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弟子規有感1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弟子規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弟子規有感1
讀完《弟子規》后,我感覺它主要是規范了人的行為,每句話都有一個道理,每句話都發揚著一種思想,《弟子規》用最簡短的文字,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形象全面。
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著許多做人的道理,對于我們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將是我們終身受益的良師益友。
在此我簡單的寫一下它給我在工作中的啟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張,忙亂就容易出錯;不要害怕困難,應該知難而進,也不要馬虎草率,要認真對待。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意思是指看見別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齊,哪怕同他相差很遠,只要堅持下去,慢慢地總會趕上,看見別人壞的行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馬上改正,沒有也要引起警惕。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斷形成恭敬之心,尊老愛幼。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是講要有責任心,養成有條理的做事方法。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講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習慣。
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而在《弟子規》中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我們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時間,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做好,這些事就是大事。
讀弟子規有感2
《弟子規》是我國古代幼兒傳統禮教經典,在以前《弟子規》就相當于現在《中小學生行為規范》但其的價值要遠遠超過后者。
現在的人在閱讀之后不難發現《弟子規》從里到外都滲透著儒家的氣息,在通讀之后凈是德行兩字貫穿了全文。
儒家就是在強調通過對先賢的學習提升個人的德行。
且可發現《弟子規》中的大多數句子就是有《論語》中直接簡化過來的。
在儒家哲學體系中強調了社會等級與身份象征,正所謂其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長幼有序尊卑各異。
在森嚴的等級框架下通過仁愛等德治思想使社會和諧發展。
而《弟子規》則是儒家治國中治民的初級教程。
通過日常的行為規范,初步的構建等級框架,在這個框架下正常的發展后會形成一個較和諧較禮貌的社會風氣,正如鄰國日、韓。
有些歷史常識的人會發現中國的歷史發展一直處于儒法并舉的兼容式發展下幾度出現民富國強的大盛事。
在倡導法治社會與國門大開的今天,在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襲中,國人的素質在逐漸的下降不僅80、90年代的人飽受罵名倚老賣老者不勝數。
一系列社會為題不斷的暴漏出來昔日的禮遇之邦無顏再談禮法。
反而效法我們的島國卻搜獲名譽。
正是因為我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忽略的文化的傳承,漸漸地我們的價值體制開始發生變化拜金,趨權附勢等不良風氣漸長。
儒家思想左右華人20xx余年,當我們重新撿起他時會重骨子里透出一股子親和力。
不夠讓大學生來背誦《弟子規》實屬多余,對經典的背誦給該是自發的背誦能引起自己共鳴的。
這次的《弟子規》品讀活動最大的意義應是同學們在拜讀之后會自發的去閱讀其他傳統作品。
通過對古代先賢的品讀與自身環境的辨別形成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而對于《弟子規》中的一些觀點,因為我們和作者處于不同的時代故我們只要領會其中的精神就好,不必一步一手的尊崇,正如魯迅言:取其精華,去其糟糠。
讀弟子規有感3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了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
《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
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
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我讀完《弟子規》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
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
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后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
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
今后,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復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
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讀弟子規有感4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此書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淑秀是清朝康欣年間的秀才,讀《弟子規》有感作文。這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遵守的守則規范。本書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學文、總則六個小標題,每一個都講述一個道理,每一句都描繪一篇孝敬故事。這些故事都很令人感動。有一天,老媽喊我叫我幫她收衣服,我卻沒有回答,讀后感《讀《弟子規》有感作文》。因為我正在玩一個游戲的最后一關,如果放棄了,前面的二十九關都白打了。但當老媽喊到第二遍:“王昕,來幫媽媽收衣服!”時,我突然想到前幾天剛剛讀的《弟子規》小標題“入則孝出則悌”中的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毕氲竭@,我才二話沒說,“嗖”的一下來到老媽面前,把老媽手中的衣架和鉤子搶到手中,收起衣服來。看到老媽一臉開心又無奈的表情,我心中也漸漸笑了起來。我告訴你們,孝敬父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不僅父母開心,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快樂。所以,大家也一起來讀讀《弟子規》,一起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讀弟子規有感5
讀了《弟子規》第五頁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提出了兩個問題:
一:這是什么意思?
