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讀后感1000字3篇
紅與黑是一本值得我們去閱讀的書,其中很多道理都會讓我們受益,下面yjbys小編整理了紅與黑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
紅與黑讀后感1000(一)
《紅與黑》是19世紀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作品。小說圍繞主人公于連個人奮斗的經歷與最終失敗,尤其是他的兩次愛情的描寫,廣泛地展現了“19世紀初 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強烈地抨擊了復辟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說 雖以于連的愛情生活作為主線,但畢竟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一部“政治小說”。
司湯達是善于從愛情中反映重大社會問題的文學大師。于 連的兩次愛情都與時代風云緊密相連,這是當時階級角逐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對德·雷納爾夫人后來的確也產生了真正的感情,但開始是出于小市民對權貴的報復心 理。因此,于連第一次占有德·雷納爾夫人的手的時候,他感到的并不是愛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侖式的野心的勝利,是“狂歡”和“喜悅”,是報復心理的滿足。
如果說于連對德·雷納爾夫人的追求還有某些真摯情感的話,那么于連對瑪蒂爾德小姐的愛情則純屬政治上的角逐,瑪蒂爾德既有貴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氣質, 又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深刻影響。她認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會的必定是像于連這樣富于朝氣的平民青年。同于連結成伉儷,既富于浪漫氣息,又找到了有 力的靠山。而于連則認為與瑪蒂爾德小姐結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騙取她的愛情。
但是,于連的兩次愛情最終還是失敗了。這是因為在復辟時期,封建勢力向市民階層猖狂反撲。于連不是統治階級圈子里的人,那個階級決不會容忍于連那樣的人實現其宏愿。
《紅與黑》在典型環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勻稱的藝術結構和白描手法的運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湯達所以被評論家稱為“現代小說之父”則是因為他在《紅與 黑》中表現了卓越的心理描寫天才,F實主義作家都強調細節的真實,但司湯達與巴爾扎克不一樣,他著重刻畫的不是客觀環境,而是人物內心活動的細致和逼真, 作者常常三言兩語就把人物行動、周圍環境交代過去,而對其內心的活動則洋洋灑灑,不惜筆墨,愛情心理描寫更是絲絲入扣,動人心弦。作者在于連得知德·雷納 爾夫人寫揭發信到槍殺她這段情節上僅用了三頁,而與瑪蒂爾德的愛情卻花了上百頁的篇幅細致描寫。德·雷納爾夫人墮入情網時的那種喜悅、痛苦、懺悔而又不甘 放棄幸福的復雜心理的展現,也令人拍案叫絕。
讀《紅與黑》是一段太過漫長的過程,因為時間已給了作家和作品最無私而又公正的'評判,我的閱讀態度自不能像對暢銷書那樣肆無忌憚,又不能像對言情小說那樣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靈去與那個時代交談,重點也放在歷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紅與黑讀后感1000(二)
小說《紅與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了,為什么在這風云變幻的200年中小說仍可以經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說不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連·索黑爾這個極富時代色彩,又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形象,而且通過主人公的經歷,展示了法國復辟王朝時期廣闊的時代畫卷,觸及到當時許多尖銳的社會問題。
小說主人公于連的經歷和遭遇反映了當時廣大小資產階級青年的普遍命運。
于連生性聰穎、高傲、熱情、堅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侶貴族當政、門閥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因出生平民而備受歧視。這種受壓迫的地位使他滋長了對現實的不滿情緒;啟蒙思想和拿破侖的影響,培養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侖那樣靠個人才智建立功勛,飛黃騰達。但是在復辟時期,拿破侖式的晉身之道已被貴族階層堵死了。
就在這樣的巖石底下,一株小樹彎彎曲曲地生長。于連為了博取大家用賞識,明知毫無價值,卻還把拉丁文的《新約全書》背得滾瓜爛熟。他那驚人的背誦能力讓他跨進了維立葉爾市長家,當起家庭教師來。在那段時期,他與德。瑞那夫人發生了曖昧關系,大部分是為了反抗和報復貴族階級對他的欺辱()。但是,紙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會也腐蝕了于連的靈魂,助長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于連進入陰森恐怖的神學院后,親眼目睹了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丑惡內幕,于是他便耍起了兩面派手法,這種表里不一的行為居然得到院長的表睞和寵幸。
神學院的生活進一步扭曲了于連的性格,強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虛偽的作風。于連給木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后雖然還不時流露出平民階級的思想意識,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瑪特爾小姐后,于連的“平民階級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復辟王朝的忠實走卒。正當于連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時,因槍擊德·瑞那夫人而徹底斷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作為一部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紅與黑》并沒有從概念出發,將主人公于連圖解成一個追求功利的符號。相反,作者卻給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過人對欲念的執著追求與追求不到的痛苦來批判那個時代特定的社會現實,這也是《紅與黑》流傳至今魅力長存的原因。
紅與黑讀后感1000(三)
掩卷沉思我覺得斯湯達通過《紅與黑》這本書不但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病態愛情的悲劇也為我們展示了在紅道勢力和黑道勢力統治下的法國社會的黑暗和丑惡。
于連!綜觀他極其短暫卻滿是波折動蕩的年輕生命流淌著太多矛盾和復雜。對此人們可以作出很多評判——是個小私有者盲目追求個人利益的悲劇;一個野心家的毀滅;一個反封建斗士的犧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我以為說于連是個個人主義野心家固然不錯但不如說他是個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為確切些。自然這種歧途不是簡單地采取了某種有背社會道德的手段而是來自他心靈更深處的矛盾本質。
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任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生戀情事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質描寫而突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化的正是于連處在青年的沖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經歷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年輕有為的青年于連表面上看是被毀于病態的愛情實際上是被毀于當時病態的法國社會。
斯丹達爾說過:"一個人的幸福不取決于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取決于他自己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入獄之前的于連是在社會這根"竹竿"上攀登以他人(智者就是他人)的眼睛看待事物所以他要"三十歲當上司令官"或者當上年薪十萬的主教;他要受到巴黎美婦人的青睞以誘惑和征服貴族女人為"責任";他要擠進上流社會要按照給他十字勛章的政府的意旨行事并且準備干出滿足而沾沾自喜甚至真的以為自己本是個大貴人的私生子;凡此種種都是"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即他人的承認社會的承認也即所謂"抱負"和"野心"之類。
于連并非不能成功他其實已經成功了即使他犯罪入獄之后他仍有可能逃跑他的上訴仍有可能被接受他若拋棄尊嚴表示屈服仍有可能做德·拉莫爾侯爵的女婿……這就是說福利萊神甫言之有理于連在法庭上辯護的確是一種"自殺"的行為。然而看看于連在獄中的表現讀者不能不認為于連的"成功"并沒有給他帶來幸福反而是他的失敗促使他走上幸福之路。
【紅與黑讀后感1000字3篇】相關文章:
紅與黑讀后感80011-06
紅與黑讀后感20011-02
紅與黑英文讀后感10-28
關于《紅與黑》的讀后感11-15
名著《紅與黑》英語讀后感08-01
《紅與黑》讀后感1500字11-13
《紅與黑》讀后感2000字11-07
紅與黑讀后感范文1500字01-06
《紅與黑》優秀讀后感1500字01-30
紅與黑讀后感范文2000字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