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學生調查報告

        時間:2020-07-24 19:34:08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學生調查報告錦集5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錦集5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又到一年畢業季。畢業季,選擇季。隨著畢業日期的日益臨近,大學生們被推到了不得不做出選擇的境地。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抉擇,大學生們的選擇是什么?繼續求學考研、出國留學深造還是直接就業?

          本次調研經過專家論證的調研方法,調研對象分別為北京語言大學、安徽大學、南昌大學、中山大學、東北大學等全國近38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學生,數據收集時間為20xx年3月1日―4月25日。調研共收集有效樣本8570份,分布在北京、西安、珠海、江西、廣東、合肥等省份和地區,男女比例 4:6。

          畢業后的三個選擇成主流:考研、就業、出國留學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字路口”,學生們的心態與抉擇也不盡相同。此次調研數據顯示,考研、就業、出國留學正成為大學畢業生們的主流選擇。

          具體來看:

          考研仍是首選 跨專業報考漸成趨勢

          從調研結果看,考研正成為絕大多數畢業生的選擇,這一比例甚至接近50%。

          這表明,絕對多數大學畢業生們試圖通過繼續學習來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力。這也恰恰反映出,畢業生們普遍對未來充滿迷茫,尤其隨著“畢業即失業”壓力的進一步加大,對找不到工作的擔憂,對不知從事什么工作的困惑,促使大部分人盲目跟風選擇考研以避免直接走上社會后的無助。

          而選擇考研的大學畢業生中,接近40%的大學畢業生在考研專業選擇上,會選擇跨專業報考。這一數據多少讓人有些吃驚。

          從某種程度說明,很多學生對未來缺乏必要的規劃及專業指導。有些大學生,可能迫于社會招聘人才的需求及就業形勢的嚴峻,選擇跨專業考研;有的可能在高考選擇專業時,或是受父母的影響,或是對未來感到迷茫,并未慎重考慮就盲目選擇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從而造成所學并非真正所愛,畢業時產生想通過考研來改變專業及職業方向的想法。

          畢業不就業 求職比例僅占1/3

          對未來的迷茫,對畢業后就業的擔憂和不適,促使大學生畢業后的求職意向很低。在被問及“你畢業后的方向選擇時”,僅有三成多的大學生有意向找工作,這項數據顯示出今年的應屆生下一步的重點還是要繼續深造。

          據國家二級職業指導師、管理心理學專家師至潔以往跟大學生們交流時的感受是:很多學生會以考研來回避其實并不殘酷的就業,這一方面可能跟逃避就業壓力有關,也說明了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其實是一片茫然。缺乏有效的指導。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它給無數師生帶來了福音。然而,我們在為素質教育大聲喝彩的時候,同時也為不少青少年憂慮,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對此,教師也在犯難,“這書怎么越來越難教了”、“學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來”。不難看出,“厭學”已成了制約教育教學工作的瓶頸之一。中學生厭學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如若不加重視,會加劇學生輟學和出走。因此對學生的厭學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并進行全方面的綜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過對初中生厭學現象的調查,對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出初中學生厭學現象的表現、影響及其產生原因,從而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并幫助學生找到厭學的癥結所在,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厭學問題,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調查方法

          1、對象:舊寨中學初一、初二、初三學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級85人,初二年級82人,初三年級36人)

          2、時間:20xx年11月

          3、調查方法:采取隨機取樣的辦法,對本校部分學生的厭學情況進行分發調查問卷,隨機問卷調查。

          四.結果與分析

          (一)、厭學現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謂厭學,就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厭倦學習的心理,進而在學習學科課程時,對知識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不再愿意學習的現象。

          其突出特點如下:

          第一,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覺,可以說為視上課為坐牢。

          第二,有的學生作業幾乎不做,有的學生期末考試在5分鐘完成選擇題,然后就睡覺。

          第三,逃學、曠課、外出閑逛、玩游戲,這是厭學的突出表現。

          (二)、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來看,初中學生厭學的主要因素有四個方面:

          a、學習壓力過重;(約50、7%)

          b.基礎太差跟不上,(約36、9%)

          成績差的學生,壓力大,畏懼學習,導致越來越差,越差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個別學生喜歡學習的學科就想學習,而且會學得很好,感覺有意思;不喜歡的學科就不想學習,就不學。學習完全憑興趣和愛好,沒有自覺性。

          c、教師枯燥的教學方法(約26、1%)

          老師講得太單調,沒有幽默感,把簡單問題復雜化,課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學生,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d、家長期望過高(約22、2%)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在家里除了學校的作業,另外給孩子安排大量作業,學生因此沒有時間玩耍,從而感到心煩,不想學習。在家長看來,學生只能讀書,不能玩耍,學生學習不好,考試不及格,父母要打、要罵,很少與孩子溝通。

          另外:

          1、學生感覺學習太單調太無聊(約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學(約16、3%)

