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生的調查報告
關于小學生的調查報告1
關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不愛學習的調查報告研究 在**小學實習期間,中午有去教室給成績較差的學生輔導作業(yè)。在輔導作業(yè)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他們成績不好大都是不愛學習,原因各種各樣的。于是我針對這方面做了這個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探究學生不愛學習的原因,可以更加的了解學生的想法,對以后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二、調查對象
**小學五年(4)班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7個)。
三、調查內容
學生不愛學習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四、調查方式:觀察法
五、調查時間:20xx.11.1——20xx.12.7
六、調查分析
。ㄒ唬⿲W生不愛學習的原因
1.對學習不感興趣。很多學生成績不好是因為對數學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很枯燥。
2.自信心缺乏。特別是成績差的學生,因為自己成績很不好,認為他們自己不能學好,不如別人,所以不愛學習。以至于上課不認真聽課,經常走神,這些又會導致考試考不好,如此惡性循環(huán)······
3.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很多成績差的學生上課都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很好動,喜歡把頭靠在桌上或者手上;有的上課喜歡做小動作,老師不提醒就一直做。
這是我調查的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ǘ┙鉀Q方案
1.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
(1)多讓學生做些具有思維性的題目,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使學生慢慢愛上數學。因為當學生成功解決一些難題時,就會具有成功感。那時候,學生的喜怒哀樂都會融入其中。同時,也會不斷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開啟學生的數學天賦,自然而然學生也會喜歡數學。要讓學生明白,不要一看到不懂的就問別人,
這樣是毫無效果的,只是當他實在想不出任何方法去解題,走投無路時才去問別人。
。2)切忌讓學生濫做題。做多,有時也不是件好事請,但也不可以不做,這樣會生疏的,而且容易失去興趣。讓學生適當地做題,再好好的歸納(歸納的主要是做這一類題型的思路,但只能作參考,要建議學生千萬不能生搬硬套,否則,適得其反),做題的思路有很多種,這就得自己去好好探索了。
(3)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而適合學生自己的方法是學生自己在日常學習中所探索的,別人的好方法也未必適合自己,得找到適合的,才能更好的發(fā)展。學數學也是這樣,不用過多理會別人的,只要自己認為這方法適合自己,用這方法能學好,那就用。
2.使學生嘗到成功的滋味
很多學生不愛學習的原因,多是由于學習總是失敗,考試成績總是不如人。因此,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恰當地為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并給以切實有效的幫助,這樣學生就能通過努力達到他能夠實現的目標,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的體驗又會激勵學生的繼續(xù)努力,使他不斷進步。對于那些頑皮貪玩不愛學習的學生,希望老師和家長心里仍然保留一份對他們的尊重,超越他們之上有一種我們還不能理解的力量。任何一種真正的教育,其目的是培養(yǎng)終生的學習者,使他們感覺到和周圍的人們及大自然有深刻的聯系。這樣的學生應該能清晰、獨立地思考,具備在社會上生存和發(fā)展的技能。每位學生需要在他的學習活動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學習中感受到他是世界的公民!
