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時間:2024-01-04 07:51:44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1

          哪些專業就業率持續走低,哪些專業畢業生最搶手?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可思近日發布了最新一期的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就業困難”的10個“紅牌專業”。

          據了解,此次報告綜合了麥可思從20xx屆到20xx屆的歷年大學生就業報告,調查樣本量達100多萬份,可謂目前國內最權威的第三方就業調查數據。

          “紅黃綠牌”專業看這里

          “紅牌”專業主要指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且薪資較低的高失業風險型專業!包S牌”專業是指失業量相對較大,就業率走低,且薪資較低的專業。“綠牌”專業是指薪資、就業率持續走高,失業量較小的需求增長型專業。

          本科專業中,被亮“紅牌”的有: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被亮“黃牌”的有:美術學、藝術設計、統計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

          被亮“綠牌”的有: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礦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高職專業中,被亮“紅牌”的有:臨床醫學、法律文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金融、工商管理、經濟管理、法律事務、漢語言文學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

          被亮“黃牌”的.有: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商務英語、會計電算化;

          被亮“綠牌”的有: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

          為啥“綠牌”專業多是理工類?

          為啥大部分“綠牌”專業都是理工類?很多家長都發現了這個問題!斑@幾年國家基礎建設的力度很大,經濟增長點的拉動主要還是靠基礎建設、科技、加工、制造等產業,理工科特別是工科人才的需求量比文科要大一些。”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馬萬明介紹,現在理工科學生普遍比文科學生就業好,有的工科專業一個畢業生甚至有三四個崗位可以挑。

          專家分析,文科生就業難于理工科畢業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文科如管理類、文史類專業性較弱,可替代性強,理工科的就業崗位文科生做不了,而文科生能做的不少崗位理工科畢業生同樣可以適應。

          二是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加速,尤其是基礎建設飛速發展,對理工科畢業生需求量增大,而第三產業等容納文科生就業彈性較大的服務業發展不足,新增崗位不足。

          三是隨著高校擴招,教學成本相對較低的文科專業招生增幅較大,加劇了文科類就業崗位的競爭。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2

          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生畢業人數愈來愈多,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一種趨勢。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五百多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大學生就業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大學生就業作為大學生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口,初次就業和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的成才和成長,因此,選擇工作務必要慎重。

          今年寒假我隨泰州市中泰公司的有關人員去人才市場進行招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必定會對我明年的就業有所幫助。

          據了解,大學生就業在就業途徑的上比較多元化,主要有校園招聘和人才招聘會,網絡招聘;此外,廣建人際網絡也是被普遍認可的一種途徑;還有一些人會選擇報紙或電話求職。

          在擇業時,雖然薪水不是大學生選擇企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無疑是人們對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這曾經是媒體廣泛報道的大學生找工作時定下的月薪數。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學生就業的工資底線也越來越低,隨著大學畢業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單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轉變: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崗定薪,更強調員工為用人單位帶來的實際利潤。職場中的機會永遠不是遇到的,而是爭取到的。同時很多大學生認為他所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為他今后發展的一個過度口,積存經驗。除了薪酬是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環境、企業聲譽與企業文化、工作富有挑戰性、工作的穩定性、戶口和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等因素也是學生們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學生對于選擇工作時因素的看重,與他們認為的工作意義是直接相關的。在大學生看來,最重要的'工作意義是自我實現,其次是生存的必須條件以及個人興趣所在。而“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有很多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是,找工作盡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還有小部分的人認為“專業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說有大半的人并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少數。經常在那里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飯吃,先養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業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很多企業認為目前有很多大學生就業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資低。很多學生著重選擇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而相對一些中小型企業情況不是很好,他們認為某些大學生只是抱著學經驗的態度,把小公司作為自己進軍大公司的跳板,發展不長,對他們公司的長久發展不利。這也是個非,F實的觀點,抱有這種思想的人應當慎重的考慮。

          此外,在就業地點的選擇上,大部分學生都傾向于選擇往大中城市或南方發展,這也將加深

          我國就業結構的不合理,不利于整個國家的整體發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為我國是的西部建設做出貢獻。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3

          一、背景

          20xx年大學畢業生人數680萬將再創新高!當聽到這樣一個統計數字之后,你做何感想?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空前的413萬,這個數字比20xx年多了80萬,在校學生1500萬左右,是的2.5倍以上。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數據計算,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在21世紀最初5年,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4.5%。中國大學生人數增長的速度十分可觀,20xx年大學畢業生人數是145萬,20xx年為212萬,較上年增長了46%之多;20xx年增長至280萬后,大學畢業生人數于20xx年突破300萬,20xx年又突破400萬。教育部長周濟在20xx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說“十一五”期間,全國將有2500萬以上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這意味著未來5年中,每年至少有500萬人從大學畢業。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異常嚴峻,讓我們意識到就業競爭的激烈。同時,也讓我們從現在起就應該對人生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和定位。

          二、調查時間:

          20xx.11.10-20xx.12.10

          三、調查地點:

          天津理工大學

          四、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

          五、調查目的:

          了解大學生就業去向

          六、調查方法:

          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

          七、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總體現狀大學生就業現狀最大的特點是畢業生總量大、增幅高,與整體就業狀況并沒有明顯改善的現狀相矛盾,大學生就業現狀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錯位,及畢業生綜合素質不高。如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如何使企業招聘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是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關鍵所在。而且大學畢業生出現了眼高手低的現象,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脫環現象。

          1大學生就業現狀一:人才供過于求“擴招”提高了升學率但相應的就業率去沒有相應提高,究其原因是崗位需求沒有得到保障。

          2大學生就業現狀二: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據有關國家部門專題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投入找工作的時間為正常學習時間的30%-70%,女生高于男生8.6個百分點,但結果卻是男生就業率為35.5%,女生僅為17.5%――男生就業率女生的2倍。其中還有80%以上的應屆畢業女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過性別歧視。天津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對天津市三所高校的就業率統計顯示,男生就業率為83.0%,女生就業率為79.5%。

          3大學生就業現狀三:就業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大學的地域性差異,對學生的大學生的就業率也有較大的影響。據相關統計數字顯示,東部地區高校“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學生比例為62.43%,中部地區高!耙押灱s”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學生比例為47.88%,西部地區高校這類學生比例為41.73%,東北地區比例為43.39%。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四個地區的就業狀況呈梯狀分布,表明大學生總體就業水平與大學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種相關性。

          二)就業問題難分析

          1、大學畢業生自身就業觀念的限制大學生自身定位頗高,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發達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而自愿到欠發達地區工作的卻很少。其實現在我國很多地方都需要大學畢業生,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嚴重影響就業,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與就業結構性問題直接相關,由于引發了地域性就業差距拉大,無業可就或有業不就的`情況并存,人才過剩與大學生低就業率并存。

          2、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由于近幾年公辦高校擴招,加之民辦高校急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分數不斷降低,如不少大學生學習不認真,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還有一些大學生誠信缺失,不少畢業生求職時有一定的證書、文憑、履歷能為找工作帶來方便,有的大學生憑勤奮刻苦,在大學期間努力爭取獲得相關證書,不刻苦的學生則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價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

