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收入社會調查報告范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民收入社會調查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調查目的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隨著國家在政策上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扶持,農民收入有了些許提高但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還有待進一步發展。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事關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全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這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坎”,想要跨國這道“坎”我們就要狠抓農村新增收入使得農村收入有一個質的飛躍。增加農民收入是保持農村社會穩定的需要。如果我們在繼續挖掘農業內部潛力的同時,從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的角度考慮問題,有可能為增加農民收入開辟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通過增加農民收入的新情況調查的了解可以幫助農民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產品結構提高人均收入,為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做貢獻。為了了解掌握增加農民收入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于今日就其情況對麥積區花牛鎮諸多村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調查時間
20xx年7月——20xx年10月
三、調查對象
花牛鎮花牛村30戶農戶
四、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我以訪談法為主觀察法為輔走訪了我所在村鎮的部分農戶。
五、調查內容與結果分析
。ㄒ唬┺r民收入變化情況
1.綜合總體概況
根據30戶農民家庭收入調查數據統計
2.收入構成情況
農民家庭收入主要構成有: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其中,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所占比例較大。
一是工資性收入:農民外出從業得到的收入穩定增長。20xx年農民工資性人均收入4078.9元,20xx年人均工資性收入4527元,比上年增加448.1元,增幅11.4%,農民工資性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比重上升到75%。
二是家庭經營收入:家庭經營收入穩步增長。20xx年家庭經營人均純收入1106.9元,比上年增加114.3元,增長11.5%。從調查情況看:在家庭經營收入中,糧食收入絕對值逐年增加,在調查表中可看出它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因為糧食生產效益一直被農資價格上漲所擠壓,糧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較少。據統計,我市糧食收入占家庭經營總收入的49.7%,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仍然較大。
從種糧生產成本與收益分析,糧食作物每畝生產成本上升,農民的純收入相對減少,農民增收面臨成本高、收益低的壓力。
三是其他收入:服務收入、財產性收入略有下降;政策性收入穩中有增,加工收入稍有減少,以蘋果為主要農產品的加工收入受災害性天氣影響有小幅下降,人均收入水平不高。
(二)總支出情況
20xx年農民人均家庭總支出8151元,比上年增加187.1元,增長6.5%。20xx年農民人均家庭總支出8666元,與上年增加515元,增長13.3%。在家庭總支出中生產性支出和生活支出增長比較快。
1.受農資、飼料等價格上漲的影響,農民的`生產性支出逐年增加。20xx年種植業(糧食)生產性支出人均407.5元,20xx年種植業(糧食)生產性支出人均480.3元,同比增加72.8元,增長達17.9%;20xx年養殖業生產性支出人均347.6元,20xx年養殖業生產性支出448.1元,同比增加100.4元,增長28.9%。同時,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支出也在增加,由于部分農機具享有政策性補貼,一家一戶重復購置農用機械,增大了人均生產性支出。在家庭總支出構成中,生產性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的近三分之一,達到29.6%。
2.農民人均生活支出明顯增加。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899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幅10%。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444元,比去年增加545元,增長11%。農民生活消費總支出隨物價變化急劇上升,使農民家庭總支出明顯增加。
。ㄈ┯绊懏斍稗r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農民收入雖取得較快的增長,但仍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增收空間受限。一是農資價格上漲過快,遠遠超過農產品價格的增長。20xx年全市農產品收入增長10.2%,而用于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支出則增長15%-30%不等,說明純收益被農資價格上漲所擠壓,投入產出率低,致使農民收入增速緩慢。以肥料為例,實際市場價連續幾年漲幅都在15%以上。
另外,雜交種子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其中一季稻種子價格上漲幅度最大,20xx年C兩優87、C兩優396,V兩優1、7、8號價格均為35元/斤,比20xx年每斤又漲了至少10元,上漲40%。二是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目前一些中低產田基礎設施脆弱,排水引灌、保旱保肥的能力不高,抵抗風險災害的能力較差,成為制約農業生產增產增收的瓶頸。特別是近年來冰災、水災、病蟲災害等發生頻繁,給農業生產造成了不穩定性。比如年初的冰雪災害就給油菜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害,人均產量下降了2.8%,其他冬種農作物生產也受不同程度影響。三是養殖業收入因多種原因相對減少。近幾年來,因勞動力外出、飼料漲價、疫病及牲豬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等原因,飼養牲豬的農戶明顯減少,導致農民的養殖業收入減少。從調查的100戶農戶看,20xx年有62戶,20xx年只有43戶。
2.外出務工收入增長空間變小。農村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適用技術應用差。絕大多數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程度低、勞動技能不強;出外打工經商的農民,多數只能從事一些勞動強度大、環境惡劣的工作,享受待遇不高;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用工單位對勞動力素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就業難度將不斷加大,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增長空間也將受到擠壓。
3.惠農政策直接增加農民收入的份額較少。近年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業政策保險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廣大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國家加大了對農村投入,通過政府轉移支付,加大補貼力度,但這部分資金中相當部分是用于扶持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改善農村生活條件,能夠直接增加農民收入的份額較少。
六、建議與對策
針對上述情況,我認為,要使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應該解放思想,增強市場意識,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就必須加大農業產業增收結構調整力度,自覺按照市場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想要發展就必須擁有市場,這是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一是增強市場主導意識,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依靠市場引導生產,大力發展“市場農業”和“訂單農業”。按照市場的要求來進行生產,不僅僅要以當前市場為導向,還要以未來的市場變化趨勢為導向,形成“人無我有”的局面,搶占先機;二是增強質量效益意識,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在農產品相對過剩的背景下進行的,因此調整產業結構必須要適應市場化的需求,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形成“人有我優”的格局,提高農業產業經濟效益;三是增強特色創新意識,調整農業結構不能盲目跟隨,別人怎樣調整就跟著怎樣調整,這不僅僅會嚴重挫傷農民調整農業結構的積極性,還會使農民減收,因此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樹立創新意識,注重特色,形成“人優我特”,促進農業增收。
擴大勞動力轉移輸出,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認真落實省市縣關于加快農村剩余勞力轉移輸出的政策意見,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措施來抓。一是要強化宣傳,大力營造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輸出的良好氛圍,切實轉變農民“死守家門、固守土地”的封閉觀念,提高勞動力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二是堅持就地轉移的和外出轉移兩手抓,推動農民就業多元化,鼓勵農民自主創業,促進農民持久穩定增收。
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單純從大農業方面來促進是遠遠不夠的,保持農業的穩定發展,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有道是“無工不富”。因此促進農民增收必須大力發展二三產業,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促進農民進廠就業,使一些有后顧之憂的農民既能搞好農業生產,又能增加勞務收入;二是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引導農民“洗腳上岸”,發展個體商貿業和運輸業,多方面拓寬增收渠道,保持農業增收穩定。
強化培訓,逐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茖W技術的第一生產力,當今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農民素質偏低已成為制約農民增收的瓶頸,要促進農民增收,就必須突破這個瓶頸,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一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雜志、互聯網等手段,為農民解疑釋難,最快捷的推廣農業實用科技,普及農村致富實用技術,滿足人民對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貧培訓的契機,使一批農業生產骨干走出去,洗腳上岸進課堂,培養他們的市場頭腦和科技頭腦,提高一切圍繞市場轉,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領。
【農民收入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民收入社會調查報告01-16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暑期社會實踐02-28
農民收入的調查報告10-24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05-10
關于農民收入調查報告-暑期社會實踐10-23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范文12-11
農民收入情況調查報告10-29
關于農民收入調查報告02-23
關于農民收入的調查報告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