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名詞。隨著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為留守兒童。
調查顯示,本地的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于0—14周歲。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在當地留守兒童問題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我將我在調查中發現的幾個問題整理如下:
一、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親情饑渴”。
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地的留守兒童中大部分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和煩惱,需要有渠道傾訴,有親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見一次面,以此維系親情很難勾通思想,傾聽煩惱,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有的父母多年不與孩子見面,至使孩子遺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談不上有何親情。
二、大多數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
盡管有許多留守兒童也表現出了強烈的求學愿望,然而,留守兒童實際學習情況卻不容樂觀。從總的調查情況來看,留守兒童只有2%的成績優秀,10%的成績中等偏上,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當差的卻占到了88%!這主要是由于心理問題的干擾以及學習自控力較差所造成的。在我們的問卷中,有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反映無人督促學習,這反映出監護人本身的態度和能力減弱了原有家庭的監督作用,影響了他們自控力的形成。
三、心理封閉和情感世界問題。
據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監護人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種種心理病癥,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
四、監護人缺乏保護意識導致的意外傷害比例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屬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對突發性事件也缺乏應變和自救能力,沒有父母的直接監護,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兒童上學路途較遠,經常起早摸黑趕路,人身安全令人擔憂。
五、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
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六、監護人自身綜合素質偏低。
調查發現集留守兒童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與孩子在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2
徐莊鎮教育委員會位于魯南“板栗之鄉”——徐莊鎮政府駐地,該鎮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民風醇厚, 文化沉淀深厚。轄區現有1所國辦初級中學--棗莊三十四中;中心幼兒園1處;13所完全小學;在校生5186人;教職工336人。
一、 留守兒童的分布范圍與基本現狀
目前,徐莊鎮有留守兒童745人,主要分布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村莊和偏遠山村,其中男403人,女342人;初中生187人,小學生558人。
從全鎮實際來看,表明留守兒童存在的社會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調研統計顯示,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其中60%的小學生成績較差,30%的小學生成績很差;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部分農民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機率不大,對孩子的學習總體期望值較低。二是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介入過少。從全鎮情況來看,有90%的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等祖輩生活在一起。這些老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文盲比例較高,不但在學習
上無法給留守兒童切實有效的幫助和輔導,而且由于隔代監護,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加之他們還要承擔
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其次是對留守兒童生活上關心不夠,并由此引發性格缺陷。一是由于外出務工的父母打工地以臨沂、天津、上海、蘇州等地,常年在外奔波,與留守子女聯系不夠,對于孩子的成長缺乏關注和指導。二是臨時監護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是把被監護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飽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認為只要孩子平安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有所交代了,而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行為習慣養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卻很少關注,任其發展,助長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蠻橫、逆反心理重、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
二、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但留守兒童問題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薄弱環節。原因之一留守兒童人多面廣,外出務工人員多的地方往往是欠發達地區,政府財力薄弱,單純靠地方政府拿出很多錢來解決這個問題難度很大。另外制度上也有缺失。根據《義務教育法》,我國義務教育實行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的原則,適齡兒童少年只有在其戶籍所在地才能享受國家所規定的義務教育。外出務工者如果帶孩子進城就讀,必須繳納較高的借讀費和學雜費。無力負擔的農民工只好把孩子送回農村,這在客觀上促進了更多留守兒童的產生。
根據全鎮留守兒童現狀的實踐,我們認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必須建立健全全社會齊抓共管機制。利用媒體來加強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調動全社會力量。同時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重要作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學、扶貧助困、公共衛生、法制宣傳、預防犯罪、權益保護等諸多領域,扎實地開展工作,逐步形成政府領導,各職能部門各
