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北京概況的導游詞5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游人員,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可以加深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優秀的導游詞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介紹北京概況的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游詞1
各位游客們,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面積達到了44萬平方米,而且北京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就是以廣場的經緯度(東經:116°23′17″,北緯:39°54′27″)來確定的。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一直注視著北京自古至今的歷史變革。在明代,這里曾叫做承天門廣場,出現了T型廣場,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清代的時候才改為現在的天安門廣場。在辛亥革命以后,天安門廣場成了最好的群眾運動集結地,著名的五四運動,一二九學生運動等等就是在這里發生的。而在這里最著名的事件,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在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當時這里聚集了30萬人,共同來慶祝新中國的成立。解放以后,將T型廣場拆除,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等大型建筑。而在國慶50周年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經歷了一系列的整修,使廣場更加美麗壯觀整潔。各位一定很向往我所描述的天安門廣場,沒有關系,在接下來的游覽過程,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
明代永樂年間,這里叫做承天門,只是一個木牌坊,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可是明代的時候被燒毀了,后來修建了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城樓,真正體現了帝王的_之尊。但是明朝末年,又被毀了。而在清順治年間,重修城樓以后,改名為天安門,將另外的三個皇城門兒都改名為帶安字的,將故宮三大殿都改名為帶和字的,體現了內和外安的美好愿望。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的城樓,它由城基、城臺、城樓三個部分組成。基座是漢白玉須彌座,這是我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基座,高1.59米。城臺高14.6米。而城樓重檐歇山頂,這也是當時殿宇屋頂的最高等級。整座建筑高33.7米,在70年重修后,升高了一米。
這座建筑等級非常高的城樓,它的作用也同樣非常重要。明清時候,凡是遇到國家大典,都要在城樓上舉行“金鳳頒詔”的儀式,(就是頒詔時,在城樓正中堞口設宣詔臺。宣詔后,用黃絲線機上一只木雕金鳳,金鳳口中銜著詔書順墻而下,禮部官員用朵云盤接住,然后放入龍亭,頌到禮部,隨后頒布天下。)而且每當皇帝出宮祭祀的時候,這里是必經之路。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游詞2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將要游覽的是中外聞名的故宮博物院。故宮位于北京市區中心,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故宮又名紫禁城,它是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宮建筑群。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的歷史沿革。
明朝的永樂皇帝通過“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得了皇位,定都南京。因南京朝臣大多數是朱允炆的舊臣,永樂皇帝惟恐這些朝臣對自己不服,再加上當時北方蒙古人經常南侵,于是永樂皇帝決定遷都北京。
明永樂四年即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詔,正式啟動北京工程的建設,動用工匠23萬,民夫百萬,于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工程竣工。永樂十九年元旦吉日,明成祖朱棣于奉天殿受朝賀,紫禁城正式啟用。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繼續沿用明朝的宮殿,并且對部分地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如文淵閣、寧壽全宮、南三所、齋宮、毓慶宮等建筑。
尤其是清廷特別重視防火,并且財務了多種措施:如改造了建筑中的`防火結構、建立了專門的消防機構即火班、配備了消防器材等。明清時期紫禁城的主要作用是:自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清朝自世祖福林到遜帝溥儀,共有10位皇帝,明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治理國家。
清宣統三年(1911),末代皇帝溥儀推諉,根據民國政府所允“關于清帝遜位后優待條件”,清廷皇室成員仍可居住紫禁城內廷,民國十三年即公元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平政變”溥儀才搬出故宮。民國二年即公元1913年袁世凱在紫禁城舉行了大總統就職典禮。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紫禁城正式對社會開放,解放以后我國政府曾花費巨資對紫禁城進行維護和修繕。1961年紫禁城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日的紫禁城以它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故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其特點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它是一座完整的皇宮遺址博物館,其次它是一座包羅萬象的綜合藝術博物館,第三它還是集中國古代建筑之大成的古代建筑博物館。
