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著小說讀后感2000字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后的感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著小說讀后感2000字,歡迎閱讀。
名著小說讀后感2000字:紅樓夢讀后感
俗話說得好,“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其意白見。但礙于《水滸》、《三國》等從牙牙學語起就閱讀,再讀已無多大意義。無奈之中,捧起那“石頭”硬啃起來,倒別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幾條真(天真)知拙(笨拙)見,以供茶余飯后消遣。
首先,我覺得這本書并不只是單單一本愛情小說所能概括。作者為寫此書,寒窗幾十載,對醫(yī)藥、園林、建筑、書畫、詩詞、烹調、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書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助,它仿佛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怪不得至今還有許多紅學家專門研究此寶。此書所現(xiàn)之人情世故,官場是非,在今天都屢見不鮮內涵之深,可真謂看一遍兩遍不少,讀十遍八遍不多。對于我精讀此書是對吾之文學素養(yǎng)起鞏固、提高,以致于升華之用,大有相見恨晚之情。
其次,這也是一部悲劇,我細讀一些中外文學名著,大凡流傳下來的,幾乎無一例外全是悲劇。從卡西莫多到寶玉,從羊脂球到阿Q,以致于今日泰坦尼克中的杰克和露絲,都是悲劇人物。正義戰(zhàn)勝邪惡只能在動畫片中存在,沒有哪朝哪代的贊歌流傳下來。特別是中國的《水滸》、《三國》、《紅樓》都遵循著開業(yè)艱難后,強勁攀升,接著平穩(wěn)走勢,最后直線下跌的原則。這又恰與工商管理碩士MBA教程中所描述的一般產品發(fā)展規(guī)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規(guī)律又仿佛與此緊密相連。一種文明當其躍上頂峰就必將走向衰亡。的確,照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發(fā)展,人類終究有個盡頭,難道這是宇宙亙古不變的定理嗎?難道這是繼柏拉圖哲學中“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一定”理論之后,又一種新模式。待以后
有時間再細細思考此問題,作個中國的蘇格拉低。
第三,我以為程偉元、高鶚的續(xù)寫不成功。雖基本符合上面的曲線原則,沒有生搬硬套強加于前文之嫌,但終究是焊接產物。他倆根據(jù)原作的暗示,追蹤前80回的情節(jié),完成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悲劇,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運結局,使《紅樓夢》成了一部完整的書,從而推動了《紅》在社會的傳播,擴大了它的影響。可是,后40回寫了寶玉中舉和家業(yè)復興,違背曹雪芹的原旨;在人物描寫和情節(jié)構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筆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離,近來又有人寫了后40回,竭力鼓吹完美,但再怎么樣也只能阿里基斯追烏龜,紅樓夢的后40回將是一個永遠的迷。
第四,也就是《紅樓夢》鮮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鳳這個給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來說,她“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目光四射,手腕靈活日理萬機,指揮若定。寧國府秦可卿的喪事,特意邀請她去主持操辦,她一去就看出寧國府的五大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頓措施。王熙鳳威重令行,旁若無人,形成“脂粉須眉齊卻步,更無一個是能人”的局面。這位王夫人的內侄女爭強好勝、追慕虛榮,具有很強的權勢欲。賈府這位年輕俊俏,素有“鳳辣子”之稱的女當家伶牙俐齒,處處討賈母、王夫人的歡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渾,無所不至。總之,王熙鳳是一個集漂亮、聰明。能干、貪婪、狠毒于一身的復雜形象。作者還按照生活的邏輯,表現(xiàn)人物,闡發(fā)主題的需要,對眾多的輔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個輔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意義,而且能體現(xiàn)出多方面的意義和作用來。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是這方面的一個范例。劉姥姥的一進大觀園安排在小說的第六回,當時情節(jié)尚未充分展開,作者借劉姥姥這一輔助人物,從社會最底層這樣一個視角,來寫賈府的顯赫氣派。通過劉姥姥這樣一個鄉(xiāng)下的窮老婆子的眼睛,寫出了鳳姐的'虛驕、矜持。劉姥姥第二次進入大觀園的時候,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的關系正處在微妙的階段,賈府在表面上正處于繁花似錦的時期。作者將劉姥姥和賈母這樣兩個地位懸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對比。賈母趁此機會極大的滿足了自己的優(yōu)越感;劉姥姥則為了討得一些封賞,心甘情愿的出乖露丑,充當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的笑料。劉姥姥第三次進大觀園時,賈府大勢已去,劉姥姥救了巧姐。這樣,劉姥姥無意中成了賈府盛極而衰的見證人。