          3、企業用人觀的落后首先,過分關注文憑。不少用人機構認為,學歷越高越好。不少本科或大專學生的業務能力不比研究生差。其次,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于劣勢,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女大學生勝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同等情況下女大學生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再者,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系緊密聯系,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些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于大學生公平競爭。最后,過分看重工作經驗。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不少企業經營有困難,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給企業帶來變化。用人單位忽視大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其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大學生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只要經過短期實踐即能勝任工作崗位。這是一個求職大軍遭遇失業恐懼的時代,是一個追逐挑戰又渴望成功的時代,也是一個不同于以往任何時代的全新的就業時代。求職擇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是嚴峻的挑戰,又是沉重的壓力。

          八、針對本次大學生就業去向調查結果,我們建議:

          1、學校應滿腔熱情地做好畢業生的思想工作,加強就業指導。唱響主旋律,樹立就業新理念。要教育學生用正確的世界觀指導人生觀,用良好的擇業觀體現價值觀。明確人生在世的第一要務是奮斗、拼搏,體現自身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應成為當代青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學校要實現畢業生擇業觀念的轉變:“從一步到位向就業后擇業的轉變”、“從被動就業向自主創業的轉變”、“從國營向民營的轉變”、“從東部向西部的轉變”、“從‘白領’向‘藍領’‘灰領’的轉變”、“從專心考研向‘兩手準備’的轉變”等;學校要引導畢業生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就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番事業,到基層去鍛煉成長,到中小企業去建功立業。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艱苦創業。

          2、學校要著力調整與就業市場不相適應的專業和課程以市場為導向設置學校專業,以就業為重點調整專業課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學的一條基本指導思想。誰先適應,誰先得益!罢猩,教學,就業”再也不是孤立的三個環節,而是一個聯動的整體。

          3、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教育從入學抓起只抓大學生畢業環節的就業指導是臨陣磨槍,大學生的成功就業,歸根到底憑的是心理素質、做事能力。從大一到大四,分階段開展大學生自我認知、職業規劃、擇業心理等方面的課程和指導活動,將職業規劃與擇業培訓納入教學容,通過問卷調查、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學生對大學階段、人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進而增強就業與職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4、加強和重視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畢業生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本次調查顯示5%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這說明現在大學生的創業意識還沒有完全喚醒。激發學生的創業愿望,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還要定期舉辦創業設計大賽、科研競賽,在學校營造出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還要結合地方高校的實際情況,同學校所在地的企業聯合建設創業實踐基地,聘請專業教師和當地的企業家為兼職創業導師,最終形成學校和社會融為一體,教授與企業家融為一體,學生與創業實踐融為一體的結構體系。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就業前景表示擔憂,并且可以想象,現在大學生的主要壓力就來源于就業問題,如何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困擾著很多大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專業技能都不是很滿意,而矛盾的是大部分學生又認為專業技能對于就業很重要,這就為很多大學生敲響了警鐘整個實踐調查過程中,我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體會:首先,親身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巨大作用,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好的團隊合作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勝過同樣人數的個人奮戰,問卷設計,發放問卷,統計數據,分析數據,搜索相關資料,完成報告等活動,大家密切配合,使這次調查活動順利完成。同時,使我們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魅力所在,也使我們提高了適應團隊的能力。其次,通過這次的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了校區學生就業情況,幫助身邊的同學,學習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深重的影響。最后,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就在這次的調查活動中,問卷的設計,數據的分析等階段我們依然會存在某種迷茫的狀態,由此,我們只希望在以后的各種學習中,學習更多的知識,逐步完善自我。由于經驗不足,調查的范圍有一定局限性,不一定都是當今大學生的現狀。有點可能還沒有調查到,有的有可能言過其實,但是大體上還是能反映我們大學生的基本情況。鑒于閱歷和學識有限,報告中可能會有某些方面的不足,請老師給予指正,并提出好的建議。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4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上國內本身的結構性問題,20xx年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20xx年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回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后的就業觀之間的沖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為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抽樣調查,預計完成500份問卷,回收了488份:

          一、就業形勢分析

          1.金融危機下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但半數以上認為就業前景較為樂觀

          對于當前的就業形勢,82.37%的大學生認為形勢嚴峻;而大學生在對自己發展前途的態度上,一半以上選擇很樂觀或比較樂觀,占57.47%;在問及求職中最困擾的因素時,7.93%認為學校就業指導不夠;16.76%認為信息量少;21.91%認為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了解;10.30%認為能力不足;8.99%認為優勢難以發揮;16.52%認為求職方法技巧欠缺;16.27%認為對社會缺乏了解。

          2.大學生在提升自身素質上已從傳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轉向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

          大學生對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質,9.75%選擇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13.07%選擇溝通協調能力;13.28%選擇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30.08%選擇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經驗;22.2%選擇專業知識和技能。面對名牌高校的畢業生,很多普通院校的畢業生都會有些自卑心理,那么當大家同臺競技爭奪工作崗位時又會如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有壓力,占72.2%。

          3.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自身周圍的畢業生就業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

          在被調查者周圍畢業的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平均就業率上,46.47%認為就業率在50%以下;24.9%認為就業率在50%-70%;6.22%認為就業率在70%-90%。大學生認為目前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偏低,形勢不是很樂觀,大部分人認為就業率在70%以下,而事實上據調查來看20xx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68%,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對于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選擇800-1500元;23.03%選擇1501-XX元;選擇XX元以上的占9.13%。對求職薪酬(試用期后的工資)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間,5.39%認為求職薪酬在1001-1500之間;23.65%認為在1501-XX之間;24.90%認為在XX-2500之間;28.42%認為在2501-4000之間;認為求在4001以上的,占17.64%。

          二、就業傾向分析

          1.大學生今后就業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總體趨向穩定

          大學生畢業后的行業類型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占51.74%,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分別占7.39%、14.35%;6.96%的會自主創業。到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發展自己的事業仍然是大部分大學生的選擇,占47.30%;23.03%選擇中部大中城市來發展自己的事業。大學生選擇上述地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該地區有較大的發展機會或有良好的社會資源,占56.64%;16.62%選擇該地區是因為生活條件好;而因看中創業環境的有7.29%;回報家鄉有10.87%;因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別占2.30%、6.27%。

          2.大多數大學生想過自主創業,但資金和經驗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

          在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70.12%表示想過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

          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但是資金和經驗仍是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新的主要瓶頸,占65.56%;認為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術的分別占10.17%、14.17%。

          3.半數以上的大學生愿意參加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及報考村官

          對于是否愿意投身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55.6%的被調查者愿意投身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在對于村官的選擇上,5%的大學生已報名村官考試;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發展,但自身條件不夠。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4.大多數大學生的擇業觀是先就業后擇業,超過半數的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

          關于擇業觀調查數據顯示,21.25%的被調查者希望畢業后一步到位,有穩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業后擇業;16.67%不打算直接就業而是繼續深造;6.25%打算自主創業。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應該是呈階梯型的,根據自身發展的水平,抓住各種各樣的機遇,通過一個又一個崗位不斷成長。所以在當前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可以采取“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辦法。也就是說,在擇業時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選擇一個職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經驗,然后再憑借自己的努力,通過正當的職業流動,來逐步實現自我價值。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經濟收入因素,達55%;考慮自身興趣和工作環境的分別占35%、32%;43%考慮對事業發展是否有利。58.13%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8.75%認為很重要。在所學專業前景的看法上,認為所學專業前景較有前途的占大多數,比例為65.15%;7.68%覺得自己所學的專業很有前途。

          三、就業工作指導

          1.在校期間對大學生工作影響最大的教學環節是社會實踐71.78%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實踐對工作影響最大,55.87%認為專業知識很重要,23.65%選擇了職業資格認證,選擇基礎理論、畢業設計的分別占9.54%、6.43%,6.85%認為其他方面的教學環節。

