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精選[1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后感 篇1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者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利用暑假的時間看完了《紅樓夢》,它贊美了自由愛情,描寫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矛盾生活,解釋了封建社會由興到衰的必然規律。這書中人物栩栩如生的描述吸引住了我,讓我想更進一步去了解它。由于初次閱讀這本書,我確實不太懂,也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就對書中人物妄加評論,可是我卻想以自己的角度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在這個封建大家族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賈寶玉。他本是女媧補天要用的一塊石頭,卻因他本多余,因此想要去人間經歷一番。于是他生下來便就是不服從于封建禮教的。他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自小不喜讀所謂的“正經書”,卻鐘情于《西廂記》、《牡丹亭》。他鄙視功名利祿,對未來仕途漠不關心,只一心想要與園中姐妹平平淡淡了此一生。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正是由于這種思想的指導,寶玉終日與女孩們在一起,性格脾氣也都似女孩一樣的發展。而在賈寶玉這一生中,最欣喜的便是他認識了黛玉,他把黛玉視為知己,不理會和尚說的什么“金玉良姻”,只念“木石前盟”,與黛玉相愛開始于叛逆性格,也是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也正是由于他們愛情越發的偏離于封建禮教,才最終釀成了這場愛情悲劇。
林黛玉,也是在反抗封建的逆旅中遭受毒害的人。她本是小家碧玉,所以到了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她是一個才華橫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從小失去雙親總讓她感覺自己無依無靠。他心思細膩,落花本是常情,但他卻做花冢,將落下的花瓣埋葬,并嘆道“花落人亡兩不知”。他是姐妹中最有才情的一個,與寶玉都是封建禮教的反抗者,他與寶玉真心相愛,但最終這一場愛情卻被賈母等人扼殺,最終含淚離開人世。寶玉為此心痛不已,沒有多久也就出家做了和尚。
說到寶、黛,也就想到了薛寶釵。她是公認的最會做人的,賈府中上上下下都喜歡的姑娘。她處事妥帖穩當,生得美麗大方,但卻是作者筆下封建禮教的'捍衛者。她常常規勸寶玉在讀書上用心,常拿仕途經濟來壓制他。他也是極富有才情的,堪比林黛玉,他博學多才,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曉?墒牵瑢氣O雖然不會反抗,可是他仍是被封建殘害的人,他雖愛慕寶玉,但從不想與黛玉掙愛,可是賈母等人受封建思想的侵害,想要用寶玉和寶釵大婚的喜氣來為寶玉治病,才釀成最終獨守空房的悲劇。
再一人,就是王熙鳳了。自《紅樓夢》出書以來,人們對王熙鳳的描述就是“潑辣”、“破落戶”、“陰險狡詐”、“狠毒”等,但我卻覺得,王熙鳳這不是壞,有句話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王熙鳳心機多是為了保護自己,生在這種大家庭中,沒有城府,他怎么會年紀輕輕僅二十歲就承擔起榮國府的日常開銷,這是他的才干。都說她愛表現自己,討賈母開心,在我看來,那也是因為他自己有才干,有對老太太的一份心,所以賈母才這樣喜歡他,重用他。但王熙鳳的結局也甚是不好,常人道,他那時自己的壞事做盡了,才落得如此下場。但他也并不是沒有積德,他在正得意的時候幫助了劉姥姥,才得以臨終前將巧姐兒托付給劉姥姥撫養,這也就得到了回報吧。
初次閱讀,我斷然不能真切的體會到賈寶玉內心向往自由和純潔的心境,黛玉葬花的感傷,寶釵與寶玉大婚時矛盾的心情,但我一個人的觀點,漸漸讀懂了封建禮教對人們的迫害和人們的無奈嘆息之情。我看到了曹雪芹的“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長期艱辛勞動才得來的這一部寶貴的藝術珍品!都t樓夢》值得我們細細品嘗這部書的更深層的含義。
紅樓夢讀后感 篇2
第一次邂逅《蔣勛說紅樓夢》,是同事鄭萍推薦。沒想到,居然一見鐘情。
《紅樓夢》一直是夢中情人,那些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解讀,正象它的不同側面,時不時冒出來,吸引著我的注意力,而蔣勛老師,早就聽說的臺灣知名文化人,他的解讀,自然是第一時間訂購。
蔣勛是臺灣著名作家、詩人和畫家,也是一位紅學家。蔣勛曾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里面處處都是慈悲,處處都是覺悟”.《蔣勛說紅樓夢》仔細地講解了《紅樓夢》的一到八十回。每一講,蔣勛都會參照文本,解釋文本并發表自己的見解。讓讀者認識《紅樓夢》,愛上《紅樓夢》,理解《紅樓夢》。
蔣勛在講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時講到王熙鳳的服飾,曾這樣解說:“再看頸部‘項下戴著赤金盤璃瓔珞圈’。瓔珞,是一種珠寶,鑲在黃金面板上。項鏈跟項圈不同,項鏈是比較細的鏈子,而項圈通常是一個很寬的黃金做的板狀的東西上面鑲著珠寶!嘟鸨P璃瓔珞圈’,就是有點發紅的黃金,上面打出了小的龍紋,龍紋上再鑲上瓔珞的項圈”.蔣勛這樣逐字逐句地講解,可以讓讀者們更加深刻、細致地理解《紅樓夢》。
蔣勛在講《紅樓夢》的時候,很注重對“情”的理解,他曾說:“我覺得《紅樓夢》一直在講一個‘情’”.在講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的題目時,說道:“這兩句的第一個字是‘情’跟‘意’,十九回整個在講人世間的情意:寶玉和襲人的情意,寶玉和黛玉的情意。這種情意本身是可以擴大的,如果寶釵真正大度的話,也許也可以加入。我常跟朋友講,十九、二十回是最讓人百看不厭的,因為它沒有大事發生,只有日常生活的悠遠、情意的深長,這是作者寫的最好的部分。”
在四輯的解讀中,我慢慢分享蔣勛老師對青春、對美、對人性、對智慧、對生命狀態的透徹認識。
在閱讀《蔣勛說紅樓夢》的過程中,漸漸進入悲憫、同情、寬容、通達、堅持、謙卑、救贖、無分別、凈化的修行過程。
蔣勛在對《紅樓夢》的解讀中,不僅引領讀者去認識這些隱藏在文學背后的生命狀態、情感,而且引導讀者從不同的現實生活場景中觀察美,體驗美的力量!懊,其實是一種拯救。在人性眾多的阻礙之中,在生命眾多的困惑迷惘之中,美,使人有反省、有思維、有渴望、有向往、有對傷痛的悲憫,也有對喜悅幸福的期待!