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么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什么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fā)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并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3.從小培養(yǎng)注意力
兒童不愛學習常與其注意力差有關。課堂教學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鐘,有的學生卻只能集中注意幾分鐘,有許多內容在“開小差”時沒聽到、沒理解,結果成績差,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進而不愛學習。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有的學生天生注意力不集中,這需要家長長期的努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注意力的這扇窗戶,智慧的陽光才能撒滿心田。注意力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學生的認知和社會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發(fā)展及其入學后學業(yè)成績的高低(1)營造安靜、簡單的環(huán)境。父母應根據這一特點,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學生注意的因素,為學生創(chuàng)造安靜、簡樸的物質環(huán)境。
(2)有規(guī)律的生活。學生一日生活的節(jié)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他的注意力。因此,家長應當注意安排好學生的生活作息。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有新異刺激出現時,成人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它,但學生卻很難做到。因此,為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成人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景逐漸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注意事物的廣度。學生注意力差的另一表現是不能同時注意多個事物。為此,家長應當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廣度。
(5)激發(fā)學生對活動的興趣與需要。興趣與需要是學生活動的內在推動力,是直接影響學生注意力的情感系統。為維持學生對某一活動的持續(xù)興趣,父母應當注意活動內容的難度要適合學生的水平,既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戰(zhàn)。如果活動內容與學生的先前經驗無關,學生沒有充分的經驗準備和能力準備,活動任務超出了其駕馭的范圍,即使形式再活潑有趣,也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如果任務難度過低,對學生來說沒有一點挑戰(zhàn),學生也不會感興趣,不能集中注意力。
。6)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完成任務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要想使學生的注意持久,成人不能強迫他做什么,而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激發(fā)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因此,在活動之前,老師應當幫助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在活動過程中,老師應當及時提醒學生,使其注意力始終指向某個方向。例如,老師和學生種一顆豆放在窗臺上。最初幾天,學生可能出于好奇而經常來看一看。但時間久了,興趣趨于淡化,自然不會來光顧了。如果老師能在種豆之前對學生說:“這顆豆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學生要是看到它發(fā)芽了,就趕緊來告訴老師”。這樣就交給學生一個任務,為了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他就必須經常注意它。
總之,優(yōu)秀的老師幫學生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給學生尋找一個得力的學習幫手,自始至終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給學生以鼓勵,鼓勵學生堅持到底,堅持不懈,鍥而不舍,這樣,學生成才了,成功了,做老師的也放心了,也欣慰了。
七、調查體會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發(fā)現自己更加的了解學生了,跟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近了很多。學生有什么話也愿意跟我講,這讓我很欣慰,因為他們信任我。同時我也學到了很多,以后教學時,遇到這類問題會有應對的策略,不會顯得不知所措。
關于小學生的調查報告2
網絡是把雙刃劍,所以網絡對青少年來說既有利又有害,F在,網絡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現在的小學生也對網絡越來越熟悉。于是,我做了一個關于小學生上網事件調查報告。調查
首先我對000進行了問卷調查.
“你喜歡上網嗎?A喜歡B不喜歡C一般般?”
“A,”回答。
“你上網一般是為了A打游戲,聊天。B看電影。C上網查資料,”
小紅誠實地說:“有時A也有時C。”
“你一天上網時間是,A15分鐘B30分鐘C60分鐘,” “A,”小紅顯然有些不耐煩的回答。 另外我還對好幾個同學進行了調查。我發(fā)現百分之三十的同學已經沉迷了網絡,百分之五十是克制自己比較成功的,假日的時候才玩。百分之十五是只玩小游戲,百分之五是家里沒電腦的,從來不玩。
分析
我相信那些沉迷網絡的同學,大多是家長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管,經常把小孩扔在家里,因此沉迷了網絡。還有一小部分同學是因為不聽家長的勸阻,所以沉迷了網絡。
結論
上網有很多好處例如:1.便于查資料,擴大知識面。2.可以看書報,新聞,擴寬視野,學更多的東西。3.可以看英文電影可以學習英語。但是上網也有壞處:1.玩游戲過度,對眼睛不好,會導致近視。2 .若看了不好的信息,對心理健康不好,所以我們要健康上網。建議
每次上網不要超過一小時,盡量克制自己,遠離網絡上的不良游戲
關于“小學生愛上QQ”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現在,隨著科技的飛速猛進,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了電腦。QQ也在我們生活中普遍地出現。而小學生卻一個個都迷上了聊QQ,可QQ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我?guī)е@個疑問去尋找答案。
二、調查內容:
1. 現在的小學生對QQ有什么看法。
2. QQ對我們學習有幫助嗎?
3. 你覺得QQ有什么吸引力?