          2.對今后就業最為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還是社會交際能力,最需要的就業指導是就業面試的指導

          在選擇哪些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今后就業最為重要這個問題上,選擇社會交際能力的占75.52%,其次是心理素質和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別占71.16%、70.75%,也有49.38%認為組織管理能力很重要,46.47%選擇創新能力。這表明現在的大學生需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逐步向復合型人才發展。75.3%的大學生認為他們最需要的就業指導是就業面試的指導;54.4%最需要的是就業信息的獲取;41.7%最需要的是推薦就業崗位;40.7%最需要的是國家就業政策;18.9%最需要的是關于創業教育方面;17.2%需要的是就業派遣的程序;還有17%最需要的是就業指導材料的制作。

          3.大多數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67.01%的大學生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而不太確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將近十分之一覺得職業生涯規劃不重要,沒有考慮過職業生涯規劃的占5%。

          4.54.3%的大學生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的態度

          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態度的占54.3%;有相當一部分認為不太滿意,占27.3%。這表明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提高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

          5.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是人才招聘會

          23.2%的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學;蛟合稻蜆I信息欄;26.1%認為是人才招聘會;5.6%認為是學校就業網;從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或親朋好友方面得到就業信息的,分別占2.3%、8.1%;也有少部分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或其他渠道獲得。

          6.大學生希望企業人士、成功的校友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和在校期間應為就業做何準備

          11.4%表示希望企業人士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是生涯規劃;55.6%希望是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8.7%希望涉及該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規劃;6.4%希望應涉及市場經濟基本規律;12%希望講解關于員工的職業素質。62%的大學生希望其報告主要講述在校期間應為就業做何準備,9%希望是關于如何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系,22%認為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是“成功的因素”。

          四、對策與建議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近年來本就不大樂觀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為了減少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擴大大學生就業,需要政府、社會、高校以及大學生等共同努力。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淡化單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等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通過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崗位補貼、助學貸款代償、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以及擴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務蘇北計劃”、“大學生村官”等計劃,多種手段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工作。

          第三,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調查資料顯示:182人認為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資金,占樣本量的37.76%,資金不足仍然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主要瓶頸,政府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并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咨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第四,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讓部分優秀畢業加入人民解放軍,既有利于提高軍隊素質,同時解決部分大學生就業

          對家庭困難的畢業生就業,可以指定出臺一些幫扶政策。

          一是待業求職登記制度。準許待業畢業生進行求職登記,并享受失業人員就

          業優惠扶持政策。

          二是臨時救助制度。對因短期無法就業或就業后生活仍有困難的,戶籍遷入地民政部門要及時按照有關規定為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臨時救助。

          三是優先安排就業制度。對城鎮特困職工家庭、低保家庭畢業生實行重點推薦、優先安置;對零就業家庭畢業生,采取政府安排崗位等多種方式實行保底就業。

          四是免費服務制度。對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行免費培訓、免費推薦、免收服務費用。五是就業見習制度。通過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為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免費提供3至6個月的見習培訓,見習單位和地方財政部門為其提供基本生活補助。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我國社會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勢在必行,必須徹底擺脫長期以來固存于人們頭腦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級等封建思想的束縛,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同時實實在在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著巨大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致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志。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里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3)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于人生發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20xx年,教育部發文要求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逐步由選修課過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課,將其與傳統公共必修課等置于同地位。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新時期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統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為學生找到適合個體發展的職業目標,而且通過細化過程分解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標意識促使學生充分利用時間資源進行有益的活動,從而可以減少他們接觸不良信息的機會,這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尤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并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4)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并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可利用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并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應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職業的選擇,并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價值。自主創業是個體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形式。20xx年江蘇大學成立學生創業學校。武漢大學也宣布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并組織專家教授編寫創業課教材,在全體本科生中增設“創業課”,教有能力的學生“做老板”。對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和素質要求、實施途徑及發展趨勢等的研究,對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引導等也是高校應加強研究的課題。

          4.大學生: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樹立科學就業觀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同時,要有良好身體素質,健康欠佳會減弱人才的決策能力,因為如果要達到目標需要體力與耐力,一個人就可能因體力不支而放棄。除素質外,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社會大學生必須盡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

          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

          第三,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借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利于人才交流會、網絡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就業崗位,主動大膽把自己真實才干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后擇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得已時,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后擇業,求職擇業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計較眼前的職業崗位是否理想,那就會失去許多起步的機會,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5.用人單位:科學用人,善于成為伯樂

          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競相成才。

          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

          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后,擇優錄用。

          總結

          本次調查僅局限于徐州地區的高校,時間倉促,收集的數據雖不能全部體現中國當今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但是這些數據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中探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大學生就業趨向調查報告

          90年代新好青年,獨生子女第一代……現在的大學生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11月20日后,各招生單位將會蜂擁進入各高校搶人才。那么究竟大學生們最喜歡去什么企業?他們的就業價值觀是什么?他們怎么找工作?

          最近,由教育部主辦的《中國大學就業》雜志所做的一份《首屆大學生就業首選企業調查報告》就對此給出了答案。

          大學生最希望從事什么職業?

          不同單位之間存在著各種差別,而同一個單位內部職位也是千差萬別的。就像計劃經濟時代工廠里“坐辦公室”與“進車間”一樣,這中間不僅有工作環境、工作待遇的差別,同時還有工作地位的差別。這次調查的職業問卷欄中專業技術(26%)、管理(24%)和策劃(19%)等

          位于前列,而這三種職業也是目前社會上比較吃香、發展前景較好的,現在大學生在職業的選擇上更加趨于實際,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職業價值觀方面大學生對社會的趨同。其結果必然造成學生擇業期望值居高不下,擇業與畢業生本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前三位之下順延為銷售人員8%、行政人員8%、公關人員7%、財務人員4%和其他4%。

          大學生選擇職業的標準是什么?

          高校學生職業價值觀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幾年有了較大的變化。據1995年浙江大學學生就業價值調查和1996年《北京大學生畢業生的調查》,收入高是影響畢業生選擇職業的第一因素。而對這次大學生首選企業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影響畢業生就業的第一因素為發展前景(19%),其次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雖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響畢業生選擇就業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是雙方面的,對學生來說,就業的心態理性化,心理上比較穩定;對用人單位來說,則個人事業發展前景上更多,變提供高薪福利為提供人才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從而迎合畢業生在事業成功和實現個人價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環境占13%、經濟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專業對口占4%、出國機會占4%、解決戶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學生最愿意去哪個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傳統的三強依然沒有改變,只是上海已取

          代北京成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學生將它作為第一就業目標,北京(27.67%)和深圳(12.13%)緊跟其后,廣州、大連等城市也是大學生比較向往的就業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憑其獨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調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廣州6.85%、大連5.01%、西安1%、重慶0.94%、武漢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學生想掙多少錢?

