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甘肅概況導游詞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那么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甘肅概況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甘肅概況導游詞1
甘肅,古屬雍州,地處黃河上游,它東接陜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內蒙、寧夏,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
它像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3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4.72%。
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甘肅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為群山峻嶺所環抱。北有六盤山、合黎山和龍首山;東為岷山、秦嶺和子午嶺;西接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壤青泥嶺。境內地勢起伏、山嶺連綿、江河奔流,地形相當復雜。這里有直插云天的皚皚雪峰、有一望無垠的遼闊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蔥蔥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綠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風韻的自然風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肅風景甘肅東南部的天水市和隴南地區,是歷史悠久、山川錦繡、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稱。
唐玄奘在天水的傳說,使佛公嬌、萬紫山、滲金寺等地,成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點。
和天水、隴南相臨的甘南、臨夏兩自治州,是藏、回、東鄉、保安、撒拉等少數民族的集聚地,有獨具一格的民情和風俗,境內的'拉卜楞寺,不但有著精美絕倫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規模較大的法會和眾多的節慶,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動空前豐富多采。古樸典雅的臨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眾們的聚禮之地,這里的宗教民俗活動,獨特隆重,令人嘆為觀止。
甘肅東部的慶陽、平涼地區,是具有悠久革命歷史的老區。境內除有眾多的革命遺跡外,黃帝登臨、廣成子修煉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設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宮山以及公劉廟、菩薩山等廟會,都成為民間文化的傳播陣地和民間經濟的交易場所。特別是嗩吶、剪紙、社火、戲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肅著名的糧倉,也是昔日鐵馬金戈的古戰場和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又叫馬踏飛燕)就出土于此(武威)。聞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肅南裕固族風情、肅北蒙古族風情、阿克塞風俗、天祝藏區風情、雷臺奇觀、古酒泉傳奇、嘉峪關傳說、玉門關和古陽關、橋灣人皮鼓、民間筵悅、駱駝隊等奇風異俗在這里熠熠生輝。
甘肅是一個發展潛力和困難都比較突出、優勢和劣勢都比較明顯的省份。經過建國以來的開發建設,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得到一定改善,糧食實現了省內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馬鈴薯、水果、蔬菜等戰略性主導產業,制種、中藥材、啤酒原料等區域性優勢產業,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黃花菜、花椒、油橄欖等一批地方性特色產業和產品。教育、科技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現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屬的科研機構22個。文化事業不斷進步,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飲譽全球,《讀者》雜志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增長較快、物價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全省完成生產總值5020億元,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00億元,增長40%;大口徑財政收入933.6億元,增長25.3%;地方財政收入450.4億元,增長2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988.7元,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3909.4元,增長14.2%。
當前,甘肅正處在負重爬坡期。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別是為甘肅量身定制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等政策機遇,使甘肅面臨著難得的政策疊加期和黃金發展期,步入了奮力趕超、轉型跨越的歷史階段。20xx年,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提出了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繼續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產業培育、人力資源開發的“四抓三支撐”總體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區域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轉型跨越、民族團結、富民興隴的目標,更加注重開發開放,更加注重轉型轉移,更加注重創新創業,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的各項工作,推動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20xx年1月3日,甘肅省林業部門表示,甘肅兩處有大熊貓分布的省級保護區,通過專家評審后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此舉將有利于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的連片保護。
甘肅概況導游詞2
它不僅有舉世聞名的文物寶庫——莫高窟,還有“大漠孤煙、邊墻障,古道駝鈴,清泉綠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其中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就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姣姣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它和鳴沙山東的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一體是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三大奇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勝地。鳴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漢代稱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晉代始稱鳴沙山。其山東西綿亙40余公里,南北寬約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壟相銜,盤桓回環。沙隨足落,經宿復初,此種景觀實屬世界所罕風。
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古稱沙井,又名藥泉,一度訛傳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積13。2畝,平均水深4。2米。水質甘冽,澄清如鏡。流沙與泉水之間僅數十米。但雖遇烈風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沒,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確為“天下奇觀”。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游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游,都會騁懷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隨著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當地政府地對風景區采取了各種建設和保護措施,使其面貌大為改觀,同時還開展了沙療、涌滑沙、滑翔跳傘,騎駝遨游等沙漠娛樂項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絡繹不絕。