蔣勛老師以慈悲做為生命的底色,以美為救贖。
臺灣最喜歡的幾位大家,居然都是學美術出身:劉墉、席慕容,還有蔣勛,或許由此見美之于生命的`意義。當然,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有一顆柔軟的心。有美的感悟力,便可于細微處發現生命的光芒;有一顆柔軟的心,便可于細微處體諒他人的心境。
我現在讀了四輯讀完了,真想對蔣勛老師說聲謝謝!或許,這一輯一輯慢慢出版,也是一種修行,讓我們慢讀,因為蔣勛老師說過:“我一直在《紅樓夢》里面修行。我想在假期讀余下的四輯。真希望,就這樣和大家一起讀著《紅樓夢》慢慢變老!
或許,他本來就是希望這個閱讀的時間變得長一些,讓籍著慈悲與美的閱讀成為讀者的生活態度和思維習慣。
聽說林青霞每周從香港飛到臺灣,專門去聽蔣勛老師的一堂“說《紅樓夢》”的課,因為聽了蔣勛老師的課,令林青霞“安定”.我們一本一本追著讀,亦算是各得其所了。
完成了與《蔣勛說紅樓夢》四輯的約會,生命中多了些許的柔軟,些許的細膩,些許的關懷。這就夠了,生活還在繼續,修行是一生的功課。誠如蔣勛老師說的:“《紅樓夢》這本書讀到某一階段,你會希望走進人間,在六合夜市、官場、商場……進入滾滾紅塵,你將會更懂《紅樓夢》。所以《紅樓夢》的結局不在小說里,它的結局是在現實的人生里,因為曹雪芹經歷過現實人生的起伏跌宕!奔t樓夢讀后感1000字紅樓夢讀后感600字紅樓夢讀后感
紅樓夢讀后感 篇3
通觀《紅樓夢》全書,三四百個人物,名字中有“玉”者,除賈寶玉外僅有三人——林黛玉、妙玉、蔣玉菡。這三個人和賈寶玉的關系都非同一般,他們和賈寶玉之間構成了三種不同的緣分。
寶、黛二玉結的是一段“仙緣”,是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愛情神話,也是一則最凄美的還淚故事。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乃是靈魂之愛,純屬一種精神的結合,因此二人常有相知、同類之感,超越了人間普通的世俗之愛。黛玉是寶玉靈魂的投射,如果二人成婚發生肉體關系,這種靈魂之受就不存在了。所以,唯有等到絳珠仙草淚盡人亡魂歸離恨天后,神瑛侍者才回轉太虛幻境,與絳珠仙草重續仙緣。
妙玉雖然遁入空門,自稱“檻外人”,但是卻“云空未必空”,賈寶玉自謙“檻內人”,卻心存善念,一心向佛,所以他們之間便構成了一段佛緣。有人猜測寶玉與妙玉之間情愫曖昧。事實上寶玉與妙玉的關系都有“形而上”的涵義。妙玉自稱“檻外人”,意味已經超脫俗塵,置身紅塵之外。而寶玉為“檻內人”,尚在塵世中浮浮沉沉。而結果適得其反,寶玉終于修成正果,而妙玉卻墮人淖泥,終遭大劫。寶玉妙玉的關系是世俗身份的大轉變,檻外與檻內的轉換,俗界與佛界的轉換,是一種帶有反諷性的“佛緣”。佛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而妙玉目空一切,孤僻太過,連村嫗姥姥尚不能容,所以佛門難入,塵心。而寶玉心懷慈悲,廣愛眾生,所以終能成佛。這樣的身份對調很有戲劇性。
《紅樓夢》中賈寶玉有句名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人便覺濁臭逼人。”然而《紅樓夢》中寶玉并不做如是觀。蔣玉函與賈寶玉之間的關系最是微妙復雜,其涵義可能影響到《紅樓夢》結局的詮釋!都t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窺見“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中有詩寫道:“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傲w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這首詩影射花襲人一生的命運,其中“優伶”即指蔣玉函,可見第一百二十回最后蔣玉函迎娶花襲人代寶玉受世俗之福的結局,作者早已安排下伏筆,而且在全書發展中,這條重要線索,作者時時在意,步步留心。
第二十八回,馮紫英設宴,賈寶玉和蔣玉函初次相見,席上行酒令,蔣玉函手執木樨吟道:“花氣襲人知晝暖。”彼時蔣玉函并不知有襲人其人,而無意間卻道中了襲人名字,冥冥之中二人緣分由此而結。少刻,寶玉出席,蔣玉函尾隨,二人彼此傾慕,互贈汗巾,以為表記。寶玉贈給蔣玉函的那條松花汗巾原屬襲人所有,而蔣玉函所贈的'那條“血點似的大紅汗巾子”,夜間寶玉卻悄悄系到了襲人的身上。蔣玉函的大紅汗巾乃茜香國女國王所貢之物,為北靜王所賜,名貴非常。寶玉此舉,在象征意義上,等于替襲人接受了聘禮,將襲人終身托付給了蔣玉函。后來花襲人含悲出嫁,次日開箱,姑爺見猩紅汗巾,乃知是寶玉丫頭襲人,而襲人見姑爺的松綠汗巾,乃知是寶玉摯友蔣玉函,紅綠汗巾二度相合,成就一段好姻緣。而促使這段良緣者,正是寶玉本人。這樣的情節,讀來總使人驚嘆,曹公對文學情節的設置太過精妙。
襲人在寶玉心目中所占份量之重,而寶玉卻將如此重要的身邊人托付給蔣玉函。寶玉為何獨將如此大事交托蔣玉函,實在值得探秘。蔣玉函原為忠順親王府中忠順王駕前所蓄養的優伶,社會地位很低,在小說中出場次數也不多,而作者卻偏偏對這樣一個卑微的角色,命名以“玉”字,此中是否暗藏玄機。
蔣玉菡與賈寶玉由色生情,也有點同性戀的意味在。在那個時代,曹公將豪門公子寶玉與卑微的下人蔣玉函之俗緣能寫到這個份上,實在開了文學藝術之先河。
紅樓夢讀后感 篇4
夕陽的余暉散落一地的碎金,我獨自走在幽深的小巷,腦海浮現那個朦朧細雨中透著丁香氣息的女子。纖細的倩影在淡雅的油紙傘下略顯憂郁,回旋曲折的旋律透著一絲淺淺的凄美。坐在庭院中讀一卷書簡,吟一闋傷詞,思一段往事。清淡茶香在唇齒間化開,苦澀伴著回甜。輕輕用手翻開這本帶有淡淡墨香的書——《紅樓夢》。
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有一群美麗的人兒。《紅樓夢》那個如紫色煙雨般的夢,將隨流水一般清清郁郁。華麗的背景,唯美的情節,終究殘碎成片,留下一個悄愴幽邃的結局;蛟S曹雪芹筆下的文字是淺淡的,但從中蘊含一種不可言狀的`情感。只有真正懂《紅樓夢》的人才明白。感悟,品味,了解她,是一種享受。
或許他們的愛情是以凄美的結局終而落幕,紅坐淡然,心兒碎,夢似飛。還記得那片泛黃的紙上,賈寶玉與林黛玉讀《紅樓夢》那一幕。正值仲春,朵朵桃花映人紅。他們坐在一塊大石上,“一個閬苑奇葩,一個美玉無瑕”,專注手中的書。這時候幾片淡粉完整的桃瓣如蝴蝶飛落在書頁上。黛玉淡抹一笑凝視寶玉,兩人相視一笑。唯美的背后是一對苦命的戀人,或許只要這樣默默看著對方就足夠了!帮L吹過,葉兒落,誰人知我心,回首默凝千百回,只嘆過去煙飛散”在不經意間輕輕寫下這行字,送給他們,紀念這段凄美的愛情。生活就是這樣永遠沒有完美,抑是只有殘缺才值得回味。