最后,還是說說它的藝術成就,魯迅曾經指出:“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濒斞杆^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以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都t樓夢》沒有把人物寫某種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沒有把人物當作說教的工具。作者以細膩的筆墨展現(xiàn)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和復雜性!都t樓夢》打破了傳統(tǒng)小說的單線結構。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關系為中心線索,同時展開貴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寫。在緊緊抓住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戀愛、婚姻悲劇的同時,展開廣闊的社會環(huán)境描寫,從而寫出了產生這一悲劇的社會根源。
其實,關于紅樓夢中可論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才剛究出些皮毛而已。譬如今年《讀者》第七期的丫鬟問題,還值得再好好深挖,但礙于自己閱歷淺薄,知識貧乏,無奈只得就此擱筆。再不贅述,還恭請學姐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循循善誘,多多指教,吳達自當感激不盡。
名著小說讀后感2000字:哈姆雷特讀后感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本·瓊森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和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雖然莎士比亞只用英文寫作,但他卻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其劇作也在許多國家上演。他對文學史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人們尊稱他為“莎翁”。
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四大悲。骸豆防滋亍贰ⅰ秺W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著名喜。骸吨傧囊怪畨簟、《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劇、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我們必修四的教材中就有《哈姆雷特》的選段?戳苏n文之后,我對這部戲劇產生了好奇,于是就利用休息的時間讀了這本書。
《哈姆雷特》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因父王突然去世,懷著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國。不久,母后又與國王的弟弟、新國王克勞狄斯結了婚,更使他感到難過。新王聲稱老國王是在花園被蛇咬死的,而老國王的靈魂顯靈,告訴哈姆雷特自己是被人害死的,兇手就是他的親弟弟克勞狄斯,目的是為篡奪王位、霸占王嫂。鬼魂請求哈姆雷特說,要是他確實崇拜和摯愛他父親的話,那他一定要向那卑鄙的兇手復仇。哈姆雷特擔心泄露心事,于是作出了一個奇特而大膽的決定:假裝發(fā)瘋。哈姆雷特借一個戲班子進宮演出的機會,自己改編了一出描寫陰謀殺兄的舊戲“貢扎古之死”,讓戲班子演出以試探新國王。戲未演完,新國王就做賊心虛,倉皇而去。這樣,哈姆雷特相信新國王的罪行屬實。新國王下在坐立不安,奧菲利亞的父親——-宮內大臣波洛涅斯為他獻計,讓王后將哈姆雷特叫到房中談話,自己躲在帷幕后偷聽,以便探明情況。與母后談話時,哈姆雷特發(fā)現(xiàn)帷幕后面有人,以為是新國王,便一劍刺過去,結果殺死了波洛涅斯。新國王知道事已敗露,又想出借刀殺人的辦法。他派哈姆雷特去英國,并讓與他同行的兩個老同學帶上一封密信,集中要英國國王在哈姆雷特上岸時將其殺死。沒想到哈姆雷特已有察覺,調換了密信,反讓英國國王殺死克勞狄斯的這兩個特使;他自己則跳上海盜船,回到丹麥。哈姆雷特這才知道:奧菲利亞因為父親被殺、情人遠離而發(fā)了瘋,落水溺死了。奧菲利亞的哥哥雷歐提斯與哈姆雷特帶領一批人沖進宮來,要為父親和妹妹報仇。