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位于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國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銀三十萬六千余兩。橋兩端分別筑有兩座大石坊,上刻“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武摷芄傲,是后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1920年,鐵橋受戰火影響,中斷了11個晝,后經補修而復通。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橋名沿用至今。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位于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金城關前,建于公元1920年(清光緒33年),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中山鐵橋長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的鐵橋,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梁。
清光緒33年(1920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三十萬六千余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了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
隨著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象一部史詩。飧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黃啟炎傳,鐵漢秦章光隴板;河清海晏,橋虹耀彩衛金城!比缃,這座古老的橋梁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舉頭迎白塔,緩步過黃河。對岸兩山峙,中流意興多!壁w樸初的詩句頗能勾出人的游興。和諸多橋梁相比,中山橋的觀賞和紀念價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義。
甘肅概況導游詞3
講解要點: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2、面積、人口、民族、民俗風情;
3、歷史沿革
4、旅游資源。
甘肅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甘肅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區,地處黃河上游的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匯處。狀似一柄如意,東西長1655公里,南北寬530公里,最窄處形似“蜂腰”地段,僅25公里。甘肅東接陜西,東北與寧夏相連,南臨四川,西與青海,新疆毗鄰,北靠內蒙古,并與蒙古接壤。
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基本涵蓋了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各種類型。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最高峰為甘,青兩省的界山祁連山主峰團結峰,海拔5547米;最低點則在隴南白龍江中游文縣罐子溝,海拔550米;痉譃楦骶咛厣牧蟮匦螀^域:隴南山地,隴中黃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地帶和祁連山地。
面積、人口、民族、民俗風情
總面積45.4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七位,是地域遼闊,地形復雜,資源豐富的大省。20xx年底,全省總人口為2617.16萬人。
甘肅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甘肅就有45個,除漢族外,人口較多的有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撒拉族,滿族等,其中,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肅特有的三個少數民族。各民族文化特色鮮明,民俗風情濃郁,在飲食,服飾,婚喪,節日慶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如藏族的香浪節,浴佛節,回族花兒會,裕固族婚禮,隴東香包節,等等。蘭州的牛肉面,東鄉手抓,張掖小吃,天水呱呱,平涼羊肉泡饃,還有琳瑯滿目的新鮮果蔬,山珍野菌,會讓你深感甘肅是一個風情萬種的游樂天堂。
歷史沿革
甘肅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這里是我國歷史上經濟開發,特別是農業墾殖和古代文化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是形成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發祥地。遠在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我們的先祖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甘肅省秦安縣的大地灣遺址把中華民族的歷史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前,其后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寺溝文化,揭開了一個彩陶王國的秘密。商代,居住在涇河,渭河流域的周氏族逐漸強大,他們改善耕作,開拓了我國早期的農業,最終建立了周王朝。分封諸侯之時,秦的祖先非子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而被封為“附庸”,“邑之秦”,在今天水一帶筑城立邑,天水便成為秦的發祥地。西漢時期,漢武帝以漢朝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大敗匈奴,分武威郡置張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形成河西四郡。并開始對河西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經營開發,廣泛實行軍事屯田。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此后的開邊政策和張騫出使西域的成功,絲綢之路由此開通,出現了各國商賈通商,駝鈴悠悠,絲綢西去,天馬東來,中外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交流的繁榮盛況。隋唐時期,隋煬帝西巡至張掖,召開萬國博覽會,會見27國史臣,以顯示隋朝的強盛。大唐帝國盛極一時,武威,張掖成為經濟文化十分繁榮的國際性貿易城市,尤其是敦煌成為華戎第一大都會,可與揚州相媲美。史書上稱“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唐代之后,絲綢之路日趨衰落,隨著國家經濟重心東移,河隴地區遠離帝都,逐漸衰落?梢哉f從伏羲演繹八卦,一畫開天;女媧團土造人,煉石補天的神話傳說就在甘肅的土地上誕生,此后周的興盛,秦的發跡,漢的威猛,唐的繁榮,把中華民族的偉大與光榮推廣世界聞名。古羅馬軍團萬里東征,老女真完顏部落千里西遷,最后都落腳在甘肅。
甘肅旅游資源
甘肅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具有沙漠戈壁、名剎古堡、草原綠洲、佛教圣地、冰川雪山、紅色勝跡和民族風情等獨特景觀。飽經滄桑的古絲綢之路,遺留下許許多多令人感慨不已的遺址遺跡。漫步在絲綢之路上,可以欣賞到"東方雕塑館"麥積山石窟、華夏民族祭祀人文始祖的伏羲廟,領略氣勢恢弘的武威雷臺漢墓、"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舉世無雙的西夏碑和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見證地百塔寺,觀賞世界最大的室內臥佛張掖大佛寺、河西走廊富饒的綠洲、牧馬人的樂園山丹馬場和馬蹄寺石窟群,走近"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以及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等一批世界級的旅游景點,還可以體驗戈壁沙漠、雪峰冰川等獨特的自然風光。藏回風情草原風光旅游線。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文化和奇麗多姿的民俗風情,形成了甘肅旅游的又一特色。經臨夏回族自治州,到達被稱為"九色香巴拉"天堂之地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可以欣賞臨夏濃郁的穆斯林風情、風格各異的清真寺、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永靖黃河三峽。甘肅是陜甘寧邊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紅軍長征的主要途經地和會師地,全國紅色旅游資源大省?梢钥吹教祀U臘子口戰役紀念館、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通渭榜羅會議紀念館、紀念三大主力紅軍長征勝利大會師的會寧紀念館、會師樓和紅軍長征勝利景園等旅游資源。
【甘肅概況導游詞】相關文章:
甘肅旅游導游詞-甘肅導游詞08-22
經典的甘肅導游詞01-14
云南概況導游詞06-07
濰坊概況導游詞11-05
陜西概況導游詞03-21
揚州概況導游詞08-03
廣西概況導游詞08-11
遼寧概況導游詞03-24
宜昌概況導游詞10-20
無錫概況導游詞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