清冷的窗旁,我在殘月對月下獨斟,不經意間多了幾份惆悵“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如絲久久縈繞在心頭。宣紙上一張張傾城絕世的笑顏,仿佛訴說一個個不同尋常的故事。金陵十二釵,各有各的風韻。是黛玉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淚!边是王熙鳳的“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辈芾瞎P下的十二釵宛若鏡花水月的浮影,唯美得不似人間。他們個性鮮明,美麗動人;虻蜒,或文采斐然,或知書達理,或活潑可愛。紙扇后凝粉的容貌等著我去尋覓。夢回千轉,回首間,抓住的只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在讀的過程中,品味文中的境界。里面還有許多聰慧與美麗并存的丫環。如襲人,鴛鴦,晴雯等。但是畢竟出生卑賤,天生丫環命。就拿晴雯來說吧,一個忠心效主的丫頭,最終還不是落了個病死的下場。她們沒有自由,沒有自尊,甚至被糟踐,被遺忘。倘使她們像寶釵一樣,可能結局就不會“凄凄慘慘凄凄”了。這就是封建社會所謂的權貴與奴隸吧,但她們努力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古樸的紫檀小樓中,獨倚垂簾的女子,在杏花雨下靜撫古琴,氣質如蘭,道不盡久久纏綿思緒。流沙般的韶華,最終也將花顏老去。久久凝噎這些美麗聰慧并存的人兒。在櫻花散落的季節中,撫著粉白的花瓣獨自惋惜輕嘆“人生如夢,一樽還酻江月”。
我的夢散落在江南深深的雨巷中,泛一葉小舟,吟一段宋詞,再伴上那悠長連綿的笛聲。喜歡那個冰清如玉的“美人燈”林黛玉,“態生兩靨之態,嬌襲一身之滿。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她是曹老妙筆下一個多情傲世,蔑視世俗的奇女子。只有當桃花片片似煙散落時,誰有她素白裙,淡淚痕在花謝之地,憂然將桃花埋葬,她感嘆花的命運“你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你知是誰”卻不知是自己在葬悲。我欣賞她的清高,她的傲骨,她的淡雅。這樣一位女子,在茫茫人海中又何從尋覓。
除了黛玉,書中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深深刻在我心中,是那個土里土氣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的樸實無華。還是多情似水的賈寶玉,對林黛玉那份癡情不改。是精打細算的王熙鳳的聰明圓滑,還是知書達禮的薛寶釵的典雅大方。從賈府的興盛到衰敗反映那個年代的封建與腐敗。但它的價值不僅僅如此,還需深入了解;蛟S《紅樓夢》就是那紅塵煙雨里神秘的夢。令我們永遠為之神往。
終于,懷著一份復雜的心情輕輕合上書。這時,學到很多。當悠揚纏綿的笛聲再次響起時,我也釋懷了。讀一本好書,品一個人生。
紅樓夢讀后感 篇5
《紅樓夢》第四回,是一場男人戲,卻用四個男人上演的一場鬧劇,暗寫了一個女人,這便是香菱。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從四個男人的角度,活脫脫塑造了香菱的形象,又從香菱的角度,反襯了四個男人。
首先,從門子的角度。“如今十二三歲的光景,其模樣雖然出脫得齊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認”。想想十二三年前,那時的門子,還是個小沙彌,卻天天哄著香菱玩,對香菱的模樣格外注意,加之一顆朱砂痣,便可在多年之后認得,可見香菱是個天生的美人胚。門子是個俗之又俗的人,卻是真正關心香菱,所以會“不忍其形景”,派自己的妻子悄悄去安慰她。小時候的門子,也是個天真無邪的小沙彌吧,是否也對這個長著朱砂痣的漂亮小妹妹有著朦朧的喜愛?倒讓我想起了一休哥和小葉子。只是物非人非,小沙彌已經成長為門子,塵世的骯臟逐漸污染了他的心,他能夠給予香菱的,只剩下了嘆息。
其次,從賈雨村的角度。香菱對于賈雨村應該是沒有什么特殊意義的'。門子說香菱是賈雨村的“大恩人”,賈雨村倒未必這么看。話說,賈雨村不是已經重謝過甄家娘子了么?以雨村為人之現實,不會把這筆債無休止的償還下去的。雨村是個理智而冷血的人。憑著理智,他可以較準的說出香菱的結局,“這薛家縱比馮家富貴,想其為人,自然姬妾眾多,淫佚無度,未必及馮淵定情于一人者”;只是,即便是做了徇私枉法之事,他所能想到的,也僅僅是對不起皇上,而不是對不起幫他走向光輝大道的甄士隱。
再次,從馮淵的角度。一個“酷愛男風,最厭女子”的男人,為一個女子喪命,可見此女子的容貌氣質。而馮淵的容貌氣質,從馮淵相看過香菱,并付了銀子之后,香菱慶幸的嘆道“我今日罪孽可滿了”便可知一二。對照后文,說薛蟠的人“把個英蓮拖去”,我想香菱并不情愿跟薛蟠走。對馮淵則是“慶幸”,對薛蟠則是被“拖去”,馮淵的形象,我們也可以大略估出。
最后,從薛蟠的角度。薛蟠一向被看作是反面角色,那么薛蟠到底做過幾件罪不可恕的事情?想想后文書中,薛蟠調戲柳湘蓮,其實是因為他把柳湘蓮當成了輕薄人物,后來知道湘蓮為人后,便不再有胡來的想法,而是與其結拜兄弟,并為其張羅成家;薛蟠不肖,卻真心疼愛妹妹,外出歸來也不忘給妹妹帶禮物;薛蟠好女色,卻沒有像賈珍賈蓉父子,不顧倫理的糟蹋了尤氏二姐妹。如此看來,通篇,薛蟠讓人無法原諒的,只有打死馮淵這一件事了--別說他搶走香菱,香菱是他買下的,他付了錢,而不是強搶。那么,薛蟠為什么會做下這種天理不容之事?為了香菱!因為他“見英蓮生得不俗,立意買他,又遇馮家來奪人,因恃強喝令手下豪奴將馮淵打死”。有薛蟠這個大俗人眼中的“不俗”,再不用多余的筆墨描寫香菱了。而薛蟠雖然在后文中沒有做過不可恕之事,卻在一出場就打死了人,不管因為什么原因,都證明他本身的心狠手辣。
從他人的故事反襯香菱,再從香菱的故事照見他人,第四回這紅綠相襯的寫法讓人越看越有味道。
《紅樓夢》第四回,是一場男人戲,卻用四個男人上演的一場鬧劇,暗寫了一個女人,這便是香菱。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從四個男人的角度,活脫脫塑造了香菱的形象,又從香菱的角度,反襯了四個男人。
首先,從門子的角度。“如今十二三歲的光景,其模樣雖然出脫得齊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認”。想想十二三年前,那時的門子,還是個小沙彌,卻天天哄著香菱玩,對香菱的模樣格外注意,加之一顆朱砂痣,便可在多年之后認得,可見香菱是個天生的美人胚。門子是個俗之又俗的人,卻是真正關心香菱,所以會“不忍其形景”,派自己的妻子悄悄去安慰她。小時候的門子,也是個天真無邪的小沙彌吧,是否也對這個長著朱砂痣的漂亮小妹妹有著朦朧的喜愛?倒讓我想起了一休哥和小葉子。只是物非人非,小沙彌已經成長為門子,塵世的骯臟逐漸污染了他的心,他能夠給予香菱的,只剩下了嘆息。
紅樓夢讀后感 篇6
最近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紅樓夢》第三回里的片段截選——《林黛玉進賈府》`,雖然說只是幾段描寫`,但老師還是花了一些課時去講,并且把溢美之詞都獻給了它,看著老師用陶醉的神情講述著這千古以來讓人癲狂讓人癡的神奇小說,我也有些感悟,所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一千個人的眼里也有一千個《紅樓夢》,生在新時代,要逐字逐句的讀懂其中的句子感到很困難,但接觸后并不影響我熱愛它,今天我就大膽地拿出我的初讀感悟`與大家探討。