          3、不喜歡某老師(約11、3%)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的原因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學習的壓力主要來自于自身,當然學校、家長以及社會也成為許多孩子學習的壓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曾經有過厭學的想法,71、4%的學生認為厭學是正常現象,出現厭學情況時,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選擇了找信得過的師長和朋友解決。關于如何杜絕厭學現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學生選擇了找到解決學習的好的學習方法,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學生選擇了找老師解決。總的來看,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很多,導致學生厭學的因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好多是應該能夠改變的。厭學產生的后果和解決的方法也是千差萬別,但是學生本身大多數還是希望從根本上解決厭學問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餐是一日三餐中的第一餐,早餐不僅需要營養豐富,更需要每天堅持,早餐對我們很重要,不是早餐等于慢性自殺。然而,現如今,部分大學生不吃早餐的問題日益顯現。為了解大學生吃早餐情況,我們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做了關于大學生吃早餐情況的調查,我們于20xx年5月1日-5月3日在南陽理工學院,對各個院系的學生做了調查。

          我們以一百份調查問卷,對我校的問法學院,音樂學院,軟件學院,建筑學院,及經管學院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結果分析統計,我校學生早餐就餐情況如下:

          67%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健康情況表示滿意,其中女生對自己健康狀況滿意的比男生要少;3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健康情況一般;但是沒有大學生對自己的健康情況表示不滿意。說明身為青年人的大學生正處于活力四射的階段,健康狀況良好;也說明大學生的健康意識也不夠強。

          對于吃早餐的重要性,27%的大學生認為非常重要;67%的人認為一般;6%的人認為沒必要。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都沒有認識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對于吃早餐的次數,73%的大學生每周吃3-4次早餐;13%的學生為1-2次:14%的學生每周吃早餐的次數為5-7次。而且,吃早餐的次數與大學生的早上有無課程有密切的關系。例如:67%的大學生每周有三次早上有課,這與前面的每周吃早餐的次數是對應的。

          同時,吃早餐的時間與早上有無課程也有密切的關系。67%的大學生早上吃飯時間為7:00-8:00;27%的大學生為8:00-9:00;只有6%的大學生為9:00-10:00這一時間段。這些數據都說明了大學生早上有無課程的重要性。

          對于吃早餐的時間和地點:20%的人選擇在學校餐廳;33%的人選擇在教室;27%的人選擇在路上解決;20%的學生在宿舍,其中男生占三分之一,女生占三分之二。據統計分析,在宿舍就餐大多與早上有無課程有關系,在學校餐廳或者在教室或路上與起床的時間早晚有關。 73%的大學生吃早餐的時間為5-10分鐘,27%的為10-15分鐘;其中男生的就餐速度普遍比女生快。

          關于吃早餐的類型和變化度,47%的大學生選擇面包牛奶類食物;50%的選擇豆漿,豆腐腦,包子,粥類,這一類別中男女比例相同。大約3%的人選擇面食一類。其中,37%的大學生早餐類型一成不變,其他的都會變化。

          對于大學生不吃早餐的原因,40%的大學生因為起來晚來不及吃;30%的認為吃早餐太麻煩;15%的大學生沒有吃早餐的習慣;5%的認為早餐質量不好;4%的大學生是為了節食減肥;還有大約5%的是為了省錢和其他原因。

          對于是否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這一重要問題,13%的大學生非常清楚;60%的學生大概了解,27%的大學生不了解,(男生不了解的要多于女生的比重),由此看來,大學生不吃早餐與他們的意識有很密切的關系。對于是否要改變不吃早餐這個不良習慣的調查,6%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改;53%的學生認為需要改;大約有41%的大學身認為自己沒有形成不吃早餐的生活習慣。

          關于吃早餐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影響問題:27%的大學生認為不吃早餐對其生活和學習沒影響,其中大多數為男生;73%的大學生認為有影響;影響主要集中于:第一,會頭暈,睡眠不良;第二,學習沒精神,沒質量,沒效率。從這個數據中我們也可以得知:早餐對我們大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大學生不吃早餐明顯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的。

          關于大學生吃早餐的一系列問題,雖然只做了南陽理工學院的部分院系的調查,但根據結果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普遍問題,不僅是某個院系,更是全校存在的問題,甚至是很多的高校都具有的情況。

          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可以給人提供能量,讓人有更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和學習,而且還能促進我們大學生身體的健康。這個百利而無一害的習慣我們大多數學生卻不能好好堅持下去。營養學家也指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后,胃早已排空好,前晚所吃得營養物質早已被消耗完,急需補充。所以我們大學生一定要把吃早餐的習慣堅持下去,尤其是男生,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女生,不僅要堅持下去,而且還不能馬馬虎虎。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先從吃早餐開始。

          我們說早餐對我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那么不吃早餐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不吃早餐的危害:第一,不吃早餐會造成低血糖,使人精神不振,第二,會使大腦出現能量不足的現象,影響記憶力。第三,易患胃炎等慢性腸胃疾病。第四,不吃早餐會誘發膽結石。