三、調查方法:
1.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人們對QQ的看法。
2. 經過分析,知道現在到底有多少小學生愛上QQ。
3. 使用交談法,知道小學生為什么這么喜歡上QQ
四、調查范圍:某學校5年級5班的小學生,共35人左右。
五、研究過程:
1. 同學之間互相詢問,可以適當地和同學說說他們對QQ的看法。
關于小學生的調查報告3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員
。 ****學號:***************)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生活習慣亦隨變化。網絡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關于網絡對中學生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中學生上網呢,對此,我通過網上調查及查閱資料的方式,于20xx年4月10日至20xx年4月27日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1.大部分中學生(包括上過網的和未上過網的)喜歡上網。
2.中學生上網的目的:
。1)中學生上網,查閱自己愛好的信息或玩游戲者較多,其次是聊天、娛樂、收發(fā)郵件、下載音像資料或圖片,再次是查閱資料、做網頁、查閱有關知識的信息、瀏覽新聞等等;
。2)大部分男生上網是為了玩游戲;一多半女生上網是為了聊天;
3.比較熱門的網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學生上網的時間:
大部分中學生上網是在節(jié)假日,還有一部分是在放學后和同學一起上網;在假期里,各網吧從早晨7點到晚上1點幾乎全被廣大青年學生所占領。年齡比較小的以電子游戲為主,年齡大者以網上聊天為主,而真正到網上查尋資料,了解外面新世界者少之又少。而網吧里幾乎全都是男的,他們幾乎在網吧里的時間平均3小時以上。
5.中學生上網的途徑
大部分中學生在家里上網,其次是去網吧或在同學、朋友家上網;
6.(非中學生)是否支持中學生上網:
支持者居多,反對者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確對待,有限制地上網”。但很多中學生的家長反對或控制孩子上網。其反對原因大多是“上網耽誤學習”及“上網容易受不良信息影響”;
7.網上交友問題。
許多中學生在網上都有網友。在現實生活壓抑的時候,在網上找個朋友傾
述也無不是件快事。當然,有好當然也有壞的方面,而網絡畢竟是一個虛擬世界,網上許多人說的都是謊話,很容易是中學生說謊、受騙,甚至在這些人的“引導”下誤入歧途。
。1) 分散學習精力。廣大學生的學習任務本來就很緊張,課程多,而精力又有限。而學生上網又在放學后,正常的休息時間就減少了。導致了一些學生不能按時睡覺、起床,影響上課精力,對學習漸漸疏遠了。
(2) 思想受到危害。由于在網上人與人之間無法正視了解,因而享受這種虛偽的世界,使自己出現了孤僻內向的不良性格和心理偏差。再加上我們學生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很明白,一些涉世不深、思想觀不成熟的學生容易被網上不健康內容所影響,從而出現一些害人害己的行為。
。3) 加重家庭負擔。對于我們還是消費者的中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的家庭也不富裕,對于一個小時1.5元錢的消費來說并不輕松。許多學生就打著買學習用品的幌子來上網,甚至行騙偷盜自己的家庭來滿足自己上網的樂趣。
8.網絡對中學生的好處
(1)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2)因特網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快速的查閱相關信息,并能及時了解世界新聞信息、科技動態(tài),不受時空限制,這給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3)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中學生在網上與其他人交談時,不受時空的限制,方便的與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時不便于說的話說出來。從某一方面來講,教師、學生家長可以在網上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意見、建議,以及思想情況;
。4)可以促進中學生的學業(yè)。在網上查閱信息非常方便,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料,甚至是合適的老師。這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效率。
(5)網上訂書。在這時間千金的社會里,你到書店去買書又浪費時間和體力。而網上對每種書都介紹清楚,只要一個E-mil便可以了。
9.網絡對中學生的壞處
(1)容易上癮。
許多中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聊天室,不知不覺的出現了精神和身體上的
病癥,影響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2)容易受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
許多網站(包括許多著名的大網站)的頁面甚至主頁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內容,中學生很容易受它們的影響。有一些中學生受網上暴力內容的影響,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容易荒廢學業(yè)。
許多中學生自控能力不強,上網經常著了迷,晚上經常拖得很晚,不但影響了這一天的寫作業(yè)和復習,還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
(4)網吧問題。
現在網吧的數量日漸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網吧。許多中學生在放學后、節(jié)假日和同學一起去網吧上網聯機打游戲、聊天等等,,且上網時間很長。這不僅浪費錢財,而且在網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在調查過程中,許多接受調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網吧里電腦上的主頁就是不良的網頁。正當營業(yè)的網吧有標明“未成年人不得入內”,而實際上未成年人可以進入上網。有些網吧有標明“未成年人不得入內”,而在二樓全部都是未成年人在上網。有些網吧比較正規(guī),但只要有身份證就可以進入上網。黑網吧,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在上網。有些電腦培訓店,打著培訓的牌子,實際上從事網吧經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來上網。一般電子游戲廳有游戲機十幾臺,還有“熊貓機、水果機等”,里面全部是未成年人在玩。