在我看來《紅樓夢》的很多意蘊都是后人給加上去的,在這里我并不是說它的文學和歷史上的價值,`這些是不可以否定的。我是說,曹雪芹是通過創作小說來總結自己的經歷,同時也描寫了社會的大環境,更多的是寓己情與其中,我想,以他的出身和當時時代的大背景,把賈寶玉塑造成一個反封建的叛逆形象是不大可能的,以我學的著幾段中大量生活瑣事的描寫和對人物形象的.著重刻畫,這種帶有自然主義手法特征更能說明了,他是由對貴族到貧苦百姓的巨大落差而在感情上產生了一中極其矛盾的心理,從而在小說中有所反映,小說的題目就叫《紅樓夢》,顧名思義“紅樓”表示寫的是富貴的生活,而“夢”的意思就不必多說了,他所代表的是一種生活形態,一場云煙罷了。
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觸動`就在于他塑造了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反映了真實的封建社會現狀,但其中不乏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他不同于《三國演義》等小說,它所反映的是真正的生活。我不看好有些人的觀點,在讀這本書時思想一味的跟這情節走,為了寶黛這兩個形象癲狂不已,不能學他的思想,有些同學在看了這兩個人物的鮮明個性后把他們的特點當做自己的處世方式去加以模仿這顯然是不可取的,兩個藝術形象,均是生在豪門權貴中的官宦子弟,種種的行為是我們在生活中根本接觸不到的,盲目的接受,會給自己的思想乃至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所以我們應辯證的看小說中的人物。
還有,就是我來說說我對紅樓夢中的幾個典型人物的理解。
賈寶玉,是整個著作的男主角,也是《紅樓夢》故事的線索人物,他的一言一行與那個社會是那樣的格格不入,曹雪芹對于這個人物的塑造中,不僅僅是蘊涵了對這人物的喜愛,更是對現實中不能實現的一種生活方式的向往,他是出身貴族,不能象今天這樣思想自由,行動自由,更不能明目張膽的表達對女孩的愛慕之情,更不能有個人志趣的選擇和發展。曹雪芹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是他把賈寶玉塑造成現在這個樣子的重要原因,當時,他的腦子里并不一定有對封建社會的統治感到不滿,只是對自己命運的無奈,他向往那種自由平等的生活,當然也不能說他對社會完全沒有怨恨,而是進行了一種潛意識的反抗,借助小說塑造了賈寶玉,就象魯迅小說里的詳林嫂,祥林嫂在與賀老六成親時拼命的反抗,她的反抗就是潛意識,因為她根本不知道這是封建思想在殘害她而是認為是命運的不公,賈寶玉也是這樣,這是歷史的局限。
林黛玉,我認為她的誕生完全是為了配合賈寶玉,因為只有有了她們倆,悲劇愛情的故事才顯得更生動感人,寶黛二人的相似之處我也不必多說。最突出一點,是作者對這一女性形象賦予了思想,她也同寶玉一樣,討厭追求功名利祿。作者的思想也能同她身上體現出來的思想相同,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在寶黛兩人愛情上體現得也很突出。同時林黛玉這一形象是不是也反映了那一時代的人對女性的審美要求,她的容貌,她的聰慧很可能就是那個時代無數男人心中所向往的伴侶,在那個追求共性的時代,她的個性,至今還吸引著無數男女為她癡狂。
紅樓夢讀后感 篇7
對于《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么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伤秊楹尾荒芘涯嬷恋?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究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最后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著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于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著自己的后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26“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只可惜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
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賈家,也深知寶、黛二人心意相通,卻無力反抗。薛母再疼她,也無能為力,賈母如此有誠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絕?何況,薛蟠之事,賈家也盡了不少力,寶釵也不想為難母親。嫁于寶玉后,雖說黛玉已死,寶玉待她也不薄,可寶玉仍是對黛玉念念不忘。最后,她已懷身孕,寶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為僧,留她獨守空房。說來,得人心又如何?最終也未得幸福。
我始終覺得寶釵是全劇中真正的強者,她從不再人前為難他人,不與人正面起沖突。她的才華絕不在顰兒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說話從不造次,不該說的話絕不多說,即使是頑話,也是極為小心,甚至是無懈可擊。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鳳姐無話不說,說話好似毫不諱忌,潑辣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絕差不了鳳姐許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時而勸戒寶玉,寶玉無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強,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說;二襲人如此勸慰,仍不見起效,多說也無效。就此打住,多說無意。再拿她與寶玉結婚之時,伺機將顰兒的死訊告訴他,也顯示了她的才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來說說我自己的見解,我自認為對寶釵的為人,性格,想法都不夠了解。我只是以一個常人的角度來思考。