二: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我繼續往下看,我看見了注釋:“父母叫你,就應該趕快答應,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懶懶散散!边@樣第一個問題就解決了。但是關鍵在于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這樣做?
突然,我猛然醒悟:因為爸爸媽媽是生我養我的人呀!我的血管里,流的不僅是父母的血,更是父母的愛!換句話說,父母就是我,我就是父母,只是我們生活在不同的身體里罷了。既然父母就是我,那么我自己讓自己做的事,我還會偷懶嗎?所以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于是,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父母當作自己去看待,那么我們這個世界將充滿愛,充滿孝。
讀弟子規有感6
古人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謂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說到做到,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承諾,誠信待人,只有這樣,方能讓人人和諧相處,社會才能變得更加美好。誠信,是一泓理解的清泉;誠信,是愉快合作的前提;誠信,是我們心中永恒的美德。
大家都聽過“曾子殺豬”的故事吧,曾子的妻子騙兒子辦完事后就殺豬吃,但她未履約。曾子知道后,就信守承諾把豬殺了給兒子吃,而贏得了后人的好評。
宋慶齡奶奶小時候也很信守承諾,她為了教好朋友編花籃,而放棄了去大伯家玩的機會。在家等待許久,但好朋友沒來。宋慶齡奶奶卻一點也不后悔,因為她遵守了承諾。
海爾集團的董事長張瑞敏痛下決心,讓員工把質量不合格的冰箱砸爛,他這一壯舉砸醒了海爾人的質量和信譽意識,從而贏得了市場和效益,把海爾從單一的品牌……這些誠信的典范舉不勝舉,閃爍著熠熠生輝,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幫榜樣。
讀者一個個關于誠信的經典故事,我不由得聯想到了自己。有一個周六,我約好和好朋友一起上街買東西,可是我因為臨時有事去不了了,又忘記打電話,害得她在我們約定好的地方苦苦等了一下午。
過了幾天,我基本忘記了這件事,可好朋友卻銘記在心。她打來電話,對我說了狠話,我本想跟她道歉,她扔來一句“你怎么可以這樣不講信用,‘朋友’在你心中還有什么意義,我們絕交!”
“你聽我說……”話剛說了一半,只聽見電話那頭傳來“嘟嘟”的聲音,我緩緩地放下電話,傷心透頂,沒想到事情會是那么嚴重,一件小小的事,我卻因為沒有誠信失去了一個好朋友。這是上天對我的懲罰,我以后再也不會不講信用了。
魯迅說過:“誠信乃為人之本也!”誠信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榮譽更具有時效性。學習因誠信而進步,工作因誠信而成功,人生因誠信而精彩,社會因誠信而和諧。
讓我們用心靈呼喚誠信,讓我們的生命以誠信為基石。誠信如此矜貴,我們應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把誠信的種子播于心中,把這份誠信傳播下去。
讀弟子規有感7
《弟子規》是一本凝聚了中華美德的書,“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毖蛴泄蛉橹,鴉有反哺之義。父母每天為我們操勞、奔波。如今他們銀白的發絲,無情地占據了他們的頭發;臉上一條條的皺紋,在他們臉上筑成一條條橫溝;手上長滿了老繭,變得粗糙。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我們怎能不知感恩回報呢?