          基于上述情況,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在學校開展各種鼓勵學生吃早餐的宣傳活動 ,第二,提倡學生吃有營養的食物,合理膳食,均衡搭配。第三,學校餐廳要提高早餐質量優化服務,使每個學生遲到舒心滿意的早餐。第四,學校也可以調整好課程。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概述

          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借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點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b2c、c2c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網絡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著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由于大學生接觸網絡比較多,所以我們對大學生網上購物進行調查。

          二、調查目的:

          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調查,以便了解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情況與需要,此次調查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載體,近幾年在大學里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

          三、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一個班級為總體,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學生的上網購物狀況,使其更加接近大學生群體上網購物現象的真實情況。

          2、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一個班級發放《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主要了學生關于上網購物基本情形和情況。

          本次調查實際發放問卷43份,回收問卷36份,有效率84%。

          四、調查的內容:

          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統計

          調查表明,大學生一般上網找資料和聊聽、看新聞所占的比例比較多,對在網上的購物情況比較上,說明網上購物還沒有真正的普及在大學生活中。

          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網上購物的還不是很多,有過網上購物經歷的才占36%,所以網上購物的問題的普及有待改變。

          通過上面的圖表顯示,網上購物在大學生中有很大的'潛力,偶爾購物的人數居多,占62%超過很一半以上。

          大學生對事物的神秘探究,他們大多是因為對網上購物新鮮感與方便所吸引,對價格也要求高,對于間不是要求太高。

          調查表明,大學生大多數都是在淘寶上購物,當當網的人數也比較多,網易商城與新浪商城幾乎沒有人在里面購物。

          調查結果表明,在網上貨真價實與物美價廉的商品在網上比較受大學生門歡迎,冒牌偽劣的商品在網上幾乎沒有人購買。說明要打擊冒牌偽劣的商品,在網上出售。

          調查表明,大學生都有訪問過購物網站,這說明他們都有在網上購物的想法,只是還沒有行動。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在網上買裝飾品的服裝之類的比較多,占了74%,圖書與其他的產品所占的比例也挺多的,但娛樂產品比較少。

          調查結果看出,在未來一個月內想在網上購物的人比例占39%,不確定的占30%,半年的占22%三個月和一年之內的占4%。

          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對網上貨物的質量和售后服務持有懷疑與擔心,對網絡全性問題也比較關心,對于別的沒有什么太大的捆擾。

          調查結果表明,網上購物越來越能被大家所接受,受大家所關注,具有很好發展情景。

          五、調查報告總結與建議

          通過上述的調查報告,說明大多數大學生在網上購物還不是很普及,但潛在很大的發展空間,現在大多數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購買方式,有在網上購物的大都是追求新奇與有特性的產品,他們的需求具有差異性,追求購買過程的方便與享受,具有交叉性,一般是比較理性的消費,但阻礙他們的只要是網上售后服務的問題與貨物的質量,與貨物配送問題。

          針對以上的總結我們也對廠商門提出一些的建議,要加強網絡安全的服務,要監督好網上商品質量,保證消費者買到的是貨真價實的商品,這樣他們在購買后心里才不會與預期的落差相差很大。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零用錢的來源

          從來自100份中學生的調查問卷中,98%的中學生零用錢都來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長輩主動給予,很多家長可能有“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念頭,對子女的消費要求都盡量滿足,即使是家庭經濟狀況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調查中,約有28%的同學表明假期有參加打工賺錢,但那遠不能用來交學費及平時的日常花銷,長期的開支主要是依賴父母,對于月零用錢,50%的中學生零用錢的數額每月在職10-50元;有42%的中學生表明夠用;30%的中學生認為“還可以”,只有28%的中學生認為“不夠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給孩子的零用錢的數目還是足夠,認為不夠手的可能是花銷太大或家庭困難及家長有意限制。

          關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學生有這種想法,30%的中學生打工過,其實只要去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子勞力,所獲得的報酬都是會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勞動是光榮的,不勞動是不光彩的。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一個將要面對社會種種挑戰和考驗的人,樹立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的觀念,對于自己的消費行為不無裨益。

          零用錢的流向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中學生主要消費有兩大去向:一是買零食占42%,充分體現了少年嘴饞的天性;二是買學習用品占37%,說明這些同學在享受口福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給自己添置些課外學習資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著消費也占了總消費的一定比例,盡管調查中發現相當部份中學生在購買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時選擇普通標準,但由于“更新換代”頻繁,畢竟也是一項不小的開支。玩方面的消費,在當前的中學生消費中不容忽視,占7%。雖然是農村中學生,但有的同學追潮流,趕時髦,隨身佩帶手機、CD、MD等;有的同學迷戀網吧,把所有的零用錢都花在上網;調查中還發現人情交往也是學生中一筆不少的開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對,封建節日相互宴請,甚至過早地涉入愛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頻,既耗費錢財,也影響學習。作為中學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過早和過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問題。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相信許多人都會說花錢,而且花錢的過程中充滿著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當前中學生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快樂?抑或其他?為滿足自己的欲望,無意識地花掉不該花的錢。或許,這一代的中學生實在太前沿,遺失了本應有的那份純真,消費趨勢體現出成人化的特點,在這里真想對同學們說,保留一點純真,保存一點少年與成年之間的距離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學習上思考,多花一點時間在個人素質修養的提高上,不要浪費錢,更不要浪費青春啊!

