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五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之后,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成為了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隨著全國大學擴招完成,“大學生就業難”也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就說: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就業的不利影響還沒有消除,如果說XX年是我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XX年可能是最復雜的一年,整個宏觀層面就業形勢就很嚴峻。XX年的畢業生人數630萬,再加上往屆沒有實現就業的,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之大可想而知。
面對“大學生就就業難”的現狀,政府通過多方面措施幫助大學生就業。拓展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通過國家投資促進就業之外,同時大學生自主創業被視為解決就業難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大連市是一個高校聚集的地方,目前有22所高校,在校大學生近26萬,如何解決每年數量巨大的大學生就業成了大連市政府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大學校園里,有大學生一心想找到好的工作卻不知道該怎么起步,有些同學嘗試著接觸社會,還有一些同學已經開始利用學校社會提供的一些資源開始進入企業實習。“就業”對大學生來說已經不再陌生,也不再抱著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但是對于大學生如何找到心儀的工作大家還是很迷茫,雖然有許多成功的學長來學校傳授經驗并給予我們中肯的建議。但是“實踐出真知”,大學生到底在校期間需要培養怎樣的技能,大學生該如何選擇企業,國家對大學生就業有怎樣的扶植政策?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實踐團隊開始了我們的探索之路。
主題1 大學生就業觀調研 時間:XX年11月1日
要想解決問題,就要先從原因下手。我們通過各方面渠道了解了當前的大學生就業形勢與相關信息,以便更準確地分析應對就業問題的方法。
XX年11月1日, 我們在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發放調研問卷,本次調查問卷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涉及范圍較廣。
我們將團隊分成三組,各自有各自的地點,對象。在發放問卷的過程中,有的同學深入寢室,耐心講解來意,同學們的反應大不一樣,有的同學積極參與,但也有少數同學積極性不高。當我們敲開一個個門,喊住一個個路人的時候,都要攢足足夠的勇氣,我們也在過程中鍛煉了自己,這種機會很難得的。當我們說出問卷的內容時,他們表示希望能從我們這里得到一些關于大學生就業的信息,對此我們給予了積極回應,并將我們了解的信息告訴他們。
經過分析和總結,我們認為當前大學生對就業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對于第一份工作的態度,選擇積累經驗和精挑細選的同學明顯多于不惜代價找以一份高收入的同學。這說明大學生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規劃,眼光都比較長遠,較以前只顧眼前利益有了很大提高。
2、在企業類型選擇上,學生對政府機關、外資企業、私營民營、國有單位、事業單位等都有自己的選擇。但在自己創業上同學們都紛紛表示希望先進入企業中獲得一定的經驗及支持才會考慮。
3、在就業城市中,選擇留在畢業城市和去大城市發展的同學占多數,并紛紛表示在這些地點有較大的發展機會。但很少人會主動選擇去西部等欠發達企業,這表明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還有待于提高。
4、在試用期后的期望薪酬中,同學們普遍都選擇了3000元以上的標準。對于不同專業、不同類型的同學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標準,反應大學生缺乏對自身的深刻認識和剖析。這種對自己認識的缺乏正是求職過程中出現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怪現象的原因。
5、在大學生選擇企業的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中,大多數同學都選擇了具有良好的培訓學習機會和職業發展體系及規范的公司管理制度。說明同學都具有明晰的職業規劃,在謙虛的學習中謀求進一步的發展。
6、同時,同學們在問卷中紛紛認為近幾年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就業有困難。但在求職過程中困擾的因素中,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對企業的用人標準不太了解、工作經驗不足、對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充分的認識等選項都成為同學們的熱議話題。在解決這種就業難的問題中,同學們紛紛表示可以調整擇業期望值,調整就業心態、尋求必要的就業指導,合理規劃職業生涯。
7、在國家對于大學生就業的方面,同學們都表示一般了解。但是都表示國家的政策會對大學生的就業有一定的幫助。
經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每一名大學生都希望自己在將來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并且大學生對當今的就業形勢都有一定的了解,對當今的就業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對自己的未來有無限的憧憬并且充滿了自信。但是,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不得不看到當前就業中存在的問題,競爭壓力大、用人單位供求關系相差較大、應屆畢業生經驗不足等問題,怎樣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應該主要考慮的問題。
主題二 與企業溝通、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在了解了同學們由于就業的基本問題和就業觀以后,團隊同學在XX年11月15日參加了在大連理工大學材料館舉行的大型企業宣講會。宣講會現場有十幾家企業正在進行招聘,我們經過簡短的商議之后開始了我們與企業溝通的過程。
通過溝通我們總結如下幾點。
一、企業用人的原則
當我們問及企業重視應聘者什么素質時,企業基本上都給出了相同的答答案。
1、在校期間學生工作方面。
進入公司便是步入社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都是十分必要的。企業認為學生工作可以提升學生的組織、協調和溝通能力,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矗所以,企業比較看重大學期間的社會實踐經歷、社會工作經歷、人際交往能力等經歷。在綜合素質中,企業領導對大學期間的學生工作經歷看得格外重要。像國企、央企等有深厚企業文化的公司對具有各方面特長的員工會比較看重。
2、關于學習成績
大部分公司會看重應聘者的學習成績。有一些要求高的企業甚至希望招收獲得過獎學金,通過英語四六級的同學。所以在校大學生在學習方面一定不能懈怠,這與我們平常所聽到的成績在大學中不重要的言論有很大不同。