新國王利用雷芡提斯與哈姆雷特決斗的機會,在雷歐提斯的劍上蘸了毒,同時還準備好毒酒,以便將哈姆雷特除掉。最后,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都中了毒謀劍,王后飲了毒酒,奸王克勞提斯也被哈姆雷特刺死。哈姆雷特留下遺囑,讓好友霍拉旭完成他的心愿。贊同在這部劇中,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時他的抉擇很不理性,例如當他在憤怒之下一劍刺死他誤以為是國王的波洛涅斯,這或許會讓人覺得他太沖動了,然而就是他這種不理智的行為,這種人性的弱點的表現(xiàn),讓我們從心里接受和認同他的藝術形象,因為這樣不完美的人,才是也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戲劇中有許多經典的語句,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傾聽每個人的意見,但只對少數(shù)人發(fā)表你的意見;接受每個人的批評,可是保持你自己的判斷;你可以懷疑星星是火把;你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熾熱決心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yè)在這種考慮下,也逆流而退,失去行動的意義;可以懷疑太陽會移動;你可以懷疑事實是謊言;可是不要懷疑我對你的愛意……這些話中充滿著哲理,當然,整個故事對我們也有著莫大的啟發(fā),在一個“脫了節(jié)”的時代哈姆雷特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責、自我懷疑,加之猶豫與孤獨,于是一再拖延復仇計劃。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著文藝復興運動中人文主義的優(yōu)點和缺點及他們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著16—17世紀初人文主義思想的危機。哈姆雷特的精神苦悶具有超越時空的意義,他已經成為世界文學畫廊中不休的經典形象。
《哈姆雷特》被譽為莎翁戲劇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顆鉆石,它是莎士比亞的驕傲。他通過“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我們看”的方式來揭示人類的深層靈魂以及對人類前景的再思考。哈姆雷特的變化過程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當我們沒有踏入真實的'社會中的時候我們都是躊躇滿志的王子,在我們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我們有太多的夢與想。當我們慢慢地成長起來到了青春年少的時候,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也是如此,更何況我們在這個時候是比較敏感與心萌動的時代,也仍然保留著童年時代的那顆童心,對有些事情仍然抱有美好的憧憬,當事情的結局不如自己的夢想之中或理想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郁郁寡歡甚至是自暴自棄,那時周圍的一切對我們來說都是那么的丑惡與討厭,讓我們覺得個社會、世界是特別的殘酷,當我們經歷了一些殘酷的事情之后,或許就會左思右面想,遲遲不肯行動,顧慮太多,到頭來只是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有時我們錯過了機會反而還會給我們自己找借口以此來擺脫我們的內心的失望與空虛,更會以此來向別人證明自己的無奈與清白。在我們考慮不周全或魯莽的無奈的行動失敗之后仍然還會給我們自己找種種的借口以此來完善自己的面目,可是我們卻不曾想過這樣做反而到頭來只會弄巧成拙。(經歷也是一種財富,讓我們學會時刻呵護自己的心靈吧,慢慢的成長,在以后的歲月里,在前人的教導下,慢慢的走向屬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期許著與自己的夢想更貼近些吧。
名著小說讀后感2000字:紅與黑讀后感
《紅與黑》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先驅者司湯達的代表作。司湯達是在“資產階級勝利之后,立即就開始敏銳而明確地表現(xiàn)它的特征的第一個作家”,也是在法國美學領域里,提出批判現(xiàn)實主義理論的第一個作家。
小說主人公于連出身卑賤,卻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著杰出的智慧。在于連十九歲那年被市長聘為家庭教師,不久,和市長夫人戀愛,事情敗露后被迫到神學院投靠神父。后來在教派斗爭中神父失敗,于連也不能繼續(xù)留在那里,于連又被介紹給宮廷大臣當秘書。從此,于連打開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大門。于連十分能干,受到侯爵的賞識,為他發(fā)了勛章。
于連因此參加了貴族們的反動會議,甘愿為貴族效勞。與此同時,于連也得到了侯爵女兒瑪?shù)贍柕碌膼矍,并迫使侯爵承認他們的結合。正在這時侯爵的政敵想方法讓市長夫人寫了一封揭發(fā)信,侯爵接到信后斷然否定了自己女兒和于連的關系。于連氣憤之極,槍擊了市長夫人。盡管瑪?shù)贍柕碌热私吡I救,于連任被判處極刑……