負其責,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的留守子女教育管理體系。 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發展鎮域經濟,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農村勞動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農村就業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鎮或本區、本市務工就業,不斷縮短務工農民回家周期。
三、留守兒童工作下一步的打算
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進一步做好全鎮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今后鎮教委將積極探索關愛工作新機制,充分運用學校、政府和社會資源,形成由關工委、婦聯、共青團、公安等部門參與,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逐步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樹立關愛留守兒童典型。 通過發放宣傳單、開設宣傳專欄和進村入戶訪談等形式,廣泛宣傳有關孩子教育方式、方法等家教知識,提醒家長應特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常跟孩子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孩子的發展動態。
2、建立健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制度。
在全鎮農村學校建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制度,建立學校(班主任)和家長熱線電話聯系制度,家長和“留守兒童”熱線電話聯系制度。
3、在各校設立學!靶睦碜稍兪摇!靶睦碜稍兪摇蓖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舉辦一些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3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集中表現
1、學生成績不佳。據調查,留守兒童群體中,成績較好者僅占12%。在農村,教育觀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讀書無用論,很多人認為讀書沒有多大用處,而出去打工能省學費還能掙錢。這種思想潛移默化,助長了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厭學情緒,從而導致學習成績更加一塌糊涂。另一種認為讀書是學校和老師及兒童自己的事情,家長是沒有什么責任的,他們一般認為兒童學習成績的好壞是由兒童個人的素質決定的。當然,有些農村留守子女的監護人教育觀念還是很強的,卻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無法對兒童進行學習輔導,現狀堪憂。
2、個性心理健康發育異常。青少年期是個性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展有重要影響。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長期的家庭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久而久之,嚴重影響了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個性特征上,他們常常表現為兩種傾向:內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與人交流;脾氣暴躁、沖動易怒。不健康的心理成為摧殘“留守子女”的“重磅”。
3、價值觀與人生觀偏離。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出現一種愧疚心理,因此,他們往往對孩子采取一種物質補償的方式,加大對孩子進行物質投資,這種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單純的消費,這種消費極易形成兒童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和享樂主義的人生觀,缺少勤儉節約的精神。
4、犯罪與越軌現象嚴重。據調查,“留守兒童”違法違紀現象很嚴重,這些兒童逃學、曠課、不交作業,甚至沾染打架、賭博、酗酒等不良習氣。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復雜、不良現象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卻無法給予,從而導致留守子女極易產生犯罪和越軌行為。另外,留守子女對年老隔代的或關系較疏遠的長輩的教育往往不會很順從地接受,而且這些長輩也可能因本身種種原因而無法對這些兒童進行行為控制和社會化教育的重擔,那么就可能導致這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現狀透析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如此之重,下面就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作一些簡要分析。
1、家庭方面。家庭是青少年社會化的一個最重要的環境,兒童的社會生活知識、道德規范,首先是從家庭中獲得的。留守子女與父母的分離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體由父母變成了其他的撫養者,其中絕大多數是祖輩,還有一部分是其他的親戚。祖輩在兒童的教育上往往存在許多誤區。其一是祖輩覺得兒童缺少了父母的照顧,對兒童過分溺愛,養成了兒童任性的性格;其二是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較低,他們很難和兒童交流,在學習方面不能給兒童任何幫助。而寄住在其他親戚家的兒童,新的家庭環境對兒童更加不利,站在親戚的立場上不便對兒童進行管束,兒童也很難在親戚家中產生歸屬感。
在外務工的父母平常很少與子女溝通,只有在節假期間回家,父母普遍存在“補償”心理,因此帶給兒童的只有物質補償,而缺少精神食糧。父母在此期間也不會督促兒童學習,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進行過多過嚴的管束,因而造成了很多家長成為兒童學習、身心發展事實上的旁觀者,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兒童在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社會化的不足。
2、學校方面。學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會化主體,由于留守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學校無法及時聯系到家長,進而無法和他們一起對留守子女進行教育和監管。加之留守家庭的兒童大多由祖輩撫養,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忽視了對內心世界的關注,各學校教育無法協調。同時現在農村的教材內容以城市教育為參照,嚴重脫離農村的實際,加之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寄宿制
學校較少,辦學條件也不易改善,無法對留守子女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導致留守子女社會化的不足。
3、社會方面。由于“留守兒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缺乏有力的監督管理,所以存在著很大的交通安全方面的隱患。同時,當今有許多不良社會環境,如游戲廳、網吧等對自制力較差的兒童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誤入歧途。