故宮為什么又叫“紫禁城”呢?紫禁城的“紫”指的是紫微垣。古代天文學家將天體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是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居天體中央,共有恒星15顆,北極星又是紫微垣的中心,稱為“紫宮”。這組恒星被認為是“運乎中央,臨治四方”的天帝所居,人間的皇宮應天象而建,所以紫禁城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格局,與天宮相類。所以人間皇帝的居所冠以“紫”字;“禁”是指皇家禁地,萬民莫入之意,所以北京皇宮名之為紫禁城。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其建筑布局突出了一條明顯的中軸線,主要建筑都在其上,紅磚墻,黃色琉璃瓦、青白石基座體現出了皇家的氣勢,突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紫禁城內由前朝、后廷兩部分組成。紫禁城有四座門,分別是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紫禁城內以乾清門前的小廣場為界,南面是前朝部分,北面是后廷部分。紫禁城背靠“鎮山”,左為太廟,右為社稷壇,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宮殿房舍8704間,是1973年統計的數字,周圍是10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拱衛著皇家的宮殿。紫禁城的四角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構成的精美的角樓。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午門及午門前的廣場。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因其位于紫禁城的午位即正南方,故稱午門。由北向南鳥瞰午門平面呈“凹”形。午門城臺正中建筑為重檐廡殿頂城樓,_開間,通高35米,兩觀城臺上建連檐通脊明廊各13間,明廊南北各有一座鎏金寶頂的四角攢尖崇樓與正中城樓連成一氣,俗稱“五鳳樓”;实塾H祀壇廟出午門時鳴鐘,祭享太廟時擊鼓。午門面南,正面三間,兩觀下東西側另開左掖門、右掖門,東西向。
午門南面正門三間,北面則為大門五間,人稱這種規制叫“明三暗五”。
午門的出入規制是怎樣的呢?在封建時期這里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午門正門專供皇帝出入,皇后大婚時可以從這里進入,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出入左(東)門,宗室王公出入右(西)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只有上大朝時,三品以下文武百官分東西班次由掖門出入。殿試時貢士按名次單數走左掖門,雙數走右掖門。舉行傳臚大典時貢士亦按名次分單雙數,由鴻臚寺官員分左右掖門引人。大傳臚后,進士中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可由午門正門出宮以示褒揚。明清兩朝在午門前舉行兩類活動,一類是逢年過節與官民同樂的活動。
另一類是正式的典禮,清朝主要是凱旋獻俘禮和頒朔禮。凱旋獻俘禮是朝廷在重大軍事行動中取得勝利后,為了安民心、振國威舉行的慶典活動。屆時皇帝會親臨午門。清乾隆年間為平定準噶爾等地的叛亂曾在這里舉行過四次獻俘禮。獻俘禮在“五禮”中屬于軍禮范疇。再有一項正式的典禮也就是頒朔禮,頒朔禮就是皇帝頒布第二年歷書的典禮。
頒朔禮于孟冬一日在午門前舉行。舉行典禮之前欽天監的官員算出第二年的朔望日,規定每日宜忌事項,制成歷書稱“時歷書”,清乾隆皇帝為避名諱將“時歷書”改為“時憲書”,民間俗稱黃歷。時憲書通過午門前舉行頒朔禮頒布天下遵照實行。明清兩朝的時憲書也頒給蒙古、琉球、占城等周邊的國家,顯示出泱泱大國的天子國威。
午門廣場是名朝實施“梃杖”的地方。梃杖就是對在朝廷上違逆了皇帝意志的大臣用棍子打的刑罰。明朝成化年以前,梃杖只是有象征性,并非真打,示辱而已。后來逐漸變成真打。處罰地點在午門外御路西墀下,即御路西邊的空地。因五行中東主生,西主兇,故處罰地點在御路西墀下。其中有兩次梃杖轟動朝野,一次是明武宗朱厚照南巡被大臣阻止,一次被打158人,打死15人;另一次是明世宗朱厚驄為了自己父母尊號的問題發生的“大禮儀”事件,梃杖134人,打死17人。而到了清朝就沒有了這種制度。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午門前的廣場。午門前有兩座值房,它是侍衛值班的地方。清朝時對皇宮的安全保衛工作十分重視,并且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其中有門禁制定、宿衛制度、門鑰制度、合符制度等。午門的兩闕南側東西各有朝房3間,是王宮們的朝房,現在是故宮的售票處,朝房南側東邊是闕左門,它是皇帝去紫禁城東側的太廟祭祀祖先時所走之門。朝房南側西邊是闕右門,它是皇帝去紫禁城西面的社稷壇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時所走之門。再向南是連檐通脊朝房各42間,明清時期這里是六科廊,“六科”是古代官署名。
明代始設,即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置都給事中一人,除擔任天子侍從外,還進諫言和監察六部之舞弊,辦理上奏和調整赦令等事,其權頗重。現在這里的部分房舍被辟為展館。六科廊南邊東側是太廟右門,西側是社稷壇左門,廣場的最南邊是端門。端門是紫禁城的前導門,現在對公眾開放,城樓上面不定期舉辦各種展覽,游客可以登上城樓穿上古裝拍照留念。
各位朋友,紫禁城的概況和午門前的廣場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游詞3
各位游客:
天安門前的漢白玉橋,一般稱為金水橋。
金水橋分為內外金水橋,建于明永樂年間。內金水橋位于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亙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橋面略拱,橋身如虹,構成綺麗的曲線美,中間最突出的一座雕著蟠龍柱頭的橋面,只許皇帝一人通過,叫“御路橋”;左右兩座雕有荷花柱頭的橋面,只許親王通過,叫“王公橋”;再兩邊的,只許三品及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叫“品級橋”;最靠邊的普通浮雕石橋,才是四品及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公生橋”。5座內金水橋除有類似嚴格的等級規定外,還表示“萬方來朝”之意。
華表
明永樂年間建造承天門時建立的兩對華表,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筑群,增強了古老建筑藝術的整體感。華表是天安門的一個重要標志,與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雍容典雅的金水橋、威武雄健的石獅子渾然一體,已成為天安門前一道特有的美麗景觀。天安門前華表頂上的那只蹲獸叫“犼”,望著皇宮外頭,人們稱它“望天犼”、“望君歸”。在天安門城樓后邊也有兩座同樣的華表,頂端也蹲著一只石犼。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北,朝著皇宮的方向,人們稱它“望君出”!巴觥本蛣裾]皇帝不要老是待在宮殿里,該到民間看看百姓的疾苦。
天安門前金水橋畔兩座對稱的華表,原來并不在現在的位置。新中國成立后,天安門廣場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都要舉行盛大的游行集會等群眾活動。為方便游行隊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華表分別向東、向西并向北挪移數米至金水河岸邊并列擺放。