小說圍繞主人公于連個人奮斗的經歷及最終的失敗,尤其是他的兩次愛情的描寫,廣泛地展現(xiàn)了“19世紀初近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小說強烈地抨擊了復辟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
全書最耀眼、也在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連·索雷爾,“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任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fā)生戀情,事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xiàn)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著筆于人物心靈的跟蹤的手法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正是突出了于連處在沖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心理歷程,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tài)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
于連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所以他日后能躋身在所謂的上流社會中。什么是幸福,怎樣得到幸福,是困惑著人類幾千年的問題,也同樣困惑著于連。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沒有確切的標準,只是在他的心計、在他的警覺、在他的一個又一個的“作戰(zhàn)計劃”及其實施當中的。他因為第一次擺脫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為德·萊納夫人面前履行“某種責任”而幸福,為驕傲的瑪?shù)贍柕略谧约好媲扒腋,為一次次地發(fā)跡而幸福得要命。
他渴望幸福,渴望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渴望飛黃騰達,他發(fā)誓寧可死一千次也要飛黃騰達,他想要擁有尊貴的地位,眾人的欽羨。為此,他制造了一個又一個“作戰(zhàn)計劃”,使出各種卑鄙、虛偽的手段,這一切都使他超人的智慧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但他畢竟內心還保留著真、善的一面,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時,他又會捫心自問,陷入深深的自責。因此,他的計劃又總會漏洞百出,總會讓人懷疑。
不難發(fā)現(xiàn)于連的這種幸福標準是以社會和他人標準為標準的,是為了追求他人和社會的承認。實際上,他并沒有獲得多少快樂和幸福,反而使自己時時刻刻都處于一種緊張狀態(tài),感受不到踏實、安定,僅僅是自己告訴自己感覺到“快樂的到了極點”,興奮地跑來跑去,就像“野心家實現(xiàn)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就是想緊接著應該怎樣制定并實施下一個計劃。這些所謂的幸福僅僅是表象而已,暫時的滿足,暫時的安慰,于連為了表象而犧牲了本質,迷失了自己。
當他得知德·萊納夫人的一封揭發(fā)信斷送了他的幸福,把他歷經千幸萬苦打開的通往上層社會的門無情的封鎖時,他想到了報復,他選擇了最直接、卻又最愚蠢的方法——結束了德·萊納夫人的生命,也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在監(jiān)獄中的那段時間,使于連想了很多,他從自己禁錮的思想中解脫出來,從社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獲得了精神的自由,獲得了靈魂的重生。他脫下了往日一切偽裝的面具,找到了迷失的自我,也找到了最真實的幸福。他放棄了逃跑和上訴,能夠真誠地對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對死亡,安靜的等待死后的再一次輪回。
作為一部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紅與黑》并沒有從概念出發(fā),將主人公于連圖解成一個追求功利的符號。相反,作者卻給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過人對欲望的執(zhí)著追求與追求不到的痛苦來批判那個時代特定的社會現(xiàn)實,這大概也是《紅與黑》流傳至今,魅力長存的原因。
對于書名人們曾經也引起了一番爭論,通常,人們認為書名中的“紅”是象征拿破侖時代的軍服;“黑”是王政復古年代的僧侶黑衣。也有人認為,“紅”是德·萊納夫人的鮮血,“黑”是瑪?shù)贍柕碌膯史?紅與黑是象征賭盤上的黑點紅點,而輪盤則象征人生的游戲等。我想紅色是否還可以象征于連對人生的不懈追求,而黑色就代表社會中形形色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卻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義、真正價值的生存狀態(tài)吧!