10.網絡對中學生心理的影響
。1)許多網絡游戲都含有暴力的內容。很多中學生上網就是為了玩游戲,經常接觸這些游戲,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學生摻入恐怖、暴力、以強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給中學生的心理造成了較大危害。
(2)在調查中發(fā)現,聊天室中,許多人幾乎句句不離臟話,而且經常談論一些不良的內容。許多中學生長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響。
(3)在網上,一切事物都是虛擬的。一些中學生長期沉迷于網絡的虛幻世界里,有的人就會逐漸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別人溝通等性格。
分析
由調查可以看出
1. 中學生上網主要還是處于好奇心和愛玩。
2. 中學生由于上網而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影響了學習;二是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
但是調查表明,受到網絡影響的中學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學生上網是出于好奇和網絡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絕大部分中學生上網還是非常正經的。
少數由于網絡而出現問題的中學生,他們的問題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網絡吸引他們的不是知識,而是其他他們所看到的事物。中學生好奇心強、愛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強,這使這些過于沉迷于網絡的中學生在生活、學習,乃至思想上出了問題。而且,促成他們出現了問題的不只是在于他們本身,其根源問題是在于,現在針對中學生乃至青少年的網站實在太少。一般上網,如果不是有明確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學生眼中的網絡世界的,更多的還是過于成人化的東西。真正能讓中學生感興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們的有益的專門網站寥寥無幾。正因為如此,許多感到寂寞、無聊而上網的中學生,才會被吸引到網絡游戲、聊天室中來,或是在無意的瀏覽中,被不良信息所影響。而且,玩游戲、聊天時都很容易上癮,時間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過去,這樣就使一些中學生的身體受到影響,還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3. 一些中學生迷戀網吧的原因
。1)假期缺少能使中學生感興趣的活動。
。2)缺少可以供中學生們娛樂、活動、放松的有益的免費活動場所。
許多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因此在節(jié)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現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讓他們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學到知識的場所。而像科技館等場所,雖然比較好,可是門票往往很貴,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學生不可能經常去。所以,正是這種“真空”使網吧得到了機會。而且網吧為了增加顧客,上網的價格不貴,還增加了許多能滿足學生們“愛玩”性格的游戲,這更使中學生經!肮忸櫋本W吧。
(3)對非法網吧的打擊力度不夠。許多非法網吧已轉到了“地下”,這更使執(zhí)法人員無法清除它們。
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
1. 中學生自己要加強自控能力,上網避免瀏覽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戲,安排
好上網的時間,不要太長。
2. 老師和家長應該引導學生上網,不能盲目的“堵網”,而應該通過各種培訓教育,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接觸、了解并使用網絡,并通過教育,提高學生的素質,重點培養(yǎng)他們的判別是非的能力,增強道德判斷能力,使中學生能自動遠離網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練的使用網絡來為自己服務。
3. 應多多建立一些針對中學生的網站。
這些網站不應該是說教式的,而應該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學生,并能使中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應該調查中學生更喜歡什么樣的網站,更喜歡什么內容的網站,并將這些有益的內容加到這些針對中學生的網站中,使它們能真正貼近中學生,把他們從網絡游戲、聊天室中吸引過來。
可以在這些網站中加入一些論壇,是中學生能在其中暢所欲言,發(fā)表對網站,對老師、家長、學校的看法和建議,傾訴自己的想法和苦惱,這樣就能用許多中學生都喜歡的方式,不但是中學生遠離不良網站,還能更實際的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改進老師、家長的教育方法,改進網站的內容、效果。這樣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 應該努力監(jiān)督網絡中網站的內容,凈化網上環(huán)境,如果發(fā)現對中學生思想、行為有誤導作用的網站,應該把它們清除。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5. 針對網吧的問題,應該加強對非法網吧的監(jiān)管力度,一發(fā)現非法的網吧,就要堅決清除?梢园l(fā)動中學生“舉報”非法網吧,給監(jiān)察網吧提供便利。其實,只要全社會的人都來關注中學生上網,不久以后,網絡必將成為中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必要工具。
關于小學生的調查報告4