回憶小時候,從只會在襁褓中哭泣,到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住宿,我們都經歷過無數個第一次。第一次光著腳丫子在地上學走路,體會著父母細心的指導,第一次哭著在學校上課,內心卻想著父母來陪伴我們;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望著父母欣喜的笑容……這無數個第一次,也許已經被我們慢慢地淡忘了,但是在父母的腦海里卻無法抹拭。無數個第一次,父母悄聲無息地在其中傾注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愛。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遇到挫折時,是誰鼓勵我們,給予我們信心?遇到傷心事時,是誰安慰我們,讓我們振作起來?遇到難題時,是誰幫助我們,使我們度過難關?是父母,是一生都在為我們操勞的父母,是連瑣事也會為我們擔心的父母,是投入了無數愛在我們身上的父母。
父母的心,有時嚴厲如法官、有時溫暖如太陽、有時慈愛如大地;父母的心是為了我們、父母的愛是為了我們,父母的汗水是為了我們。因此,我們應該付出自己的孝心,孝順自己的父母。如果我們現在不盡一份孝心,一份能力,那么等到晚了,后悔就來不急了!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孝,是父母工作累了,為他們端上一杯溫開水;孝,是放學歸來,親昵地說聲“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孝,是每天空閑之時,為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孝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我們只有付諸我們的行動,才能報答我們的父母!暗嗡,當涌泉相報”。
天空,因為有了白云的裝扮,才顯得靜穆安祥;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依偎,才顯得清純鮮潤;家庭。因為有了親情的滋潤,才顯得平和溫馨。而孝是綻放在親情里的一枝最美的花。讓只會索取的我們,付出行動報答我們的父母,讓他們感受我們熾熱的心。
讀弟子規有感8
中華民族積淀五千年歷史文化,薪火相傳,形成了優良傳統美德,彰顯于世界文明史。從朱熹的《童蒙須知》,到王應麟的《三字經》,再到李毓秀的《弟子規》,幾代大師巨儒,秉承儒家教育傳統,注重優良品德從日常行為抓起,先立德,后立身,因此,中華啟蒙教育理論為世人所共同推崇,成為人類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
《弟子規》乃儒家圣賢之古訓,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撰的!耙帯奔匆幏叮傅氖侨寮业膫鹘y思想。全書以《論語·學而篇》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睘橹行,用三字經形式闡述而成。它從日常倫理、出門居家、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做人及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闡述圣哲的智慧和人生態度,詮釋人類賴以生存的傳統價值觀,主張凡事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有諸己,求諸人,其國學高論、名師大德和哲人圣言,為國內外儒、釋、道各家共同倡導,被視為人際交往的禮儀規范和求學做人之根本。
首先,《弟子規》告誡人們要孝敬父母親,友愛兄弟姐妹。孝悌是中華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又曰“舉忠臣與孝子之門”,這是因為守孝道者必有一顆善良仁慈之心,推此仁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北啬芊⻊沼诖蟊,為天下人謀利益。所以,有人提議把孝道列為考察干部的必備條件,這并非沒有道理。從治身,到治家,再到治國,孝行是創造和諧社會、安樂生活的重要因素。
其次,《弟子規》告誡人們要慎言謹行,講求信用!叭魺o規矩,不成方圓!鄙鐣怯形拿鳒蕜t的,穿著整潔,舉止文雅,戒煙節酒等,都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作為員工也代表著公司的形象,應予充分重視。做人也是要講信用的,“誠者有信,仁者無敵”,唯有誠信待人,才能贏得信任。我公司曾因產品包裝的小小失誤,寧愿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而召回該批的全部產品,為的就是贏得客戶的信任,樹立起過硬的品牌。正因為如此,公司多次被評為“A級誠信單位”。
再次,《弟子規》告誡人們要親愛民眾,親近仁者。一個人如果對親人、同事、朋友、客人親仁,必定會贏得廣泛的尊敬,從而樹立起崇高的威信。我國領導人的親民形象贏得了東西方社會的普遍贊譽,我們也經常說:“員工哪怕失去了一根稻草,公司也愿意用金條去換回!惫緦T工的一片愛心,也贏得了員工對公司的無限忠誠,而這正是公司沖破困難走向輝煌的重要保證。
最后,《弟子規》告誡人們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一個愛學習的員工必定是充滿朝氣的.,一個學習型的企業也必定是充滿活力的。唯有學習,才能跟上時代前進和企業發展的腳步,與時俱進。
《弟子規》可讀可悟,可言可行,至平至常,至神至圣,是治學、修身、齊家之范本,亦為正心、做人、立業之經典,各個階層人物、各種年齡人、各行業職員細讀這篇文章,定會感受到中華美德的深厚底蘊,沉浸于情感教育的字里行間,從而深受其感染和熏陶。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中華國土是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但由于西方價值觀的影響,當今社會出現了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道德淪喪等現象,我們有必要通過學習經典來突出人本思想和人文關懷,傳承精神文明和傳統美德,創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讀弟子規有感9