          大學生對職業的報酬最直接的認識就是工資待遇。在調查數據中大學生對工資待遇的要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工資底線從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們考慮一些專業、學歷的差異以及地區間的差異,依然可以認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發達地區、大城市的學生工資要求遠遠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區學生的要求。

          本次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們對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職要求的工資底線”時,近六成(56%)人的選擇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工資底線平均值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資在1500-xx元,認為xx-3000元比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數和1000-1500元其中認為每月能掙4000元以上的與希望值在1000-1500元的大學生數量相當,各約占15%。只有9.4%的人滿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資。據國家城調總隊的xx年全國抽樣調查資料表明,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為21577.24元。我們僅與深圳進行比較,他們的平均月收入也不過1798元,可見,大學生對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較理想化的。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5

          為了實現20xx年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基本穩定,實現就業人數持續增加,要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小企業、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要高度重視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畢業生就業工作,切實組織好雙選活動,落實好有關政策,確保到中小學任教有編有崗。高校要繼續做好重大科研項目聘用高校畢業生擔任科研助理。

          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表達能力是否在工作中成為難題

          5.男女生就業差距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于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F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為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為專業選工作。至目前我們統計所得出的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么聯系,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系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據調查統計得出: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占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其中,在對現在工作最滿意的方面選擇中被調查者大都選擇了與同事的和睦相處這一項,而對現在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中我們預先設計選項較高的薪水一項則出乎我們的意料。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對薪金的要求大學畢業生也趨于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為理智的判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

          三.表達能力欠缺成求職難題

          有24.93%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而成為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7.26%的學生認為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為頭痛的問題。對這些能力進行分解發現,求職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自我表達能力欠缺,比例高達40.23%,

          比去年的調查數據高出近5個百分點,其次分別是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四.男女生就業差距在縮小

          男性畢業生的“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比例為52.14%,女性畢業生的比例為46.62%,兩者相差不到6個百分點,相比去年14個百分點的`差距有所縮校此外,兩者對于可接受的工資起點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五.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干部,而表達能力(凸顯于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于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于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煉成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干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煉,累積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六.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為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為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為是學,F在最缺乏的方面,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為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為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七.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才開始考慮。

          在高校職業規劃選項中,只有約11%的人知道職業規劃并知道怎樣規劃,而59%的人則不了解職業規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幾屆大學畢業生

        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里職業規劃意識淡保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任務。

          總結

          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已經是我們所有人關注的重點,在大學期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校實踐,周末、暑假、寒假實踐,從中得到寶貴的經驗。為畢業后就業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也能更好的從中分析和得到自己未來就業的方向。同時,學校應該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給予更多的建議或是安排此方面的課程,讓大學生更好的對自己有所了解,對未來有更多的規劃。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概況

          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對畢業生的擇業價值取向、薪酬標準、就業地點、專業滿意度、擇業情緒、就業效勞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采取隨機抽樣形式,管理類的文科學生,也有技術應用類的理工科學生。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78份,有效率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樣調查中,充分思考了樣本的代表性和性別比例的協調性,因此此次調查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當前20xx屆畢業生擇業心態。為方便學生答題,問卷均采用選取題形式,分為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為了讓我們的調查問卷更真實有效,所以我們在人員學歷的選取上針對不同學歷的人都選了30%左右的人。在我們的調查中有70%的人是來自農村,剩下30%是來自城市和縣鎮。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關于就業形勢與自身就業前景評價

          關于目前社會的就業形勢,91%的調查者認為形勢嚴峻,就業比擬難,分別有3.8%的調查者認為形勢正常和不了解,而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的有1.3%?梢,絕大多數畢業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已有了必須的認識。

          在對自身就業前景評價方面,多數畢業生那么顯得較為自信。調查證明,對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的調查者占56.4%,20.5%的畢業生對自身就業前景比擬樂觀有信心,14.1%的調查者表示不樂觀,而9%的調查者那么表示不明白。對此的解釋可能有兩種,一是畢業生已在擇業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準備,加之金融危機的到來,加大了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二是畢業生尚未進入求職面試的頂峰期,對求職的艱辛認識不夠。隨著求職面試的頂峰期的逐漸到來,迷茫的同學的比例還會上升。這就需要就業工作者深入了解他們的困惑所在,有針對性地加強就業指導,以使他們及時調整好心態。

          2、關于升學和工作的選取

          在升學和工作的選取上,79.5%的調查者選取工作,11.5%的人選取升學,而2.6%的調查者選取考公務員,還有7.7%的調查者選取了回家創業?梢,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很多同學想在國家的優惠政策下,自主創業,減少就業的壓力,鍛煉自己的潛力。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關于就業的影響

          在就業決策時,有39.8%的調查者受父母的影響比擬大,有3.8%的調查者表示會受老師的影響,還有5.1%的調查者比擬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決定,不受他人影響的調查者占51.3%。可見,此刻的畢業生在做選取時還是比擬慎重的。

          4、關于就業地點的選取

          調查證明,66.7%的調查者選取就業地點時,格外青睞大城市和沿海興旺地區。這主要是因為大城市比擬重視人才,工作和生活條件好,經濟收入高,開展時機多,并且理解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盡管大學生擇業首選大城市和沿海興旺地區有必須的合理性,但擇業地點過于集中,勢必導致人才的閑置與浪費,同時也增加了就業的難度。10.3的調查者喜歡到國外和內地的盛會城市去工作。而對于西部遙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經濟不興旺地區,有23%的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盡管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興旺地區的基層就業和參加志愿效勞的優惠政策,但畢業生的積極性仍顯缺乏。這表現出大學畢業生擇業的功利性和短視,他們不愿承當艱苦的工作,奉獻意識與鍛煉意識不強。學校就應透過各種形式加強對大學生的奉獻意識的培養,對畢業生的擇業中的功利和短視心態要適時加以引導。

          5、關于薪酬標準

          在求職者最為關心的薪酬問題上,畢業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調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調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這一檔上,35.9%的調查者選取1200——xx元之間,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7

          創業就業背景: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他們可以選擇的,或許不只是進入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單位,解決“就業”難題。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摒棄了競爭激烈的“就業”帶來的壓力,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開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么,分析“就業”與“創業”這兩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截然不同的兩種生存方式,它們各自在剛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們心里占據怎樣一個地位?就業形勢如何?創業到底難不難?

          就業難的原因:大學生不像以前那么珍貴了,F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而就業崗位不多,這就造成了就業競爭十分激烈。這就是就業難的實質。就業時應注意哪些:簡歷不要亂投;沒投過的公司來電,拒絕之;實習要先交錢的,沒門;不簽約就讓干活的,考慮考慮,多方核實一下;不輕信任何口頭承諾。創業所遇到的困難: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啟動資金:除了家庭資助,絕大部分創業大學生沒有其它經濟來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下來部分資金,但創業初期的花銷,經常會遠遠超支。

          二.缺乏市場經營經驗:大學生有激情、有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紙上談兵”而敗北。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相對風平浪靜少有挫折,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們也普遍比較脆弱。其實無論何種創業都會有風險,創業的同時即應該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能夠經得起市場的錘煉。

          四.創新能力不強: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大學生只看到他人成功后的表象,不顧時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后塵。

          五.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聯系不緊密: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的實際創業項目和

          自己所學專業不相符,或是自己所學的學科知識用不上。如此的“不搭界”既是所學知識資源的浪費,又是對創業時機的延誤。

          縱觀如今中國大學生就業市場需求,以及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對當代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取得更好的發展,總結出相關對策如下: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并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咨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著巨大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致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業率必然給學校施以壓力和動力,學校只顧教育不管就業行不通了。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3)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里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4)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于人生發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并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5)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并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解決大學生創業就業問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表現,也是改善民生、富民強國、促進和諧的大事。大學生畢業后沒事干,是人力資源的最大浪費,對于家庭,對于社會,都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應,必須加以高度重視和有效解決。創業就業大學生優先,應該形成共識和行動。一靠政府給足政策措施,支持扶持到位,二靠大學生自身發奮努力,科學選擇,三靠社會提供競爭機會,并能消除性別歧視,男女生均等就業機會。只有三股繩扭成一股繩,我們的大學生才有希望創業和就業。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8