寶釵處理世事甚是圓滑,幾乎是人見人愛,可難免會有點虛偽感。她對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輕易像他人傾吐心聲,她就好似將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來沒有人自愿,將自己埋藏,她也許是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這么做的。在母親面前,她是貼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媽臉上也有光。也許她是招人喜歡,可同時她將真正的薛寶釵埋葬。在整部書中,表面上她也許是最完美的,可我總覺得她出賣了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那還有什么完美可言?也許是家境關系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這酒囊飯袋,雖有薛蝌,可究竟不是親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時,時機成熟后,便可尋回自己,可到時到何處尋回自己?雖然她是強者,我個人認為將自己埋藏并不是件輕易的事,這不是一個弱者做的來的,可最后她卻不是真正的贏家。
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癡癡嘆,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云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閑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紅樓夢讀后感 篇8
簾外一蓑煙雨朦朧,梧桐在風雨之中,枝葉顫抖,沙沙作響。不經意間,一兩片黃葉自枝頭飄落,于一地素白的秋菊之間顯得分外蕭瑟。我坐于窗下,桌上放著一杯茶,溫熱的霧氣一點點溢出,漸漸散于秋風中。氤氳之中,我手捧一部《紅樓夢》,細細品咂。
我深陷于紅樓的夢境中,無法逃脫。賈府的繁榮到敗落,從滿園的歡聲笑語到雜草叢生,我盡收眼底。
落紅滿地,她惋惜地皺眉,一雙似睜非睜的眼不覺間流下淚水。這女子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除黛玉,誰還能有這般美好?這般富有詩意的女子,有著這般細膩的心思……最后卻還是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移步,抬頭,見一女子在打理盆栽。蘭花清幽,虛涵若谷,優雅淡然,風輕花落定。時光踏下輕盈的足跡,卷起昔日的美麗悠然而去,那與之有良師一起品茶論經的日子,漸漸模糊,而那良師,近在咫尺,卻似遠在天邊,帶著一顆素心,期待著執子之手。探春,純潔如你,堅強如你。
紅樓夢中,賈府的女子有數人,我偏愛非議最多的寶釵。相對于林黛玉外冷內熱、鮮活靈動,薛寶釵顯得太冷靜,也太無情——還記得寶玉生日群芳抽簽占花名嗎?寶釵抽到的那根簽子上寫著“任是無情也動人”,她動人是真的,無情亦不假。金釧去世時,她為王夫人開解;尤三姐之死,她更是冷漠。在寶釵眼里,尤三姐的死、柳湘蓮的遠遁,還不如伙計們吃飯重要。不錯,她冷漠、無情,可是就算是她為尤三姐、柳湘蓮盡灑同情之淚,甚至寫下傷感的詩篇,又有何用?死去的不能復生,遠遁的也回不來,倒不如打理府上的事。寶釵總是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默默地幫助一些人,比如給和自己毫無關系的邢岫煙施以援手,雪中送炭,這種善心,她不愿別人知道。金釵雪里埋,高貴如你,孤寂如你。
由寶釵我得到了很多啟發,就是小善與大善、感性與理性的區別。小善者,就是婦人之仁,表面會做出慈善狀,當真的事關自己利益時,便就不再理會,不愿真心付出。寶釵則是君子之仁,這個有智慧的女子早就一葉知秋地參透世間沒有永久的繁華,便有言:“姨娘是深知我家的,當日我家也是這樣冷清不成?”今后,我知道了,做人應做大善者,并且不能被別人的小恩小善所迷惑。
迎春、妙玉、晴雯……這些女子,性格各異,像是讓作者寫活了一般。曹雪芹筆下,這些女子是那么活靈活現,與當時的封建社會格格不入。評點四大名著,《水滸傳》中,女子要么是水性楊花的,要么就是“母老虎”;《西游記》中,更是把女子塑造成一個個妖怪;《三國演義》里雖不乏有許多美麗的女子,但終究是“禍水”……只有《紅樓夢》,在一個女人還在裹腳的封建社會,寫出了這樣的大觀園勝景——一個個姑娘。這本名著不僅是文學上的突破,更是社會思想上的'突破。
也許第一遍讀此書的人會覺得《紅樓夢》的故事情節有悲有喜。但讀過多遍的人再去讀,便會覺得全書的格調都覆蓋著一層淡淡的憂傷。作者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便道出了這一點,這是對全書的最好總結,也是作者的寫實。從家族鼎盛到家道中落,從錦衣玉食到剃度出家。從荒唐、叛逆的少年開始,他便痛恨官場的人浮于事,不屑于政治的偽善面目,但他的生活離不開這種官僚體制的供養,無奈之下,《紅樓夢》出于世。而無論那般生活,那種狀態,對社會的批判、不滿,在洋洋灑灑的文字間,都顯得那么淋漓盡致。
一本紅樓,一世浮華,半生成夢,愛恨成空。一個個身影在我腦海中浮現,大觀園仿佛又回到了從前……
我坐于窗下,輕合書頁,長嘆一聲,感慨萬千。
紅樓夢讀后感 篇9
看完《紅樓夢》心中有一絲悲哀,忽覺秦氏對鳳姐說的一番言語,實是有理:“月圓則虧,水滿則溢!笔郎蠠o事可“永保無虞”。就像這朝朝代代,總是從初期到全盛再到衰敗,從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漢,三國,晉,南北朝,隋……無一幸免。身邊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總有順心與陰暗的時期,所以人生給予的感覺就饒有滋味……有人時常覺得人生凄苦,可沒有這苦,那怎會感受到成功到來時的快樂?若紈绔子弟只知玩樂,終老一生,死前才去遺憾,“人生何其短,吾還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嘗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說,“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沒有白活!
說到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就不得不題,功名利祿。記得第一回中,士隱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鄙跚,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頭來還是得死。下一世,誰理你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更別提其他人,“問古今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比舨惶,欽敬,從古至今,那些著名的貪官奸臣,呂不韋、秦檜、吳三桂、鰲拜……也是萬古留名。其實他們的才智,膽識,以及那種不畏懼命運的膽魄,也有可取之處。命運最終給他們的安排終究是殘酷的,死訊換來了呼天搶地的歡呼聲,死后還招人惡罵,這是他們的悲哀,也是那個社會的悲哀。難道這就是正義與邪惡的標準嗎?