《弟子規》里有這么一個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天下大亂,有一個小孩帶著老母親逃難,她們逃到深山里,看見前面有一所破廟,她讓老母親先到破廟里面去休息,她出去找野菜給母親充饑。等她采到野菜時,突然沖出三個強盜,把她抓走。三個強盜說:“我們要吃你。”小孩說:“求求你們放了我,我家有一個老母親,我要把野菜給老母親吃,然后我一定回來。”強盜們被感動了,放了他。小孩子回去,給老母親煮了野菜。他就回到強盜身邊。強盜們說:“原來天下還有這樣的人啊,以后我們一定要靠自己生活。”
我的感想是:誠實守信和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孝順父母的人。一個人只有誠實守信了,他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我們要孝順父母,如果不孝順父母就對不起父母小時候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讀弟子規有感10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綿延五千年而不曾終絕的。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諸多國學經典,滲透著眾多國學精髓。正如我手中的《弟子規》,使人受益終生。
翻開《弟子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孔圣人的教誨。“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就為此奠定基礎,做一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謹慎、守信用、有善心、有仁德的人,還要多學知識、充實自己。
“入則孝”講述要尊敬孝順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自己兒女的關愛是無微不至的。有時父母的一句句啰嗦、一聲聲叮嚀、一次次囑托正是對我們的關懷和愛護。正值學習緊張的我們,在埋頭苦讀圣賢書時要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哪怕手中的事再多、再忙,也應該停下來到他們面前;正值青春期的我們,在面對父母的教導與責備時,也要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狈噶隋e,面對父母的責罰,我們不能一錯再錯、越陷越深,而是要冷靜地接受,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平時我們要盡力了解父母的好惡,所作所為要體貼父母,若讓父母擔憂、傷心,此乃不孝之舉。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愛護自己、注重品德修養。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文明,父母把最好的東西全部留給兒女,我們在父母年老時也要做到這樣。烏鴉尚返哺,羔羊猶跪足;人若不孝親,不如禽與獸。西漢漢文帝為母親嘗藥,常常衣不解帶;晉朝的王祥為不喜歡他的繼母在臘月臥冰求鯉的故事都深刻體現了反哺之情。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出則悌”教育我們對待兄弟姐妹要和睦相處,對待長輩要謹記“長者先,幼者后”的教導。在古代,對待長輩要凡事都為長者尊,如若晚輩先行,見長輩沒大沒小,便會被眾人認為是沒有修養、素質低下的粗人。對待和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長輩或兄長,也要像對待自己的長輩、兄長一樣畢恭畢敬。漢朝大臣張釋之尚能跪地為一位素不相識的老人系帶,劉邦謀士張良亦可為老人拾鞋三次并為其穿上,更何況如今我們這些朝氣蓬勃的青春少年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誰都能說出這句話,可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呢?千經萬典,孝悌為先。
“謹”闡明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的道德規范行為!俺鹪,夜眠遲”,歲月不等人,一定要珍惜現在的時間。我國是“禮儀之邦”,作為中國人就更要做到“禮”字。春秋衛國士大夫蘧伯玉在過宮殿時扶輪步行,怕打擾君王;孔融四歲讓梨,我們又怎能不做有“禮”的人呢?禮者,人道之極也。
“信”道出做人基本信用、說話做事的方式。信近于義,言可復也。
“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分別描述友善、感恩、讀書。
一本《弟子規》在手,我可真是一生受益不盡!
讀弟子規有感11
今天中午在家小憩,無意間看見了擺在書架上的《弟子規》。仔細地翻看了一遍。雖未領會其精髓,但也受益匪淺。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弟子規》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后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并改名《弟子規》。《弟子規》短短千余字,內容頗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并傳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后,應該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行,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語,好聽卻靠不住。奸詐取巧的語言,下流骯臟的話,以及街頭無賴粗俗的口氣,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縱觀《弟子規》,全篇體現了兩個字即“孝”與“信”,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為我們留下為人處世的金玉良言!教人以孝為先,以信立身,就像吹進一陣輕風給人們帶來了耳目一新豁然開朗的感覺!