          調查目的:

          "90后"的大學生如何讓將自身所學充分運用于實踐,以便更好的就業,充分展現自我價值已引起充分關注。為了了解在校大學生的就業希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的就業指導,對就業的形勢的看法,只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形象,通過對其調查,更好的調節用人單位與大學生之間的供需的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做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的職業,為同學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展開了關于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問卷。

          調查形式:

          于20xx年3月至4月,隨機抽取廣州地區14所大學(包括本科學校和專科學校四個年級)的705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占8%,女生占2%。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68張,有效率98%。使用SPSS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制。

          調查內容:

          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于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有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后不愿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高考填報志愿時對專業的了解與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后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沖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并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后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只有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么,這里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并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了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在調查中了解,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關注就業信息,而大部分則都是偶爾關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所選職業所作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工作的擔心實際生活中卻缺少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里,舒適、閑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中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為"前途"比"錢途"更為重要,60.3%的被試愿意充當"雞頭"也不愿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

         。ㄒ唬┒鄶荡髮W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

         。ǘ⿵V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

          (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信息的渠道較少;

         。ㄋ模⿵V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結論和建議

          從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表現為:

          1、對就業形勢的關注比較少,

          2、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因素,沒有準確的目標,

          3、大學生的職業棋王還是表較高。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體系屬于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政策,這就需要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等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就業需求于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位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后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www.),最后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互適應的,適合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應當給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素質,又要考慮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了解現在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會使自己的人生更順利。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9

          在前不久舉行的一場畢業生雙選會上,某單位的招聘臺前一下子擠來了個人,但其中只有人是求職者,另外人都是“參謀”——求職者的爺爺、奶奶和父母。對于類似現象,有社會學家指出,中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正大規模地步入社會,他們的就業體現出不同的特點,應該引起高校和社會的重視。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年來,獨生子女的數量與日俱增,逐漸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由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備受寵愛,心理較脆弱,承受職場挫折與失敗壓力的能力相對較弱,在初次步入職場時,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

          應聘:全家總動員

          楊強是南寧某高校屆畢業生,是家中的獨苗。從今年月開始,為了幫助楊強找工作,他的父親特地從江西趕到南寧,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住下,準備打一場“就業持久戰”。對于這樣做的理由,楊強父親的解釋是“兒子還小,面對五花八門的招聘單位,不懂如何辨別真偽”。

          月下旬,廣西人才市場專門舉辦了一場南博人才交流會。筆者看到,楊強的父親邊看邊講,儼然一位解說員,每走到一個招聘單位前,他都要先對該單位的崗位、薪金水平和發展前景進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再決定是否同意楊強投遞簡歷。當看到楊強遞過簡歷后老半天支支吾吾、不善言辭時,楊強的父親連忙“挺身而出”,協助兒子……

          在今年廣西全區首屆人才交流會上,筆者看到這樣“動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開在房地產公司的招聘臺前同時排隊,而女兒卻悠閑地坐在后面一條長凳上無所事事,待快輪到遞送簡歷時,女兒才有些不耐煩地將其父母替換下來,嘴里還嘟噥著“真麻煩!”。

          當筆者詢問“為什么不讓女兒自己排隊?”時,女孩的母親不以為然:“女兒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書,畢業找工作還要飽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應當替她分擔!

          這樣的現象在招聘會場上并不鮮見。一家長對記者說,之所以要跟著孩子來招聘會,是因為怕孩子“稀里糊涂,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親自上陣“心里會踏實許多”。對于要選擇哪一家單位,一般會全家人反復推敲,他們討論的內容包括單位的工作地點、工作的穩定性、工資待遇及發展空間等等。

          心態:對未來霧里看花

          那么,獨生子女的就業心態如何呢?請看廣西大學學生會的一項調查:多名獨生子女中,有近七成的人對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普遍認為用人單位對于工作經驗、學歷的要求過于苛刻,并且薪水達不到自己的預期設想;相當一部分學生希望找一個離家近、工作相對穩定的單位;在調查中,幾乎沒有獨生子女有自己獨立創業的想法。

          調查顯示,獨生子女普遍不能準確客觀地為自己定位,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氣質、性格、興趣以及職業能力并不了解,自我評價偏高。另外,他們對職業和社會的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把就業前景想象得過于美好或過于艱難,直接導致期望過高或畏縮不前。而且,他們比較注重經濟利益,擇業時往往把經濟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調查還反映出獨生子女就業的一些矛盾心理。許多學生對自我缺乏正確的分析,不考慮所選單位是否適合,而是盲目攀比,還有的同學想找一份“比較好聽的工作”。不少獨生子女寄希望于父母長輩的社會關系,眼高手低,“這山望著那山高”。還有的獨生子女因專業技能、專業知識不扎實等種種原因,沒有信心向用人單位展現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訪中我們發現,即將踏入社會的獨生子女普遍有一種危機感,他們認為社會競爭太激烈,人際關系太復雜,自己難以適應。許多人選擇讀研或出國留學以爭取一個緩沖期,有的甚至不愿意卷入激烈的競爭中,寧可選擇成為一族。

          針對獨生子女群體的職業心態,廣西大學招生就業辦負責人說,作為大學生的獨生子女,一直囿于校園生活,經歷簡單,沒有經受過挫折考驗,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一旦遭遇挫折,則感到失落、悲觀、失望,對未來失去信心。近年來,學校一直致力于學生的就業指導,從信息來源、聯系工作、出面調節到心理輔導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細致的工作,以便獨生子女在畢業找工作時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樣可以充滿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臨擇業就業,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有極大的心理壓力,表現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強的依賴性。

          競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林明是廣西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去年通過自己聯系實習,最后被北海某公司聘用。如今林明已是公司的技術骨干,他感覺公司員工熱情,氣氛活躍,工作中學有所用,很滿意現在的狀態,F在他正準備考托福,出國讀碩士,拿到學位再回國發展。

          今年歲的小敏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英語專業,年畢業的她雖然只有兩年的“工齡”,卻已經跳了兩次槽。令她感到自豪的是兩份工作都是她自己找的!暗谝环莨ぷ骱芾,老是加班加點,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而且和我的專業沒有一點聯系,所以干了一年,我就不干了。剛開始工作時,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被上司批評一兩句,心里會難受好幾天,還經常落淚。不過,現在已經完全適應和改變了。所以我覺得獨生子女的適應能力并不差!

          李彤是年湖南大學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投簡歷謀得深圳某酒店財務部會計一職。在該酒店工作年的李彤也有跳槽的打算,她說:“工資不太高,主要是覺得自己沒太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想跳槽去外企。我最大的心愿是找份好工作,買套大房子,接父母同住,只要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比什么都快樂!