          用錢是門學問

          用錢與花錢從深層次的角度理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花錢”有隨意性強,“用錢”指把錢用在必需上,充分體現錢的真正功能。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零用錢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計劃性、節制性不強。有計劃的只有26、7%,其他都無計劃或無節制。調查中還發現部份家長對中學生處理零用錢的態度不明朗,或許并不關注中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狀況;或許忙于工作、家務無暇顧及,聽之任之;還有部份家長把零用錢的多寡,作為激勵的籌碼,學習好,就多給一點零用錢,學習差就少給點,這樣,有些中學生為了多拿點零用錢就會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當被問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88%的中學生選擇看情況,說明目前的中學生在這方面的處理上還是比較謹慎理智的。對于是否捐獻給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學生有經常性的行為。分析其中原因,也許囿了囊中羞澀,也許對捐獻的社會意義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如果每個中學生每年捐獻10元,不知可以讓多少個西部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調查中還發現沒有一個同學能把剩余的零用錢放進銀行儲存,由此可見,中學生的理財意識相當薄弱。

          反思與建議

          中學生的消費以受外界影響為主,既然外界的環境不易改變,那就只好改變自己,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有零用錢是正常的,但數額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錢,不大手大腳,應用則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時尚,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東西,當自己買的東西不別人好的時候,不必理會別人是怎樣看你的,只要自己堅信這樣做是對的;消費時更多的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懂得錢是得來不易的,學會節儉,用得合理,這樣才會讓父母感到放心。

          對于個別中學生的高消費現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強。注重外表,很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很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如認為穿的顯眼點,漂亮點,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發達,中學生們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發奇心,就把錢花在這上面,以為邊走邊打著手機,十分瀟酒,風光。其實現在中學生大多設有必要購買手機,這樣做很不理智,不僅浪費,還加重家庭負擔,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使亂消費的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中有不少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只要開口,絕不會空手,有求必應,長此以往,輕則助長了他們的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慮他人處境,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作為中學生應該把有限的零用錢統籌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學業上,作為自己的學業后勤保障,同時也提醒同學們要學會善于理財。

          結束語

          進入21世紀,社會競爭愈加激烈,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會占得住腳。消費也是一種能力,消費又是為了更多的知識和形成更高的能力,只有這樣,未來才會掌握在我們手里。作為中學生,還沒有在社會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將來,也許你就會感覺到錢的來之不易,可能會很后悔自己中學時所做的事,所以,我們不要讓生命留下任何遺憾,從現在起就要學會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錢,正確的去消費。

          附:中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問卷

          (請在以下各欄目中的選項上打“√”,多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1、你認為你家的經濟境況是

          A富有B中等C一般D較差

          2、月零用錢

          A1—10元B10---50元C50---100元D100以上

          3、零用錢的主要來源

          A、父母B、祖父母/外祖父母C、其他親戚D、打工E、其他F、壓歲錢

          4、每月剩余零用錢

          A沒有B一點點C幾乎沒花D50%

          5、零用錢的主要用途(多選)

          A學習用品B買零食C吃飯D買衣服E買化妝品

          F談戀愛G上網H交朋友I存銀行J買書籍

          6、用零花錢買書的種類

          A文學著作B學習輔導用書C報刊雜志D科技叢書E漫畫書F其它

          7、剩余零用錢處理

          A還父母B儲存C儲蓄銀行

          8、是否覺得零用錢不夠

          A是B否C還可以

          9、與同學朋友人情交往的開支

          A多B一般C很少D沒有

          10、曾經捐獻給希望工程

          A經常B偶爾C沒有

          11、是否有計劃的使用零用錢

          A有計劃B不堅持計劃C無計劃卻有節制D無計劃

          12、是否主動討過零花錢

          A經常B偶爾C沒有

          13、你對買衣服、鞋的要求

          A名牌B普通C低檔D合適就好

          14、家長對你處理零用錢的態度

          A支持B默認C反對D其它看法

          15、你跟有錢人在一起的感覺

          A自悲B羨慕C忌妒D無所謂

          16、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

          A會B不會C看情況

          17、小問題:你認可的花錢風格怎樣?說說看。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學生調查報告錦集5篇】相關文章:

        學生學習計劃錦集10篇01-09

        學生學習計劃錦集四篇12-21

        學生調查報告08-27

        【推薦】調查報告作文300字錦集十篇08-02

        有關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錦集5篇08-02

        有關環境調查報告作文300字錦集八篇07-29

        【實用】學生周記錦集5篇01-06

        【精品】學生周記錦集6篇01-10

        學生學習計劃模板錦集9篇01-16

        【精品】學生學習計劃錦集10篇01-0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第二区 | 亚洲欧美丝袜中文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v | 婷婷丁香五月天永久在线 | 午夜AV免费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學生調查報告錦集5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錦集5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又到一年畢業季。畢業季,選擇季。隨著畢業日期的日益臨近,大學生們被推到了不得不做出選擇的境地。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抉擇,大學生們的選擇是什么?繼續求學考研、出國留學深造還是直接就業?