在社會現(xiàn)實重重阻礙而又想要實現(xiàn)抱負時只有兩種選擇:退縮或是反抗。那些不求上進、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縮者,他們享受著平庸的生活,最后卻難逃社會進步被淘汰的命運。能不斷地樹立人生目標、決心要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連有同樣氣概的反抗者。這個時代顯然使不歡迎虛偽的言行、卑鄙的手段,但仍然需要對生活的熱情來反抗空虛的度日。
我想,在人們一味的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情于連成為社會的犧牲品時,是不是也該想想于連的反抗精神。
我們是否也應該在“戴著腳鐐跳舞”的同時,培養(yǎng)適合自己的“反抗精神”。
名著小說讀后感2000字:普利策傳讀后感
上高中時,第一次知道普利策這個人,因為普利策獎,因為哥大的新聞學院。他曾經這樣定義過新聞記者的任務,“在國家這艘大船的駕駛臺上擔當瞭望哨。他注意過往的船只、晴朗的天氣里可見到的海岸線上分布著的重要的小東西。當看到在海上漂流的遇難者時,他予以報告,這樣大船就可以搭救他們。他透過迷霧和風暴費力凝望,發(fā)現(xiàn)前方有危險時發(fā)出警告。他所考慮的并不是自己的薪水,也不是他的船長的利益。他在那里是為了看護信任他的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其對新聞記者職業(yè)使命、人格獨立、人文關懷的嚴格要求,可見一 斑。
《普利策傳》共三十六章,一章敘述普利策人生64年中的幾年,從第一章普利策作為少年時作為“移民戰(zhàn)士”來到美國,走上新聞道路一直到最后一章結果,他的財產分配、家人生活狀況,普利策兒子不顧父親遺愿將《世界報》賣掉,還有,盡管普利策去世已近一個世紀,但每年春天人們總會再一次記起他,因為每年這個時候普利策獎在哥大頒發(fā)。 傳記參考了不少文獻,有威廉?雷諾茲關于普利策的博士學位論文,哥大和國會圖書館珍藏的關于普利策的大量檔案等以及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來源提供的他們對普利策的直接印象!镀绽邆鳌反笃赜浭隽似绽咴谏鷷r方方面面的事跡,透過作者敘述的這些鮮活的事例,讀者可以走進普利策,真切地感受普利策的正直、頑強、熱情、干勁、勇氣。沒有太多歌頌,實實在在的事實、第三者的話語向讀者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普利策。每一個想更多地了解普利策的人,讀這本書,會知道更多。
在眾多關于普利策報道新聞的事件中,有些是我印象特為深刻的,它們也正正表現(xiàn)了普利策的為人處事。 普利策剛當記者不久,在圣路易斯報道一場事故時,在眾目睽睽下提問,過分地刨根問底以至于太讓人生氣。他的沖勁和進取心讓沒他敬業(yè)的記者只好嘲笑他是德語報紙記者以打擊他對新聞的熱望。在一場只有為民主黨報紙工作的記者才被邀請作現(xiàn)場采訪的會議開始后,他破門而入,把看門人摔趴在地上,鎮(zhèn)定自若地坐下來,第二天他當時供職的報紙《西方郵報》是全州惟一一家對此次會議作了報道的共和黨報紙!他是何其厲害! 韋斯特的競選勝利給了普利策鼓舞,他發(fā)起了一場大膽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運動-促使富人如數(shù)交納州財產稅。他在報紙頭版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偷稅漏稅》的文章,矛頭直指城里最有錢的人盧卡斯。在“彌天大謊的完美表演”的副標題下列出他的財產,指責輿論和政府的無動于衷使得偷稅漏稅的現(xiàn)象是如此普遍。這一曝光掀起軒然大波,廣告客戶們紛紛撤回廣告試圖擊垮報紙,普利策卻不為所動,日復一日對該州的納稅申報單提出質疑。最后在法庭上他雖以失敗告終,然而他仍然繼續(xù)這場整頓城市的運動,公布了一批“體面的”妓院房主的姓名地址。他的獨家報道引起了全國新聞界的轟動。類似的報道還有揭發(fā)保險公司舞弊的真面目、《世界報》就巴拿馬運河丑聞叫板羅斯福,維護世界報“不能被鉗制言論的'自由”。