二、企業對員工的要求
1、對企業要忠誠
首先珍惜工作機會。在溝通過程中,一些小型企業表示,不是非常愿意招收名牌大學的學生。一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對薪資要求高,但自身的價值卻往往達不到企業的期望。眼高手低的現象在名校中非常明顯。其次,很多名校學生會把一些小企業做成進入社會的跳板。不以為企業做出貢獻為目標,而是為了自身的經驗積累。在這種企業中積累到一定經驗后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更高更好的工作,這給企業帶來了很大困擾。工作是一個人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工作懷著虔誠的態度。要看到工作的長遠意義,而不能只看到暫時的艱苦、工作的壓力和渺茫的前途。
2、對工作要熱情
不少在校生對工作有非常美好的憧憬,在真正工作后發現與其想象不同。表現出浮躁、消極、怠慢。這種情況使企業對精挑細選的員工表示非常的失望。一個人如果對工作沒有熱忱和愛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為一種喜悅,覺得工作是一種苦役,感到厭惡,那么他一定不會有所成就。人可以通過工作來學習,可以通過工作來獲取經驗,知識和信心,你對工作投入的熱情越多,決心越大,工作效率才會越高。面對繁重工作如果你能心情愉快的去完成,也能產生驚人的效果。
3、對工作要負責
把企業的利益與自身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具有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能,并能不斷地總結經驗和不斷地接受新知識、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這是每個企業都希望得到的好員工。對于每一位員工來講,企業應是第二個家,有責任為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即使你感覺現在的工作不像你認為的那樣,不能很好的體現自己應有的價值,也不要整天抱怨,只有從現在做起,才能走向未來。
三、企業總結的大學生就業誤區
1、擇業只考慮主流行業,忽視冷門行業。
在宣講會現場,一些熱門行業攤位前被學生團團圍住,相比之下冷門行業前人少的可憐。面對這種不均衡的現象,企業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熱門行業不一定長期熱門,冷門行業也不一定長期冷門。行業是社會的分工,不管是熱門行業還是冷門行業,都是黨和國家事業的.組成部分,不存在著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干一行,愛一行,鉆研一行,哪怕是在冷門行業工作,也能夠有所作為。所以,在擇業時,可以適當考慮邊緣行業、交叉行業以及新興行業。
2、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
同學們都認為到中部、西部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難以實現自身價值,只著眼于一、二線城市。企業都表示,經濟發達地區確實對人才的流向有著強勁的吸引力。但是經過多年的吸納,發達地區的人才已經相對飽和,有些地方甚至還出現人才高消費現象。中部、西部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比,確實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產業的分布不同,區域的特點不同,以及國家的“振興中部”戰略帶來的資源、政策傾斜,是中部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前景與優勢。在國家的大政策下,大學生面對的是更小的生存壓力以及更多的工作機遇。
3、在專業的選擇上
是認為到專業不對口崗位工作難以發揮優勢,只局限在專業對口崗位求職。很明顯如果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對其自身發展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應該看到,大學生不單有專業技術的優勢,還有年紀輕、肯學習、觀念新、綜合素質較高等優勢。在專業不對口的崗位就業并不可怕,關鍵是自己如何去面對、去打拼。
4、愿意到外資企業求職
近幾年來,在知識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格局影響下,我國內資企業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轉變,產品的科技含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許多內資企業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品牌。大學生在內資企業工作,也會能夠得到鍛煉,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夠干出一番事業來。而且,在現在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下,外資企業受到了更大的沖擊。給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和更小的發展空間。而與之相較,國企往往更注重員工的培養,團隊合作氛圍,使應屆畢業生能夠更快速的成長。所以,大學生應該理智地對待外企,不能盲目擇業。
作為大連理工大學的學子,應該樹立精英意識,成為精英人才,勇擔時代責任。不應該局限于在學校里,更應該走出校門去接觸社會,更應該勇于實踐了解社會,這樣才能與社會接軌、才能與時俱進。這次實踐活動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收獲,更是日后積極實踐不斷學習的動力,希望我們以后可以通過實踐活動了解更多的社會!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同一班級留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20xx年10月11日,我們在國際漢語教育學院聽課時發現,這個班級學生的漢語水平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故在課間時詢問任課老師,得知這個班的學生漢語水平大部分在中高級水平,處于高級水平的學生課堂反應迅速,中級以及中級偏低的學生反應明顯沒有他們迅速。對此,我們在課后對這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有關課外如何學習漢語的訪談。
根據訪談,我們發現,這個班級的學生大部分是華裔,自小接觸漢語,漢語語感比較強烈。只有少數幾個學生不是華裔,但這些學生在來中國以前在自己的國家也學習過漢語。根據對訪談結果的分析,我們將這些學生分為兩類,對他們的課外學習方式和途徑進行對比。暫且將華裔學生稱為A,其他留學生稱為B。
二、學習途徑不同
將A和B課外學習方式歸類分析得出:A的課外學習方式和途徑主要有以下五種。①通過電腦看中國電視劇電影等②常與中國親戚朋友聯系,用漢語交流③積極與中國學生結交朋友并有很多中國朋友④常常一群朋友去逛街買東西⑤每天按時完成復習預習任務。B的課外學習方式和途徑大概有以下三種。①常常和本國朋友逛街買東西②按時完成復習預習的任務③借助詞典,電腦翻譯等軟件。從A和B的大概課外學習方式與途徑我們可以看出,A課外學習方式與途徑更多樣化,更積極,漢語語言環境更好。而B的課外學習方式與途徑明顯不如A廣闊,并且B的學習方式與途徑缺少目的語環境,不利于語言的學習。明顯地,我們可以看出,A學生的學習方式及途徑優于B學生的,不僅僅是A學生的課外學習方式與途徑的多樣化。
