧食,所以不肯出門!辈懿僖宦犕,火冒三丈,因為曹操知道,只要百姓不順他,那就打不了勝仗,因為百姓隨時都可能要造反,而且必須要有順于他的百姓,這樣才會有打仗的糧食。于是曹操馬上召集士兵,命令士兵不許動百姓的糧食和財務,就連踩一下也不行,違者砍頭后凌遲處理!士兵一聽,嚇得都成了縮頭烏龜,都不敢欺壓百姓了,百姓自然就放心了。
一天,曹操騎著一匹馬經過一個稻谷田時,突然,飛來了一只鳥,他的'寶馬一嚇,把蹄子給抬了起來,曹操也被寶馬給嚇著了,一夾馬背,馬便跑進了稻谷田,踩死了許多稻穗,曹操見自己違反了自己定的軍令,便跪下馬來,摘下頭盔,準備拔劍自刎,讀到這兒,我嚇出了一身冷汗,曹操真不愧是厲害,說到做到!周圍的百姓和士兵連忙勸阻,才保了曹操的性命。曹操用寶劍把自己的頭發給割了,因為在那時候,割頭發就相當于砍頭,所以,曹操用割發代替了砍頭。
從此,百姓就更加欽佩曹操了!
三國演義讀后感10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它使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相互斗爭為內容,講述了東漢末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主要人物有愛才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軟弱無能的阿斗,粗魯莽撞的張飛,重義氣的關羽,救主的趙子龍,心胸狹窄的周瑜等等。這些人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熟知天文地理;他火燒赤壁,借東風,草船借箭;他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他七擒孟獲,巧施空城計,以偽者嚇退司馬懿。這些事都是常人所想不到也做不到的。書中寫到: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手持羽扇。我認為他頗有長者風度。但是,他的智,他的謀,卻是無人可比的。
再說曹操,他在“三國演義”中被人們稱之為“奸雄”。他自己也曾說過自己與劉備乃并世英雄。嚇得劉備筷子都掉了,這也就是所謂的煮酒論英雄。
想到戰國時代的人天天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我們真的幸福多了。
三國演義讀后感1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書是打開未知世界的鑰匙”今天,我特向你推薦一本好書——《三國演義》。
這本書的封面可精致了,全都是綠色的。大約有a四紙般大小。上面有四個黑色大楷字《三國演義》。占了書面的三分之二是武圣人——————關羽的形象:他那丹鳳眼,臥蠶眉,唇若涂脂,面若重棗,髯長二尺,手握青龍偃月刀,騎著赤兔馬,正在馳騁。讓人看上一眼,你保準眼前會浮現的塵土飛揚,殺聲陣陣的戰斗場面。下面還有一列小字。正是本書的`作者羅貫中。這本書的價格是三十二元。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媽媽從新華書店購買的。這本書大約有四百多頁。有四十多個章回。屬于兒童版的讀物。
這本書主要講了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所在的國家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斗智斗勇、爭鋒相對、爭奪天下的章回小說。在他們中間,也出現了很多勇猛的大將:張飛,關羽,趙云,司馬懿,周瑜等二百多位有勇有謀的人物。
當然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也相當精彩!爸T葛亮的空城計”、“趙云的長坂坡救孤”“王允的美人計”……
其中最精彩的章節還是要數“火燒赤壁”了。這場大戰主要是蜀國和吳國聯合攻打魏國,。他們抓住了曹操不會水戰這一弱點。蜀國的軍師諸葛亮觀天象,預測三天后必有西南風,所以,向吳國的都督立了軍令狀。然后,令吳國的軍師魯肅讓手下人將一艘艘小船裝滿干草點燃火,又五更天靠東風的力量駛到曹營。把曹營的船只全部點著了。然后回來時靠西南風,順水順舟。魏國的將士們發現火后,報告曹操,曹操令將士,只管放箭,到火勢越來越大。便只好紛紛跳船。曹操得知消息后,只好棄船逃跑。要不是最后關羽饒了他一命,恐怕他早就一命嗚呼了。
這本書不僅內容精彩,寫作也很有特點。比如羅貫中在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外貌描寫描畫出這個人的性格。關于面如紅棗,一雙丹鳳眼一看就知道他很忠勇。張飛虎背熊腰有一撮凌亂的胡須,從這就知道他很勇猛但缺乏智慧。
看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開動腦筋,只要你多思考,敢于實踐,就有新發現。其次,我們不能光靠武力來解決問題,這樣只會使問題更嚴重。俗話說的好:"用力不用智,皆于虎類矣。⑦有交朋友要交忠誠的人,同時也要對他人忠誠。這樣你才會有更多的朋友。
你看,這本書是真的不錯吧!那你抓進去買哦!