              本次調研經過專家論證的調研方法,調研對象分別為北京語言大學、安徽大學、南昌大學、中山大學、東北大學等全國近38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學生,數據收集時間為20xx年3月1日―4月25日。調研共收集有效樣本8570份,分布在北京、西安、珠海、江西、廣東、合肥等省份和地區,男女比例 4:6。

              畢業后的三個選擇成主流:考研、就業、出國留學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字路口”,學生們的心態與抉擇也不盡相同。此次調研數據顯示,考研、就業、出國留學正成為大學畢業生們的主流選擇。

              具體來看:

              考研仍是首選 跨專業報考漸成趨勢

              從調研結果看,考研正成為絕大多數畢業生的選擇,這一比例甚至接近50%。

              這表明,絕對多數大學畢業生們試圖通過繼續學習來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力。這也恰恰反映出,畢業生們普遍對未來充滿迷茫,尤其隨著“畢業即失業”壓力的進一步加大,對找不到工作的擔憂,對不知從事什么工作的困惑,促使大部分人盲目跟風選擇考研以避免直接走上社會后的無助。

              而選擇考研的大學畢業生中,接近40%的大學畢業生在考研專業選擇上,會選擇跨專業報考。這一數據多少讓人有些吃驚。

              從某種程度說明,很多學生對未來缺乏必要的規劃及專業指導。有些大學生,可能迫于社會招聘人才的需求及就業形勢的嚴峻,選擇跨專業考研;有的可能在高考選擇專業時,或是受父母的影響,或是對未來感到迷茫,并未慎重考慮就盲目選擇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從而造成所學并非真正所愛,畢業時產生想通過考研來改變專業及職業方向的想法。

              畢業不就業 求職比例僅占1/3

              對未來的迷茫,對畢業后就業的擔憂和不適,促使大學生畢業后的求職意向很低。在被問及“你畢業后的方向選擇時”,僅有三成多的大學生有意向找工作,這項數據顯示出今年的應屆生下一步的重點還是要繼續深造。

              據國家二級職業指導師、管理心理學專家師至潔以往跟大學生們交流時的感受是:很多學生會以考研來回避其實并不殘酷的就業,這一方面可能跟逃避就業壓力有關,也說明了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其實是一片茫然。缺乏有效的指導。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它給無數師生帶來了福音。然而,我們在為素質教育大聲喝彩的時候,同時也為不少青少年憂慮,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對此,教師也在犯難,“這書怎么越來越難教了”、“學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來”。不難看出,“厭學”已成了制約教育教學工作的瓶頸之一。中學生厭學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如若不加重視,會加劇學生輟學和出走。因此對學生的厭學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并進行全方面的綜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過對初中生厭學現象的調查,對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出初中學生厭學現象的表現、影響及其產生原因,從而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并幫助學生找到厭學的癥結所在,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厭學問題,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調查方法

              1、對象:舊寨中學初一、初二、初三學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級85人,初二年級82人,初三年級36人)

              2、時間:20xx年11月

              3、調查方法:采取隨機取樣的辦法,對本校部分學生的厭學情況進行分發調查問卷,隨機問卷調查。

              四.結果與分析

              (一)、厭學現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謂厭學,就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厭倦學習的心理,進而在學習學科課程時,對知識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不再愿意學習的現象。

              其突出特點如下:

              第一,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覺,可以說為視上課為坐牢。

              第二,有的學生作業幾乎不做,有的學生期末考試在5分鐘完成選擇題,然后就睡覺。

              第三,逃學、曠課、外出閑逛、玩游戲,這是厭學的突出表現。

              (二)、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來看,初中學生厭學的主要因素有四個方面:

              a、學習壓力過重;(約50、7%)

              b.基礎太差跟不上,(約36、9%)

              成績差的學生,壓力大,畏懼學習,導致越來越差,越差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個別學生喜歡學習的學科就想學習,而且會學得很好,感覺有意思;不喜歡的學科就不想學習,就不學。學習完全憑興趣和愛好,沒有自覺性。

              c、教師枯燥的教學方法(約26、1%)

              老師講得太單調,沒有幽默感,把簡單問題復雜化,課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學生,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d、家長期望過高(約22、2%)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在家里除了學校的作業,另外給孩子安排大量作業,學生因此沒有時間玩耍,從而感到心煩,不想學習。在家長看來,學生只能讀書,不能玩耍,學生學習不好,考試不及格,父母要打、要罵,很少與孩子溝通。