          擇業:揚長避短天地寬

          很多家長對子女擇業不放心,但是有父母“親自把關”是不是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國凱房地產公司的負責人說,用人單位看重的是求職者的人品、學歷和經驗。獨生子女們連找工作都要父母親陪同,甚至幫忙查資料、填寫表格,這不能不讓人懷疑他們的獨立能力。

          對此,社會心理學專家認為,獨生子女有其特定的成長環境和空間,可以說是社會的特殊群體,在他們開始步入社會的時候,需要大家的關注和引導。一般來說,受過高等教育的獨生子女經過幾年大學集體生活的磨煉,已經具有一定的自理和交際能力。但他們在工作中的刻苦和創新精神相對弱些,需要用人單位的培養,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潛能。

          正如一位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提出的那樣——“愛比維生素還重要”。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家長對“獨苗”教育比較重視,所以一般而言獨生子女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同時,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在愛的陽光中成長,個性發展健全,多數獨生子女性格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想?梢哉f,在就業擇業的過程中,只要善于揚長避短,獨生子女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他們是有獨立見解的一代,他們是平等意識、法律意識、環保意識很強的一代,也是市場經濟觀念很強的一代。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研對象:

          舞鋼市恒祥物業公司

          二、調研方式:

          問卷式資料法

          三、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

          四、調研目的:

          對該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和該公司的人力資源狀況進行調查。了解該公司存在的人力資源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五、調研內容:

          1.公司概況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21世紀,抓住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的機遇,從事服務業,為家庭,小區等進行物業服務。在多年經營過程中,公司擁有大批員工,其中有高素質人才及大批從事體力勞動人員。

          2.公司人力資源的現狀

          3.公司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

          六、調查結果

         、俟救肆Y源的現狀

          1.崗位職責與人員招聘現狀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命題之一是解決人與組織的關系問題,這一命題自然的集中在人與組織的結合點---崗位的管理上。已崗位分析為核心崗位管理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反映一個企業管理的規劃化水平。

          在調查的企業中,90%的管理人員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60%的保安對自己的崗位職責不太明確,50%的清潔工對自身的崗位職責不太明確。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的基層作業人員對崗位職責不太明確;從不同部門崗位管理狀況看,保安部、清潔部相對滯后。

          2.教育培訓現狀

          從統計結果上看,有管理及相關專業教育背景的管理人員比例為40%,工作后受過相關培訓的人數比例為30%。數據顯示,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比較低。

          不同部門的人員,工作后接受過相關專業培訓的,物業部占60%、保安部占20%、清潔部占10%。

          調查顯示:80%員工希望參加“具體工作中所需要特殊技能培訓”,迫切希望參加“管理技能培訓”的50%,希望參加“組織協調溝通方面培訓”的40%。

          3.薪酬現狀

          從調查的總體情況看,大部分人員對目前的薪酬表示不滿意。公司一般參照同類企業經驗數據和該公司的情況確定工資標準。回答“基本滿意”的占30%!昂軡M意”的占10%,回答“不滿意”占60%。

          4.人員年齡、學歷現狀

          調查顯示,各崗位員工中,部門經理平均年齡為46歲,學歷本科以上,項目主管平均年齡37歲、學歷?苹蛞陨希芾砣藛T平均年齡26歲、學歷中;蛑杏嬕陨希0矄T平均年齡46歲,學歷初中,清潔工平均年齡42,學歷初中或以下。

         、诖嬖趩栴}

         、耪衅腑h節

          調查了解,招聘者對一些技能含量不高的崗位進行初步的面試,主要是簡單了解應聘者的學歷、個性、工作經歷、態度、及交流溝通等方面的信息,而疏忽了與員工進行公司制度的溝通,比如上崗后的考核制度,團隊管理制度等的溝通,新招聘餓人員在入職后發現與期望的差距甚遠。

         、婆嘤栭_發單一與職業規劃匱乏

          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新進的員工初期可能還充滿抱負懷揣夢想,但在入職后幾個月開始感到迷茫,對于手上的工作已經很熟練了,可是對自己在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或者說晉升卻模糊,以至于看不到自己將來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在工作上也自然而然的開始缺乏工作熱情和積極進取的信心,人員流失率也隨之上升。原因在于,主要是公司重管理,輕創新,公司對員工開展的培訓多為工作技能的培訓,培訓開發較為單一。另一方面公司沒有對員工做出一個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員工晉升渠道單一。應該說公司不缺乏人才,但是基本上單一的工作和專業化晉升之路,走的是單一的發展道路。這樣或多或少地減少員工的職業攀升機遇,不免挫傷了員工奮進的志氣,同時會出現人才難留的困難的局面。

         、侨肆Y源管理機制不健全

          該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多個環節仍處于傳統的人事管理階段,沒有形成規劃范的制度化,只能行使時多帶感情色彩或個人主義,沒有隨時將公司的利益看做最大化,人事配置的手段比較弱,形不成合理流動的優化配置機制,這對制度化的管理多會帶來不便,難以任人唯賢,公平,公正也很難把握,影響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公司人事安排往往多是因人設崗而非因事設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普遍存在。

         、痊F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工具沒有充分利用

          目前,該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這塊用的是金蝶系統。它主要功能有:

          1、基礎認識管理。包括組織結構管理,職員管理、報表查詢、薪資核算、社保福利管理、考勤管理等模塊;

          2、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包括能力素質模型、招聘選拔、培訓發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等功能模塊;

          3、員工自助。提供分角色的CEO平臺、經理人平臺和我的工作臺等功能管理模塊。因此,可以利用K3的這些工具規范基礎數據,理順組織流程,圍繞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選、育、用、留四個階段開展有效的管理工作,提升HR專業管理水平。但是,除了員工入職、轉正、異動、離職等的基礎的檔案資料,員工合同錄入系統中,報表查詢,資料查詢,很多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模塊的功能基本都是閑置的。在做人員分析,培訓開發和招聘選拔時沒有充分利用各個模塊的功能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基本上還是靠EXCEL等基本辦公軟件處理的,造成每月作出的WORD文檔,EXCEL文件繁多,培訓專員甚至啟用了兩個移動硬盤存放培訓資料。從而極大影響了培訓人員的工作效率,甚至導致部分資料遺失。

          七、調研后體會及感受

         、.建議及措施

          1.堅持人才是公司發展的唯一源泉。尊重人才,避免任人唯親關系至上。加大執行力度,獎罰分明,堅持公平,公正,堅持以制度管人,避免出現情大于法,讓所有人都遵守規則。

          2.留住人才才是關鍵。制度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重點考慮人力因素,重視人才的價值,尊重人的需求,提供員工發展和晉升的平臺,將員工的個人思想與公司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使員工看到自己在公司中的發展道路,而不致于對自己的.地位和未來發展感到迷茫。3.培訓系統化。不僅要為員工提供與其貢獻對等報酬,還要在充分了解員工的個人需求和職業發展愿望的基礎上,制定出出系統,科學的培訓制度和計劃,杜絕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效果的,費力傷財的培訓。

          4.加強溝通。人力資源的任何制度變革變動都要及時面向全公司人員公布,做出簡明扼要的解釋,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與員工進行溝通,避免因較大變革引起過大優秀人才的流失,必要時可順應時宜向上級申請做出調整。

          5.規范人事管理流程。對于不科學的流程和規定,要做出改進和完善,例如簡化手續辦理,提高運營效率。

          6.K3系統的開發利用。及時升級系統,請專業機構對人資源部的相關人員做一些專業方面的培訓,深入學習和挖掘k3系統的各個模塊的功能,然后向全公司推行,改進,實現各個環節對接,達到管理系統化。

          ⑵.體會及感受

          當然,調查是很有局限的,并且書本學來的東西,終究是要經過實踐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做這個調查報告,也發現自身的一些不足,例如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知識還不夠扎實,實際操作能力還比較差,溝通協調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現實中復雜情況的應急處理能力還很欠缺等。發現自身的問題所在,關鍵是能找到問題的要點和解決方法,不斷在錯誤中成長。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11

          創業就業背景:

          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他們可以選擇的,或許不只是進入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單位,解決“就業”難題。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摒棄了競爭激烈的“就業”帶來的壓力,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開拓自己的精彩人生。

          那么,分析“就業”與“創業”這兩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截然不同的兩種生存方式,它們各自在剛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們心里占據怎樣一個地位?就業形勢如何?創業到底難不難?