改善“留守兒童”狀況的建議
1、構建“留守兒童”五大關護網絡。發揮各方力量,在全社會形成一張覆蓋到邊、監護到底、關愛到位的工作網絡,即:以父母親屬為主體的家庭監護網絡;以基層黨政組織為主體的關注管理網絡;以教職員工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絡;以群團組織為主體的社會呵護網絡;以政法部門為主體的社會呵護網絡。五條關護網絡要緊密聯系,互相配合,齊心協力,為留宋兒童健康成長盡心盡責,營造良好環境。
2、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檔案。以學校為單位,對全部“留守兒童”的生活、思想、學習和家庭教育情況進行調查摸底,逐一登記造冊,建立了反映其進步與不足的`成長記錄檔案,并實行動態跟蹤、及時歸檔、分類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據檔案記錄情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3、推進“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立,較好地解決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和生活上的困難!傲羰貎和泵刻24小時在學校老師的監護下,學習質量有保證,生活水準有提高,行為習慣養成有優勢,極大地提高了“留守兒童”的教育效果。目前,我縣已有寄宿制學校10余所,但仍不夠“留守兒童”的需求,因此,此項工作還要大力推進。
4、建立“留守兒童”家長聯系熱線。通過書信、電話、家訪、召開家長會等形式,與“留守兒童”的家長主動溝通、經常聯系,讓家長及時了解掌握孩子的情況。我縣寄宿制學校新知學校為每位“留守兒童”發放電話卡,開設了家長聯系熱線,孩子每周與家長通話一次,老師每半月與家長聯系一次,互通情況,反饋信息,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5、培訓“留守兒童”第二家長監護隊伍。在全縣成立了30個家長學校,組建了家庭學?傂Vv師團,定期開展家教培訓和咨詢。同時,開設爺爺奶奶培訓班,臨時托管親屬培訓班,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讓“第二家長”懂得照顧孩子的知識,學好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培養孩子的本領。
6、整治“留守兒童”校園周邊環境。各相關部門依法加強了對網吧和電子游戲經營場所的管理,嚴格執行中、小學校園周圍200米內不得有網吧和電子游戲經營場所,營業性網吧不得讓未成年人進入,所有網吧終端設備必須安裝封堵不健康內容的過渡軟件等相關要求。
7、學校對留守兒童應進行多元化教育。學校應該增添一些課程內容和生活能力訓練內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4
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占全部流動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普遍出現了“留守家庭”問題。目前,在與留守家庭有關的諸多問題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別是“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們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更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想關心,限于經濟等條件,他們也無法更多地給孩子打電話或者經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長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農村家庭的破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勢必會形成下面一些問題:
1.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學生多發生不完成家庭作業、逃學、輟學等現象。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占大多數。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2.生活上缺人照應。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務工的父母寄錢回家或者在家的臨時監護人提供。大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比較貧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極其艱辛。更有部分留守兒童的營養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害。
3.親情上缺少溫暖。留守兒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系較少,骨肉分離,與子女缺乏交流和溝通,親情失落。在調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學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失落和孤獨感。有的父母外出時間長達多年,從未回家,也無電無信,無從談上親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幫助。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的缺陷,與外界不愿接觸或接觸太少,大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對集體漠不關心。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生活、衛生習慣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斗毆。
6.行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被缺乏正確判斷的他們接受。他們逐漸養成許多不良行為,有的沉迷上網無法自拔;有的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有的時常不回家,打架斗毆。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因其監護人不力或無臨時監護人常發生安全事故。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5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同時外出打工,家中的未成年子女由父母委托他人監護或無人監護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而催生出來的特殊群體,隨著社會經濟及城市建設的日益發展,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護和關愛而發生的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
一、背景介紹
此次調查對象為我校在校生,年齡分布在6--12歲之間。全校共有學生1286人,共有留守學生231 人,其中,男性留守兒童124人,占留守兒童總數53.6%,女性留守兒童107人,占留守兒童總數46.4%。
二、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分析