              另外:

              1、學生感覺學習太單調太無聊(約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學(約16、3%)

              3、不喜歡某老師(約11、3%)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的原因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學習的壓力主要來自于自身,當然學校、家長以及社會也成為許多孩子學習的壓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曾經有過厭學的想法,71、4%的學生認為厭學是正常現象,出現厭學情況時,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選擇了找信得過的師長和朋友解決。關于如何杜絕厭學現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學生選擇了找到解決學習的好的學習方法,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學生選擇了找老師解決。總的來看,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很多,導致學生厭學的因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好多是應該能夠改變的。厭學產生的后果和解決的方法也是千差萬別,但是學生本身大多數還是希望從根本上解決厭學問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餐是一日三餐中的第一餐,早餐不僅需要營養豐富,更需要每天堅持,早餐對我們很重要,不是早餐等于慢性自殺。然而,現如今,部分大學生不吃早餐的問題日益顯現。為了解大學生吃早餐情況,我們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做了關于大學生吃早餐情況的調查,我們于20xx年5月1日-5月3日在南陽理工學院,對各個院系的學生做了調查。

              我們以一百份調查問卷,對我校的問法學院,音樂學院,軟件學院,建筑學院,及經管學院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結果分析統計,我校學生早餐就餐情況如下:

              67%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健康情況表示滿意,其中女生對自己健康狀況滿意的比男生要少;3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健康情況一般;但是沒有大學生對自己的健康情況表示不滿意。說明身為青年人的大學生正處于活力四射的階段,健康狀況良好;也說明大學生的健康意識也不夠強。

              對于吃早餐的重要性,27%的大學生認為非常重要;67%的人認為一般;6%的人認為沒必要。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都沒有認識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對于吃早餐的次數,73%的大學生每周吃3-4次早餐;13%的學生為1-2次:14%的學生每周吃早餐的次數為5-7次。而且,吃早餐的次數與大學生的早上有無課程有密切的關系。例如:67%的大學生每周有三次早上有課,這與前面的每周吃早餐的次數是對應的。

              同時,吃早餐的時間與早上有無課程也有密切的關系。67%的大學生早上吃飯時間為7:00-8:00;27%的大學生為8:00-9:00;只有6%的大學生為9:00-10:00這一時間段。這些數據都說明了大學生早上有無課程的重要性。

              對于吃早餐的時間和地點:20%的人選擇在學校餐廳;33%的人選擇在教室;27%的人選擇在路上解決;20%的學生在宿舍,其中男生占三分之一,女生占三分之二。據統計分析,在宿舍就餐大多與早上有無課程有關系,在學校餐廳或者在教室或路上與起床的時間早晚有關。 73%的大學生吃早餐的時間為5-10分鐘,27%的為10-15分鐘;其中男生的就餐速度普遍比女生快。

              關于吃早餐的類型和變化度,47%的大學生選擇面包牛奶類食物;50%的選擇豆漿,豆腐腦,包子,粥類,這一類別中男女比例相同。大約3%的人選擇面食一類。其中,37%的大學生早餐類型一成不變,其他的都會變化。

              對于大學生不吃早餐的原因,40%的大學生因為起來晚來不及吃;30%的認為吃早餐太麻煩;15%的大學生沒有吃早餐的習慣;5%的認為早餐質量不好;4%的大學生是為了節食減肥;還有大約5%的是為了省錢和其他原因。

              對于是否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這一重要問題,13%的大學生非常清楚;60%的學生大概了解,27%的大學生不了解,(男生不了解的要多于女生的比重),由此看來,大學生不吃早餐與他們的意識有很密切的關系。對于是否要改變不吃早餐這個不良習慣的調查,6%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改;53%的學生認為需要改;大約有41%的大學身認為自己沒有形成不吃早餐的生活習慣。

              關于吃早餐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影響問題:27%的大學生認為不吃早餐對其生活和學習沒影響,其中大多數為男生;73%的大學生認為有影響;影響主要集中于:第一,會頭暈,睡眠不良;第二,學習沒精神,沒質量,沒效率。從這個數據中我們也可以得知:早餐對我們大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大學生不吃早餐明顯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的。

              關于大學生吃早餐的一系列問題,雖然只做了南陽理工學院的部分院系的調查,但根據結果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普遍問題,不僅是某個院系,更是全校存在的問題,甚至是很多的高校都具有的情況。

              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可以給人提供能量,讓人有更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和學習,而且還能促進我們大學生身體的健康。這個百利而無一害的習慣我們大多數學生卻不能好好堅持下去。營養學家也指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后,胃早已排空好,前晚所吃得營養物質早已被消耗完,急需補充。所以我們大學生一定要把吃早餐的習慣堅持下去,尤其是男生,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女生,不僅要堅持下去,而且還不能馬馬虎虎。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先從吃早餐開始。

