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傳讀后感200字作文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一
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充滿幻想,充滿智慧,在科學上不斷追求完美的科學家,26歲就發明了著名的相對論,揭示了空間——時間的辯證關系,加速了人們對物理學的認識,愛因斯坦傳讀后感200字。他雖然出自于一個猶太人家庭,受到過無數人的歧視于白眼,但仍不屈不撓的為科學無私的奉獻著自己的生命。他就是愛因斯坦,一位學術上不拘一格的人。
在生活中,愛因斯坦是一個愛思索的人,有一次朋友請愛因斯坦喝茶,他用小勺攪了攪杯里的茶水,水慢慢轉起來,茶葉隨著水的轉動轉到了水杯的中心并開始聚攏在一起。愛因斯坦看到了這個現象,開始思考起來,忘記了朋友,忘記了喝茶。還有,愛因斯坦初到普林斯頓市,不熟悉那里的街道,在散步的時候又往往專心考慮問題,因此經常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一次,校長辦公室接到一個電話,問愛因斯坦博士的家在哪里。辦公室的秘書相當緊張,這個打電話的男人的聲音陌生,還有濃重的德國口音,會不會是納粹派來的壞人?為了保護愛因斯坦的安全,秘書彬彬有禮的答復:“很抱歉”。電話里的聲音變低了,帶著更為抱歉的聲音說:“我就是愛因斯坦博士我把回家的路給忘記了”。這就是愛因斯坦,一個時時刻刻都在思考問題的人。
可惜的是,由于過度的勞累,這樣一位跨時代的偉大科學家于1955年4月18日凌晨1時25分,在他定居了22年普林斯頓與世長辭。遵照他的遺言,沒有舉行任何儀式,火化后也沒有保存他的骨灰。原因是他不想讓后人膜拜。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二
在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天德皇軍隊通過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們都涌向窗前喝彩助興,小孩子們則為士兵發亮的頭盔和整齊的腳步而向往,但愛因斯坦卻恐懼得躲了起來,他既瞧不起又害怕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親把他帶到自己永遠也不會變成這種妖怪的國土去。
中學時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可他并不申請加入意大利國籍,他要做一個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戰過后,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夢想,并且在“敵國”里作了一連串“和平”演說。他的思想和行動,使他險遭殺身之禍:一個抱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俄國貴族女刺客把槍口偷偷對準了他;德國右翼刺客們的黑名單上也出現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使自己與這個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不從意大利遷到荷蘭,又從荷蘭遷居美國,而且加入了美國國籍。他認為,在美國這個國度里,各階級的人們都能在勉強過得去的友誼中生存下去。
我們應該像愛因斯坦學習,在困難的面前也能有所成就。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三
一天下午,我讀了愛因斯坦的故事,深受感觸,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學家之一,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在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擔任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并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有一句熟悉的格言是:“任何事都是相對的。”但愛因斯坦的理論不是這一哲學式陳詞濫調的重復,而更是一種精確的用數學表述的方法,此方法中,科學的度量是相對的。顯而易見,對于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依賴于觀測者本身。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四
寒假期間,我買了一本名叫《二十世紀的科學巨星愛因斯坦》的書,這本書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使我不由自主地翻開,于是,便一口氣讀完了它。
這本書雖只有短短的127面,但卻是愛因斯坦一生的傳奇經歷。它主要講了愛因斯坦從小到大的故事,如:建立《狹義相對論》、提出《光量子論》等,他克服了人生道路上一個個大大小小、艱苦卓絕的困難,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被評為二十世紀的科學巨星,真叫人敬仰和佩服!
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愛因斯坦是一個風貌獨特、幽默滑稽、帶了點孩子氣的人。有一次,愛因斯坦在黑板前每隔幾秒鐘就要提一提臃腫下滑的.褲子。目睹這喜劇場面的學生們,只是出于對他由衷的敬意才沒有笑出聲來。還有一次在愛因斯坦七十二歲的生日那天,當被攝影記者要求在鏡頭前笑一下時,他卻出人意料的吐了吐舌頭,后來竟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符號,無人不知。
可他又是一個孤獨、喜歡沉默與寧靜的人,他說:我總是生活在寂寞之中,這種寂寞在青年時使我感到痛苦,但在成年時卻覺得其味無窮。這是因為當他功成名就的時候,過分的贊頌,頻繁的信件交往,龐雜的社會兼職,使他感到負擔沉重、心情厭倦;而清靜與孤獨則變成了優美的享受。他生前不喜歡歌頌功德,他死后更需要寧靜與孤寂—對他來說,這是無窮的美的享受。別人一心想著如何使自己大紅大紫,但愛因斯坦不同,他需要的是寧靜,有這樣一位不求名利的偉大科學家,怎么能不令人敬佩呢?
讀完這本書后,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俗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何況,愛因斯坦也說過“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看來,我們在生活中還是缺少經驗,而他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要與它周旋到底。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五
前幾天,我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本書,讀完后使我深受感動和啟發。
《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本書寫的是愛因斯坦從小到大和他為什么能在他的一生中會有那么多的發明和創造,為什么會在他的事業上有所成就,而有些人看上去好整天很忙,但卻不如愛因斯坦呢?
那些看上去好像整天很忙的人卻不如愛因斯坦的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實際地去忙,沒有像愛因斯坦那樣充分的利用時間,而是在瞎忙。成功,這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可成功的秘訣到底在哪里呢?愛因斯坦對成功的秘訣做了概括:W=X+Y+Z,成功等于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這就是愛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認為艱苦的勞動是重要的,艱苦的勞動就是勤奮,勤能補拙。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并不聰明,可他為什么能成為“天才”呢?促使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就是“勤奮”這兩個詞。有時愛因斯坦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他會花比別人多好幾倍的時間去弄懂那些問題。他成功的另一個秘訣就是會“擠時間”,別人喝咖啡的時間他會去搞發明、創造。有一次他在等人時解出了一道非常難得題。有人寫過這樣一個等式:天才=90%的勤奮+10%的智力。
我讀完后又想到了我自己,我媽媽單位上有一個小女孩兒,她不如我聰明,但他每次考試的成績總比我好,為什么呢?這就是“勤奮”的問題。她雖然沒有我聰明,但考試成績卻比我好,是因為她努力了。我雖然比她聰明,但沒有努力,所以我的成績不如她。
我讀完這篇文章后,想到:“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經過努力和勤奮而成的。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六
愛因斯坦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因為他的爸爸要到瑞士開工廠,所以他就去了瑞士。他找到了一個工作也結婚了,他在閑暇的時間看書、研究。他還特喜歡音樂,愛拉小提琴。他十幾歲就背大學微方程,去世前還在做實驗……
我覺得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認真刻苦、他愛動腦筋。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200字作文】相關文章:
巨人傳作文讀后感02-20
傷仲永讀后感聯系愛因斯坦06-09
蘇東坡傳讀后感作文02-13
《陶淵明傳》讀后感05-09
《水滸傳》初中讀后感作文10-12
《水滸傳》讀后感作文范文10-10
蘇東坡傳讀后感03-17
貝多芬傳讀后感40010-24
名人傳 讀后感07-28
《呼蘭河傳》讀后感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