1、留守兒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況:一是隔代監護型(占84.85%),即由祖輩--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親朋監護型(占9.96%),即把孩子托給親朋好友,叔嬸、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監護型(占5.19%),即由于沒有上面兩種條件,監護的責任就讓予了孩子自己。
2、留守兒童父母打工情況分析。全校留守兒童共231人,占全校兒童總數的17.96%(其中留守兒童中父母雙方均在外打工的為35.5%,父親外出打工的為52.3%,母親外出打工的為12.1%)由此可見,農村留守兒童群體還是相當大的。
3、留守兒童父母打工地域分析。數據分析顯示,在縣內打工的占30.4%,在縣外打工的占69.6%,父母打工主要是集中在縣外。
4、打工父母回家頻率分析。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3――4次的占63.2%,一年回家1――2次的占30.6%,一般在家停留時間較短。結果表明:外出務工的家長回家頻率低,與留守孩子溝通和交流較少,更說不上對子女進行應有的家庭教育。
5、留守兒童生活情況分析。
從全校的總體情況來看,有23.38%的留守兒童寄宿或全托,有24.24%的留守兒童和媽媽生活在一起,有52.38%的留守兒童和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上的“單親家庭”合計為32.03%,隔代撫養為63.20%,家庭缺失的情況較為嚴峻。留守兒童的生活滿意度較高,有5.19%的留守學生認為現在的生活“很好”,91.77%的留守學生認為“一般”,只有3.04%的學生認為現在的生活“不好”。
三、留守兒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父母外出打工對留守兒童教育存在一些負面影響。統計數據表明,留守學生在學習成績、智力水平、身體發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明顯差于其他學生,而存在障礙、缺陷的比例則明顯高于其他學生,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學習較差。調查中發現,一方面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機率不高,對孩子的學習總體期望值較低,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介入過少導致的學習成績下降。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往往不能給予幫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由于承擔了全部的家務和田間工作,也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因而,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如果學習上有了問題,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
2、放縱自由。一方面由于灌云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地以蘇錫常地區為主,常年在外奔波,空閑時間少,因而回家頻度極低,與留守子女聯系較少,對于孩子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指導。另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經濟較為寬裕,對留守兒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較強,所以在物質生活的滿意程度上,留守兒童的滿意度更較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得到的關愛減少。第三方面,青少年正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由于監護人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外出父母則管不到,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幾乎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下,無形中助長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蠻橫、逆反心理重、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
3、親情缺乏。親情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間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大部分兒童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有感情距離,不想和他們溝通,大部分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也只僅是盡到自己的本職(做飯、洗衣、接送等)。
4、行為偏差。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其行為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還處于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護人之間關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采取認可態度,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為偏差。調查中發現,許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有的迷戀網吧和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成人混在一起。
5、安全隱患。由于留守兒童適應能力較差,自制力較弱,監護人大都是年老又多文化層次較低,普遍缺乏安全保護意識和防范防護能力,家庭與學校教育容易出現“真空”,導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等安全隱患無處不在,留守兒童溺水、觸電、打斗等意外傷亡事件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加強安全防護工作至關重要。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6
調查內容:農村留守兒童
調查時間:XX年8月—XX年6
調查目的: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查,對問題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調查地點:鎮雄縣場壩鎮摩多小學
調查方法:教學工作參與、走訪、訪談
我們在平時休息的過程中走訪了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也有了一頂的了解!結合此次調查,現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現狀、成因及對策,提出如下調查意見。
一 基本概況
我們實習的 地方是相對較貧困的農村地區。這個地方生活條比較艱苦,自然環境也較為惡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為了改變這中現象,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年輕人紛紛外出到沿海發達地方打工。在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類型!年輕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給父母和親戚 來照顧!這就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的來源!