              我們說早餐對我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那么不吃早餐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不吃早餐的危害:第一,不吃早餐會造成低血糖,使人精神不振,第二,會使大腦出現能量不足的現象,影響記憶力。第三,易患胃炎等慢性腸胃疾病。第四,不吃早餐會誘發膽結石。

              基于上述情況,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在學校開展各種鼓勵學生吃早餐的宣傳活動 ,第二,提倡學生吃有營養的食物,合理膳食,均衡搭配。第三,學校餐廳要提高早餐質量優化服務,使每個學生遲到舒心滿意的早餐。第四,學校也可以調整好課程。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概述

              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借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點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b2c、c2c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網絡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著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由于大學生接觸網絡比較多,所以我們對大學生網上購物進行調查。

              二、調查目的:

              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調查,以便了解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情況與需要,此次調查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載體,近幾年在大學里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

              三、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一個班級為總體,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學生的上網購物狀況,使其更加接近大學生群體上網購物現象的真實情況。

              2、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一個班級發放《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主要了學生關于上網購物基本情形和情況。

              本次調查實際發放問卷43份,回收問卷36份,有效率84%。

              四、調查的內容:

              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統計

              調查表明,大學生一般上網找資料和聊聽、看新聞所占的比例比較多,對在網上的購物情況比較上,說明網上購物還沒有真正的普及在大學生活中。

              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網上購物的還不是很多,有過網上購物經歷的才占36%,所以網上購物的問題的普及有待改變。

              通過上面的圖表顯示,網上購物在大學生中有很大的'潛力,偶爾購物的人數居多,占62%超過很一半以上。

              大學生對事物的神秘探究,他們大多是因為對網上購物新鮮感與方便所吸引,對價格也要求高,對于間不是要求太高。

              調查表明,大學生大多數都是在淘寶上購物,當當網的人數也比較多,網易商城與新浪商城幾乎沒有人在里面購物。

              調查結果表明,在網上貨真價實與物美價廉的商品在網上比較受大學生門歡迎,冒牌偽劣的商品在網上幾乎沒有人購買。說明要打擊冒牌偽劣的商品,在網上出售。

              調查表明,大學生都有訪問過購物網站,這說明他們都有在網上購物的想法,只是還沒有行動。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在網上買裝飾品的服裝之類的比較多,占了74%,圖書與其他的產品所占的比例也挺多的,但娛樂產品比較少。

              調查結果看出,在未來一個月內想在網上購物的人比例占39%,不確定的占30%,半年的占22%三個月和一年之內的占4%。

              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對網上貨物的質量和售后服務持有懷疑與擔心,對網絡全性問題也比較關心,對于別的沒有什么太大的捆擾。

              調查結果表明,網上購物越來越能被大家所接受,受大家所關注,具有很好發展情景。

              五、調查報告總結與建議

              通過上述的調查報告,說明大多數大學生在網上購物還不是很普及,但潛在很大的發展空間,現在大多數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購買方式,有在網上購物的大都是追求新奇與有特性的產品,他們的需求具有差異性,追求購買過程的方便與享受,具有交叉性,一般是比較理性的消費,但阻礙他們的只要是網上售后服務的問題與貨物的質量,與貨物配送問題。

              針對以上的總結我們也對廠商門提出一些的建議,要加強網絡安全的服務,要監督好網上商品質量,保證消費者買到的是貨真價實的商品,這樣他們在購買后心里才不會與預期的落差相差很大。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零用錢的來源

              從來自100份中學生的調查問卷中,98%的中學生零用錢都來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長輩主動給予,很多家長可能有“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念頭,對子女的消費要求都盡量滿足,即使是家庭經濟狀況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調查中,約有28%的同學表明假期有參加打工賺錢,但那遠不能用來交學費及平時的日常花銷,長期的開支主要是依賴父母,對于月零用錢,50%的中學生零用錢的數額每月在職10-50元;有42%的中學生表明夠用;30%的中學生認為“還可以”,只有28%的中學生認為“不夠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給孩子的零用錢的數目還是足夠,認為不夠手的可能是花銷太大或家庭困難及家長有意限制。

              關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學生有這種想法,30%的中學生打工過,其實只要去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子勞力,所獲得的報酬都是會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勞動是光榮的,不勞動是不光彩的。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一個將要面對社會種種挑戰和考驗的人,樹立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的觀念,對于自己的消費行為不無裨益。