          就業難的原因:

          學生不像以前那么珍貴了,F今的學生越來越多,而就業崗位不多,這就造成了就業競爭十分激烈。這就是就業難的實質。就業時應注意哪些:簡歷不要亂投;沒投過的公司來電,拒絕之;實習要先交錢的,沒門;不簽約就讓干活的,考慮考慮,多方核實一下;不輕信任何口頭承諾。創業所遇到的困難: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啟動資金:除了家庭資助,絕部分創業學生沒有其它經濟來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下來部分資金,但創業初期的花銷,經常會遠遠超支。

          二、缺乏市場經營經驗:學生有激情、有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紙上談兵”而敗北。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從小學到學,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相對風平浪靜少有挫折,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創業者們也普遍比較脆弱。其實無論何種創業都會有風險,創業的同時即應該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能夠經得起市場的錘煉。

          四、創新能力不強: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學生只看到他人成功后的表象,不顧時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后塵。

          五、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聯系不緊密:很多學生創業者的實際創業項目和自己所學專業不相符,或是自己所學的學科知識用不上。如此的“不搭界”既是所學知識資源的浪費,又是對創業時機的延誤。

          縱觀如今中國學生就業市場需求,以及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對當代學生就業與創業取得更好的發展,總結出相關對策如下: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并為創業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咨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學生有著巨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致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教學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高校就業率必然給學校施以壓力和動力,學校只顧教育不管就業行不通了。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任。高校教學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3)發展職業培訓機構,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里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4)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于人生發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于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學生思想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學期間的就業指導,并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5)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的一個方向,也給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并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解決學生創業就業問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表現,也是改善民生、富民強國、促進和諧的事。

          學生畢業后沒事干,是人力資源的最浪費,對于家庭,對于社會,都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應,必須加以高度重視和有效解決。創業就業學生優先,應該形成共識和行動。一靠政府給足政策措施,支持扶持到位,二靠學生自身發奮努力,科學選擇,三靠社會提供競爭機會,并能消除性別歧視,男女生均等就業機會。只有三股繩扭成一股繩,我們的學生才有希望創業和就業。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12

          根據調查,一大部分對自己就業不滿意的地方變現如下:

         。1)薪酬待遇不高,尋找能夠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晉升培訓機會和與自身價值相符的薪酬,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選擇的重要指標。現在很多公司與大學生簽訂的就業協議上實習工資很低,轉正后也達不到理想的工資。

          (2)事業平臺不佳,除了薪酬較低外,很多企業不能給畢業生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使他們失去才華的事業平臺。失去了創業與發展的平臺,失去了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培訓機會,個別企業家缺乏智慧與人格魅力,在這種環境里,畢業生弄得不好,就極易把自己給耽誤了。

         。3)城市魅力不足,選擇就業城市的指標除了待遇與企業形象外,畢業生們還關注什么?,選擇就業城市,他更看重的是當地所能提供的諸如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措施的完善程度。

          大學生的就業理想與他們的擇業觀有很大關系

          擇業觀是職業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擇業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大學生就業壓力有增無減的今天,很多人認為大學生的擇業觀也是造成其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擇業標準,第一位是社會地位,第二位是社會意義,第三位是發揮個人才能和報酬。到了80年代末,“符合個人特長”成為他們擇業的首要標準。90年代前期,大學生就業時追求“第一職業求穩定,第二職業求發財”。90年代中期以后,曾流行的“待遇決定職位選擇”的模式已基本過時,“能否發揮專長”又成為大學生擇業首要標準,許多大學生認為要在個人和社會兩個價值之間找尋最佳結合點。由此可見,大學生擇業觀表現出強烈的時代氣息。

          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缺乏政治經驗;經常以崇尚自我為中心。這些主導特征,構成了大學生擇業群體,并制約著他們的擇業觀。主要體現在職業選擇過程中,他們崇尚自我、以個人為中心、注重個人奮斗、強調自我價值的體現;在職業活動中只愿當主角,不愿當配角,總擔心自己被埋沒、被大材小用等等。

          除了擇業觀以外,造成很多大學生簽約不理想或者不想簽約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高不成低不就,初出象牙塔的學子,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憧憬,他們期待的職場,是學有所用、可以大展宏圖的地方,而且由于近年來學費增長等因素,使他們對薪金的要求更加高了?墒,就業市場,強手如林,加上這幾年由于擴招等原因帶來的不容樂觀的就業現狀,讓他們屢屢受挫。走出去參加社會的招聘會,諸如“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的條件讓他們望而卻步,。不少學生都萌生了考研深造的想法,以期通過提高學歷來回避就業高峰形成的壓力,增加就業的含金量,因此有不少“校漂族”留在學校為參加研究生考試準備。

         。2)先啃老,等待就業機會,一部分畢業生認為,理想和愿望是不可以隨意改變的,與其委屈自己遺恨終生,還不如現在趁年輕放手一搏,給自己多一點機會。所以他們不愿意草草地用一紙簽約把自己束縛在并不理想的崗位上,他們大膽地選擇“不就業”。他們重視自我、張揚個性、渴望實現自身價值的愿望一定會在不遠的一天實現。

          (3)美其名曰“戀校情結”,實為意志薄弱、逃避現實,大學畢業生人數急劇遞增,社會需求卻相對滯緩,過去那種拿著大學文憑,等于拿到工作的入場券的“風光”現象已不復存在。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大學生將就業壓力大列為自己的首要煩惱問題。雖說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擇業觀已經被大多數大學生所接受,但是總是有少數畢業生抱著理想化的角度看待生活、看待就業。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對社會給予自己的回報期望過高,其遭受挫折的程度可以想見。屢敗屢試,屢試屢敗,漸漸地對就業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應有的勇氣。從當初的想就業,到懼怕就業,使他們重新過起了學校里舒適安逸的生活,不愿意或者不敢參與競爭,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得過且過的心態,逗留在學校不肯出去。這些看起來是戀校情結的表現,實際上是意志薄弱,逃避現實的表現,和上述兩種情況的“校漂族”有很大的區別,至少在人生態度上是消極的。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認為,多數情緒低落、不能適應環境者,皆因無自知之明。他們自恨福淺,又處處要和別人相比,因此導致自己情緒低落。其實,只要客觀地認識自己,就能走出情緒的低谷。逃避得了一時,逃避不了一生一世,這決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大學生應當樹立以下幾個方面的擇業新觀念:

          (一)勇于面對競爭的觀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競爭,競爭意識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面對就業競爭的現實,大學生應當擺脫被動依靠、消極等待的狀況,敢于競爭,樹立“愛拼才會贏”的觀念,做好多方面的競爭預備。

        1。要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人才。市場上的供求關系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一些不平衡之處,同一職業往往有較多的擇業者期望獲得,假如沒有主動競爭的思想預備和積極參與應聘的行為,是難以順利就業的。,要培養雄厚的競爭實力。競爭實力是綜合素質的體現,包括思想品德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等。競爭實力是在大學生活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和塑造的結果。在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原則下,競爭實力就是個人實現擇業理想的資本。