他一直以行動踐行著自身信條“永遠為進步和改革而戰(zhàn);永遠不容忍不平;永遠與各政黨蠱惑民心的政客做斗爭;永遠不依附于某個黨派;永遠反對特權階段和掠奪公眾利益者;永遠不要喪失對窮人的同情心;永遠對公共福利盡職;永遠不滿足于單純地印刷新聞;永遠要絕對地獨立;永遠不懼抨擊壞事,不管做錯事的是巧取豪奪的富豪,還是故意搞破壞的窮人。”他真正有天大的勇氣,他的報道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他一直帶著槍。
“我們是個民主國家,而贏得民主只有一條途徑,那便是-讓公眾了解所發(fā)生的一切”,他說,那些反對長篇累牘、引人注目地報道謀殺、火車失事、政治腐朽、行騙欺詐、瀆職等事件的人錯了,“讓這些事公之于眾,在報紙上揭露它們,抨擊他們,嘲笑他們,這樣遲早大眾輿論就會將他們根除”。盡管這多少有些過分樂觀,不過,我在想,有時一份報紙負面報道比正面報道多不見得不受讀者歡迎,人們總是對問題在哪感到好奇。
我折服于普利策對他身處的城市、社區(qū)發(fā)展的熱心。在往返于辦公室的路上,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逃脫他的注意!皩τ诘缆纺酀舨豢、坑坑洼洼和公共空間這類煩心事的感同身受促使他給當?shù)卣┘訅毫σ哉蔚缆罚瑺I建更多公園”,就如同他那場整頓城市的運動。相比下,今天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斷抱怨身邊環(huán)境的不是,卻鮮有人愿意站出來,帶頭作出改變。大家的公民意識是何等薄弱! 普利策是個徹徹底底的工作狂,他似乎永遠精力充沛,不知疲倦,正如他說的“我靠著這副血肉之軀像個奴隸似的賣命”,他熱愛新聞,“每件事都取決于新聞的需要,鐘點對我來說根本就沒什么分別”。即使晚年疾病纏身也沒有放松對《世界報》的控制。
不過曾經有一次,在美西戰(zhàn)爭期間,普利策違背了自己的最高原則,對此他深感遺憾并力圖加以彌補,繼續(xù)要“揭露所有欺詐虛假的東西,與社會罪惡和弊端做斗爭,并以自己的熱誠和真摯為人民而戰(zhàn)斗”。 他是個理想主義者,
他通過新聞服務于公眾利益的愿望使我感動。我一直認為記者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只要盡到本職。在讀過這本書后,普利策的三個戒律-“精確!”“簡潔!”“堅持不懈!”已成為我的格言,我愿我能一直遵守它。
名著小說讀后感2000字: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我們踩著曾經灑下血汗,充斥著貧窮的土地一路走來,看著血汗綻放成滿園的花,望著貧窮逐漸稀釋,變成飽食暖衣的小資。那些不甘貧窮,拼命奮斗的日子,在這個平凡的世界占據(jù)它應有的價值,也收獲它應得的回報。初次讀《平凡的世界》,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且不評判它的文學價值,能被里面各色的人物牽引出我的思緒,對我而言,已是這部小說的精美之處。
讀完這部小說,說不清楚結局是喜是憂,只是覺得有稍許的倉促,不過倒也突出了平凡的世界里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在主人公孫少平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這個平凡的世界,窺探了這個平凡但不平庸的有志青年的大半個人生。要說孫少平的優(yōu)點,太多。不過,最震撼我的是他的堅毅。我無法想象在暗無天日的煤礦工作環(huán)境下,他是如何保持最初的夢想與堅持,在毫無生機與希望的攬工日子里,他是如何能保持閱讀與看報的好習慣。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不說閱讀,就連靜下心來好好聞一聞花香都會被嘈雜和粉塵給覆蓋,F(xiàn)在的人們太浮躁了,靜不下心做研究、做學問,也很少坐下來聽聽自己的內心,聽聽這個世界的呼吸。街上的人們要么行色匆匆,要么高談闊論。其實這些也不能完全歸咎與我們,每個時代有它特有的背景,自然也存在這個背景下衍生出的產物,或高尚或頹唐,總之不能避免它的出現(xiàn),可作為個人,我們卻有權選擇是否接受。
孫少平在平凡的世界里摸爬滾打,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我看來,都凝結著信念,支持他一直奮斗的,除了那個大氣善良的姑娘田曉霞,就是他的信念了——平凡但不平庸,F(xiàn)在的我們,在物質上,早就過了那個為口糧日夜不辭辛苦的年代,我們比孫少平擁有的更多,可是我們的精神呢?或許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才能聽到風吹麥浪、蟋蟀彈琴的聲音。