              零用錢的流向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中學生主要消費有兩大去向:一是買零食占42%,充分體現了少年嘴饞的天性;二是買學習用品占37%,說明這些同學在享受口福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給自己添置些課外學習資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著消費也占了總消費的一定比例,盡管調查中發現相當部份中學生在購買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時選擇普通標準,但由于“更新換代”頻繁,畢竟也是一項不小的開支。玩方面的消費,在當前的中學生消費中不容忽視,占7%。雖然是農村中學生,但有的同學追潮流,趕時髦,隨身佩帶手機、CD、MD等;有的同學迷戀網吧,把所有的零用錢都花在上網;調查中還發現人情交往也是學生中一筆不少的開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對,封建節日相互宴請,甚至過早地涉入愛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頻,既耗費錢財,也影響學習。作為中學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過早和過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問題。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相信許多人都會說花錢,而且花錢的過程中充滿著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當前中學生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快樂?抑或其他?為滿足自己的欲望,無意識地花掉不該花的錢。或許,這一代的中學生實在太前沿,遺失了本應有的那份純真,消費趨勢體現出成人化的特點,在這里真想對同學們說,保留一點純真,保存一點少年與成年之間的距離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學習上思考,多花一點時間在個人素質修養的提高上,不要浪費錢,更不要浪費青春啊!

              用錢是門學問

              用錢與花錢從深層次的角度理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花錢”有隨意性強,“用錢”指把錢用在必需上,充分體現錢的真正功能。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零用錢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計劃性、節制性不強。有計劃的只有26、7%,其他都無計劃或無節制。調查中還發現部份家長對中學生處理零用錢的態度不明朗,或許并不關注中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狀況;或許忙于工作、家務無暇顧及,聽之任之;還有部份家長把零用錢的多寡,作為激勵的籌碼,學習好,就多給一點零用錢,學習差就少給點,這樣,有些中學生為了多拿點零用錢就會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當被問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88%的中學生選擇看情況,說明目前的中學生在這方面的處理上還是比較謹慎理智的。對于是否捐獻給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學生有經常性的行為。分析其中原因,也許囿了囊中羞澀,也許對捐獻的社會意義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如果每個中學生每年捐獻10元,不知可以讓多少個西部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調查中還發現沒有一個同學能把剩余的零用錢放進銀行儲存,由此可見,中學生的理財意識相當薄弱。

              反思與建議

              中學生的消費以受外界影響為主,既然外界的環境不易改變,那就只好改變自己,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有零用錢是正常的,但數額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錢,不大手大腳,應用則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時尚,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東西,當自己買的東西不別人好的時候,不必理會別人是怎樣看你的,只要自己堅信這樣做是對的;消費時更多的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懂得錢是得來不易的,學會節儉,用得合理,這樣才會讓父母感到放心。

              對于個別中學生的高消費現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強。注重外表,很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很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如認為穿的顯眼點,漂亮點,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發達,中學生們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發奇心,就把錢花在這上面,以為邊走邊打著手機,十分瀟酒,風光。其實現在中學生大多設有必要購買手機,這樣做很不理智,不僅浪費,還加重家庭負擔,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使亂消費的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中有不少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只要開口,絕不會空手,有求必應,長此以往,輕則助長了他們的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慮他人處境,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作為中學生應該把有限的零用錢統籌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學業上,作為自己的學業后勤保障,同時也提醒同學們要學會善于理財。

              結束語

              進入21世紀,社會競爭愈加激烈,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會占得住腳。消費也是一種能力,消費又是為了更多的知識和形成更高的能力,只有這樣,未來才會掌握在我們手里。作為中學生,還沒有在社會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將來,也許你就會感覺到錢的來之不易,可能會很后悔自己中學時所做的事,所以,我們不要讓生命留下任何遺憾,從現在起就要學會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錢,正確的去消費。

              附:中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問卷

              (請在以下各欄目中的選項上打“√”,多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1、你認為你家的經濟境況是

              A富有B中等C一般D較差

              2、月零用錢

              A1—10元B10---50元C50---100元D100以上

              3、零用錢的主要來源

              A、父母B、祖父母/外祖父母C、其他親戚D、打工E、其他F、壓歲錢

              4、每月剩余零用錢

              A沒有B一點點C幾乎沒花D50%

              5、零用錢的主要用途(多選)

              A學習用品B買零食C吃飯D買衣服E買化妝品

              F談戀愛G上網H交朋友I存銀行J買書籍

              6、用零花錢買書的種類

              A文學著作B學習輔導用書C報刊雜志D科技叢書E漫畫書F其它

              7、剩余零用錢處理

              A還父母B儲存C儲蓄銀行

              8、是否覺得零用錢不夠

              A是B否C還可以

              9、與同學朋友人情交往的開支

              A多B一般C很少D沒有

              10、曾經捐獻給希望工程

              A經常B偶爾C沒有

              11、是否有計劃的使用零用錢

              A有計劃B不堅持計劃C無計劃卻有節制D無計劃

              12、是否主動討過零花錢

              A經常B偶爾C沒有

              13、你對買衣服、鞋的要求

              A名牌B普通C低檔D合適就好

              14、家長對你處理零用錢的態度

              A支持B默認C反對D其它看法

              15、你跟有錢人在一起的感覺

              A自悲B羨慕C忌妒D無所謂

              16、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

              A會B不會C看情況

              17、小問題:你認可的花錢風格怎樣?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