其實,正義與邪惡的標準還是很模糊的。我可以說,“人各有志,只能說他們樹立了不科學的人生觀。”他們的所作所為不一定像我們想象中那么可恥,也許他們像楚莊王,三年沉迷于酒色,是別有用心,我們也許只是讓歷史蒙蔽了雙眼,雖然可能性極小,但我們不能排除這種想法,畢竟這些都已成過去,無從考證……
我甚是欣賞他們對于神說以及命運的無所畏懼,即使是現今社會,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滿命運的安排,能挑戰命運。想想社會之中,大多數人們還希望圣人、神仙的出現,從苦惱將他們解救,以此說來似乎還不及這些貪官奸臣。
那這些貪官奸臣錯在哪兒?失敗在那兒?--我想應該是,想得不夠長遠。就好似呂不韋,得到了皇位又怎樣?也許會更覺空虛,到頭來終免不了一死。“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說來豈不是什么都別做,做什么終究都還是在替別人做嫁衣裳。紅樓夢讀后感
其實不能這么想,人這一輩子,很多事是無可奈何的。我個人覺得,人這一生,概括起來就三字“活下去”。什么都不做怎生活下去?什么都是需要代價的',你學習,換來好的工作;你工作,換來生活需要的錢。錢讓人過好日子,沒有錢是活不下去的。突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認為前乃污濁之物,即是污濁之物,為何還要用他?即是污濁之物,為何還需靠他活?我不覺得錢是什么污濁之物,錢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所以才讓它蒙羞!肮γ摗,只是換取錢的手段罷了。人生在世,只要賺錢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貪 污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將別人用代價應換來的東西據為己有。若是用正當方式,讓自己活得更好,沒什么不對,即使在別人眼里顯得奢華,又怎樣,這是用代價換來的,是付出過后得來的,是一點點賺來的,本就為了讓自己活得更舒坦,奢華點也是自愿的,沒什么不可以的。所以為了活下去,要賺錢。如果總想著是為他人作嫁衣,索性都別活了。畢竟只有少數人能享受看破紅塵的生活。既然有許多事都放不下,就別放下,糟踏了光陰。“圣人”也需“凡人”襯。
紅樓夢讀后感 篇10
寒假,我讀了學校里發的《紅樓夢》選段,頗有點感受,于是就看了完整版的紅樓夢,雖然限于寒假時間十分緊迫,根本無法看完,但我也有一點體會。
《紅樓夢》的確偉大,,有那么多關于穿著打扮的描寫,有那么多關于飲食花樣的描寫,有那么多關于裝飾陳列的描寫,有那么多關于亭臺樓榭的描寫??所有這些描寫都隨手拈來,刻畫人物性格細致入微,不愧為作者增刪十載、嘔心瀝血的結晶。
不僅如此,封建社會的那種等級關系也表達得十分清晰,入木三分。妻妾、嫡庶、主仆、男女等,其家庭地位、可支配收入、傭人數量等有著天壤之別,在賈府那個封建大家庭中,熙熙攘攘而又整齊有序,既說明鳳姐治理有方,又表明那種封建等級制度的觀念深入人心,管理者用這個去制度去管理,被管理著也服從那個制度。而恰恰就是這個制度,害死了書中的大部分女人,好在前四十回還沒有死幾個人。
關于寶玉的教育問題,在今天看來仍很有意思。奶奶疼愛自己的小孫子,本來無可厚非,但書中的'賈母有點過于溺愛了。古時候有個說法叫“子以母貴”,在這里確切來說叫做“孫子以祖母貴”,賈母在賈府的地位當然是最高的,賈母疼愛寶玉,所以寶玉在家的地位也就很高,大家或者出于奉承或者出于自保,難免都要看賈母的臉色,于是寶玉在家幾乎人人都哄著他,他高興也好、任性也好,都沒有人反駁他。
這個現象在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中也很普遍,好在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自主性大了許多,古時候就不那么自由了。書中的賈政有一次也偷偷地狠狠的打了寶玉一頓,結果被賈母罵了個狗血淋頭,以后再也不敢造次了。況且這次狠打寶玉,本來就有點不分青紅皂白,僅憑賈環的片面之辭,歪曲了事實,寶玉本來心里就不服,再加上之后賈母給他的優厚待遇,更是一點作用都沒起到了。由此看來,在家庭教育中,一人扮黑臉另一人扮紅臉的作用不是很好哦。
在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中,雖然女人的地位較同時代的家庭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內的事情主要靠女人來操持,以賈母為首、王夫人為輔、鳳姐為主要執行人,大到元春省親、小到每餐飯吃什么在那里吃等問題,都由她們做主。盡管她們的地位很高,錦衣玉食,供使喚的丫頭、嬤嬤、小廝們成群,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有女性的活動范圍都不外乎榮國府、寧國府這兩個大院之內,日常娛樂活動也不過聽戲、打牌、串門、會餐等,幾十年如一日,也沒有多少意思。
是啊,現在的我們何嘗也不是這樣呢。雖然時代變了,女人走出家門了,交通便利了,語言相對統一了,通訊和傳媒發達了,網絡進入家庭了,然而又有多少改變呢,我們仍然生活在相對以前大一點的小圈子之內,家人幾個,朋友幾個,常去購物、餐飲、運動的場所幾個,常瀏覽的網站或玩的游戲幾個,實質上跟過去沒有什么區別,生活一樣的單調乏味,一樣忙忙碌碌或悠哉悠哉的過活,什么時候才真正變得豐富多彩呢?