三國演義讀后感12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學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四年級,我有了這一書,使我對書中人物典故有了更深的了解。像“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三氣周瑜”、“官渡之戰”我都能耳熟能詳,我 還 非常佩服書上的.人物。
我佩服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足智多謀。“草船借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佩服劉備,因為他特別善于用人,又有仁慈之心。劉表病危時,諸葛亮建議攻打劉表,奪取荊州,好有一個安身之處,但劉備一再推辭,死也不肯……
我佩服關云長,因為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殺死袁紹二位猛將顏良以及文丑,又過無關,斬六將,還水淹七軍,真是智勇雙全。
張飛武功也非常了得,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我更佩服趙云,因為他在幾十萬大軍中寧愿戰死,也不投降于曹操,他這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欣賞關羽、張飛、趙云的武藝,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國演義讀后感13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讀了這本書后,我收獲了非常多的東西。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云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要說在那個時代,三國戰亂不休,沒個半年就要大戰一場,而斗爭過程中,平民百姓們有的死了,有的殘了,如果要讓抗日時期和三國時期進行比較,那么,抗日時期就只能算毛頭小孩了。因為在這個時期,刑算是最可怕的了,什么五馬分尸,斬首應有盡有,而有些國家的官府非常腐敗,不僅要平民百姓們錢,還打他們,要是說了他幾句,就要立刻斬首,如果我看到了這一面,我看著這幾個字,我的腰都隱隱約約有點痛。
所以,就一個這樣惡劣的時代的洗禮下,一批英雄人物登場了:劉備,張飛,關羽……其中我最喜歡關羽了,他拿著一把偃月刀,曾經一刀把華雄的.首級砍了下來,他厲害。而且他還知道感恩,不像那有武功沒孝心的呂布一樣,所以我最喜歡的就是關羽。
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的國家強大起來了,而我們也要好好學習,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三國演義讀后感14
我非常喜歡看青少年版的《三國演義》?催@本書的時候,我仿佛穿越千年,來到了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目睹了劉備、周瑜、曹操等英雄人物演繹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在這些故事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三顧茅廬》。它讓我懂得了以禮待人的重要性。
《三顧茅廬》主要講了劉備去隆中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成大業的故事。他兩次前往,都沒有見著諸葛亮。但劉備沒有放棄,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他特意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齋戒三天,沐浴更衣第三次去拜訪。結果童子告訴劉備,先生正在午睡。劉備恭恭敬敬地站在臺階下等候,直到諸葛亮睡醒。劉備正是通過他的誠心誠意,以禮待人,最終打動了諸葛亮的心,讓這位能人賢士同意出山輔佐自己。自此,諸葛亮運用自己的雄才偉略,幫助劉備開拓了一片江山。由此可見,以禮待人是多么重要。
在生活中同樣如此。一次,我看到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向一個老奶奶問路:“喂,這個地方怎么走?”老奶奶沒有理會他。這時,女孩也來向老奶奶問路。她指著那個地名問道:“老奶奶,請問您知道這個地方該怎么走?”老奶奶一邊用手比劃,一邊告訴小女孩走法。男孩大吼:“喂,你明明知道路線,為什么只告訴她,而不告訴我?”“唉,你一點兒禮貌都沒有,換做任何人都不會告訴你的'!”老奶奶說。小男孩聽了老奶奶的話后,慚愧地低下了頭。你看,以禮待人是多么重要!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我們要學會以禮待人,用真誠的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幫助。
三國演義讀后感15
書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是智慧大門的鑰匙,更是人類文明的寶石。
《三國演義》就是眾多寶石中的一顆。讀完《三國演義》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是羅貫中寫的,原著一共800萬1284個字,是中國第1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
主要講了東漢末年,朝廷慘敗,亂世走遍中原,許多豪杰想統一天下,讓百姓安寧而發生戰爭,最終歷史證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天下大勢之趨,不可違反的定義。
主要人物有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周瑜,孫權……
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這個情節在書中記載不多,但他們三人同心。張飛為了報效國家賣桃源,關羽文武雙全,劉備志向遠大。這樣三個人結拜成兄弟,多么讓人感動!安磺笸晖峦丈,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边@更是表明了他們的`決心。劉備為大哥,關羽為二哥,張飛為三弟,可謂是三位豪杰。但是萬萬沒想到,后來,關羽過世,張飛被殺,劉備病逝。
在三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莫過于諸葛孔明——諸葛亮了。
他才智過人,初出茅廬就讓曹操大敗而歸,又輔助劉備占了西川。他神機妙算,在他指揮下,三國里的故事不像歷史,而像寫好的劇本讓別人演出來的。就算死了的諸葛亮也能嚇跑活著司馬懿……
《三國演義》讓我十分感動,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為人忠厚的魯肅,忠心耿耿單騎救主的趙子龍……這一個個歷史人物,一段段歷史故事,讓我永遠也忘不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作文寫三國演義讀后感三國演義作文,讀后感04-14
讀后感《三國演義》_三國演義個人讀書筆記12-13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7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7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7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7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7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7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7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