A學生的學習方式及途徑分析:①通過電腦看中國電視劇電影等②常與中國親戚朋友聯系,用漢語交流③積極與中國學生結交朋友并有很多中國朋友④常常一群朋友去逛街買東西⑤每天按時完成復習預習任務。首先,A學生的學習方式及途徑多樣化。A學生的學習涉及娛樂、交友、學習、購物等生活中的大多方面,這就意味著A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漢語息息相關,能獲取與漢語有關知識的渠道多了,為自己學習好漢語提供了一個好的環境,這必然有利于其學習漢語,提高漢語水平。其次,從A學生學習漢語的多途徑化,我們可以推斷,A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非常高,自我學習能力比較強,采取積極的學習策略。這是第二語言學習中學好語言的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最后,在調查中,我們問A學生平時在使用漢語與中國人交際時,是否會感覺不好意思。A學生的回答大部分是很樂意,很喜歡用漢語與別人交流。只有少數幾個覺得還是會感覺不是很順口。綜上,我們覺得,A學生的課外學習方式與途徑是可行的,值得發揚的。
B學生的學習方式及途徑分析:①常常和本國朋友逛街買東西②按時完成復習預習的任務③借助詞典,電腦翻譯等軟件。根據上面調查分析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首先,B學生的學習方式及途徑相對比較簡單,只涉及購物與學習兩個方面。這就意味著A學生在課外可接觸漢語的機會比較少,語言環境一般。其次,從B學生的這三種學習途徑來看,B學生的學習漢語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自我學習能力一般。從③借助詞典,電腦翻譯等軟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B學生的學習方式比較保守。而在訪談中,B學生也透露出,平時與中國人交流也比較害羞,怕自己說得不好,所以平時交流用漢語的時候比較少。綜合來看,B學生的課外學習方式及途徑相對來說比較保守,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
根據上面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說①A學生的課外學習方式和途徑優于B學生的。②A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B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③A學生學習漢語在觀念上更開放,B學生比較保守。試分析,形成這樣的現象的最重要原因是A學生是華裔,自小接觸漢語,對漢語的熱愛程度也比較高,學習漢語的興趣自然濃厚,學習效果就要更好一些。而漢語對于B學生來說,是真正的外語,沒有多少親切感,使用起來自然沒有A學生那么順,這也屬于正常的現象。
三、結語
根據分析,A學生的課外學習方式更加有利于留學生學習漢語,提高漢語水平,需積極保持。B學生需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增加自己的課外學習途徑,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多與中國學生結交朋友,多交流。也可以通過觀看中國影視劇等來提高自己的漢語聽說,豐富自己的中華文化知識。此外,留學生還可以在課外自發組織類似英語角這樣的學習途徑,班級或留學生內部組織漢語角等可行的活動。多去圖書館,借閱各種自己感興趣的中文圖書,增加自己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留學生與留學生盡量用漢語交流,而不是英語或者本國語言。給自己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學習第二語言最好的捷徑。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后于時代的發展。那么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盡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游”,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調查目的: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學生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來越大,大學生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特殊消費群體。本次調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分析學生的消費構成,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學生收支情況,學習支出情況,一是消費情況,電子通訊情況,電子通訊消費情況,消費觀念。
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問卷調查內容,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占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于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占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梢姶髮W生平時買書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當手中有余錢時最愿意選擇的消費項目。吃喝,旅游,穿著打扮占比重最大,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梢娒褚允碁樘,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妝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愿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妝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于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群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游、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于玩樂。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盡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圣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余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梢,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于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二、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于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XX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細致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于網絡通信、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太原師范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絡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占據了更大的份額。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于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于自身的群體化特征,往往采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眾”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