關于薛寶釵與林黛玉,有些人評論時不免有些偏頗,過于抬高林黛玉而貶低薛寶釵。是的,寶釵是教導寶玉要讀正經書、考功名、謀爵祿,這不能叫俗,當時的士大夫都是這樣的,或者說主流社會都是這樣的價值取向,不能因為寶釵這樣做了就過分的貶低她,黛玉沒有這樣做就很好云云。我覺得,寶釵是賢妻良母型的,所以以賈母為首的長輩都喜歡寶釵;黛玉是才子兼佳人型的,而且小時候就和寶玉青梅竹馬,所以寶玉喜歡她,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說寶玉他們做的那些事情有什么好玩的話,無外乎“開海棠詩社作詩”了,要說他們整天在家玩,也沒有玩出什么名堂,只有這一件事情還有些詩情畫意的。而且各個姐妹的性情,也只有通過那些詩句才能夠比較全面的表現出來,雖然我還不能完全理解那些詩詞的真諦,以前看過幾次詩詞賞析也沒記住什么。要徹底理解這些東西,恐怕我現在這點語文水平是不夠的了。
紅樓夢讀后感 篇11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于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并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盡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于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著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凈,最終,紅玫瑰變成了墻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于這點,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圣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盡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绔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并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么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如果賈府不倒臺,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最終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于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寂寞的獨自生,獨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我一直疑心寶玉并不是因為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于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后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后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于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著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寶玉也許會突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后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后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后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紅樓夢讀后感 篇12
作為四大名著,紅樓的爭議一直是最大的,為了研究它,大家甚至成立了紅學會,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大家,什么使得大家有了這種熱情只為了研究一本書。但是看完了全書以后,我明白了,原來真的有這種書,讓人欲罷不能。
其實書中寫的不外乎就是一個很平常的愛情故事,我喜歡的不能娶,娶了的我不喜歡。但就是這樣平常的故事,曹雪芹硬是寫的這樣非凡。小說里那么多人物,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有自己的個性,那么多人里竟沒有一個重復的。就沖這點他就值得被人這樣的追捧。小說里我喜歡的人物太多了,喜歡的情節也太多了,多到自己都說不過來了,比如黛玉葬花,晴雯撕扇子,寶玉挨打等等,每個場景就好像真的發生在我眼前一樣,既真實又讓人難忘。真的很喜歡曹雪芹的文筆。一直都在遺憾為什么后四十回的.紅樓夢沒有流傳下來,一直不太喜歡高鶚續寫的那個,那不是最初最美的紅樓,不是完整的。
在曹的筆下,寶黛注定是個悲劇,這在前八十回有著很多暗示,其實黛玉本就不是最適合寶玉的人,不管她怎樣懂得寶玉的想法,不管他們怎么相愛,他們永遠不會在一起,這不只是因為家族的反對,更多的是性格使然,因為他們的性格最終一定會走到這一步,黛玉太脆弱,太敏感,她太容易因為寶玉而生氣,但是寶玉的性格就是這樣,喜歡和那些小姐丫鬟逗樂啊,說笑啊,這樣的她也許寶玉一時可以接受,可是時間長了,試問哪個男人可以容忍呢?所以他們注定了一定會分開。其實分開也沒有那么不好,最起碼黛玉活著的時候,他們是相愛的,她也還了欠他的眼淚,可以沒有遺憾了。而在高鶚的筆下,黛玉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太不像我們認識的那個孤芳自賞的她,自卑到了極點的她。所以我說高鶚寫的紅樓沒有表達出曹雪芹真正的意思。 再來說說寶釵吧,這個我不得不佩服的女人,試想一下在那個年代得有多大的氣度才能容忍自己的未婚夫那樣為了別人付出一切,而且還不嫉妒?最后竟然還會嫁給他。
這就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更難得的是,她還能做到連情敵都說她的好話,這份心計就不是一般人有的。一個人能做到讓一個人滿意很簡單,但要讓所有人都滿意就難了?墒撬齾s做到了,還做得津津有味,就憑這她也應該得到她想要的。這樣一個奇女子也有遺憾的地方啊,因為她就算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歡,卻始終沒有贏得寶玉的愛,不管后來寶玉有沒有娶她,她還是有遺憾的啊,林妹妹永遠是他們倆之間的障礙啊!一個女人一生所求不過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罷了,可是她卻沒有得到最該得到的那個人的心,這樣的她即使有了寶二奶奶的名稱又如何呢? 讀完全書,自己一直在想的就是這個問題,到底愛情該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到底該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還是最適合自己的人在一起呢?每個人的答案都不會相同吧,不然不會這么多年了,這還是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啊。如果是我呢?我會怎么辦?我不停的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我覺得其實愛情本就是有些虛無飄渺的東西,而且走到最后都會變成親情,都會變成一種習慣,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找到那個想攜手走一輩子的人,我覺得最美的情詩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吧,那樣的才是真正的愛情,不管那個人是你愛的還是適合你的,只要你們可以走下去,一直走,是誰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你是幸福的,只要你是開心的,這不就夠了嗎?有些事情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弄的那么清楚。人要學著讓自己解脫一點,要學著活的瀟灑一點。寶玉要是能想明白這件事也許就不會出家了吧?但這也是假設罷了。遺憾是無法彌補的,就像我們再也看不到曹雪芹的真正版本的紅樓夢一樣,寶玉,黛玉,寶釵也只能這樣遺憾下去了吧?但誰又能說遺憾不是美呢?難道這不是最適合他們的結局嗎?只要我們讀懂了曹雪芹,就會發現這樣的結局已經算是最好的了,也是唯一的了。
這樣的紅樓才是最美的!才值得我們這樣去愛它!就如一場夢一樣的紅樓就這樣結束了,可是我想它會在我的記憶里停留很久很久。
紅樓夢讀后感 篇13
說起《紅樓夢》,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那段戀情吧,這戀情因生不得在一起,死后也無法相見而顯得難能可貴,刻骨銘心。我閱讀《紅樓夢》后,也對他們的戀情感到可惜,然而我卻還是不為他們沒在一起而感到惋惜。
林黛玉只適合養在深閨中保護起來,如一只容易受傷的金絲雀,沒了主人的保護和愛惜便不能久活。而賈寶玉正好就是那位不能帶給她幸福的主人,賈寶玉這個人,說傻不傻,但也不是太過聰慧,他只是一直都在隨心所欲的活在世界上,他的存在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這種格格不入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在于他表現了作者的意識和當代社會的陰影面的投射,不好的地方在于正是他的性格造成了他和林黛玉不幸的一生,不能擁有美滿的結局。
要我說還是薛寶釵和賈寶玉更加相配,薛寶釵要容貌有容貌撐得起一個家族的面貌,足夠有當家奶奶的氣場,且也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不像林黛玉一樣處處敏感,總覺得別人話中有話,最終因為這多感的心而勞累了身體,最終香消玉殞。薛寶釵容貌,性格,氣質,對賈寶玉的關心都足以為她贏得當家少奶奶的頭銜,然而就因為當時社會的以夫為天的封建思想,使得她如此一位有才氣,集美貌與智慧與一身的女子敗在了一紙休書上。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能起來,只能郁郁寡歡,最終也落得個不太美滿的結局。
而賈寶玉呢,他辜負了一個女子的一生,又毀了另一位女子的一輩子,最終也只是考的狀元卻最終落得個皈依佛門的終局,正如曹雪芹自身在文章的開頭便寫到的那些伏筆一般,一個似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最終分散兩地,全是虛幻,也全是泡影。
小說中主人公的不幸結局也暗含著作者的落魄和不幸的人生,原是豪門的曹雪芹卻因正值革命時期而沒能當上狀元,也沒能在官場上有所大出息,小說中賈寶玉的前半輩子幸福的人生可能就是作者的過去吧,也只能說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落魄了的作者其實內心深處還是在深深眷念著過去紙醉金迷的繁奢的生活吧,而賈寶玉之后所經歷的賈府落魄,也正是作者生活開始衰敗的投影吧。
可能也正是由于作者生前經歷過的真實生活的巨變,貧富的差異,生活的不順心,使得他終于從過去那種腐爛,頹敗的生活中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和隱藏在社會深處的黑暗氣息。人心的異變與自身身份的改變給了曹雪芹一個蛻變的機會,正是因為他親身經歷過了奢靡的生活,他才通曉那些大家族里的規矩和方寸,也明白那些復雜的人心和大宅里的勾心斗角吧,結合了自身的人生經驗,曹雪芹使得《紅樓夢》中那些人物生活都活了起來,那些人物的言語,行為,動作,仿佛躍然紙上。
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樹下悲歌葬花的林黛玉,說出男女是泥和水的賈寶玉,有那通身氣派的老祖母,一個個人物在小說中活出了他們精彩的一生,不可謂曹雪芹以示面面俱到了,還有眾人那影藏了一生悲歡離合的人物詩,和那一出出暗含的玄機,直令看的人覺得內心痛快。
但在閱讀書中人物的一生時也不禁引起我們對于當今社會的反思,那時候的封建社會的壞習性和不良風氣是否延續到了今天?那時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是否在今天仍然出現在了當今的社會主義社會當中,那時的對百姓的迫害,大家族對百姓的欺壓,法律對貴族的庇護是否在今天還活在社會那個陰暗的角落?我們需要反思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并不只是一個人的思考,也不是一群人的深思,而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世界全體人民的深深自我反省與自我監督。
《紅樓夢》的魅力當然不僅僅只是這些,其中所蘊含的文化是如此的出彩和豐滿,看著《紅樓夢》,仿佛就看到了整個社會的氣息,仿佛觸摸到了古代珍貴非物質文化的軀體。那不僅僅只是一本書,一本小說,它是另一個名為《紅樓夢》的世界的載體,使得另一個世界得以以這種媒介和我們這個社會相接觸。這或許就是紅學的誕生緣由吧!