本人讀罷這千余字的文章,感慨萬千,在當前全黨上下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應該有怎樣的道德情操。所以我們要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以熱愛祖國、忠于祖國、報效祖國為最大的“孝”,以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業務知識,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干好本職工作為最大的“信”。要認認真真地學習,老老實實地做人,干干凈凈地干事,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和意識,爭做合格黨員、優秀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提高自身的能力,為哈密公路養護工作做出貢獻。
作為一名政工科的工作人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增強服務意識。在完成本職工作同時,增強為領導服務、為科室服務、為一線職工服務的意識。我要努力提高服務能力。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的高低,與服務質量、服務業績息息相關。水平高,就能在服務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如果能力不強,眼高手低,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工科工作紛繁復雜,對業務人員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在工作既要懂得黨的方針政策,還有精通本職工作,只有通過實踐的磨煉和砥礪,才能不斷提升思想水平、知識素養,更好地為單位服務。
讀弟子規有感12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字文,讀《弟子規》有感。”最近我讀了一本為<弟子規>,書中一個個孝敬父母,關心朋友的故事深深的迷住了我。 弟子規中有很多意味深長的故事,書中沒寫一段都會有一段注解,接著就是意味深長的故事,有教人尊敬師長的故事;有教人怎樣孝敬父母的故事;有教人改正自身缺點的故事……等等一些耐人尋味的故事。
下面我說兩個故事給大家聽聽吧。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勿行賴,讀后感《讀《弟子規》有感》!边@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叫你,應該及時答應,不要拖;父母要求你做的事,要認真去做,不要拖拉偷懶。這一句話有兩個因孝敬父母而千古留名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叫做孝心感天。話說古時候,有一個叫王祥的人,他的生母很早就死了,他爸爸又給他找了一個后媽,王祥的后媽對他很不好,一天,她的繼母想吃魚,可現在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于是,他跑到滿是冰的湖面上打了一個洞,忽然,兩條小鯉魚從冰洞中竄了出來,直接跳入了他的網中。
之后繼母為了刁難他,又說想吃烤熟的黃雀,王祥立馬抓了一只烤熟給他后媽吃,可他后媽吃完還想吃,,王祥又拿著網子出去了,剛一出門一大堆黃雀飛入了王祥的網子,鄉親們紛紛議論,說:孝心感天啊! 第二個故事:有一個叫孟宗的人,她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非?蓱z,經過醫生檢查之后發現沒病,原來是想吃竹筍了冰天凍地的冬天哪里有竹筍,孟宗急得大哭,眼淚滴在地上,一棵棵竹筍從土中鉆出,孟宗的孝心感天動地了啊!
讀弟子規有感13
“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題記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長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樸素的小草,因父母的愛在我心中,讓我貪婪地聽吸著陽光雨露,將把我的一生覆蓋。讀《弟子規》里的“放則考,”才猛然地反思日常生活中對父母的言行,讓我深深地領悟到:在人生的旅途上,父母的愛所賦予生命的深度與廣度,沒有一本哲學書籍能夠比父母的愛更周全。
當父母多嘮叨幾句:“天氣涼了,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我會很不耐煩地回答說:“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想到平時自己感冒了,父母會擔心地問這問那,帶著我去醫院,在廚房熬中藥給我吃,給我們的照顧無微不至。那我們呢?當父母生病感冒了,我們是否也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待、不離床!币馑际钦f:父母親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盡力的照顧一旦病情況重時,更要晝夜服待,不可以隨便離開,那作為兒女的我們,做到了嗎?
我們從呱呱墜地時,父母的愛就無時不刻地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們平日毫無節制地揮霍著愛的“支票”那我們是否有想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睈垡驗樵谛闹校远煲尭改笢嘏,夏天要讓父母清涼,早晨要看望你父母,看看父母昨晚睡得昌否安好,晚上要準備好床鋪,讓父母睡得安定,反思昔日自己對父母的關心,真是慚愧。M愧!
讓我沉浸在愛的歡樂中,讓我享愛在愛的溫馨中,讓我陶醉在愛的雙臂間,讓我偎依在受罪的懷抱里,讓受罪永駐我心中,我將用我的愛去報答我的父母,附之行動,多關心父母的健康,體貼父母的辛勞,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我相信我能做到,因為愛在我心中。
愿生活的芳香醇厚縈繞著我親愛的父母,愿我全部的祝福揉進父母的心田,讓父母的心中的花朵盛開如云。
【【薦】讀弟子規有感13篇】相關文章:
【薦】讀弟子規有感09-27
讀弟子規有感【薦】09-26
讀《弟子規》有感【薦】03-18
【薦】讀《弟子規》有感01-06
【薦】讀《弟子規》有感15篇01-08
【薦】讀《弟子規》有感10篇01-07
【薦】讀《弟子規》有感11篇01-06
讀《弟子規》有感09-23
★讀《弟子規》有感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