        3.要堅持正確的競爭原則。大學生在就業競爭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老實收信,憑自身的競爭實力并運用恰當的競爭技巧去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4.要保持良好的競爭心態。有競爭就有風險。參與競爭就難免要受到挫折。對于就業競爭中的大學生來說,尤其要注重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看成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保持良好的競爭心態,主動擺脫受到挫折后的頹喪情緒,要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擇業目標,鼓足勇氣,爭取新的機會。絕不能因此而灰心喪氣,一蹶不振。

         。ǘ淞⑾染蜆I再擇業后創業的觀念打破一步到位、從一而終的舊的就業觀。市場經濟配置人力資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動,畢業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時間內找一個固定的“鐵飯碗”,要樹立不斷進取的職業流動觀念,并學會在流動中發現機會、抓住機會、把握機會。

         。ㄈ淞⒆灾鲃摌I和終身學習的觀念自主創業是通過采取單干、合伙等方式創辦公司或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技術開發、科技服務以及其他經營活動來創造就業崗位,并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就業方式。自主創業給具有創造力和活力的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和深造以外的“創新之路,”。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大學畢業生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否則將會被職業無情地淘汰。大學教育固然重要,但究竟只是終身教育中的一個階段。大學畢業后的延伸學習和重新學習,對于選擇及重新選擇職業崗位和取得職業成就,無疑具有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意義。

         。ㄋ模淞⒌交鶎、農村去的觀念在大城市、主要機關提供的就業機會日趨飽和的情況下,農村和基層的廣闊天地也為大學畢業生施展才華、實現理想創造了條件。

         。ㄎ澹淞l揮專業所長,但也注重綜合素質的觀念。畢業生在擇業時首先要考慮所學的專業,根據專業特點謀求職業,以做到專業特點與職業要求相匹配,發揮專業優勢;同時也要考慮綜合素質和能力,一味強調專業對口,會使畢業生在激烈的競爭中失去很多機會。

          所以,學生在擇業時要注重的幾個問題:

         、贅淞⒄_的擇業觀。“有人說好關系是泥飯碗,會碎的;文憑是鐵飯碗,會銹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飯碗,走到哪里都會閃閃發亮!痹诋斀裆鐣,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長的舞臺才會無禁區。因此,這就要求當代大學生要繼續保持在大學時代學習的好習慣、好態度、好學風、不斷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

         、诹矿w裁衣,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什么樣的具體職業應該根據每個人的潛能和特長來確定,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行業的更加細化,與此相對的職業也更加多樣化,這一情勢為具有不同潛能和特長的個人尋求更符合自身條件和愛好的職業,創造了日益廣闊的前景。因而,當代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要正確判定自己有哪些潛能和特長,力求做到對號入座。

         、蹚膶嶋H出發,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會每周都在辦,人才市場天天都開放,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供求信息,對于當代大學生擇業尤為重要。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誰能及時有效地獲取信息,誰能從實際出發,準確審閱就業形勢,誰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職業崗位。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篇13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

          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的關鍵時期,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肅,用工市場差不多顯現了僧多粥少的尷尬局面,大量畢業生漂浮于社會。xx省副省長宋海指出,當前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20xx年我省一般高校畢業生將超過27萬人,比20xx年增加6萬人,增幅達28%,加上外省院校來粵就業的畢業生,以及前兩年未落實就業崗位的省內外高校畢業生,估量20xx年在我省求職擇業的畢業生可能超過40萬人。依照人事部進行的有關統計,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需求量不斷下降;而依照教育部的數據,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卻不斷上升。由此可見,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是不爭的事實。一樣說來,大學生就業難、易要緊表現在兩個方面:就業率的高低和就業中意度的高低。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專門重要的人力資源,近年,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確實是畢業生就業問題。有一句話能夠專門生動的形容現在大學生的現狀和就業形式:本科滿街走,碩士多如狗,只有博士能夠抖一抖。這確實是中國特色的就業行情。說起來可笑,現在為就業發愁的大學生,從小同意的教育是世界是你們的要有歷史的使命感為21世紀中國四化建設奉獻力量。N年寒窗下來,才發覺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國家棟梁,而是連參與建設的機會都幾乎沒有了。曾經的天之驕子,你被誰拋棄。大學生已被用人單位拋棄!用人單位困惑:大學生在寫字樓干事不如中專生,在工廠干事不如技術工人。他們能干什么?大學生也困惑:難道被招過來搞跑腿打雜,收入也壓得低低的(專門應屆生)。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緣故

          現在的大學生就業難,第一是由于近年來的大學生擴招,使得市場上的大學生就業供過于求,大學生的就業形式也就日益嚴肅了,而究其緣故,大學生自身也存在著專門多的問題:

          1、就業心理預備不足

          (1).自我角色轉換不夠及時

          關于80%的學生來說,大學時期過的是一種單純而有保證的生活,學習、生活、交際都較有規律,如此的生活與現實社會自然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大學生活終止之際,踏上崗位之前。最重要的`確實是能夠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轉換,做好就業心理預備。確實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客觀、平復地進入求職狀態,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以自身的實力,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社會需要.

          (2).自我認識,自我了解不夠準確

          個性是個體統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動中那些穩固的,具有個人特色的心理特點與心理傾向組合成的有層次的動力整體結構。它以個體穩固的行為模式與態度體系表現出來。能力、特長應包括教育培訓的程度,因為教育和培訓能夠轉化為能力、特長。能力是求職擇業以及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2、擇業過程中的心理素養參差不齊

          (1).敢于競爭,善于競爭。

          (2).正確對待挫折

          人們在求職擇業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人一輩子總保持著自信心,如喪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開拓新生活的勇氣。順境中有自信心不足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三、大學生就業政策

          1、高校畢業生依舊面臨結構性就業難題

          各專業畢業生就業水平盡管會不平穩,冷熱不均,然而社會對不同專業的需求量會有所變動。假如能夠放低期望值,情愿到西部、到基層去工作,應該說不管是熱門專業的學生,依舊冷門專業的學生,都能夠找到工作。

          2、聘請單位將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單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學歷畢業生不用的狀況,現在更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專業素養的培養。

          3、民營企業將成為就業機會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將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相當數量的工作崗位。

          4、就業空間將就一步擴大

          中國經濟的快速進展提供了寬敞的就業可能。

          5、人才市場趨向在轉變

          據調查顯示,人才市場以后長期的趨向是,有新知識,高技能的良好品質的人才有機會,而非大學生身份,這就要求我們大學畢業生,必須在畢業后,連續學習各種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計策摸索

          如前所述,我們學院畢業生近三年的就業率雖高,但仍面臨著就業難問題。要有效解決此一現實問題,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端正就業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構成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可分為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其要素要緊包括知識結構、心理素養、交流表達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追蹤和把握新技術的能力。其中,知識結構是基礎。只有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求職者才會顯得有內涵。而心理素養是否過硬,已越來越成為雙向選擇成與敗的關鍵。交流表達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追蹤和把握新技術的能力則是能否連續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關鍵。

          2.進一步端正當前大學畢業生的求職意愿。

          這些事例和數字進一步向我們說明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當前年輕人的求職意愿明顯偏離社會用人需求。這也能夠說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緣故。因此,教育青年大學生樹立職業平等觀、關心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求職觀已成為當前高校就業工作的迫切需要。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的就業的調查報告03-03

        大學生的就業調查報告03-29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06-26

        大學生畢業就業調查報告07-20

        大學生創業就業調查報告03-02

        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報告07-01

        關于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06-29

        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07-17

        大學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10-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