紅樓夢讀后感 篇14
一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寫出了作者的辛苦與心酸,也表達出了知音難尋的無奈與苦悶。這就是我喜歡讀的一本書——出自曹雪芹先生筆下的《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個悲劇,它不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一個繁榮的榮國府走向衰敗。曹雪芹先生歷時十年完成這部著作,用細膩和巧妙的文筆描繪了一個繁榮一時的榮國府。
然歡宴雖好,終有散時。散,本不可悲,怕只是酒中歡笑太真太純,悲歡相去甚遠,到底讓人沾襟。總角之憶,喜笑盈間,便是凡夫俗子回想起孩時之喜樂哀愁亦會感嘆不舍,何況曹雪芹這般頓悟了并憶之如水思緒強人。孩啼時代便會聽得出生時的祥瑞,雖不及攀龍附虎,終還是有些異樣的。想及于己,真也有兒時之聞,十五六七也真真把它放與心間,及長便知每家子皆有那些祥瑞的,現在想及也不覺彼時愚蠢,倒覺記憶可愛無邪至極。我想曹翁之筆下寶玉便是他幼年常聞之祥瑞的映射了,總要去摔那祥瑞,恐是悲嘆命運終了甚落于始發吧。
爾后便是童年趣事,兒女相伴,一點也無關男女之事的。嬉笑結社,床第之言,想及怎不叫人心生溫暖,樂極而嘆。
世上最無奈的事,莫過于女兒出嫁,女兒嫁了便要受男人這般濁物玷污,變為女人,就不覺好了。這便是書中常有的思想,心中所想定是兒時常記掛腦中的,寫及十二釵,只覺有贊美之意,雖有熙鳳之貪等不好的意思在里面,然那終將是人之常情,遠不可歸于歹,故十二釵便是所有不壞之習性的集合,便是史湘云沒有城府的,看了最惹人喜愛,若要娶妻度日,則另當別說,若要以文會友,則又另當別說。總之無一不好,怪不得那寶玉要作養脂粉,是不是雪芹少有所遺憾呢,要借寶玉之口表達。
紅顏薄命,本意不是咒語,只是紅顏配上薄命方能引人悲嘆,倒是作者愛如此,所以紅顏也便薄命了。只是雪芹先生只寫了紅顏之可憐,這便是后文一命接一命的嗚呼,是遠不如留著歡顏在的。未盡倒也不然,未盡里面不是盡是美好么,我看是永恒之美好。紅樓一文雪芹我想是終了的,續了好似不永恒的。續也就罷了,可怎將個個都寫死了,從小丫環到老太君,都死了,不寒人。合該是要散的,又何必去制造美好?
當我看完了《紅樓夢》后,我感到無比的心酸,我甚至有點怨恨高鶚為什么把這《紅樓夢》的結局寫得這么悲慘,這與《紅樓夢》前部分的那生氣、繁榮的景象一點有不符合。但后來我漸漸的明白了,當時的社會就是這么黑暗,這只不過就是社會的演變過程罷了。
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林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似乎明曉其之苦衷似的。她自小雙親逝去,又寄人籬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語氣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凄涼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地為她哭泣。這時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預言的悲慘的一生。
賈寶玉,一個外表看上去柔弱帶點天真的男孩子,其實也有剛強男子的一面,也許到最后誰也想不到他會去出家,是因為他看破了紅塵吧,他是一個渴望得到自由的人,當姐妹們成家后都抱怨著生活中的事,他的內心漸漸地成熟了,更何況在那種“指腹為婚”的時代,對他來說更是一種水深火熱。同時他又是一個癡情的'人,他對林黛玉可以不顧一切,從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之死對他的打擊有多大。我不禁替賈寶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這樣被斷送了。
《紅樓夢》中的人物命運幾乎都是悲慘的,從林黛玉的“堪憐詠絮才,玉帶從中掛!钡酵跷貘P的“一從二令三休”再到薛寶釵的“可嘆停機德,金簪雪里埋”都能體現出來。曹雪芹先生曾慘痛的寫道:“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譴愚忠,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紅樓夢》一書讓我感慨萬千,它讓我第一次走入作者的筆下,體會作者的心酸。歲月流逝,生命的年輪在不停的輪轉,但又有誰能讀懂這曹雪芹的夢中淚。
【紅樓夢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后感紅樓夢讀后感紅樓夢的讀后感語12-06
兒童版紅樓夢讀后感暑假紅樓夢讀后感11-29
中國名著《紅樓夢》最新讀后感寫作寫關于《紅樓夢》的讀后感11-29
紅樓夢讀書筆記_最新紅樓夢讀后感優秀范文09-16
《紅樓夢》的讀后感06-10
紅樓夢讀后感05-30
《紅樓夢》的讀后感06-29
紅樓夢讀后感07-05
紅樓夢的讀后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