一、調查目的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上網已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學生中形成了一股熱潮,然而,網絡也給少年兒童帶來了許多危害。網絡對小學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為此,我特地做了一個小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
調查對象:我校四——六年級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和采訪詢問。
三、調查結果
調查中26%的人從不上網,上網學生中72%是男生,28%是女生。男生上網65%都是在家上網,35%的人在網吧上網,而且有上通宵的現象。男生上網一般是玩游戲聊天,偶爾上網學習查資料。女生都是在家上網,一般都是在網上聊天,查資料,偶爾玩游戲。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
1、對于上網,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在網絡中迷戀的、家庭氛圍過于壓抑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吧上網。
3、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2~3小時,做到有節(jié)制與適度;但有15%的學生癡迷于網絡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至少7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
4、小學生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學習或查資料。
5、上網的經濟來源。65%是來自于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2.5%的是向同學借的,還有32.5%,都是靠給別的同學抄作業(yè),甚至向別人勒索。
6、對于孩子上網,家長持支持、理解態(tài)度的不多,僅僅為20.6%,大多家長是反對或控制孩子上網。其反對原因大多是“上網耽誤學習”及“上網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響。”
四、網絡對小學生的積極影響
(1)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2)可以促進小學生的學業(yè)。在網上查閱信息非常方便,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料,甚至是合適的老師。這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效率。
。3)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學生在網上與其他人交談時,不受時空的限制,方便的與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時不便于說的話說出來。從某一方面來講,教師、學生家長可以在網上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意見、建議,以及思想情況;
。4)增強了學生學習微機的興趣,提高了微機學習成績:打字速度快,經常玩游戲的同學反應速度快,思維敏捷
五、網絡的弊端
1 影響學生的學業(yè)。小學生上網大多是為了打游戲聊天和點歌等,這些娛樂方式對小學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堅定的學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業(yè)。有的上網時間過長(有的甚至通宵達旦),不能很好地休息,上課無精打采,精神恍惚;有的即使上課時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有的為了上網甚至曠課、逃學……諸如此類的現象日益增多,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影響了學生的大好前途。 2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目前,大多數小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乏與他人溝通的機會,如果再沉迷于網絡游戲,就會使他們減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會患上“電腦自閉癥“,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有的學生上網時間太長,容易引發(fā)很多疾病。
3、加重家庭經濟負擔。上網需要一定的費用,一般每小時2元左右。學生偶爾上網,經濟上尚能承受得起,但長時間上網或上網次數過多,就需要較多的支出,就會加重家庭的負擔。有的學生上網費用在百元以上,家長苦不堪言。
六、分析
由調查可以看出
1. 小學生上網主要還是處于好奇心和愛玩。
2. 小學生由于上網而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影響了學習;二是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
七、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從學校方面出發(fā)
1、加強思想教育 網絡帶給了少年兒童巨大而無行的積極因素,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消極影響。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進一步增強。作為教育者,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進行意志力、控制力、責任心的培養(yǎng),加強自律與他律,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
2、以愛感染學生,學校是塑造學生人格的場所,無論孩子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學校里他們都是平等的,一視同仁的。對于弱勢群體特別是離異家庭的孩子,
教師首先應了解他們的現狀,擬定教育方案,加強愛的教育,發(fā)揮班集體
的作用,在生活、學習、同學交往上給他們多加關心和照顧。
3、豐富課外活動。現在的小學生,除了教室、廁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沒有活動的空間,就連雙休日,也不例外,他們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因此,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同學校達成一致意見:拓展學生學習、生活的空間,減輕學業(yè)負擔,學校的電腦房每星期六對學生開放,