我所教的班有96個學生,其中就有30多個孩子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愿與其他同學和小朋友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
二 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些孩子由于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作為臨時監護人,由他們照管孩子的一切,當然其中還存在家中無人看管的現象。根據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家庭環境及臨時監護人的文化素質,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無能為力,只管“吃”的放縱型。
這部分兒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護人監護能力低的家庭。這些人群年老、體弱、文化低、見識少、負擔重。他們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種一大家人的田地、喂養豬牛等,他們天天忙于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孩子了。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特別到了農忙季節,連吃飯都顧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飯 或挨餓。許多孩子還承擔起家里全部家務事,有時,連幾歲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兒。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對于“聽話”的孩子很滿意,不聽話的孩子只是說說而已。 關心學習更無從談起。對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沒想到要關心。其實,這一現象在留守兒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們的父母忙于掙錢,自己和祖父母忙于農活、家務,對自己的教育、成長都無人關心,使自己本應得到溫暖、關愛的童年變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顧“給”的溺愛型。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著。由于代溝所致,爺爺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給予“關愛”,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寧 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于生活細節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嚴重的說說而已。這樣,孩子養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寵愛,家庭教育的艱巨性由此加大。寵壞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經常對人無 禮貌,喜歡惹是生非,學習懶散……。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7
留守兒童這一群體,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而不斷壯大,已經形成了一個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的特殊群體。如何教育好、管理好留守兒童,已成為學校和社會各界共同探討的問題。近期,我們通過座談、走訪等方式,對××市農村留守兒童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
據調查統計,××市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共28765人,占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28.5%。從父母外出打工情況來看,父母一方外出的有9426人,父母雙方外出的有19339人;從學生就讀情況來看,在小學就讀的有20352人,在初中就讀的有8413人;從學生寄宿情況來看,在校寄宿的有10094人,非在校寄宿的有18671人;從年齡結構來看,6-11周歲的學生有16504人,12-14周歲的學生有7513人,15周歲及以上的學生有4709人。
通過調查留守兒童,走訪他們所在的學校、家庭,了解到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學習成績不夠好。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心、主動性不強,學習目的不明確,甚至有明顯的厭學情緒,遲到、早退、逃學、輟學現象時有發生,導致成績一般或較差。
——性格發展不健全。留守兒童內心封閉、情感淡薄、性情浮躁、情緒消極、寡言少語,甚至存在抑郁自卑、自暴自棄、憤世嫉俗等心理障礙,部分留守兒童或養成了嬌氣任性、放縱隨意的不良性格,或養成了亂花錢、擺闊氣的不良習慣。
——道德行為存危機。留守兒童是非觀念淡薄,思想道德滑坡,榮辱意識差,目無尊長,待人不誠實;部分留守兒童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偏離了正確方向,甚至存在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模仿成年人抽煙喝酒、拉幫結派、打架斗毆、敲詐勒索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
1、家庭自身因素。一是代理監護人監督責任意識不強。代理監護人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應該對孩子更多的愛,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否則會使孩子產生對抗心理,結果導致寵愛、溺愛。二是代理監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代理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不能在學習、心理上給予幫助和指導。三是父母的親情關系淡化。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常只給孩子寄幾件新衣服,買些好吃的,很少給家里打電話、寫信、與孩子進行親情和思想上的溝通,忽視了孩子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2、學校因素。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兒童在心理發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教師、集體的溫暖,以因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于學校教育觀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管理機制等多方面的制約,學校和教師往往力不從心。
3、社會及其他因素。一方面,文化市場的開放,各種先進的文化傳播手段的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學校、家庭、社會監管不到位,加之留守兒童的自律能力較弱,導致留守兒童無法抵擋外界的誘惑。例如:有些娛樂場所、網吧等違反國家規定,接納未成年人的現象還未能得到有效制止。
此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機制不夠完善,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嚴重匱乏,外出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不到位,社會公眾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和責任意識不強等等,也是導致留守兒童產生種種問題的原因。
留守兒童的教育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農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關愛留守兒童,保障他們健康成長,應該成為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認識,成為全社會協調配合的綜合工程。
(一)從家庭教育方面來看,要著力創設溫馨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重要陣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其言行往往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庭應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外出務工的父母及留守兒童的代理監護人員,應盡量創造條件,彌補家庭教育缺失對其留守兒童造成的不良影響。其次,加強與代理監護人、學校的聯系以及與留守兒童的交流和溝通。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一種無法替代的教育資源。外出務工的父母應通過打電話、寫信等方式,經常利用返鄉的機會,多向老師和臨時監護人了解孩子在學校和家里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子女進行情感交流,傾聽子女的心聲,積極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真正關心他們的成長,使他們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再次,轉變育人觀念。要徹底轉變“孩子大了打工也能賺錢過日子”的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育兒理念,并將其有意識地融入到自己的教育行為中,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從學校教育方面來看,要大力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