天安門前石獅子
天安門前金水橋南北各安置一對身軀龐大的石獅。這四個白玉石大獅子,雕刻精致。據《中國獅子藝術》一書記載:“這兩對石獅雕刻于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高2.5米,加上底座總高近3米,頭頂13個疙瘩,按當時規制,是最高等級的石獅!边@兩對石獅雕刻比例協調,瞪著大眼睛,微微側歪頭,半咧著嘴,鬣毛工整地纏卷成渦旋狀,前腿上有一個不大的“圓錢”紋,身披纓絡盤結錦帶,胸綬帶上有環鈴和纓絡穗墜。石獅的用材是一種灰白中夾帶著均勻淺灰綠色斑的石頭,抗自然風化能力強。石獅用整塊料石雕鑿而成,造型、尺寸和刻工都一樣,體現了明朝的雕刻工藝,是北方石獅的代表。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的中央;人民大會堂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廣場的東西兩側遙遙相對。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游詞4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形環護,宛如在九條巨龍的擁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因此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勢而巧妙布局,錯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點綴期間,環境極為優美。
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占地2.5公頃,寺外占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F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間,其中古建殿堂638間,建筑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貌,是北京郊區最大的一處寺廟古建筑群。
整個建筑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筑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筑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多樣。寺外有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潭等眾多的建筑和景點,宛如眾星捧月,散布其間,組成了一個方圓數里、景點眾多,樣式多樣,情趣各異的旅游名勝景區。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美,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經名揚京華。
如今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墻碧瓦、飛檐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莊嚴宏偉。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曾寫聯贊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潭柘寺不僅以古跡眾多、風景優美吸引著四海賓朋、八方游客,而且近幾年還修建了現代化的旅游服務設施,實行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娛樂、購物的一條龍服務,使景區成為享譽中外的旅游勝地。1997年,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僧團進駐,潭柘寺恢復了宗教活動。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游詞5
天安門位于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達34.7米。
城樓
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的重檐歇山頂建筑,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層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墻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稱。城樓為木結構建筑,大殿飛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為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中獨有,是斗形木弓形橫木組成的具有翹、昂、拱特點的木制構件。梁枋又分額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額枋,上面彩畫和金龍圖案,柱子之間的構件叫檐枋,會有金龍和璽圖案。
城樓的主體建筑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_”之數,象征皇帝的尊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門窗。城樓內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內有60根直徑為92厘米的紅漆木柱,承受著屋頂建筑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齊,柱頂上有藻井與梁枋,繪著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
正面的36扇門窗為中國傳統的菱花格式,屋頂上的天花藻井畫的是團龍圖案,在殿廳堂縱橫交錯的梁枋上繪的是金龍和璽彩繪;17盞古雅的大型宮燈,最大的那盞稱為主燈,有8個面,全高6米,直徑2.8米,重約450公斤;其余16盞為6個面的輔燈,每個高6米,直徑2.2米,重約350公斤。每盞燈上的角各有一盞傘形小燈。地面鋪的全是金磚,面積約20_平方米。屋頂的正脊與垂脊上裝飾著螭吻、仙人、走獸。
下層是高13米的朱紅色城臺,四周環繞琉璃瓦封頂的矮墻,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臺基,座上為高10多米的紅色墩臺,以每塊重達43千克的大磚砌成。城樓基座周圍有漢白玉欄桿、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
城臺
城臺的總面積達4800平方米,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百級供上下城樓用的梯道,俗稱馬道。還有5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高8.82米,寬5.25米,唯有皇帝可以進出。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介紹北京概況導游詞07-17
北京概況導游詞12-18
臺灣概況介紹導游詞12-20
介紹山西概況的英語導游詞09-14
介紹北京的導游詞08-28
仙居概況導游詞10-29
威海概況導游詞07-21
甘肅概況導游詞11-02
咸寧概況導游詞12-06