世界是轉動的,那如果我們不動,是不是就意味著在你打個盹的時間里就被世界悄悄地遺棄。曾經聽過一句話,“如果你覺得迷茫,要么是因為很久沒旅行,要么是因為很久沒讀書。”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世界是平凡的',我們每個人也是平凡的,但在平凡的日子里,我們也可以讓心靈、讓身體開出一朵不平凡的花。
在路遙的這部小說里,感受到最強大的氣流就是小人物的艱辛與不甘困苦而與命運的頑強抗衡。而在眾多的權欲、物欲的轟擊下,我卻為另外一抹暗淡的悲情久久地惆悵、思索,那就是田潤葉。路遙筆下的女子真誠、善良,在《平凡的世界》里,我慨嘆田潤葉的一生,她善良但卻悲情,執(zhí)著卻又固執(zhí)。她的一生都沒有真正為自己而活,全用善良與妥協(xié)成全著別人。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她的愛是病態(tài)的,因為一個人,只有懂得如何愛自己,才能奉獻出我們的愛給世界,給某人。我們就暫且認為她對少安的愛是深沉的,是把整顆心都奉獻出來的無畏與忠貞,當少安和秀蓮結婚后,潤葉的心也被那場婚禮埋葬,一埋就是整個青春。對于這種感情觀,我是覺得有點沉重。
現(xiàn)實中,不乏有深愛,但像田潤葉這種讓愛主宰了整個生命的卻是不常見的。潤葉和少安的悲劇說到底也是時代造成的,不過,每個人都應該做命運的主宰者,而不能做它唯唯諾諾的奴隸,悲情的田潤葉就做了《平凡的世界》里感情的奴隸;蛟S也是因為時代的不同,讓彼此關注的點不同,我總是覺得,人不能總倚靠愛情生活一輩子。得不到,那就無須強求,何苦讓虛幻的愛情禁錮了自己的生命,那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身邊愛你的人的一種折磨,就像深愛著潤葉的李向前,他心里的痛苦與無奈,寥寥數(shù)筆怎么能道的透徹。
世界是一個整體,而每個人又是獨立的個體,你的所有喜怒哀樂只是屬于你自己,而與世界無關,就像雨打芭蕉,滋潤的是芭蕉,而雨卻不知道。所以,你的生活過成什么樣子完全取決于你的內心,而與外界無擾。某些時刻,我們被打壓、被摧殘,那顆玻璃心一碰就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玻璃心可以有,它透明晶瑩,盛放純潔、善良,可是同時我們也要煅燒出它鋼鐵一般的堅毅。在世事變故面前,保持理智,保持堅強;氐健镀椒驳氖澜纭,潤葉因為失去心愛的人而放逐了生活,每次讀到她晦暗慘淡的婚后生活,我就覺得無比壓抑。我理解她內心的悲苦,但她卻任性地不從痛苦的泥沼中走出來,我就倍感焦灼。
她因為愛不到,所以選擇自我折磨,同時也刺痛著身邊愛她的人,雖然她后來也選擇了跟李向前在一起生活,可是這樣的結局她若早一點看破,是否就能夠讓心里的那層灰塵落得少一點,再少一點。
現(xiàn)實里,我們往往會碰上一個敵人,他叫“得不到”,我們可不要因為他自甘淪落。生活是自己的,既然活著,那就選擇讓自己快樂的方式去生活,不要讓“得不到”這個惡魔捆綁了我們的內心。并且世間萬物,于你來說,存在,即心存感激;逝去,便溫柔相送,切不可在有生之年,辜負了日月,蹉跎了青春。
在《平凡的世界》里,我們感受勞苦人民的艱辛,體會底層人民的奮斗,敬仰在黑暗中仍擦亮眼睛尋找光明的堅毅,也惋惜為了愛情而放棄了生活的愚昧。回到現(xiàn)實,世界仍是平凡的,依舊生老病死,依舊潮漲潮落。面對蕓蕓眾生,她不卑不亢,給你足夠的自由去譜寫屬于自己的那一頁篇章。在該奮斗的年紀,選擇奮斗吧,物質的豐裕遠不如精神的璀璨更讓人愉悅。選擇讓自己好過,讓自己快樂的方式去生活,去擁抱這個平凡的世界,擁抱平凡的自己。去聆聽,去感受,平凡的世界里總會有他的動人之處。
【名著小說讀后感字】相關文章:
名著小說《水滸傳》讀后感范文450字06-18
名著讀書隨筆300字08-24
名著讀后感600字07-13
名著讀后感1500字07-08
名著400字讀后感07-31
小說《童年》讀后感850字07-02
小說讀后感1000字范文08-02
《童年》小說讀后感500字08-08
名著英文讀后感200字07-29
名著讀后感1000字范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