學校是直接教育和管理留守兒童的實體,教育和管理的措施應包容更多的關愛幫助留守兒童的內容,在學習和 生活上給予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懷和呵護。
一要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學校要以班級為單位建立留守兒童的檔案,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地址、代理監護人情況和留守兒童父母打工地點及聯系方式等,記錄留守兒童在校的各方面表現,并及時向代理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格局。
二要建立與留守兒童信息交流平臺。學校要設立“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室”、“留守學生視頻聊天室”、“代理監護人客座”,開通親情熱線電話,舉辦留守兒童教育管理論壇,定期召開留守兒童座談會、留守兒童家長會,開辟留守兒童教育專欄等,構建親情通道,為與留守兒童情感溝通提供方便。
三要廣泛開展有助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活動。學校應以重大節日為契機,并側重留守兒童開展一些扎實有效的活動,如舉辦法制安全教育講座、主題班會、聯誼會、集體生日晚會等,引導學生互動互愛,讓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從而消除他們孤單、悲觀的陰影,使他們愉快生活、安心學習、健康成長。
四要大力實施“特別關愛工程”。學校應建立關心留守兒童工作委員會等機構,全面負責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并建立“代管家長制”,發動教師、黨員、團員、少先隊干部與留守兒童進行結對幫扶,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對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給予經濟扶助,使留守兒童感受溫暖、充滿自信。
(三)從社會職能方面來看,要致力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格局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僅靠學校、教育行政部門難以解決,需要各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積極配合、齊抓共管。
一要加強輿論宣傳,引起全社會關注。要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引導和爭取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特別要加大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外出務工家長對子女成長的監護責任和教育責任,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打工致富與子女教育的關系。
二要加大對兒童教育事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留村兒童問題,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環境改善的投入,尤其要在服務福利項目上進行投入,如醫療保健、生活保障、青少年校外活動設施建設等,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要大力推行寄宿制學校建設。各級政府要因地制宜,科學調整布局,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不斷完善學;A設施,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留守兒童的生活需要。
四要加快發展農村家長學校。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快規范農村家長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通過家長學校積極向留守兒童家長及代理監護人宣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知識和方法。同時,在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時,把家庭教育知識納入培訓內容,正確引導家長的外出務工方式和教育溝通方式,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和育人技巧。
五要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重要作用。要依托關工委等機構,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學、濟困助學、公共衛生、法制宣傳、預防犯罪、權益保護、市場凈化、環境整治、勞動用工、經費保障等諸多領域,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逐步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的留守兒童教育管理體系。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8
隨著農村富余勞動的轉移,進城務工農民日益增加,他們留守在農村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兒童)也日益增加,已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一個弱勢群體,成為一衷煺遍的社會現象。而這一現象的產生同時也導致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從此缺失親情的撫慰,形成了情感的空缺。目前中國有1.2億農民常年于城市務工經商,由此產生近XX萬少年兒童留守家中。而據中華全國總工會最新統計,我國現有農民工已增至1.5億,隨著國家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更多的農村盈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兒童的數據也將與日俱增。
調查時間:xx年7月16日-xx年8月5日
調查對象:貴州省平壩縣城關鎮平壩三中學校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以及關聯對象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訪談、當地參考數據
社會實踐調查經過
一、“留守兒童”現狀
全縣在中小學就讀的“留守兒童”共8839人,占全縣中小學生數(人)的14.9%。其中,在中學就讀的2663人,占全縣中小學學生數(人)得12.96%;在小學就讀的6176人,占全縣小學學生數(人)的15.95%【2】。留守兒童托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90%;托付親朋好友照顧的占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長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亟待引起全社會的密切關注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兒童占在讀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頗高。隨著經濟的快速收展,受國家大形勢影響,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線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壩三中讀書的同學中抽樣調查了50名同學中有21名是留守兒童,占42%。也就是說100名中將近42名,留守兒童占有相當高的比例!案舸O護”即由(外)祖父母監護的有13人,占61.90%。
2、留守兒童的總體學習成績偏低,學習環境偏差。
根據9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0~60分的同學在留守兒童中占28.95%,60~75分占留守兒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兒童占其總體的54.14%。由于學校教育設施的簡陋,師資力量的不足,以及師生溝通平常,教師教育方式的不適應,使得我們在對留守兒童中收現28.14%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或根本不理會。
3、留守兒童心理
普遍欠良好。當問到:“愿意和老師說心里話嗎?