有專門老師指導,讓學生查查資料,交流體會;另外,學校還應組織許多興趣小組,如學生們喜歡的繪畫、書法、彈琴、舞蹈、手工制作等,盡量把學生的課外生活豐富多彩起來,用健康有益的活動來抗擊不良信息的侵襲,少受網吧的引誘,促進身心健康。
。ǘ⿵募彝シ矫娉霭l(fā)
1、正確對待網絡。從問卷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家長對于網絡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嚴加管制,見網色變,其實這兩種態(tài)度都很極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作為一個網絡時代的家長,要以全新的觀念面對網絡,以積極的態(tài)度引導孩子,既要看到網絡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也要看到消極影響。在鼓勵、支持孩子上網的同時,也要監(jiān)督、控制孩子上網的內容和時間,因為孩子的鑒別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兒童沉溺于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家長應該與孩子建立安全上網規(guī)則: ①善于在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②要誠實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別人。 ③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不隨意相信網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虛擬的游戲時空。 ⑤要控制上網時間,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輕易告訴自己家的電話號碼與家庭住址。
2、做孩子的傾聽者、引導者。當今社會,處處充滿了競爭,家長、老師都把自己的成功種植在學生身上,希望通過孩子的出息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小小年紀的學生,背負著重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要求孩子,他們有著很大的不滿與反抗,他們渴望與人交流、與人傾訴、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關心(包括身體上的與心理上的)。為了正確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家長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時間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傾聽者、引導者,與孩子建立一種朋友的關系,家長絕不要老以一種我是家長,你必須服從的態(tài)度來教育孩子。另外,家長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fā)泄在孩子身上。
3、掌握網絡技術。作為家長,對互聯網不應是拒絕而是了解,應從提高自身水
平入手,從而進一步引導孩子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從問卷調查中,我們發(fā)現有47%的家長根本不懂網絡的有關知識,只有16%的家長比較熟悉。好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省吃儉用買了電腦,卻發(fā)現孩子玩游戲入迷,好不痛心。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最好的辦法是家長首先要熟悉網絡,幫助孩子安全使用網絡,這也有助于改變自己的消極形象,消除與孩子的代溝。作為家長,只有熟悉網絡知識,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上網,一起探討網絡問題,這樣,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
。ㄈ┥鐣峁┝己玫沫h(huán)境。 社會——少年兒童生活的大環(huán)境,應該以育人為主,培養(yǎng)健康一代為主,應多提供給他們學習、活動的場所,如青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等。可令人擔憂的是現在青少年活動場所越來越少,街頭網吧卻一家連一家,網吧事件牽動著許多人的心。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非法網吧的臨管力度,一經發(fā)現非法的網吧,就要堅決清除。
。ㄋ模┙y一認識,加強管理對于少年兒童上網問題,家庭、學校、社會
首先要統一觀點,加強管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我們有義務,有責任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家長、教師、網吧老板等應統一認識,既要支持、鼓勵少年兒童上網,又要承擔監(jiān)督管理的責任、引導疏通的義務,將他們的興趣引導到對更多網絡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上來,讓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去摸索互聯網上其它異彩紛呈的內容,而不僅僅是游戲和聊天。
其實,只要全社會的人都來關注小學生上網,相信不久以后,網絡必將成為小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必要工具。
調查報告的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格式也相對正確
【關于小學生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01-17
關于小學生近視調查報告10-18
關于小學生調查報告的作文合集6篇08-01
關于小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07-31
小學生教育調查報告09-10
小學生寫調查報告范文11-26
小學生調查報告(15篇)10-26
小學生飲食調查報告10-16
小學生調查報告15篇09-25
小學生教育調查報告范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