張志祥則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呈多樣化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第一是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費,消費內容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第三是豪華型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第四是炫耀消費,把高消費當做現實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懸空消費,追求一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個人消費承受能力的消費;第六是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占有、享樂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不斷充實。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自然倍受寵愛,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零花錢狀況。面對日漸增長的零花錢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呢?學生門是如何來安排他們的零花前的呢?這些零花錢又對他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十分另社會關注的問題。
問題一:零花錢的來源絕大多數的中學生零用錢來自父母
我們認為,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生活開銷一般都是依賴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于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因此,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或者兼職,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余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
問題二:零花錢的數額
初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10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費層次更為平均
我們認為,初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初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ㄤN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100元以下。相對來說,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比較多學習上的花費要明顯多于初中生,對于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是毫不猶豫的,同時孩子們平時的生活花費和日常零用錢,也開始隨之水漲船高。
問題三: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精神消費上的購書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國內的文化消費市場上針對青少年朋友的書籍還是非常的少,許多都是習題集和課內補習資料,可以填補青少年精神空間的書籍少的可憐,因此必須重視中學生的文化消費需求,挖掘中國式的精神消費內容,豐富青少年的業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近一半的中學生朋友會把未花完的零用錢進行儲蓄,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儲蓄是有明確消費目的的,是一種積攢行為。這個結果表明,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在當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孩子的儲蓄行為是個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但同時也必須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對于不良習慣必須堅決糾正,這也是對孩子將來負責。
另外許多青少年學生比較喜歡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開銷也占有較大的比例。
問題四:對零花錢的態度中學生普遍缺乏理財能力
我們認為: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于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后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后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以上是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當多的在年紀尚小時便已受到了金錢的強烈沖擊,正逐漸形成獨特的金錢觀。因此,金錢教育對于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來說,已經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教育者們有必要教孩子怎樣對待錢和看待錢。目前我國的中小學一般都還沒有開設專門的金錢教育課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也沒有明確提出具體的金錢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錢教育活動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層面,且無正規體系。問題是嚴峻的。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家長都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再好,學生打工掙錢、自食其力還是比較普遍的。國內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后,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于精心呵護更不可!