”這類問題時,據統計回答兩個以上是“否”的留守兒童占38.45%,還有很多小孩心理過遲成熟,很多同學在回答為什么會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時,被問及到為什么不想當科學家、老師諸類問題時,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現實,相當部分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擁艿得人稱道的地方,甚至少數同學在被調查問到“被人欺負時怎么辦?”時回答“忍氣吞聲”,還有65.23%都以為生活現狀很苦惱。
4、留守兒童自我約束力較弱。
由于監護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約束力不強,心理意識、行為作風得不到及時的、無效的糾正,以致在學習、紀律、意識形態上都存在著偏差,通過對其監護人和鄰居的訪談中,很多留守兒童在家里不聽監護人教導,在學校也經常紀律違規,經常打架斗毆,甚至還入現了偷盜等一系列問題。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9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的調查報告近兩個星期我們小組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情況做了一個實踐調查。對現在農村留守兒童情況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并對我們的調查結果給以了總結和分析,對其面臨的問題給以文字表現。并經過我們組員的討論與研究提出了幾點解決建議。
一、 農村兒童成長與教育調查統計表
問題 調查選項 比例 父母外出打工比例
父親母親雙方外出打工 31% 父親單方外出打工 60% 母親單獨外出打工 9%
父母探親時間
一年一次 74% 兩年一次 17% 三年一次 9%
監護人狀況
與母親居住 51% 與父親居住 5% 與祖父母居住 30% 與外祖父母居住 11% 獨居 3%
感到孤獨煩躁時
找朋友傾訴 64% 看電視 14% 玩耍 16% 無法解脫 5%
學習態度
對學習感興趣 51% 一般 37% 學不進去 9% 曠課逃學 3%
遵守紀律情況
遵守紀律 85% 經常遲到 15%
課外活動與娛樂
做家務 56% 干農活 29% 玩 3%
遇到困難時
靠家人 45% 靠朋友 20% 靠自己 17% 靠老師 18%
生病時
母親照顧 56% 父親照顧 29% 祖父母照顧 5% 親戚或其他人 10%
二、農村留守兒童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軟弱無力,社會對這一弱勢群體又關心不夠。他們被父母“遺棄”,被學!斑z棄”,也被社會所“遺棄”。由于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管、教育處于一種“真空”狀態,從而導致許多留守兒童人格發展不健全、學習成績滑坡、人際交往出現障礙、良好思想樹立出現危機,有的行為甚至表現得很極端。具體而言,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雙方或一方進城務工,致使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親子間溝通中斷,互動缺失。外出務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終因天各一方,對留守子女的教育難免陷入“鞭長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許多外出務工父母連與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沒有,更何談對子女的引導、教育與關心。有的父母半個月或一個月才與孩子聯系一次,有的甚至長年累月沒有聯系。抑或一年回家探親一次,抑或數年不知家里的境況。子女與父母長期分離,缺乏聯系,使得父母無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變化,從而對其缺乏必要的關愛與引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親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監管的情況下,出現隔代教育力不從心的狀況,祖輩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對孫輩的監護僅僅從物質生活方面予以滿足,這難免會走向一個極端:他們對孫輩過分的溺愛,使得留守兒童變得嬌生慣養。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對留守子女照顧不周,內心感到愧疚,為了補償孩子,他們就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因此,留守兒童也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以物質的滿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撫,將孩子一步步往懸崖邊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進深淵。而委托他人監護孩子則出現了另一種情況: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對留守兒童的漠不關心,持一種放任的態度。有的是留守兒童太調皮,他們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們的監護也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留守兒童也就變得膽大起來,他們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總而言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給留守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不力,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價值取向的扭曲,無限制的物質滿足,行為規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關心,使孩子變得功利起來,表現出個人享樂主義的人生觀。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錯誤思想觀念極易在留守兒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導致的另一嚴重后果表現在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長期在外,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缺乏起碼的父愛母愛。他們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關懷,沒有傾述和求助的對象,這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容易引發多種心理疾病。他們不愿與外界接觸或是接觸甚少,因此很多兒童表現得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其有的行為甚至讓人不可理喻。這些心理障礙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5-06
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05-18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6-25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12-09
2016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2-09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11-26
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報告08-15
有關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11-29
關于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1-15
留守兒童問題調查報告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