國外成功的教育經驗表明,對中小學生進行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財教育將有助于孩子對經濟社會的適應性和敏感性,對他們日后的理財能力有相當影響。當然,我國目前要對中小學生進行金錢教育是一個艱巨的過程,F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孩子要啥盡量滿足,家庭優越的條件養成了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龍到頭來卻是養子成蟲,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零花錢則是最基本的一個環節。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了兩點。第一,廣大中小學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錢。培養理財觀念。第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財教育。兩方面緊密結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背景:
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借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點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F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 ,網上購物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網絡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著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由于大學生接觸網絡比較多,所以我們對大學生網上購物進行調查。
二、調查目的:
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調查,以便了解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情況與需要,此次調查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載體,近幾年在大學里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
三、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 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學生的上網購物狀況,使其更加接近大學生群體上網購物現象的真實情況。
2、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大學生發放《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主要了解學生關于上網購物基本情形和情況。
本次調查實際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84份,有效率84%。
四、調查的內容:
。ㄒ唬、網上購物群體特征
調查表明,被調查的大學生中網購的女生占68%,明顯高于男生,說明女生比男生更喜歡網上購物。 大一、大二學生多于大三大四的學生,說明現在網購人群趨于年輕化。
。ǘ、網購情況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網上購物的還不是很多,有過網上購物經歷的才占46%,所以網上購物的問題的普及有待改變。但是,網上購物在大學生中有很大的潛力,偶爾購物的人數居多,占62%超過很一半以上。
。ㄈ、網購原因分析
不嘗試網購的原因:沒有網購經歷的學生,覺得網上購物太麻煩,對網站不信任,質疑其安全性,擔心商品質量等個方面考慮。
選擇網購的原因:網購有時效性,便宜性,價格便宜,商品多樣。網上購物更方便,更節約成本,可以獲取更豐富的信息。
。ㄋ模、對網站的選擇
調查表明,大學生大多數都是在淘寶上購物,當當網的人數也比較多,網易商城與新浪商城幾乎沒有人在里面購物。學生們大多選擇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網站。
。ㄎ澹、網購商品類別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在網上貨真價實與物美價廉的商品在網上比較受大學生門歡迎。大學生在網上買裝飾品的服裝之類的比較多,占了74%。大學生購買的商品有服裝鞋帽,書刊書籍等。
還有一部分學生主要在網上購買火車票,動車票,飛機票等。
。、網購潛力
以上調查表明,大學生都有訪問過購物網站,這說明他們都有在網上購物的想法,只是還沒有行動。
(七)、網購頻率
從調查結果看出,在未來一個月內想在網上購物的人比例占39%,不確定的占30%,半年的占22%三個月和一年之內的占4%。從大學生網購頻率看出,網購已經融入大學生的生活,發展迅猛。
。ò耍、網購存在的問題
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對網上貨物的質量和售后服務持有懷疑與擔心,對網絡全性問題也比較關心,對于別的沒有什么太大的困擾。
(九)、網上支付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大多采用網上支付,也有采用第三方支付。
。ㄊW購滿意程度
大多數有網購經歷的學生對網購比較滿意,說明網購雖屬于新興交易方式,但在逐步發展、完善,逐步獲得大眾的認可。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五篇】相關文章:
【精品】學生感謝信模板集錦8篇12-17
【精品】學生請假條模板集錦9篇05-21
【精品】學生的保證書模板集錦六篇11-09
【精品】小學生優秀日記模板集錦五篇01-12
【精品】小學生的日記模板集錦8篇01-11
【精品】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集錦10篇01-10
【精品】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集錦五篇01-09
【精品】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集錦九篇01-06
最新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模板11-16
大學生實踐調查報告格式模板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